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光雷达迎来前装量产元年丨车载激光雷达产业报告(2021版)

韩亦可 盖世汽车社区 2022-10-27

加入盖世行业交流群,请加微信(盖世汽车豆豆:gasgoo88)出示名片,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车载传感器主要包括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不同传感器在成本、抗恶劣天气能力、探测距离、精度、识别能力等维度相互补充。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相比,激光雷达凭借探测精度高、分辨率高等性能优势,可帮助汽车实现周围环境的精准3D重建,成为L3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必备的核心传感器。 


围绕激光雷达的相关热点话题,本报告核心观点有:


▶ 激光雷达的技术方案沿着“机械式→半固态→纯固态”的方向依次迭代,其体积不断变小,成本也将逐渐降低。目前半固态方案在价格、体积及性能方面较机械式优势明显,技术成熟度较纯固态更高,短期内成为主流方案。其中棱镜( Livox厂商)和转镜(Luminar、法雷奥、华为等)方案将率先起量,MEMS(Innoviz、速腾聚创等)则蓄势待发。Flash、OPA等纯固态方案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但大规模量产仍需时间。


▶ 随着ADAS需求增长、Robotaxi/Robotruck商业化落地,为激光雷达的应用带来巨大的下游空间,整体市场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预计至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高达135.4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美元。


▶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外激光雷达企业起步早,数量多,且领先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技术,陆续上市。车载激光雷达领域,Velodyne市占率领先,但随着其他厂商发力,其份额有所下降。国外激光雷达企业先发优势不显著,但近几年快速崛起,大量初创公司涌入,在产品性价比方面比国外产品更具优势,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等企业产品也受到市场认可,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 多家车企在2021年量产及未来规划车型上纷纷搭载激光雷达。考虑到其成本、体积以及兼顾性能需求等因素,目前大多数主机厂选择了半固态激光雷达(以转镜方案为主)。在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卡车、无人配送车等领域,主要搭载国产机械式激光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成为主要供应商。


▶ 车规级认证和成本是现阶段制约激光雷达在乘用车前装量产的主要因素。未来激光雷达产业竞争焦点将在发射器类型、探测、光束转向以及芯片等技术难点领域,沿着固态化的发展路线实现车规级量产目标。



本报告将从激光雷达的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与趋势展望、重点企业与产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报告部分内容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利用激光以实现精确测距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发射模块、扫描系统、接收模块和信息处理四大系统,这四个系统相辅相成,形成传感闭环。在测距原理方面,目前大多数激光雷达产品使用飞行时间法TOF,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也正作为未来技术储备在不断开发中。




基于3D感测原理,激光雷达在众多需要获取3D环境信息及精准实时测距的场景应用广泛,如智能驾驶、测绘、无人机、机器人、工业及智慧城市等。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激光雷达作用不可或缺,其两个核心应用包括3D建模进行环境感知以及基于激光雷达的定位。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智能驾驶领域的激光雷达市场空间将由2019年1.06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27亿美元,CAGR达55%,对整体市场的增长贡献达56%。




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这些不同的车载传感器相互补充。目前在自动驾驶感知领域技术路线方面,主要形成两大阵营:特斯拉为代表的“以摄像头为主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和Waymo为代表的“3D激光雷达感知”解决方案。现阶段除特斯拉以外的主机厂均选择了后者方案,但该方案现阶段成本较高,这也成为制约其规模化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技术路线来看,激光雷达将沿着“机械式→半固态→纯固态”的进程迭代变革,纯固态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技术成熟仍需5年左右时间。未来受Robotaxi/Robotruck车队规模扩张、半固态激光雷达在ADAS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车载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国外车载激光雷达企业近几年快速崛起,在产品性价比方面比国外产品更具优势,市场份额也有望持续提升。



-如何获得完整版报告-



本篇报告一共31

获取完整PDF文档

可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购买


完整版报告原价1299元,盖邦会员价999


什么是“盖邦研习社会员”?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