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可能变异成35%致死率? 抗原漂移是什么?
抗原漂移结合抗原原罪,将是最坏的结局。
撰文 | 姜飞熊
8月初,一条关于英国政府紧急情况咨询小组声称“新冠病毒未来可能出现抗原漂移,致死率高达35%”的消息在网上大规模流传。这条消息不仅提出了35%这样惊人的致死率,还点亮了一个让人陌生的词汇——“抗原漂移”。
流传较广的消息的其中一个版本
但不管哪个版本的简讯,似乎都没能把事说明白,英国这个紧急情况咨询小组到底说了什么?又为什么这样说?还好,他们公布了报告文件全文,关于35%和抗原漂移到底怎么回事,看看原文怎么说。
4种情况,可能性不同
这份报告出炉的时候,全球的感染人数大概是1亿7500万,如今,已经超过了2亿,相对于报告出炉时的状态,新冠疫情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在英国这份报告创作时,美国CDC的这份关键报告还未公布。(详情见相关文章:疫苗对Delta毒株还有效吗?美国CDC公开关键信息)
报告本身的出发点在于预测疫情可能发生的改变,评估改变的可能性高低,对这些改变提出解决方案。报告一共预测了4种情况,几乎都是以新冠变异的形势为核心进行分析,这4种情况分别是:
1.出现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致死性的变异株,比如将致死性提高到SARS(10%)或MERS(35%)的高度。这种可能性被评价为:较高,现实中可行。
2.出现完全逃逸现存疫苗的变异株。这种可能性被评价为:几乎一定会发生(almost certain)。
3.出现对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变异株。这种可能性被评价为:一般,现实中可行。没被评价为较高可能性是由于现在还没开始大规模针对新冠使用抗病毒药物。
4.病毒变弱,感染后病毒载量下降。这种可能性被评价为:短期内不可能发生,长期看有可能。
总的来说,这个预测是较为悲观的,并不认为病毒在短期内会变弱,相反,由于目前的防疫方法,病毒更有可能变得更能免疫逃逸,更能致死,甚至在人类加强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后,发生耐药变异。
抗原漂移是啥意思?
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都围绕着病毒变异展开,其中,“抗原漂移”是被国内媒体高光注意的词汇,这到底指什么呢?
实际上,在报告中,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一是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这两种都是抗原(此处指新冠病毒)变异。
报告中对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的定义为,新冠病毒被插入来自其他冠状病毒的突刺基因序列。报告分析认为,较为可能的来源是在人群中流行程度较高的冠状病毒,而从MERS这样危险的病毒插入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后者流行程度较低。
报告认为另一种更长期的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可能性是人把病毒传染给动物,病毒在动物身上发生变异,经过变异后的病毒被回传到人类身上。
近期一份研究提示,美国常见白尾鹿群当中发现大量新冠病毒抗体阳性样本,这种情况会给人类疫情带来怎样的威胁,尚未明确。
以上两种变化的可能性都被认为是现实中可能的。如果被转移的突刺基因序列是全新的,则会对人类有高度影响,如果插入的突刺基因序列是在人类中流行度较高的,可能很多人已经对其有免疫力,则影响可能较小。
抗原漂移(antigen shift),报告中指出这种逐渐或者断断续续的累积的抗原变异,会最终使得现有疫苗失效。
在广义的定义中,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的改变要小于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在流感的语境中,后者容易造成大流行而前者的影响力较小。但是在这份报告中,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不亚于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
在这个环节,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最坏的可能性,即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可能导致出现显著的抗原原罪(antigenic sin),从而使得人类难以通过重新打疫苗再产生有效的抗体。
抗原原罪又是啥?
抗原原罪(antigenic sin)的意思是指,在之前通过感染病毒或者疫苗接种,引发了抗体之后,身体无法对新的抗原——也就是变异出的新病毒——产生针对性的抗体,而只会产生之前的抗体。如果之前的抗体已经对新的变异病毒无效,那么将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变异病毒由于没有针对性抗体而在人体内为所欲为,一方面身体不断产生没用的抗体试图对抗病毒。而更糟糕的是一旦如此,新的疫苗也同样无法让身体再产生新的抗体。
抗原原罪的问题在去年已经被两名瑞士学者提出,在这篇观点性论述中,他们提出抗原原罪现象可能导致ADE。这篇论文同时提出了关于儿童没有预存免疫因此病症较轻的假说,就在不久之前,香港大学对比儿童和成人患者的T细胞免疫的研究,支持了这两位瑞士学者关于预存免疫的看法。(详情见相关文章:儿童感染新冠后症状更轻,香港大学揭示具体原因)
关于抗原原罪的观点性文章
英国的这份报告评估认为,新冠病毒发生抗原漂移和基因变异是不可阻止的。因为尚未有报告新冠病毒具有抗原原罪问题,咨询小组认为发生抗原原罪的可能性较低。
35%致死率怎么来的?
高致死性本身是一种变异的方向,35%只是该报告用MERS进行的举例,在现实中,完全可能发生比35%更高或者更低的致死性变异。但总的来说,往更能死人的方向变,是该报告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一个方向。
这种变异和上述的增加传播能力或者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有一些区别,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或者抗原转移(antigen shift)主要发生在突刺蛋白上,也就是下图中绿色的存在于病毒表面的这些突出来的部位,而致死性变异更可能发生在病毒内部,比如发生在聚合酶蛋白或者附属蛋白当中。
冠状病毒模型,图源Nature
病毒内部的这些基因决定着病毒的复制速度、病毒被细胞觉察的速度甚至影响细胞对病毒的反抗(详情见相关文章:Nature:为什么Delta变异株这么危险?)。
这种变异可能来自宿主,也可能来自其他不同种的病毒。并且在冠状病毒当中有过先例。
另一种导致致死率更高的可能性是变异毒株相互之间的结合,比如其中一种带有高度的免疫逃逸能力,而另一种有高致死性,能在细胞内快速复制,两种变异株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具有双方特点的变异,又能免疫逃逸又能高致死。
报告认为发生第一种病毒内部基因变异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因为新冠病毒现在依然处于高度流行的状态,而第一种变异可以在宿主体内实现。第二种结合性变异的可能性与变异株是否交汇有较大关系。
怎么办?
实际上以上问题,甚至包括病毒可能发生耐药,都可以用“清零”来解决。
“怎么办?”,图源自姜文
不过英国政府并不打算这么做,因此他们给出的主要方案是:
减少病毒在英国的传播和感染人数,因为感染者越多,传播越广泛,越可能发生新的变异;
尽快开发可以防感染的疫苗,因为目前的疫苗主要防重症和死亡,不防感染,导致打了疫苗之后感染的人越多,越有可能制造出针对疫苗的变异;
尽可能的不让其他地区的变异抵达英国,以防各种变异在英国交换结合出新的可怕变异;
保留和制造能够更快跟上变异的疫苗生产线,定期给人群注射疫苗,加快给人群注射疫苗,重复给人群注射疫苗;
囤积抗病毒药物,开发新药;
加大对病毒变异动态的监控,实验室监控和临床监控并行,投资更好的监控系统;
考虑到动物会被人类感染且有传染回给人类的可能性,适时对动物进行隔离、注射疫苗或者扑杀。
参考文献
[1]Can we predict the limits of SARS-CoV-2 variants and their phenotypic consequences? 英国政府紧急情况咨询小组
[2]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Due to Original Antigenic S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ARS
https://doi.org/10.3389/fimmu.2020.01120
[3]How the coronavirus infects cells — and why Delta is so dangerous.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2039-y
[4]Cohen, C.A., Li, A.P.Y., Hachim, A. et al. SARS-CoV-2 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are lower in children and increase with age and time after infection. Nat Commun 12, 4678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938-4
[5]The coronavirus is rife in common US deer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2110-8
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总是有效”的连花清瘟又有效了好消息:两到三个潜伏期内,国内疫情基本可控制
“美牙专委会”被炮轰,为什么能做美甲却不能做美牙?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