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院长做客《开讲啦》看了,真心为撒贝宁捉急!

2017-01-08 美从何处寻 中国水彩

中国最大的水彩艺术平台·最受欢迎水彩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中国水彩


范迪安:我们看到美的图像能够快而直接地打动心灵,让人们感觉到除了自己眼前的天地田园之外,还有许多想象的世界。




观众提问范院长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考的是“转基因鱼”

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的考题是什么?

且看范院长如何解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0223rr62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如果给您一次穿越的机会,您最想与哪个时代的、哪一位艺术家,面对面地去批评一下他的作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022a7ytsc&width=500&height=375&auto=0

范迪安:在我这个专业领域里,其实经常是与古对话的,如果说穿越,不要穿越太远嘛,就穿越个300年吧,如果能与石涛进行一次对话,大画家石涛。



真心为你捉急啊,小撒...




“石头的石,涛声的涛”——石涛

小撒,是本尊啦...

范院长讲啦:“中国十个大画家,本尊必在其列哦”。


石涛《深山秋水图》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美的图像能够快而直接地打动心灵

范迪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0220p5oop&width=500&height=375&auto=0《开讲啦》完整版



范迪安 | 美从何处寻

《开讲啦》文字版


在艺术界、美术界,这种美字当头的界别里,很多青年艺术家有时候都不愿意用美这个词了。美开始离我们远去,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它召唤回来呢?关于美这个话题,讲起来是很难的,不是我一个人站在这里就可以讲清楚的,是需要我们在一起近距离交流的。

 

在我们生活中,美这个词比较多的只停留在表层这个范畴。我自己的感受是,我这代人面对的是美的贫瘠,甚至美的空白。我在插队劳动的时候带了一些美术的书籍。我的许多农民兄弟,也是我的同龄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艺术的图片、形象。所以看到知青里有一个被称之为画家的人,并带来很多美术书籍的时候,他们有种好奇心,因此在劳动之余我会跟他们分享美术的知识。在这种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美的图像,比一本小说、一首诗更能最快地、最直接地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到,除了自己眼前的天地田园之外,还有许多想象的世界。


当然今天的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今天有极为便捷的条件。打开手机屏幕,我们就说我们进入了读图的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也经常出国了,现在也都愿意去看卢浮宫这样著名的博物馆。不过我也听说,人们主要是寻找卢浮宫的三宝。转一圈,把这个三宝看到了就心满意足,打道回府。


我们就处在这个尴尬的,也让人有点忧心的状态里。一方面我们追求知识、追求艺术,另一方面我们关于美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小学课本里面有几篇是关于美术的呢?大概有一些图画和有一些图片,有一点点动手的课也被其他的文化课所挤走了。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现在的艺术市场突飞猛进,拍卖行、画廊里的艺术品标价十分争夺眼球,包括一些电视节目也都很受欢迎,因为它是寻宝、鉴宝。我们看到那些艺术品的时候首先是把它当做宝,艺术品当然是宝,但是对于它的美的价值,往往可能就被忽视了,或者说认识它美的价值,也是为了了解它的经济价值。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开讲啦》来设置一个关于美的话题,应该是有意义的。

 

那么美究竟存在在哪里?这是我们经常会追寻的问题。我们经常说美是有艺术之美,这些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创造,艺术之美是把我们带到审美殿堂里最佳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途径。当然还有生活之美,它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在我们无处不在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就像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无数用钢筋水泥打造的建筑森林在崛起。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似曾相识、千层一面、千街一景又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又不得不对这个最大的生活空间的美的打造、美的营造投以关切。


当然,在谈美的时候,我们还离不开谈自然之美。我上个礼拜到川西的草原上去,做一点写生,那条道路就是著名的“318”国道。有个大幅的广告说这是沿途风景最美的国道。在沿途我看到有很多车队,摩托车的、自行车的、还有徒步的年轻人沿着川藏线往前走。我非常高兴,我看到现在有些年轻人不仅把远足当作对自己体能体力的考验,而且去欣赏自然、投身自然。当然这个队伍不是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实际的远足,但是我们可以近观,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工作、学习之余去更多的感受自然之美。所以林林总总说这些,无非是说到我们今天要重新唤起美的意识,通过各种机会获得对美的发现。

 

那么如何来解决我们需要的知识问题。我想首先需要阅读一下艺术史、美术史。比如说西方的艺术,它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公元前400年就形成了人的造型表达。这种造型表达包括了人的比例,比如人身七个头长,拥有非常坚挺的前额和眉弓,它造就了一种美的法则。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油画、雕塑、建筑就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比如鲁本斯,我们看到的是他画面那种节奏、线条、一种充满动感的生命世界,打动着我们的感知。传统的美术,可能比较多的具有鲜明的主题,甚至有情节。


但是打从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照相术,原来那种为帝王记下他们赫赫战功、能够留下王公贵族形象,以及能够记录我们日常生活的那种(艺术)语言方式的确是开始改变了。这种变化,一种是因为时代生活发生了变化,另外一种还是它自身的(艺术)语言体系发生了变化。就以印象派来说,大家还是很喜欢的,之所以喜欢印象派的作品,是因为他在光和色的研究上,又达到了一种新的水平。


那同样东方是另外一个体系,以中国为例。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间断,所以古往今来的中国艺术又构成了另外一个体系。通常说西方重明暗,中国重线条。比如说我们在用线条的形式反映世界的时候,早在公元三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很成熟了。有类似于顾恺之的主题性创作,更有古代的书法。书法和绘画的共同之处都是线条的艺术,所以当书法和绘画一起成熟的时候,我们说中国的美术有了一个体系性的架构。中国的艺术不仅是早熟的,而且是一路蓬勃成长起来的。


美术的历史发展、美的经典能够把我们带入到审美的境界之中。但是有的朋友会说,我又不是搞美术史的,我缺乏美术史的书籍。我想好吧,没有条件来读艺术史书籍的时候,那就走进博物馆,走进美术馆。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里都有固定的陈列,那都是经过艺术史研究者梳理出来的艺术史视觉存在,或者说看得见的美术史。在那里你面对作品,去感知,去感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当这种感受力累积起来之后,可能对很多艺术作品的鉴赏就自然而然有了所谓的经验。与其看一些杂七杂八的图像,不如把自己,关于艺术、关于美术史的知识有所建构起来。在自己的心中培育起一颗美的树苗,让它慢慢成长,终会有枝繁叶茂之时,充实于自己的心灵。


我想讲,其实审美的活动说到根本的价值,它就是对创造力、想象力,对创新这种能力的一种唤起。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很有觉悟,对艺术感知力感受力所能带来的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个价值是特别肯定的。500年前的达芬奇,他既是一个大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发明家。他的许多奇思妙想,似乎印证了后面,我们要去做一个飞行器,做一个探测仪,做一个能动车的科学进展。那么在我们许多的大科学家那里,比如说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他们都特别重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都特别注重通过培养审美感受力,来增加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能力。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的古代先人在美的问题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其实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每个人之间都是不同的。我做美术馆馆长的时候,你知道什么时候是我最感到快乐的或者最觉得欣慰的?那就是看到观众们,在一幅画面前各自谈自己的观感。每个人的角度不太一样,因为艺术品几乎不给予标准的答案。正是在一副作品面前的交流,让大家敞开了心扉,美术馆这个空间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了。它把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们带在一起。大家在这里心灵是敞开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我觉得人们对美的态度,应该更多的是使自己与艺术作品,使自己与生活,使自己和他人,使自己与自然都能够做到一种无碍的交流。越是没有功利的审美,你就越能够获得美的魅力和力量,也对美好的世界报以更多的憧憬。


  • 问:如果给您一次穿越的机会,您最想与哪个时代的,哪一位艺术家,面对面地去批评一下他的作品?


范:这个题目我喜欢。其实在我这个专业领域里,经常是与古对话的。如果说穿越,也不用穿越太远,就穿越300年吧,与石涛进行一次对话。他提出绘画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这样一个像生命的成长过程。他好像有点先知先觉,他预示着现代社会里我们可以看到了艺术作品的发展。如果我和石涛对话,我们一起来预测600年后,也就是再过300年以后的未来,也许这很有意思。


看待一幅艺术作品,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前两年我在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住了两天,就一个人在那里走访。走的过程中我发现熟悉的梵高画中的景象就在那里。那片麦田还在那里种着,梵高当年画的那些乌鸦还在飞,这就是穿越。你感觉到在这里你看到了你和梵高同一个视觉、视点看到的同一片麦田和天空。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震撼,大概审美就给人一种享受加震撼的混合。


  • 问:怎样看待千篇一律的美


范:千篇一律就不叫美,现在出现的千篇一律的追求,甚至一种风靡,肯定是一种误区。随着我们社会文化宽容度的增加,随着人们在美的观念上更加个性化。我想我们这个社会就越来越能够容忍或者说承认各种存在,彼此的欣赏是审美很重要的出发点。


  • 问:设计师如何与客户沟通审美标准?


范:这个问题可能是设计专业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和客户沟通。最好的办法是你先准备一些设计的书籍杂志送给他,让他先去看一看,再坐下来跟他谈。你首先先要把他有关设计的,通常讲的品位,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在品位上与你落差太大,那么到头来就是他很痛苦,你更痛苦。虽然听起来不现实,但是如果设计师坚持这一点,真正的客户会非常尊重你,要不然他就是个伪客户。在当今的社会中,设计非常重要,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加强设计,特别是能把设计和我们的制造结合在一起,那就真正是真正的中国创造。


  • 问:怎样看待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作品


范:当我们面对艺术的大千世界,困惑总是多于欣然接受,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是我们可能自身的整个艺术知识还不够完全支撑。第二个的确是有一些被称作艺术家的人,可能没有真正的从事艺术的研究。他一味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认为是功到渠成了。但实际上,艺术的创作是要经过磨练的。当然另一方面,也需要所有的观赏者去多做一些了解。

 

我还想说,为什么我一开始讲大家不要盯着手机屏幕看,因为手机屏幕的看画只是看个大概。艺术品一定要去看原作,看原作才能近看、远看、宏观的看、微观的看,尤其是安安静静地往里面看。这样你就能够对这个画,这个作品有更多的认识。如果是雕塑的话,你还可以围着他看,所以贴近原作是非常重要的。



范迪安 | 中国水彩就是世界水平

范院长谈“中国水彩”




水彩也可以表达人文关切


水彩画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术西学范畴里的重要种类。在西方,水彩画有悠久的历史,十七世纪,西方水彩画已经成熟。那时,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宫廷讲习西画的时候带进了水彩的技巧,后来,在南方出现按照西方水彩画的样子画的商品画、贸易画,这是水彩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到了十九世纪,水彩画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画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画家去西方学习,看到了西方的水彩和油画、雕塑、版画一样,都是重要的绘画语言。中国画家在对西方水彩的技法、特征的消化上来的特别快,相对于油画向西方学习所经过的时间长度,中国画家更快地掌握了水彩技法。因此,水彩很快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成为艺术家喜欢的表现语言。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家在掌握了水彩的技法之后,很娴熟地运用于表达中国的现实当中。展览中很多作品是经过了二十世纪漫长岁月保留到今天的,但是它们非常生动,中国画家用水彩记录了他们所经历的时代和社会,其中有许多是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军民奋起抗战、普通百姓遭受苦难的情景。


水彩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轻音乐”,但是同样可以用来表达大关怀。艺术家通过水彩直面人生、直面现实,无论是对于人生的表现还是对自然的描绘,都反映了中国艺术家的人文关切,这说明水彩在中国画家手中就是一种通畅的艺术语言。通常人们认为水彩只是习作或小品,不是完整的创作,但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出,中国画家早就在用水彩进行创作。


中国画家天然拥有水彩基因


水彩作为西方的画种,本来就带有西方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方法,比如水彩一般都被认为是可以表现光线、光感、空间的,但在中国画家笔下,水彩和水墨结合在了一起,中国画家似乎天然拥有运用水性材料的文化基因。


中国画家接触水彩之后,面对陌生的画种,很快把民族绘画的感悟力融汇进去,那种水光天色的感觉可以表达得很充分。现在看起来,有些作品距今已时隔八十年以上,但那种水色迷蒙、氤氲化醇的气息依然非常鲜活,画面依然新鲜、水汽淋漓,这说明中国画家在运用水彩的方式上很有自己特殊的美学经验。


中国水彩就是世界水平


看了这个展览后我深深感到,中国画家、中国水彩在艺术质量上就是世界水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李铁夫、庞薰琹、司徒乔、关广志等,都是具有大家风范的,用笔、造型都非常胸有成竹。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彩画的发展也可以说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那时候一大批画家如侯一民、古元、哈定、王肇民、阳太阳、潘思同,在水彩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峰,不仅表现技法娴熟,最重要的是在水彩画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水彩画所用的材料无论是纸、笔还是颜料,都没有太多变化。它不像油画,可以画在木板、布等不同的载体上,油画颜料可以掺入沙子,还可以用吸油的、不吸油的多种手法。但水彩就是大家用同一种笔、同一种颜料,能够画出自己鲜明的风格,这就特别了不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家更多地向世界学习和交流,一大批中青年画家在水彩画上更具有创作的意识,在主题的选择和题材的塑造上更注重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作品。所以我认为,把中国水彩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高水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彩在今天特别具备进行艺术交流的能量。


水彩画不应追求照片化、尺幅大但是我们通过这个展览也看到,现在的水彩画创作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过于照片化。画家缺乏生活的感受和积累,主要依靠影像素材做参考,在作品表达上过于照片化,使得美学趣味偏于流俗。相比起历史上已经有的丰富面貌的水彩,当代水彩如何在艺术本身以及体现水彩画家的社会关切、文化情怀方面向老一辈水彩画家多学习,是我们提倡的。


此外,现在总有一种误区,认为画越大越好。一些水彩画也过分地把尺幅扩大,把大尺幅作为目标。好画不计大小。水彩本来就有轻灵、活跃的特点,它有自己的魅力,不一定谋求大。我们看到历史上一些很小的作品,它的品质、色调、意境却特别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反过来如果过分地追求描摹真实、尺幅巨大,则可能产生不了精品佳作。


2006年中国美术馆也举办过一次水彩画展,今天这个展览无论从规模和学术深度上都超过了上一次。这次展览有七百多件作品,策展小组把国内的公私收藏做了一次透彻地比较、挖掘,尤其是联系了老一辈已故画家的亲属,从画家亲属收藏中征寻到了一批作品和珍贵的文献史料,这样一来体现了研究的深度,同时也把一批前所未见的作品汇集起来。


我们现在提倡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充分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历史进行梳理,更好地汇集历史发展留给我们的经验,作为我们今天艺术研究、创作、发展重要的动力。“百年华彩”这个展第一次在水彩领域做了百年研究,通过研究形成展览的主题、结构、章节和内容,这是一个理性、科学的组织展览的方法。我们现在缺的不是热闹的展览,而是有学理的展览,能够体现今天的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的展览,所以我对这个展览很有好评。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15-01-23 至 2015-02-08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


文字图片来源/Tosee美育

中国水彩编辑整理,转发请标注出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交流


联系我们、合作及投稿邮箱:738876550@qq.com



致力于在全球推广最优秀的艺术家


作品收藏、竞拍、私洽 请回复 1

作品送拍、推广、展览 请回复 2

文章投稿、宣传、头条 请回复 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