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国产手机不讲武德啊,又来偷袭老前辈

机哥 好机友 2023-01-03



重点回顾


1.这可能是今年最猛的安卓平板


2.成为全国第一后,这手机越来越疯狂


3.华为这波操作,实在太良心了

要说国产手机这几年竞争最严重的领域,一个是影像,另一个无疑就是快充了。


还记得2017年的时候,主流安卓旗舰的快充还仅仅只有18W。


结果到今天,120W快充已经席卷市场,甚至是下放到千元价位的机型。



而关于快充是否安全的问题,其实也算得上手机圈的日经帖了。


几乎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出来讨论讨论。


这不,这两天就又开始了。



昨天晚上,机哥刚刚给机友们推完文章。


就又看到一个「手机充电越来越快安全吗」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其中主要讨论的,也是集中在现在动辄百瓦级别的手机快充,安全的问题有没有保障。


截至机哥写稿时,该话题的阅读量已经突破2.1亿。



其实关于百瓦快充,到底安不安全这个问题。


机哥觉得,与其掰扯一大堆原理,实际例子不更是最好的答案吗?


2020年8月,首款搭载120W快充的小米10Ultra上市,至今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可大家有听说过出现啥安全问题吗?没有吧。



再说回现在越来越快的快充


之所以现在国产手机的快充能够节节高升,实际上,也不是靠着盲目的堆电流、或者堆电压上来的。


从18W到120W,这之间其实经历了好几个技术阶段的突破更迭。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机哥就带大家来回顾回顾。


30W以内:低压大电流 or 高压低电流


如果说要追溯手机快充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间。


那曾经有一句风靡全国的广告词,应该在座的机友都听过: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打出这句话的时候,机哥脑海里已经开始回放起当年的电视广告了。



2014年,在那个手机行业普遍都还是5V/2A、5V/1A的年代。


OPPO Find 7就首发了第一代OPPO VOOC闪充,输出端达到5V/4.5A,最大的充电功率提升至22.5W。


很显然,OPPO采用的是「低电压大电流」的方案。



而与之相反的,也还有不少厂家在做的「高压低电流」。


如通用的高通QC3.0、联发科PE、PD3.0等。



特别是QC3.0,由于当时私有协议还未盛行,大部分采用了高通SoC的手机厂商,用的也都是QC3.0。


支持9V/2A输出,最高18W的快充功率。


像是当时的小米、华为、vivo、三星等,都有支持QC3.0的机型上市。



包括华为刚开始做的FCP私有快充协议。


其实也是9V/2A输出,最高18W的功率的高压低电流」方案。


只是后来为了继续提升功率,又做了类似OPPO VOOC的SCP协议。



但是咯,单纯地靠提升电流或电压,由于物理限制,基本上24W已经的能做到的最大功率。


说得简单点,电流太大了,首先数据线就先扛不住。


而电压大了,电池又扛不住。



那手机厂商还想继续突破的话,该咋办呢?


这时候,新的技术就出现了——


电荷泵:上探到50W级别


从2019年开始,手机厂商们开始在手机内部,加入了一个「电荷泵快充芯片」。


有了这个新技术的加持,手机上的快充也迎来了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升级」。



从最早那一批小米9的27W开始。


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又相继出现了华为Mate20 Pro的40W、iQOO的44W、小米10 Pro的50W、iQOO 3的55W...



至于要说,为何电荷泵有这么大的能耐。


往简单了说,所谓的电荷泵,其实就相当于是在手机里装了一个「变压器」。



以华为的40W超级快充为例,充电器输出最高达到10V/4A。


经过电荷泵的转换之后,电压被降低至5V,电流却提升到8A。


折算下来,最终的功率不变,发热反倒还更低了。



不过要说最早提出这个方案的手机厂商,可能很多机友不知道,其实是魅族。


早在2017年,魅族发布的概念机魅族Zero上,就搭载了55W的电荷泵快充技术。


相比起当时市面上最快的24W快充,机哥还记得,魅族Zero的发布可是让不少魅友都「沸腾」了一把。



只是后来...由于一些不太众所周知的原因。


魅族这个55W电荷泵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量产。。



再说回正题。


虽然用上电荷泵之后,理论上充电功率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


但考虑到,电池密度也会随功率的提升而下降。


基本上想要维持4500mAh级别的容量,单电芯的电池基本到55W左右,就已经是顶天了。



所以咯,为了能将电池容量,尽量维持在一个相对够用的水平,同时又能继续把快充功率卷上去。


手机厂商们又搞出了双电芯的方案。


双电芯加持:百瓦时代来临


相对来说,双电芯应该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就是把手机内部的电池做成了两个电芯,比如标称4500mAh的双电芯手机,实际就是2*2250mAh。


而且双电芯最大的好处就是,两个电芯能够同时以较高的电流进行充电。



举个简单的栗子。


大坝放水的场面大家见过吗?


以前开一个闸口,和现在开两个的区别,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而有了双电芯的加持,这时候的最高功率也就能继续往上提了。


2019年,OPPO Find X首次使用双电芯方案,电池功率做到了50W。


再到后来推出的一系列65W快充的机型,也基本都是并联双电芯的方案。



虽然说相比起苹果三星,65W的级别就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但对于喜欢叠buff的国产厂商来说,「堆快充」这条赛道,明显已经刹不住车了。



比如,较早用上120W快充的iQOO 5Pro。


它是怎么搞出来的120W?双电荷泵+双电芯。



而且不仅仅是iQOO。


后来的小米、黑鲨等推出的120W快充,也都是采用了双电荷泵+双电芯的方案。


至于OPPO那个还活在PPT里的125W,甚至是三电荷泵+双电芯。。




当然了,除了这些快充技术的进步之外。


为了保证快充的效率、安全等,国产厂商们也在电池上做了不少文章。


像是现在发布会上很常见的,多极耳(MTW)电池、6C电芯等等。



而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进程,120W肯定也不会是这场快充竞赛的终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明年这个时候,甚至会有最高支持200W快充的手机上市。


反观一直被大家吐槽充电慢的iPhone,机哥只想问一句:


明年的iPhone 14系列,能上个电荷泵吗?



图片来自网络


戳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等你解锁

↓↓↓

用过回不去系列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