从“低端人口”炒作学习网络议题设置的技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3578adw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网络生态中,不乏好词,关键看如何提炼怎样利用。近期有两个就很有意思,一个是“低端人口”,通过虚假议题设置劈头盖脸的来了一通;一是“精神股东”,做卖国生意习惯了的看不惯做爱国生意赚钱了的(注:指战狼2)。
这些人,在热词的选择和营造上,只按照立场,看起来在追求真理,实际上概不管真相。比如“低端人口”论,就是一个典型的虚假议题设置,委曲人大教授顾宝昌的观点,并且明知道他的讲法不是这样,但大家仍然按照自己喜欢的结果进行论述、讨论、博弈。这其实是一种信息霸凌,也是一种信息利用。
顾宝昌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通过政策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其中所谓的低端人口‘清理’出去,导致了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但对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
在你面前呈现的又是什么样的?
“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政策清理低端人口”
看看,顾宝昌本来的意思是不是赞成清理低端人口?或者他如讨论者们热炒的一样呼吁政府着手清理?显然不是。他说了是“所谓的低端人口”,并强调“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也即稍微有点阅读能力的、脑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与炒作的引导方向并不一致。简单讲,他自己都反对这种方式,怎么在媒体和舆论上就成了另一番完全相反的景象?
对,标题党!有关方面一直在整顿标题党,对商业网站、自媒体等转载正规来源的新闻,不得就原标题进行恶意修改和故意引导。效果看来并没那么好,尤其这次的标题并非出自商业网站,而是来自国家媒体门户网站。这就有那么点说不过去了?
最早刊发修改标题,歪曲专家观点的是:中新网、新华网、中国网。然后商业网站顺手拿走原封不动刊发,社交媒体开始揪住标题无限放大!你中新、新华、中国网这么登了,我商业网站就免责了,至于延伸论述的议题设置搞到沸反盈天,那是公众的条件反射和自然反应。
到这里这个词炒出来的路径已经十分清楚,这次在源头使坏的是你家自己的孩子,不是资本的徒子徒孙们。不过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大家还可以看出一点别的味道:小了说,你并没有信息主权;大了说,国家目前也没有信息主权。原因是:信息可以生产加工制造,流通可以选择输送控制。
类似低端人口这样的议题设置,在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络生态中无处不在。顾宝昌的这个话被恶意歪曲,其实是拿已经有的真新闻做成假话题,属于新闻策划的一种类别:发生了后按照自己有利的方向展开话题策划。这种策划没有所谓的正义,更不会像表达出来的一样那么公平,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也因此天然的根子歪斜。
比如这次高度关注所谓“低端人口”的精英派,平时对弱势群体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文关怀,网上喊着低素质、穷人就应该去死的大把,认为穷人不应该生孩子的也大把……为什么忽然就这么有同情心同理心了呢?因为这个标签能够利用,一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至于这个群体会不会被清理出去,能不能有生活出路,他们并没那么上心。
虚伪吧?他们自己不觉得,就连赤裸裸的造假都如此义正辞严,怎么会因为对弱势群体的歧视而觉得脸红呢?君不见各种城市贵族们,对城市建设群体喊打喊杀么,什么教育资源不够还被挤占、垃圾人到处都是影响城市形象……你搜索一下,看看这类的网络话题有多少。
因此,低端人口这个词,无论对发表观点的专家,还是对歪曲观点的媒体,或者对造假议题展开愤懑讨论的公众,都是个可以借助的发力点,而不是所有人的良心点。既然大家都在不惜造假的方式营造正义,就不要那么面红耳赤的表达正确了!吃着劲使坏,还弄得跟自己多善良一样。还有,做舆论管理的有关方面,不能光拿着棍子追打别人家孩子,你自己的娃还在那偷鸡摸狗呢!这档子事真怪不得别人跟风,应该关注一下眉来眼去的里应外合。
更多案例分析:
专注于网络研究、公共信息安全管理。
著有《中国网络通史(上下卷12册)》,《网络大破解》(6册)。主持网络评论节目《网眼八分斋》、《舆情观察室》、《网络大破解》。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卫视、深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约嘉宾。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媒体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府采购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新阶联主席助理,广东省新阶联发起人、常务理事,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点亮心光社工中心发起人、理事。
从这里读懂网络:视频自媒体【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