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本土最大工厂大幅减产,日系车走在“十字路口”?
进入2024年,日系车企被曝减产的消息愈发频繁。
7月30日,盖世汽车获悉,继在华削减产能后,日产汽车本土最大工厂也大幅减产。这意味着,单对于日产汽车而言,其销量遇冷的市场范围已然不仅局限于中国市场。
着眼于日本主要头部整车企业,在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这些传统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至关重要的抉择。且这其中缘由,都与中国车企和中国汽车市场有很大关系。
“日系三剑客”:不同的境遇,相同的窘境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因老旧车型在美国市场需求疲软,日产汽车计划在本月将其位于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工厂产量减少三分之一,减至不到25000辆。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在美国市场销售的2023款Rogue处于积压状态,且2024款车型的推出使这批车越来越难卖。
为了清理2023款车型的库存,日产不得不提供激励措施,同时对利润更高的2024款车型的推广保持谨慎。
具体来看,日产预计将在九州工厂生产约10000辆Rogue跨界车用于出口,这一数字是本月计划生产量的一半。
图源:日产中国
这对日产而言意味着什么?
据悉,目前来看,美国和中国是日产最大的两个市场,而像比亚迪这样强劲的新兴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崛起,可能意味着中国市场前景“萎缩”的情况下,日产最终会更加依赖美国市场。
现下看来,日产“退居”美国市场后,其增长前景仍然有些许黯淡。
日产汽车报告显示,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利润“几乎完全消失”,同时还下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销量受困的不只是日产,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丰田和本田身上。
7月26日,本田中国官宣,旗下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将分别于10月、11月关闭第四、第二生产线,共计缩减29万辆产能。调整后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辆变为120万辆,产能缩减五分之一。
这是本田首次在中国缩小生产规模。
虽然不同于前两者已然明确表示减产缩小生产规模,但丰田的整车销量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6月,丰田全球销量下降5.8%,至912,971辆;同期内全球产量同比下降11.8%至894,541辆。今年上半年,丰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4.7%至516万辆;同期内产量同比下降9.8%至507万辆。
破局?日系“杀手锏”——抱团取暖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新能源化转型,日系车企慢慢聚集到一起,以共同抵抗这次冲击。
实际上,一直以来,在日系车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抱团取暖”似乎是它们轻车熟路的策略。丰田、本田、日产等巨头虽表面看似各自为营,但在更深层次上,它们通过财团这一特殊组织形式紧密相连,共同抵御外来挑战。
近日, 三菱汽车加入本田和日产汽车联盟,三家企业组成的联盟将在日本国内完成重组,力争通过巨额投资谋求生存。
据悉,三家车企销量约为833万辆,加上规模达1600万辆的丰田联盟,日本国内的汽车行业将形成两大阵营,标志着日本车企的重组接近尾声。
不同于以往,日本车企此前的重组是制造商之间对决的格局,此次推动重组的是以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为代表的新能源时代新兴势力的崛起。
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认为,日产、本田和三菱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日本车企削减成本,并加强实力,以应对中国比亚迪和美国特斯拉等在电动车领域的激烈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日系车企“老大哥”,丰田选择抱团取暖的对象有了明显的差异。这一次,丰田选择在自己的汽车产业合作伙伴中,加入了中国新能源“销冠”——比亚迪。
图源:丰田汽车
根据日本《最佳汽车》报道,丰田新一代卡罗拉将于2026年上市,继续推出燃油版、油混版和 PHEV三种车型。
其中,其采用的混合动力总成将由比亚迪公司的关键科技支撑,其混合动力电池的效能是常规燃油汽车的三倍。
此外,该款车的电池和电动驱动关键零部件也都来自比亚迪。
-END-
1 | 6月车企销量一览:比亚迪超上汽,理想问界差距收窄,零跑首破2万 |
2 | 汽车产业“掘金”万亿级蓝海市场 |
3 | 6月欧洲销量:比亚迪排名上涨较快,多个中国品牌实现三位数涨幅 |
4 | 萝卜快跑抢百万网约车司机“饭碗”,真相是? |
5 | 上半年德国破产汽车供应商激增60% |
6 | 中国车企入欧,难题不只是关税 |
7 | 2024年H1中国整车出口量盘点:奇瑞卖得最多,比亚迪增长最快 |
-------
盖世汽车供应链社群目前已覆盖
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底盘...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