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4岁的谢绳武走马上任,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校长。如果不出意外,按副部级干部最高任职年龄63岁来看,这将是他科教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一战”。
等待他的,是交大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及“尴尬”处境:上世纪末,“985工程”横空出世,这是继“211工程”后的又一国家级战略。能否跻身985行列?谢绳武曾直呼“紧张”和“心里很悬”。他知道,国际一流综合性大学都有顶级的医学院,而交大彼时还未涉足医学学科。
如果说缺少医学院让谢绳武感到不太自信,世纪之交的那场高校合并潮则加剧了交大的“医学焦虑”。从1993年起,全国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一大批高校走向合并、更名。
一时间,“医学院”炙手可热。原卫生部直属的11所医科类院校中,有9所选择并入985高校,如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也有不少医科类院校选择与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合并,诸如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大学组建而成的浙江大学医学院。
虽能顺利入选“985工程”,但经此一役,交大不能没有医学院的这一说法,几乎成为学校共识。考虑到自建难,与其他医学院合并成为交大首选。
“医学界”从一位权威人士处获悉,最初,交大把目光放在了和其地域相近的上海医科大学身上,随着后者与复旦大学合并,交大转而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积极合作,并最终实现了强强合并。
补齐最后一块短板后,交大医学院的发展有目共睹:临床医学实力稳居全国头把交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14年保持全国医学院校第一;高水平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力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招生分数线在16个省市中,位列全国医学院校的第一名……
如今,传奇仍在续写。在“医学界”5月30日发布的“2024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交大医学院综合实力位居全国300多所医学院校的第二名,并取得“2024中国医学院校临床实力排行榜”中的第一名。作为一个独立招生的医学院,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多年后,人们回看历史纷扰中发展的医学院,或合并,或独立,或走“下坡路”,或正升格大学。交大医学院仿佛是一个“破局者”,它让其他高校看到,适合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发展模式,究竟是怎样的……
交大医学院为何能在近20年时间内迅速“崛起”?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交大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如何抓住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时代命题的。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磅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正式“动刀”。一位知情人士回忆,这次改革主要针对高校原有体制中条块分割、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等弊病,“简单来说,就是你发展你的,他发展他的,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公开表示,这种重复建设与我们“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不适应。此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酝酿、探索、推进,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直到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这是1952年院校调整以来,中国高校布局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改革,尤以医学院改革为甚。据统计,自1990年至2006年,全国经合并组建并被认可的高校有424所。其中,共完成涉及医学院校的合并64次,合并各级各类医学院校77所,达到了合并医学院校高峰期。“当时,报纸上到处都是高校合并的新闻,给大家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动。”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国务院规定,大多数部委不再具备教育管理权,意味着这些部委所属的一些著名院校须与部委脱钩,或并入教育部所属院校,或划归地方。其中就有原卫生部直属的上海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上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布16所重点建设的高校名单,上医是全国两所重点医科大学之一,并且由于是部属高校,其地位始终高于上海的另一所市属院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上二医”)。上海第二医学院老西门
图源:交大医学院
“上医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大约在1965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来学校考察,因为他当过清华校长,所以在知道上医有很多一、二级教授后吃惊地说,上医的一二级教授比清华大学的都多。”一流的学科实力也使上医成为高校合并潮中的焦点。据这位知情人士透露,上医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去往地方,成为市属高校,另一个是与教育部所属高校合并。实际上,在这场上医归属权的拉锯战中,上海有能力“吞并”上医的只有交大和复旦两所高校。起初,交大处于领先地位。那时的交大,外有“985工程”的建设要求,内有发展医学学科的迫切需要,因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党政领导就开始积极争取合并一所医科大学。有人日后回忆,谢绳武曾表示,一方面是受浙江大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看到国际上一流综合性大学都有强大的医学院,而交大当时还没有医学学科。1998年,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并相应撤销原有学校的独立建制,实行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共管。在浙江大学并校发展次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重组成立。对交大来说,缺少医学院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交大与上医合并的想法最终不了了之。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交大本来一心想要‘吃掉’上医的,反正闵行地皮那么大,上医过来绰绰有余……结果被复旦横插一脚”。还有另一个无从考据的说法是:复旦起初想和上二医合并,但后者不愁资源,因此有时间挑挑拣拣,再加上两校之间存在种种渊源,并不急于谈判。后来,复旦看情况不对,同时上医也面临下放地方的紧要关头,因此复旦才将上医收入麾下。不过,这一说法更接近于民间对于双方合并的猜测,一直未得到官方层面的认可。2000年,也就是部属下放管理权的大限之前,复旦和上医顺利合并,复旦得到了一所中国顶尖的医学院,同时也“收编”了上海大量医院。此时,留给交大的选择只剩第二军医大学和上二医,由于前者性质特殊,从理论上看,交大只剩与上二医合并这一条道路。那时,交大和上二医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戏剧性转变,竟促成了后来的一场世纪“联姻”。从外行人视角看,交大与上二医合并像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实际上,上二医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1980年,上二医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在1981年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博士点数量名单中,上二医获批6个博士点,排名全国第6;1997年入选“211工程”;1989-1998年被SCI收录的中国医学高校科技论文排名中,上二医仅次于北京医科大学、上医和第二军医大学,位列全国第四。1981年全国首批博士点与早期SCI论文情况
更重要的是,上二医是上海市市属院校,手握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市级层面的资源倾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还未合并的上二医已有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宝钢医院五所高水平综合性附属医院。这也意味着,作为市属院校的上二医不受2000年大限的影响,没有下放地方的迫切需求,因而与交大的合并,实际上历经了至少5年的漫长过程。时间拉长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旁观者的视角中,复旦和上医在2000年合并后因“过于仓促”出现过坊间传言的“激烈冲突”,这在交大和上二医看来,双方合并的时机还不成熟。据《中国改革》2003年报道,上医和原复旦大学合并后曾出现校名之争,即原上医被拆分后,2000年组建了复旦大学医学院,导致上医的牌子从校区大门上消失了,这让很多原上医的教职工以及上医毕业的校友们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在原上医以及附属华山、中山医院的一些教授们的强烈要求和多方努力下,合并两年后,复旦校方终于同意在校门口挂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铜牌。”《中国改革》的报道记载道。原上医副校长朱世能在接受《中国改革》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说两校合并就一定是个错误,但还是得承认,在合并工作上还是走得过于仓促了,之前准备时间不够,之后磨合得也不尽如人意……医学学科有它自己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规律,也并不是强行划拨在一块牌子底下就能解决问题的”。除了牌子,朱世能向媒体透露,合并初期存在上医学科体系被完全打乱拆分、对附属医院的管理体制难以理顺等问题,“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想说明一点,高校之间的合并、兼并与资源重组,希望更多的是一种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的自发演进,而不是有形之手的拔苗助长”。对于这些坊间传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在多名受访者看来,交大与上二医直到2005年才合并,也许是汲取了上医和复旦的前车之鉴,即如何在保证不伤害双方感情的情况下,使合并后的医学院顺利发展。原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曾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牌子”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决定了是吞并还是组建;“位子”涉及领导干部和普通教师;“票子”基于各个学校创收能力不一样;“历史情结”即奋斗了多年的牌子没了,难免有落差感。2003年,交大和上二医签署合作协议,后者的部分学生在闵行上课,并在两校校门口挂上对方校牌,从此开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2005年7月18日,交大和上二医正式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上二医与2002年成立的交大医学院共同组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并大会
图源:公众号“交医招生”
时任上二医校长沈晓明曾在交大医学医源丛书《七秩芳华》中回忆,上二医在合并前提出了6个条件:第一,保留独立法人的地位;第二,保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相对独立性;第三,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依然列在上海市属高校的名单里面,在上海市依然是一所独立的高校,享受和其他高校同等的待遇;第四,保留原有上海市拨款渠道,并且建立不低于其他学校的增长机制;第五,保留独立的招生代码;第六,保留学校和附属医院的管理关系,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附属医院党委,附属医院的干部管理仍然由医学院负责。最终,除保留独立法人外,其余几个条件均得以通过。多年后,沈晓明在书中写道,“到目前为止,全中国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很多,我们这个并校的方案是全国行业内认为最好的。”
提到交大医学院的“崛起”,为何要反复强调合并?毕竟,也有医学院校在合并后走了“下坡路”。多名受访者认为,因为交大和上二医合并后,探索出了一种适合综合性大学发展医学院的最佳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此前在接受《健康报》采访时表示,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良性发展要坚持两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尊重医学教育规律,最大限度保持医学教育完整性,坚持医学教育体系与管理体系相统一。交大原副校长、交大医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也说,保障医学教育完整性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简单地套用建设理科、工科或者人文学科的方式开展医学教育是难以成功的。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陈国强院士强调,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医学学科自身的规律,决定了医学院必须保证其学科的完整性和自主权,“背离办学规律,要搞好医学教育是很难的”。什么是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规律?其一,医学是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包含众多学科,是一套独特而又严密的完整体系;其二,医学教育过程不同于其他专业;其三,医学教育始于入学第一天,须从选择专业开始就能接触临床、接触社会,理解并敬畏生命。如果对医学教育的独特规律了解不多或把握不准,医学教育改革难免出现问题。比如,不少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滞后,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割裂等局面。而交大医学院是一个例外,迄今为止,在教育部官网上,仍能看到相关部门对其给予的极高评价:“十余年来,交大医学院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始终遵循综合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既保持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又不断加强与交大校部的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学院的模式。”从官方表述中不难看出,交大与上二医的合并,实质上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而体制机制又决定着医学院的发展效率、运行轨道和基本规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带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如何理解这一创新?交大医学院校友、某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医学界”,两校合并后虽然叫交大医学院,但整个上二医的体制组织机构原封不动,行政管理、业务指导、财政拨款、医学院招生、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也都保留了原貌。“这就是双方的高明之处,上二医虽然挂了交大的牌子,其实它仍然是独立状态,因为上二医的领导全部是上海直接任命,上二医的大部分经费也都来自上海。考虑到医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专业,能够得到上海市的资金支持,实现财政独立,大大减弱了合并带来的冲击。”合并大会
行政管理保持独立,有助于避免医学院管理架构与其他专业拉平,能保留教师管理原貌,这是对医学院人员编制的尊重和保护。而财政拨款渠道不变,让医院干大事、干实事时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也因此,有毕业生在谈及体会时表示,并非是交大“吞并”了上二医,而是上二医“吞并”了交大的医学院以及一众附属医院,而后改名交大医学院。在这名毕业生看来,交大医学院的成立实现了三方共赢,“上海市给巨量资金,交大给顶级985的牌子和一众附属医院。上海市和交大合力打造交大医学院。交大医学院承担上海市巨量的医疗任务反哺上海市。交大医学院回馈交大巨量的科研论文和国家级人才。”得益于对医学学科发展规律的尊重,以及“部市共建”的体制机制,交大医学院迎来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交大医学院档案馆,合并后的第二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交大医学院获批120项,经费达3663万元,项目数、经费数创历史新高;同样在2006年,来自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苏肇伉教授等领衔完成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交大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相继揭牌……这一年,巴德年院士高度评价其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医学院校的先头部队,被列入了第一方阵。”与此同时,医学院积极反哺交大,助其整体实力更进一步。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发布的“2005中国大学排行榜”,交大综合实力2005年排名全国第七,合并后,2006年上升到全国第四名的位置,仅次于清华、北大和浙大。在2010年召开的“合并五周年大会暨卓越医学教育论坛”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格外振奋。他总结道,“两校合并是成功的,这得益于部市共建的体制机制,也因为整个合并过程既是依法又是科学的,尊重了医学院医教研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2010年召开的合并五周年暨卓越医学教育论坛
图源:公众号“交医招生”
交大医学院能迅速“崛起”,除了政策层面、制度层面有优越性外,还得益于对科研产出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多名受访者均提到,在王振义院士等老一辈学者的引领下,上二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科研底色,与交大合并后,借助强大的科研平台,这一传统更是被发扬光大。这就不得不提上二医的历史。实际上,上二医最初也是合并而来,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从交大医学院的校徽中也能看出,下方的“JAT”三字母正好指代圣约翰、震旦和同德。其中,圣约翰大学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教会高等学府,其医学院被称为“中国名医的摇篮”;震旦大学在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支持下创办,一个被广为流传的细节是,该校培养出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都用“左手打结”;同德医学院则由中华德医学会创办,在校课程特别强调德语、聘用德语老师。这样三所大学合并,使上二医天生具有“国际基因”。1986年,原上二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提出,老师上课必须用外语。彼时,交大医学院还和巴黎第五大学、第七大学,马赛第一、第二医学院等多校建立合作关系,要全面提升学校学术水平。“王振义院士一个逆天的发现使得上二医一炮成名,也使得上二医看到了弱势医学院的逆袭之路——专注科研。”某科研工作者公开表示,与交大合并后,上二医的科研路线非但没有动摇,反倒得到加强,再加上灵活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引进等,学校科研成果开始巨量产出。事实上,交大医学院的历届领导班子成员,始终贯彻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办一流的医学教育,必须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因而交大医学院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大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来到交大医学院任职。学术研讨会
图源:公众号“交医招生”
朱正纲曾在2006年-2010年担任交大医学院院长,他在《七秩芳华》一书中表示,两校合并之后,医学院非常注重科研工作与成果产出,2007年、2008年组织医学院系统的教师与医务人员申报国家级大奖,“因为只有标志性科研成果才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才能在社会上、学术界具有影响力”。朱正纲透露,为此他们做了很多组织工作,在附属医院和各学院中逐个落实。“我们曾在一年内成功拿到6项国家级大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等,整个交大那一年是历史上的大丰收,一共拿到10个奖项,其中6个出自医学院。”除了医学院重视科研,交大的校领导也十分支持科研工作。上二医与交大合并后的第二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从谢绳武手中接过接力棒,出任交大校长一职。期间,他与同事们推动交大历经涅槃改革,一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实现了跻身世界一流的梦想。实际上,在张杰担任校长的2006年,国内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认同度还很低,很多学校也不知道如何建设。而张杰却很务实,甫一上任,他就把交大的一流大学建设愿景分解成多个目标和表征,并有系统、有计划地推进对学校学科发展的国际评估和综合评估。到任没多久,张杰就在交大医学院调研工作中指出,“医学院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非常希望了解医学院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医学院的发展应该纳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整体发展框架下,怎么样能够让医学院发展得更快,是我非常重视的内容。”随后,交大开始倡导“对学术的追求、对学者的尊重”的校风;突出学术管理,建立起以学术为主导的评价考核体系;对所有的学科进行国际评估,重新定位并且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力推长聘体系的建立等。2014年,全球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张杰撰写的署名文章,他以交大为例,畅谈高校改革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引育并举”,对外在国际市场招聘优秀年轻教师,对内让现有教师结合自身优势。海归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同工同酬。第二步是针对教师的“分类发展改革”,包括定位改革、分类发展、分类考核与薪酬体系改革等;第三步为“并轨发展”。2013年底,交大发布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政策,计划从2015年起,在全校范围启动向长聘教职/教轨的过渡,2018年完成全校的并轨工作。最后,张杰写道,这些改革措施大大地增强了交大的综合实力。自2007年至文章发表时,有450名世界级的教授和拥有国际地位的顶级年轻教师加入。250多名现有员工转向预备终身职位制度,85%的员工拥有博士学位。同时,自2007年至2013年,交大每年的收入增长1倍以上,超过70亿人民币;竞争性研究收入增至3倍,超过25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交大医学院只有104项“国自然”,2010年跃升至314项,此后连年增长,并且交大医学在ESI上的排名也从2007年的166位上升到2013年的27位。2009年是交大医学院成绩斐然的一年:纵向科研项目“斩获”987项,经费达3亿元;添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首席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9项,SCI论文收录数首次列全国医学学科第一,斩获2项国家级科技奖项……从此,交大医学院的科研潜力被彻底激活,它和交大相辅相成,迎来了科研成果井喷的黄金时期——医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国家科技进步奖数、医学学科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常年居于前列。
如果说科研代表了高校在某一学科上的发展程度,那么教育水平和质量,是评判一所大学优劣的另一核心标准。交大医学院深知这一点。
著名眼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长期在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工作,曾任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现任交大医学院院长,对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等方面的理解极为深刻。
他在接受“医学界”专访时表示,合并后的交大医学院走出了一条“1+1大于2”的合作之路,尤其是“医工交叉”融合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医学院充分利用交大的顶级工科平台优势,探索出‘医学提出问题,医工一起研究’的医工交叉模式。”
范先群院士
图源:《新民周刊》
在范先群院士看来,医学现已从经验医学发展到了循证医学、精准医学,现在又提出了转化医学、智慧医学、数字医学等。问题是,医学领域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未来的医学模式又是什么?医学院如何培养现代医学需要的人才?
为此,交大医学院创新性探索与实践“X+医学”和“医学+X”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2年,参照北美医学教育模式,交大医学院率先推出了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面向全国一流高校理工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开设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开创了全国“X+医学”人才培养的先河。
2005年,两校强强合并之后,交大医学院格外重视学科交叉,相继开设了一批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医文交叉课程,着重培养医学生复合型创新能力。从此,“X”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不仅指理工类,也包括人文社科类课程。
这种复合型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吸引多学科背景的一流生源学医,培养出一批兼具扎实工科理科背景与过硬医疗技术的拔尖人才。当年的这批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综合知识全面,他们中的不少人,目前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而在教学端,交大医学院顺势推进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比如PBL、RBL、CBL、系统整合课程、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等,简称“PBICE”教学模式,并将参与教学改革的指标纳入教学职称评定的体系中。
拿最基础的医学教材来说,老的教材一般按学科体系去传授临床医学知识,知识点分散,忽略了器官从正常到异常的联系。交大医学院从十几年前就启动教学改革,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深入思考。
围绕八大人体系统的基础课和临床教学,全院数百位老师都投入了这场教材改革试验,使系统教学的方法更贴近临床应用。交大医学院还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系统整合教学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体系。
2015年,交大仁济临床医学院原副院长邵莉曾向“医学界”介绍,自2008年起全面引入PBL教学方法,从培训教师撰写案例开始,全部的案例都是国内的病例,相应的课时数占整个教学体系的30%,临床教学中CBL的比例还更高。
交大医学院原副院长黄钢也曾向“医学界”表示,案例课程似乎是一个“唤醒”的过程,让大家由被动变得主动。“这些学生在5年、8年后会成为医生,临床所需要的主动思维、综合判断能力,必须从这些课程开始培养。”
总体而言,交大医学院的人才培养强调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基础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并以此制定教学激励计划和绩效制度。
考虑到科研过于强调SCI,淡化了研究对医学和人类健康本身的提升能力,因而交大医学院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强调两支队伍建设,包括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2015年,围绕这项工作的“双百人计划”出台,为业内输送了一大批医疗人才。
得益于一系列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交大医学院的医学教育成效显著: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临床诊断、整合思维、知识联系方面有了大幅提高;医学生国家执业医师通过率始终稳居全国医学院校第一方阵;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9%以上,70%以上进入全国各地三级医院;培养出一大批国家级人才……
截至目前,交大医学院学科整体水平持续全国领先,在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中多年保持市属研究型高校第一名,学科整体实力稳居国内医学院校前列。《交大医学院2023年度工作报告》指出,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基础医学获评“A+”,位列全国顶尖学科;护理学获评“A-”,公共卫生获评“B+”,取得显著进步。另据ESI最新排名,交大医学院有8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临床医学稳居全国第1。在U.S.News2023排行榜中,临床医学首次跃居全球第62名,13个学科进入全球百强。不可否认,近二十年来,交大医学院的成绩斐然,其办学模式也被众多高校视为医学院发展的典范。但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科研等方面,交大医学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复旦大学外科学博士、医疗大V“周六清晨”在知乎平台上公开表示,从附属医院数量和总体规模上看,交大似乎超过了复旦、协和与北大,部分科研指标如SCI论文、国自然基金似乎也比这些院校多,但不代表实力就是最强。“如果那样的话,郑大一附院就是全国最佳医院,整天发CNS文章的中科院大牛就成神医了。”在“周六清晨”看来,规模和指标的意义是临时的,真正的实力还得看医院和医学院自己培养出多少人才,而一味地靠引进人才来保持实力可能无法长久。不只是“周六清晨”,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生也曾发文表达过自己的疑惑。2010年,某附属医院学生在论坛中公开表示,如果过分强调科研,拼SCI论文的话,他担心医生会无心临床,可能出现临床能力下降等局面。对于部分争议,交大医学院原院长沈晓明曾在《七秩芳华》一书中直言不讳:“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多年位列第一,高水平论文数也是位居前列,说明我们具备研究能力的医生数量不少,塔基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在塔尖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数量还是相对不多的,所以我希望学校更加关注塔身——就是中青年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在沈晓明看来,学校发展要重视实力和声誉的关系,尤其是医学院,更要重视社会声誉,在不断提升办学实力的同时,他希望母校能够在社会声誉方面有更大进步。“医学界”2024年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凭借无与伦比的业界声誉,蝉联了“医学界”2024中国医学院校行业声誉排行榜,交大医学院的社会声誉为全国第六名,仍有可提升的空间。而如果与世界一流医学院相比,交大医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还需进一步努力。以国内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为例,“医学界”从《2019年09月上海交通大学等四校ESI学科统计》中获悉,交大临床医学2009-2019年间发文数量持续增长,共计发表论文19831篇,总量排名全球第42位,但在“引文数”一栏中,临床医学仅位列全球第127位。反观哈佛大学,其临床医学论文总量、引文数双双第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临床医学论文总量全球第11,引文量第9;即便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虽然论文总量不及交大医学院,但引文数排名全球第56位,远远超过交大医学院。这或许表明,在高被引论文方面,交大医学院仍需努力。2009-2019年临床医学发文机构排名
此外,据“医学界”医学院校排行榜课题组研究,虽然交大医学院在ESI临床医学论文总数排名第一,但在ESI热点论文数方面和第一名有较大差距。客观来说,在唯项目、唯论文的时代,医护人员需要论文、项目参与职称评定,各种排名也离不开论文,这使各大高校在教学工作之外,纷纷建立起以“论文”“项目”和“科技奖励”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但随着“破四唯”等政策的出台,未来评价医学院的核心标准不在于发了多少篇论文,而取决于培养出了多少位名医。早在10年前,交大医学院决策层就意识到,既然学校的项目、论文、科研奖项已在国内“傲视群雄”,那么是否有勇气去接受论文、排名方面暂时落后的局面,去鼓励医务人员开展更为规范的临床研究,进而制定一批疾病诊断治疗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诊治标准的队伍。作为一名临床出身的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深知医学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在他看来,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入“大教育”概念,将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从治疗扩展到预防、治疗、康养,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医生是个良心活,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人文素养,还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看来,这些才是医生最朴素、最重要的品质,而有温度的医学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温度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范先群院士说,“让更多学生超过我是我的目标,这样就能培养出更多病人信任的医生。”未来,交大医学院将培养出更多有全球思维、有“全健康”理念的医学人才,也将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医学院。参考文献:
1、谢绳武:薪火传承育人才 思源致远向未来
http://www.scichi.cn/zinecontent.php?id=1993
2、徐书贤.“炙热”医学院:在回望历史中走向未来[J].中国医院院长,2023,19(07):56-59.
3、唐闻佳.尊重医学学科规律 迎来医学大发展“黄金十年”——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01):3-6.
4、石扉.新复旦大学三年之痒[J].中国改革,2003,(08):35-38.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教育部官网、百度百科、知乎
6、上观新闻:中国医师节丨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善良是一种选择、一种定力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19233.html
7、社区讨论:这样做合理吗?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16580923
8、健康报:医学教育完整性不可打破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0830/c14739-29503909.html
9、科学中国人:谢绳武:薪火传承育人才 思源致远向未来
http://www.scichi.cn/zinecontent.php?id=1993
10、人民网:范先群:医学院校要培养有温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9/1224/c40531-31520113.html
11、文汇报:一周三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https://www.shsmu.edu.cn/news/info/1007/16905.htm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