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花给病人的时间,40%应该在聊天
10年前,苏向前创建了国内肿瘤专科医院第一个胃肠肿瘤微创外科。
作者 | 朱雪琦
来源 | 医学界
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胃肠肿瘤中心教授、微创(四病区)主任苏向前有多个身份,医院管理者、在读医院管理博士,但是他首先认为,自己“是个好医生”。
“作为一个好医生,我穿着白衣的时候想病人,脱了还在想病人。我认为一个好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把病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和病人‘共情’”。
作为一个已经享有盛名的好医生,苏向前却仍在不断学习,因为他相信只有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他确实是个掌控方向的人,10年前,他创建了国内肿瘤专科医院第一个胃肠肿瘤微创外科,把握住了外科的发展方向。
在科室,他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主任、医院副院长的身份。他如何看病,如何处理问题,他的原则,甚至他幽默、爱打比方的说话方式,都影响着每一个医护。
苏向前在手术中/图片来自受访者
“花给病人的时间,40%应该在聊天”
周二早上是苏向前的特需门诊。从医多年,他仍然认为查房、门诊这些与病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最重要的。
八点半,苏向前准时来到诊室,他的助手(主治医生)已经早早准备完毕。他刚坐下,第一个患者和家属就进来了。
患者既往手术治疗并进行化疗,现在使用靶向药物控制病情。苏向前希望患者能迈出第三步,在药物的基础上,把残留的病灶用手术彻底去除。
与患者相关的事,比如饮食、家人对病情的知情程度等,苏向前都要掌握。治疗决策依据,可能的预后他都诚恳的告诉患者。“看病的过程不会那么轻松,你的痛苦我理解,服药、手术都如此,但这是为了向更好的预后努力。”他说起这话时,语气悠缓,但吐字清晰、抑扬明显,有种沉静的力量,让人信服。
苏向前特别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他的助手也是他的博士生一直记得老师的一句话,“你给病人看病,你花给病人的时间,其中有40%应该是和他们聊天。”
和患者交流时,苏向前有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他随身携带一个电子画板,一边说,一边在平板上写写画画。每次解释完了,他都要明确的询问,“你听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成了他的口头语,一早上的门诊,他就要说上几十次。
苏向前在和病人交流
肿瘤的治疗有特殊性,生存年限,生活质量都是考虑因素,目标不一样,治病的思路往往也不一样,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时候听医生的,什么时候可以让患者自己选择,责任和界限在哪?苏向前有自己的原则。
当天门诊的第二个患者,直肠癌术后三年,在阴道发现了局部腺癌。患者希望能做手术,苏向前评估了之前的病例和检查报告后,倾向于进行放疗。他敏锐的察觉到,患者期望再次获得根治手术,选择并不理性。患者认为手术有治愈的可能,但是放疗就没有治愈的希望了。
“你现在只看到放疗的弊端,却忽略它的好处。相反,你只看到了手术的利,从来不提手术的弊。我们做选择时,不能这样比较。”患者看病时对疗效期望很高,多停留在想象层面,这是苏向前常常感到无奈和忧心的问题。
患者希望“治愈”,但临床上的“治愈”和患者理解的“治愈”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念。
他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根治手术在医学上叫R0切除,就是这次检查没有癌细胞了。之后复查过程中有可能再次检查出现癌细胞(复发)。老百姓理解的‘治愈’则是:治完了以后再也没病了。”他坦诚的告诉患者,“我要告诉你,这是做不到的。”
虽然患者不一定完全理解,但是苏向前强调,在给病人提供选择的过程中,医生一定要态度明确。
“医生要明确的给出建议,但不是要求病人一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苏向前解释,“我给你的建议是A,但是我会告诉你仍然存在B和C的选择。如果病人一定要选择B,那我就要看我的能力,能不能够实现病人的期待。如果我认为他的选择不理性,我就会明确告诉他。”
十年微创“事业”
花更多时间和患者沟通,是苏向前看病的方式,也成为了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所有医护的工作常态。
在医护人员眼里,苏向前是掌控全局的主任,个性和人格魅力都很突出的领导。他严谨、细致、全面,处事原则清晰。这些原则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大事小事上。只要是对的事,就要坚持对的做法。以吃饭为例,备餐室用来吃饭,而不是病区里的办公室,这些“小事”的规矩,苏向前十分看重。
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以前叫“胃肠肿瘤微创外科”,10年前,苏向前创建科室时,是肿瘤专科医院第一个以腹腔镜微创治疗为专业的科室。
苏向前的腹腔镜手术技术高超,门诊第二天,一位84的老人做腹腔镜辅助直肠根治手术,他亲自主刀,手术很成功。
这样的手术在1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当时,微创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只限于胆囊切除,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的人也为数不多。
将微创技术应用到肿瘤治疗的想法萌生于2001年,当时苏向前还是北京肿瘤医院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他获得了一个去香港亚洲微创培训中心的进修机会,这次进修给他打开了一个大门。2006年6月12号,北京肿瘤医院做了第一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
2007年初,苏向前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胃肠肿瘤临床与科研工作。留学结束前夕,他向医院申请建立胃肠肿瘤微创外科。2009年4月7日,胃肠肿瘤微创外科正式成立,成为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的第一个胃肠肿瘤微创中心。
建科初期,困难很多。刘茂兴(当时只是将要入学的研究生)2010年来到胃肠肿瘤微创外科实习,当时建科还没到一周年,他清楚的记得科室只有四名医生,一台腹腔镜手术就需要三名医生,科室里再留一名医生,“所有人都在工作,而且前几年几乎所有的手术都是苏院长在做,因为其他人都是新手。”
每台手术苏向前都亲力亲为,在人手最缺乏的建科初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却是最低的。
图片来自受访者
这段经历被苏向前称为“做事业”,在他看来,创新、以目标为导向、坚持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了他能够创立一个新学科,占领了一个新领域的关键。他对学科未来趋势的把控能力也得到了印证,之后10年,微创确实将成为外科领域的一个大方向。
建科初期,北大肿瘤医院的医生对微创的临床实践毫无经验,10年后,常规手术都在广泛应用微创技术。“我们每天都在用微创技术给病人治疗,这就是我们建科的意义。”苏向前说。
看病治病的道理
在更高的位置上,苏向前对于患者求医、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有了更高层面的思考。如何更好的为病人治病真的只是医学问题吗?
门诊时,苏向前不仅要和患者沟通病情,还要花上一段时间谈自己对于看病的理解。他喜欢打比方,各种比喻总是信手拈来,最近他爱打的比方是“白猫黑猫”。
门诊前的一个周末,苏向前在南昌做报告,看到当地一座大桥的桥头有一个白猫、一个黑猫的雕像,黑猫脚底下有只老鼠,但是白猫脚底下没有老鼠。他觉得寓意很深,里面隐含着看病的道理。
“大家都说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是如果你只用抓不抓得住老鼠来定义猫,问题就大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证明这是只猫,能抓老鼠,可是最后它没抓到老鼠,你不能否定它,它还是猫,它能抓住老鼠。”
苏向前认为,“不懂这些道理,治病很麻烦”。这是什么道理?——医学是科学,但是临床实践中只能决策、决定临床过程而不能选择结果。结果的好坏,不能否认决策、选择。
在苏向前眼里,医学是一门科学,但看病却是哲学。他强调,作为一个肿瘤医生,在患者身上不能只看到肿瘤,只关注肿瘤怎么治,而忘记人和社会的因素。哲学强调事物的多面性,看病同样是。
“医生要看患者患病的程度,身体的状况,也要看他的家庭,支撑疾病治疗的经济能力,包括他是不是有保险,有没有社会资助。这些都是看病的因素,最终会决定他的治疗结果。”苏向前解释,“比如说涉及到医保的因素就是个社会问题。”
苏向前了解医生工作的局限性,也能从更高层面上来看待医生的工作。他目前还在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政策和管理”博士,未来科室如何发展,苏向前是真正的掌舵者。
但是即使在行业内荣誉加身,苏向前的生活也没有太多变化,他仍然时时严格要求自我。每一周,他都有三个早上要看门诊,三天要做手术。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2018有多少医生选择跳槽?”
“跳槽之后加薪多少?”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加调研
更有奖品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