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流失29位骨干,部分科室被迫“关门”…大医院在艰难转型
根据国务院要求,国有企业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应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
作者 | 布言
来源 | 医学界
“80年代毕业的医学生,第一选择去国企医院,次而选择留校,再而选择地方医院。这是当年医学生就业的大趋势。”
但几十年过去,一切早已不是当时的情景:
职工医疗保障由社会统筹医保替代了企业报销的劳保,定点医疗随之弱化,国企医院赖以生存的医疗市场顷刻崩解,一大部分国企医院“连年亏损”;国企医院的医生大多非事业编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国企医院大多不是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缺乏科研技术支撑,诊疗水平和医疗特色与公立医院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国企医院改革成为必然。2018年6月9日,一场聚焦国企医院改革的盛会——首届东湖健康论坛暨国企医院改革发展研究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国家多个部委高层官员、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媒体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鄂钢医院转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国企医院改革转型的最优路径。
国企医院改制样板:60年鄂钢医院的艰难转型路
作为大国企办的医院,鄂钢医院曾经很辉煌——
1958年,医院与鄂钢企业同时诞生,已有整整60年历史。从当年一个医务室逐渐发展成当地第一家集医疗、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院住院部大楼在鄂东地区绝无仅有;烧伤科和骨科名声在外;诸如介入、腹腔镜先进技术率先在鄂州地区开展;科研成果带蒂大网膜填塞治疗、结核性脓胸获取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鄂州地区极为鲜见。
然而,这样一家体量不小、曾名噪一方的大医院,却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有着“烧伤、烫伤请到鄂钢”的口碑,新任科主任却带着全科医护人员集体跳槽;仅在2015年,医院流失了29位骨干,部分科室被迫“关门”;医院唯一的单排CT早已不能使用;而唯一的彩超也因连续使用十五年,无法维修;医院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冒出了鄂州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以及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院,市场竞争激烈……
恰在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这让鄂钢医院看到了希望。于是,2010年开始,鄂钢医院开始与社会资本接触,谋求改制。
海南海药鄂钢医院全景
2010年,鄂钢医院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但报到武钢总部被叫停,其理由是不能和民营企业合作。接下来,又与华润医疗接洽,经过两年的马拉松商谈,最后却无疾而终。接着,鄂钢公司申请把医院交给地方政府进行属地化管理,但因费用问题被鄂州市搁置。2015年下半年,鄂钢医院准备与北京一家药企合作,后又因公司高层人事变动搁浅。此后医院向全国征集合作伙伴,先后有30余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却最终未能落定。
2016年9月26日,海南海药发布公告,以3.4亿元成功中标,成为鄂钢医院100%股权项目的受让方,转让方为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海药决定投资5000万元对医院环境、诊疗设备、信息化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后期又批复1.2亿元增资计划。鄂钢医院正式挂牌“海南海药鄂钢医院”。
几天后,海南海药战略合作方——上海烽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进驻鄂钢医院,成为鄂钢医院的管理方,对医院进行“四化”转型:清晰化的产权实现责权利统一;市场化的导向保证效率优先,实现效率与公益性的统一;企业化的管理使决策与执行相统一;专业化的运营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从管人财物到管资产。
2017年医院投资1500万购买及更新医疗设备,其中万元以上设备有36台。
医院内部实施绩效改革,推行科主任负责制,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进行绩效分配,形成分配制度上的差异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底至2017年初的四个月间,医院员工工资经历了四次上调;2017年上半年,部分科主任的绩效收入已经超过当地最大体量医院相应科主任的水平。此外,医院还实施机构精简,调整职能,将原先11个部门整合为8个部门,部长和护士长实行竞聘上岗,精简管理人员21人。
同时,鄂钢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技术服务协作进一步深化,协和医院的专家教授每周都会来院坐诊、会诊,进行技术指导。此外,鄂钢医院还与7家市属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建立了238个医疗服务网点,覆盖了全市城区及乡村并向邻近黄冈、黄石、咸宁等地市辐射。
新股东和管理方接手一年后,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医保、新农合病人越来越多,几个科室成为全市技术最好的科室,医院重新开始声名远扬。2017年,医院收入较上年上涨约15%,药占比下降至34.83%;甲级病历率上升至95%;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下降5.74%。
2017年1、2月份,鄂钢医院延续2016年业绩下滑趋势且非常严重,较去年同期收入减少24.18%;3月初开始触底反弹,3-6月持续4个月平均同比正增长9.19%,其中5月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医院整体进入上升通道。
可以说,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鄂钢医院改革锐变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可以为更多国企医院改制提供借鉴。
倒计时六个月 国企医院改革路径如何选?
“目前,至少还有2000家国企医院,进入从母体剥离,重组、改制的倒计时。”在此次国企医院改革发展研究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吴同兴重申,根据国务院要求,国有企业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应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
距离2018年底的时间期限不足6个月,这意味着,2000余家国企医院要迅速做出最后选择。尽管这在不少学者眼中,仍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时间紧,任务重,迅速找到一条适合自家国企办医院的改革路径,成为当前国企办医院改革工程的重中之重。
2017年8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四种“出路”,即鼓励移交地方管理、有序实施关闭撤销、积极开展资源整合和规范推进重组改制。
《指导意见》提出了四种“出路”
本次大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均认为有序推进资源整合和规范推进重组改制是目前而言最可推行的两大方式之一。
健康中国传播与促进联盟代表在会上表示,以健康产业为主的国企屈指可数,整合的概念或许就是将这些国企做大做强。而规范推进重组改制,目前存在的一大难点是,即便引入社会资本,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建立起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所以借鉴鄂钢医院的经验,国企医院重组改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国企医院如何准确找到一个好“婆家”,需要专业的第三平台对接;
国企医院的改制、重组,需要引入专业的医院管理公司;
妥善安置老职工,吸引人才、凝聚人心成为不可绕过的话题;
社会资本办医也要保持公益的心。
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原院长张亮教授表示,剥离企业医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国企医院情况复杂,改制模式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改制方案;大型企业的所有医院可形成统一的改制方案,引入战略合作者,形成医院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划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主流改制模式,部分中小医院可采取资产拍卖、员工持股等方式;改制后的医院既可以沿用非营利性,也可以改制为营利性。其商业逻辑与盈利模式不同。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认为,国有医院改制,应注意与现有公立医院的差别化发展。他说,“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格局,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急需能够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医养、护理、安宁疗护等连续、无缝衔接服务模式的医疗机构或医联体。”
- 完 -
投稿邮箱 | yxjtougao@126.com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我的态度是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