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密西西比河某处》|所谓远方,不过是诗意之表达的一种罢了
一、
到远方去,或寻觅诗意
在这部长篇散文中,密西西比河既是一条河流的本体,也是美国的象征与某种程度上的隐喻,尽管诗人于坚一再宣称“拒绝隐喻”。而“某处”不是别处,正是现代化大都市纽约。很难想象,寻觅远方和诗意的诗人,会把目光汇聚在一座完全被世俗化并被资本统治着的拥挤城市,把地铁、时代广场、橱窗以及橱窗里的各种物品、匆忙的行人与摩天大楼等并置于一部散文中。于坚要寻觅的诗意到底是什么呢?恍然之间,人们不难发现,对于异域可有可无又千差万别的想象、惊异于他乡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对比着自我形象与外乡人的形象……这种种既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素材,实际上也是地理构成中重要元素——于坚将筑造城市的部件以零余的目光渐次绘制出来,关于它的容貌也就一览无余,而于字里行间,城市的精神、风格,也都被展示出来。那些宏大的关于民主、自由的叙事,被穿梭于街道中的各色人等给取代,甚至于那些衣衫不整的流浪者、怀揣对现代文明充满敌意并保持警惕的诗人们。地理空间上的“去国”与“异乡”,构成了这个“某处”的鲜明印记。
所谓远方,就于坚而言,不过是诗意之表达的一种罢了,它并不存在于必须寻觅才能出现的异国他乡,毋宁说他乡与故乡互为镜像,昆明与纽约彼此说明,大都市与小乡村交相辉映……贯穿于其中的,是以散文形式表达出来的一腔热情,那是属于诗的热情,也是属于文字与言说的热情。假若“太初有道”,那么对于坚来说,对《密西西比河某处》来说,这“道”并不是“神”,而是“言辞”、而是“道说”。
二、
读图时代的散文
作为一种“观看的语法”和“观看的伦理学”,于坚用了他的摄影,标明着他观看美国的方式,也带着来自遥远的古老的东方眼神去审视繁华的纽约街头、密西西比河的风景以及属于这条河流某处的景观。而这景观,既不同于波德莱尔笔下巴黎街头的橱窗及其展示的商品,也不同于居伊·德波所分析的景观社会中的景观化存在,而是深蕴着于坚以一个诗人的身份所把捉到的美国剪影。对他而言,“观看的语法”恰好构成了他“被捕捉到的经验”,他手中的相机就是“处于如饥似渴状态的意识伸出的最佳手臂。”甚至可以说,这些摄影作品构成了他的诗作、散文,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镶嵌在他的这部长篇散文之中,与语言形成互文,开敞出它的文本间性,互相补充、说明、阐释,将那些用语言或许已经可以描述的一切,再精准地用相机进行无差别的复制,从而到达完美表达的效果。
不唯此,所有这些摄影构成了意识延伸的同时,也是对记忆的大幅度拓展。可以说,利用摄影,于坚将他在美国的经历定格在一个个瞬间,通由文字的说明保证了记忆的鲜活与历史剪影的生成。2004年的纽约与2019年的纽约之间,无意之中利用了于坚的摄影达成了一次跨越时间的对照,也提供了中国人观看纽约的一种方式——公园边的长凳、街道旁的房檐、地铁上走动的人群、人行道上边走路边低头看手机的女士……所有这些以黑白色出现,仿若历史的老照片凸显于我们的眼前,跨越遥远的距离和流逝的时光,应和着于坚对故乡的记忆。这些照片甚至在未来将会成为记忆博物馆,提供一个中国诗人的异国游历记,恰如许多20世纪初抵达中国的美国人所拍摄下的照片,成为今日许多研究者、历史爱好者手头的必备物品一样。正是这些照片的存在,让文字阅读跳出字里行间,被直觉的观看所印证,令记忆倍加鲜活。图片作为一种语言,与记忆里的昆明景象、诗人回忆等也交融在一起,构成繁复的文本景观。
在一个读图时代,于坚并不是要与抖音、快手等小视频以及海量的电视剧来争夺流量,显然他的摄影更别有用心,甚至可以看做是一次艺术行为。与诗歌书写一起,成为当代文坛的别样存在。
三、
我们今天的散文写作
摄影:于坚《密西西比河某处》
相关图书
《密西西比河某处》
于坚/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
密西西比河渗透了美国,通过暗藏在岩层深处的潮湿末梢,也通过威廉·福克纳。
这个密西西比河某处的居民,像一种颜色很深的水,他进入密西西比河,那河流的灰度增加了,大河最后进入大西洋,于是遥远的中国昆明,有一个叫于坚的读者读到威廉·福克纳的小说,那小说叫作《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这是一条鱼带来的。
“一条鱼带来了玫瑰。”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诗人于坚最新长篇散文,也是他的第一部摄影集。
作者简介
实拍图:严瑾
编辑:徐vv
| 往期精选 |
▽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购买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