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天才艺术家,为什么会遭遇枪杀? | 金城
上周,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参观安迪·沃霍尔的展览,还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评价:
“从匹兹堡乡下跑到纽约发展,安迪是怎样成为一代吸金大师的?只要有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坚定执行,所有人都会被你说服,因为人类真的很想相信。”
的确,安迪·沃霍尔身上有着无数标签:“复制成金”、“预言大师”、“明星艺术家”......然而他获得的巨大成功真是靠“抄袭”得来的吗?
今天我们就走进安迪·沃霍尔的艺术生涯,看看他是如何搅乱20世纪的艺术风云。
安迪·沃霍尔是谁?即便对艺术不太关注的普通人也大概率看过他的作品:《玛丽莲·梦露》、《可乐樽》,连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成为了他复制的对象。
《Marilyn》,1967
没有深入了解之前,对他可能停留在“这也算艺术?”的疑惑中。
又转瞬间就会被他世界级艺术家、大众艺术先驱者、波普艺术教父的名头震慑住,产生一种“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慨叹。
事实上,任何一种试图将安迪·沃霍尔局限在某个类型中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因为他不仅是波普文化的发扬者,还是画家、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横跨插画、音乐、艺术、电影等多个领域。
地下丝绒乐队封面, 1967
1985年沃霍尔与凯斯·哈林(KeithHaring)合作
将关于麦当娜裸体丑闻的报道
改造成情人节礼物送给她
电影《切尔西女郎》,1966
电影《口交》,1963
滚石乐队主唱
而且还是一位创造大众艺术、消费时代艺术神话的明星。
安迪·沃霍尔身上从不缺乏争议,记者曾非常犀利地问他:“安迪,他们说你做的艺术不能称为原创作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金宝汤罐头》
他戴着黑色墨镜,面无表情地回答:“同意。”
记者紧追不舍,继续质问:“你为什么同意?”
安迪也很是表演了一番“废话文学”的魅力:“因为他不是原创的。”
记者还不放弃,刨根问底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创作些新东西,而是复制那些常见的东西?”
安迪似玩笑般回答记者:“因为这样简单点。”
在不少采访中,我们都能看到安迪这样的表现,要么寡言少语,要么语出惊人,坦诚过了头。
这个1928年出生的老头,你可以说他的做派比现在的年轻人还酷,还有态度。然而如果谁真的相信了安迪的回答,那就太天真了。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靠的绝不是投机取巧。
安迪·沃霍尔称自己是个非常肤浅的人,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并非真的无知,只是他过于敏慧,由此带来了无数忧伤。
他锐意创新,用创作形式上的解构打破了艺术只有少数人能享用的神话。
而他的为人甚至比作品更加大胆和激进,在上世纪充满歧视和保守主义的环境下就公开承认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
由此也能看出,安迪·沃霍尔那些看似是“噱头”的艺术作品,绝非是为了“找点简单的事儿做”,他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21岁,安迪·沃霍尔离开匹斯堡去纽约找寻艺术家的梦想,但现实让他只能先成为一名商业插画师来谋生。
他给女鞋、香水、橱窗展示、商业广告等做过插图。尽管不合心意,但这段早期的职业生涯,给他后来的艺术风格注入了商业能量。
部分广告插画
为了省钱,他不断搬家,甚至曾跟17个人住在一个地下室里。那些日子,蟑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住过的每一间公寓都有一大堆蟑螂。
《Ingrid Bergman as the Nun》, 1983
一次,他带着作品集到《时尚芭莎》杂志办公室,谁知拉开作品集拉链,蟑螂便爬了出来。这样的经历让安迪感到羞辱不已。
《Two white Mona Lisas》,1980
他开始体会到普通人要跨进古典艺术的殿堂是多么艰难,上等人才能享受的艺术,他下定决心要颠覆它们。
1962 年 7 月,安迪·沃霍尔在洛杉矶举办了自己的首个波普艺术展。
《玛丽莲·梦露》,1962年
在这次展览中,他展出了《玛丽莲梦露双联画》、《一百个汤罐》、《一百个可乐瓶》、《一百张美元钞票》等作品,这是“挪用”和“复制”也能成为经典艺术的开始。
《Dollar Sign》,1982年
安迪摒弃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绘画和雕刻模式,即古典艺术,反而大量使用丝网印刷技术,这就是他的作品“复制”的由来。
此外,将同一个元素重复排版或改变配色,形成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也是安迪·沃霍尔的标志性艺术风格。
《The Last Supper》, 1986
他的创新不仅具有艺术性,也具有社会性。
比如创作《可口可乐瓶子》他就曾说过,美国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项传统:最富裕的消费者与最贫穷的消费者基本上购买相同的东西。
《Five Coke Bottles》,1962年
你可以在电视广告上看见可口可乐,名人、明星、总统会喝可口可乐,而你也可以。流浪汉和总统喝的可口可乐也不会有任何差别。
这就是他选择可口可乐、甚至一切看起来平常普通的东西作为创作来源的原因。就算是他笔下的梦露也不再有性感女神的风姿,反而变得平常起来。
《花》1964
《Big electric chair》, 1967
后来在拍摄电影时,也全部都是拍摄做寻常事的普通人,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一种艺术:打破艺术和普通人之间的壁垒,让我们觉得艺术家、明星和我们是一样的。
《Barbie》, Portrait of BillyBoy
任何人都能做艺术、任何人都能上电影。以此证明生活和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艺术不应该是少数人享用,而是属于大众。
安迪·沃霍尔让艺术与新时代自由平等的精神紧密捆绑,从而成为了一场颠覆性的社会文化运动。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
他因此名声大噪的同时,也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危机——遭遇枪杀,据说袭击他的女孩是想通过此事提高自己剧本的知名度。
庆幸的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活了下来。
《Cross》, 1981-1982
安迪为大众开拓了平等参与艺术的新时代,同时也不断遭受着大众的质疑和嫉妒,凭什么他靠复制就能名利双收?
或许他并不对此生气,因为他毕生追求的就是颠覆和质疑。
《Skull》, 1976
“将来,每个人都能做15 分钟的名人。”这是安迪·沃霍尔对未来的预测。1982年,安迪·沃霍尔曾经到访中国。
如今,受他启发的自拍、被他预言的直播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小红书、微博、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等都是个体表达的场域。浅显、直白、毫不掩饰,几乎与安迪·沃霍尔出名时的态度一致。
陈丹青说:“大部分现代艺术俱皆过时了,包括当初最勇敢的作品、最离奇的念头。人活不过时间,我真不愿承认......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只有几个家伙非但不过时,而且越来越耐看,他们是憨人塞尚、疯子梵高、笑眯眯的杜尚,还有,白痴般的安迪·沃霍尔。”
60年过去了,这个总是戴着墨镜、身材瘦削、又酷又拽的艺术家掀起的革命仍未结束,愿永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