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2分!这部医疗剧必须看

医学界 2021-04-25

它为我们呈现:什么是一部好的“职业剧”?



有那么一类人: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或自闭症,但于某些方面,却拥有异乎常人的能力。光看他的表现,你忍不住想夸:绘画天才、魔方高手、音乐神童、超强大脑,等等。


这类人或被称为“学者症候群患者”,在自闭症中约占10%。


问题来了:这么一个在待人接物方面情商几乎负分的“学者症候群患者”——接吻时只能嘴对嘴,(自己)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能(被)碰。




讲话直来直去。作为职场新人,还没融入团队,就当众拆老板的台。



别人有意示好,他回答:“为啥我们第一次遇见时,你对我那么凶,第二次对我那么好。现在你又想和我交朋友,哪一次是你装出来的?”

分分钟尬到忧伤。


交待病情就是“照实说”。安慰患者?不存在的。


一点余地都不留的那种。


遇到突发情况,他能惊到捂脸(还有那么点手足无措,有没有)



为了现场急救,他冲向机场警卫,抄起一把刀就走。然后,被扑了。


如此“社交低能力”,在成为顶尖医生的道路上,他能走多远?

美剧《良医》又名《好医生》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良医》的男主名叫墨菲,记忆力超群,大脑犹如一台储备丰富、运算迅捷的计算机。

只要握住病人的手,他的大脑自动建构病理图,推导对方身体状况、可能存在的病症。这画面是不是超带感!



一名8岁男孩走在机场里,突然巨幅海报砸下来。

作为“行走的教科书”本书,墨菲快速得出孩子左肺受伤、出现气胸的结论。



然后,他找到酒瓶、刀、塑胶管,现场DIY一个简便的单向阀门,帮助男孩呼吸。

接诊医护看到后,只有一句话:厉害。



这么个“医学天才”,在谋职过程中却一路坎坷。为了要不要录用他,医院董事会都吵起来了。

外科主任安德鲁斯在医院董事会上,极力反对。原因是:墨菲有自闭症,无法像正常医生一样跟患者沟通。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外科主治医师梅伦德斯也不赞同。甚至认为墨菲在自己团队里,只能打杂。



院长格拉斯曼坚持录用墨菲:因为他分析事情的角度异于常人,会是一位出众的外科医生。

为了说服众人,院长发表催泪言论:“这不光是给墨菲的机会,而是给那些在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人一些希望。”“如果墨菲没有展示出我认为他能达到的水平,他会被辞退,我也会辞去我作为医院院长的职务。”


最终,墨菲被录用了。

但原因并不在于院长用自己的前途为其担保。而是一段墨菲在机场急救小男孩的视频,火爆网络。医院迫于舆论压力,决定用他。



作为一部单元剧——各集独立、可以跳着看——,《良医》每集多是两起疑难杂症。其中,推理解谜的篇幅占比较少,更多被突出、放大的,是求医/确诊的偶然性、病症的离奇程度、病人所处的现实问题等。

这也和现实相符:很多时候,疾病诊疗靠的是排除法。但对每个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需要面对的从来不仅仅是疾病本身。



目前,《良医》已经播出3季,网络评价一贯高水平。

全剧几乎是一部现代医疗“黑科技”大全,每个病例都值得说道。

比如,有名孕妈妈被查出良性肿瘤,但瘤体长在胎儿尾椎部位。

为切除肿瘤,手术团队研究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剖腹产取出胚胎,切除肿瘤,再放回子宫继续生长。

这并非“纯演绎”。现代母胎医学已经发展到能隔着妈妈的肚皮,给胎儿做手术了。



以及,同卵连体双胞胎珍妮和凯蒂接受分离手术。术后,凯蒂的生命体征完全正常,却迟迟不醒。珍妮虽然很快恢复意识,但她的心室又出现问题。

两人的母亲决定,用凯蒂的心脏去救珍妮。但,这时凯蒂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为保住这对姐妹,墨菲提出:用大腿股动脉,将两人重新连接起来。这样,珍妮可以借助凯蒂的心脏,继续活下去。



还有猛的!

在不摘除原有心脏的前提下,完成双心共同工作的背驮式心脏移植。

看着两颗心脏在一个胸腔内跳动,神奇!



严重烧伤修复但不想患者受植皮之苦,怎么办?用鱼皮。(再也不能好好吃罗非鱼了)


在一起车祸中,新郎部分股骨粉碎。截肢是唯一的选择。

主人公们想保全他一条腿,于是决定用3D技术,打印整根股骨,还是钛合金的。



手术难度很大,想先练习练习?用酷炫到没对手的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吧。



乍看之下,《良医》像一碗心灵鸡汤。但时不时地,主角光环会失灵。

在各种惊心动魄、精彩炫目的手术包裹下,《良医》的真正内核是成长。是每个人遭遇梦想被现实按在地上用力摩擦的苦楚后,主动或被动做出的选择。

剧中,有一个小女孩天生不会笑。为了获得笑的能力,她甘愿接受一场有可能致死但非必需的手术。

手术成功后,女孩依靠器械的辅助,终于牵动肌肉、微笑。而随后,她的父亲、医护人员都兴奋地开怀大笑。

她的笑容或许是假的,但其他人都是真的。



墨菲的上司梅伦德斯,劝院长别在墨菲身上投入太多个人情感,别把个人感情带到工作。

但为了给贫穷的患者争取到肝移植机会,他和其他董事们吵得面红耳赤、彻夜难眠。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判定穷人“没有机会”,因为其在戒酒期喝酒犯禁。但另一边厢,富人肆无忌惮地抽着雪茄,而不担心自己的口腔癌。



如知心大姐姐一般的克莱尔终于完成自己的第一次独立手术。几个小时之后,她的Big Day就被命运撞得粉碎——她的妈妈喝下了她留着庆祝的香槟,酒驾身亡。


还有摩根,为保住工作到处打小报告;只要需要,谁的马屁都能拍;虚伪,隐瞒家庭情况,在科室里斗得腥风血雨。

但她也会做出全然利他的事。比如,让即将失明的小男孩看自己的裸体。为了救人,她拆开手上的纱布,露出刚刚接受过手术、还没拆线的双手。也因为这场任性的、不合时宜的手术,她的外科生涯宣告结束。

在自私自利之余,她从不曾忘记,自己是一个医生。



再如墨菲。

他遇到一名酷似自己弟弟的病人——少年埃文——他只有一年的生命。

墨菲熬夜翻阅书籍,希望能找到治疗方法。无果。最后,墨菲带着一本书来到埃文病房。这是墨菲幼时送给弟弟的生日礼物。弟弟因病去世时,还差一点没读完。

墨菲征得埃文的同意,朗读了最后一段文章。然后,含泪离开病房。



墨菲慢慢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知道人生无常的结局,也开始明白,人在一些情况下会选择撒谎或者隐瞒实情。

“因为当实话没办法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许撒谎可以。”



原本一根筋的他,逐渐赢得同事的理解与尊重,也学会善意的谎言。虽然编好的说辞稍有漏洞就整段垮掉。



《良医》为我们呈现:什么是一部好的“职业剧”?

那就是看完过后,对剧中所描述的职业产生向往。这种向往不是披着职业装的谈情说爱,而是一种梦想与崇拜的结合。

它让人们感受到为医者的情怀,那种竭尽所能、为患者付出一切的信念。

它也让人们看到,医院是所有情绪的集合体。


这里有绝望,也有希望;有悲伤,也弥散着快乐。

这里有意难平。也有“往后余生还长,总有一天我们会忘记悲伤”。


来源:医学界
作者:燕小六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好看,你就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