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驷马况?柳州年轻人对上眼后,天亮还不愿走!怪这脱单神器太嗨了…

微姐 柳州晚报 2023-05-21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记者在鹿寨县平山镇采访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讲到什么事时,采访对象总喜欢用山歌的形式表达。比如,我们采访吴宏礼,讲到藏字天书“福禄寿喜”的故事,他随时都能编成山歌唱出来。其实,鹿寨有 “广西山歌之乡”的美誉,而平山镇则被称作“歌乡里的歌乡”。
吴宏礼用山歌讲述“福禄寿喜”的故事
8月1日下午,记者在鹿寨县委宣传部采访曾获评自治区“歌王”的平山山歌传唱人秦忠平时,他语出惊人地说:“平山山歌如此出彩,与我家的一本失踪的歌本有关。”秦忠平现任平山镇龙婆小学校长,他讲的歌本究竟有什么神秘的故事呢?

秦忠平




找对象“神器”


往年一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假期,网上总会出现一个段子:“你们知道三月三吗?我可能要请假回家唱山歌了,没有我,我们村可能会输……”

虽然是段子,但是也透露出广西山歌氛围的浓郁。作为“歌乡里的歌乡”的平山镇,也同样“山歌氛围”拉满,并且山歌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当地人找对象发挥了很大作用,可谓是“交友神器”。

“虽然没有具体时间,但相传平山山歌作为一种民歌在清朝时候就出现了,传唱至今。”鹿寨县政协提案法制委主任吴宏礼说。作为“广西歌圩”青山村堡底屯经济文化发展总顾问的他,也在研究平山山歌历史,并且已经收集整理了1000余首平山古代民间山歌。

吴宏礼介绍,山歌其实最开始还真是在山里唱起的歌,它是山里人的歌,在山里唱的歌,面向大山唱的歌。大家在山里做工时为了缓解疲乏会边唱边做,做累了休息的时候就会唱上几句。其实山歌最初是情歌,是含蓄表达思想情感和爱慕之情的一种方式,在单身男女的交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一点,8月1日,记者在鹿寨县委宣传部会议室采访广西四星级歌王、平山镇龙婆小学校长秦忠平时,他也曾提及。

“以前唱山歌还能讨老婆咧!”秦忠平介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单身的青年男女们平日娱乐交流活动极少,由于受到约束和限制,只有在办喜事的主家请人到家里唱歌时,才算名正言顺地在公共场所登台亮相、想唱就唱。“当时,这算是平山人谈恋爱的一个重要平台了,青年男女基本上在玩山歌对中相处出了感情,从而找到了意中人,成双成对、喜结良缘。

宁可不吃不喝,不可一日无歌!唱山歌成了平山镇青年男女们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

“平山人劳动时唱、休闲时唱、求爱时唱、遇到办喜事时唱,甚至是亲人离开人世时也要唱上几天几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秦忠平介绍,不同作用的歌也有不同的名称,如贺歌、感谢歌、盘问歌、交情结义歌(也直接称作谈恋爱歌)、宵夜歌、送别歌……“有时候在主家,一唱就是一夜。唱到深夜,青年男子们还会用歌声请单身的青年女子们出来吃夜宵,这就是宵夜歌。”

秦忠平还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如果单身男女在主家对上了眼,有时候唱到天亮,还会在最后唱一首送别歌来确认感情。待到下一次再有类似的活动,也会有一部分青年男女只跟上一次唱对眼的人再次对唱。“不过这些基本都是尚未婚配的年轻人,结了婚的人是不能参加的,否则就是伤风败俗,会被骂‘不正经’‘耍流氓’。”秦忠平笑称。




“失踪”的歌本

作为广西四星级歌王、深谙山歌之道的秦忠平是平山山歌演唱者中的翘楚,他却说,他能唱得这么好,与家中那本“失踪”的歌本有很大关系。

这又是怎么回事?这难道是一本“山歌速成秘籍”?

随着秦忠平讲述,时间倒回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间。当时,秦忠平的父亲秦定财到当时的柳城县太平乡一个财主家打工,看到一本写得很不错的歌本。出于对山歌的好奇和喜爱,秦定财便将该歌本悄悄“带”回家,与村里的几个好朋友分享。凑巧的是,后来,他与陶立源、陶家庆和秦定达这几位好朋友都成了当时平山比较有名的歌王。

“父亲从小就喜欢唱山歌,当时得到这珍贵的歌本后,将歌本传了下来,我和我兄长秦忠恕各有一本,但据说我手上的这本是假的兄长所持有的那本才是真的。”秦忠平说,自己兄长比自己年长30多岁,早已过世,他曾问大嫂要歌本,大嫂没有给他,并说已经不知所终。

手抄歌本

这歌本为何还有真假之分呢?秦忠平解释,兄长秦忠恕所持那本才是父亲带回来“原汁原味”歌本,他手上的那一本其实是“手抄复制”的,只能算作“高仿”,对于曾在兄长手里的“真歌本”为何弄不见了,他也不是很清楚,也觉得十分遗憾。

说来也巧,关于其歌本“失踪之谜”,吴宏礼说他曾听歌王陶业朝讲过一点。

“秦忠恕大弟秦忠显唱山歌是相当的牛,水平非常高,是有名的山歌王。”陶业朝曾讲他见到过那本类似秦忠平讲的歌本,秦忠恕的歌本可能是其大弟借给了他的一个朋友,他守鱼塘时拿去鱼塘厂棚看,因为以前没有电,晚上只能靠点煤油灯。在看书的时候,不小心打翻煤油灯,发生火灾,歌本也被烧没了。

那么,为何歌本如此珍贵?

秦忠平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一位名叫吴大旺的江湖郎中照着这本山歌歌本誊抄了好多份。吴大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卖钱以养家糊口,一份誊抄的歌可以卖到四角至五角钱。“当年物资稀缺,猪肉是七角五分钱一斤,四五角钱已经很不得了了。”秦忠平说。

广西山歌学会会员、鹿寨县第一届山歌协会主席李宝璜在为《平山山歌》一书作序时这样写到:过去传歌靠口头,口头相传歌易丢。现在传歌有歌本,子孙代代得传留。

从李宝璜所写的这四句话中,可见有歌本对于平山山歌传承的重要性。

在秦忠平看来,正是因为有了其父亲秦定财当年带回来的那本歌本口口相传,被人们吸收借鉴再创作,因此平山山歌的歌词与其他地方的山歌别具魅力。




 山歌“公母腔”

平山山歌究竟有何魅力,让村民们宁可不吃肉,也要拿钱去买歌本?

鹿寨县政府网站上解释,平山山歌是一种原生态双声部民歌山歌,俗称“公母腔”,即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二人形成和声,既增添山歌的气氛又使得音色更和谐优美。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第571集广西鹿寨篇,是这样介绍平山山歌的:鹿寨县北部的平山镇地处“桂北四十八弄”,在当地,山与山之间的平地被称为“弄”。依山而居,傍水而栖的鹿寨人笃信山水可以传情,平山山歌由此诞生。它也是鹿寨人世代相传的乡音与乡情。


《中国影像方志》第571集"广西鹿寨篇”中提及平山山歌


“平山山歌是勤劳、质朴的平山人民智慧的结晶。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秦忠平介绍,平山山歌唱腔优美动听(人们称之为平山腔),轻快活泼;浑厚激昂,流畅柔和。每一句唱词都有装饰句,这些装饰句或前置或后放,旋律以长音拖腔来表现,像是一说一叹、一诵一咏;又似一张一弛,一收一放,韵味很浓。

2007年,平山山歌作为柳州山歌的组成部分,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宏礼介绍,目前,平山镇的山歌文化广场、芝山村芝山屯、平山社区石豆屯、青山村堡底屯四个地方已经被评定为“广西歌圩”,已有李语松、秦忠平、罗文秀、罗凤英、陶鸾珍、廖琼、罗庆松、罗泽全8人获得了“广西歌王”称号;陶昌飞、吴宏珍、覃桂莉、罗柳菊、陈素英5人获得了“鹿寨歌王”称号。

“作为口头文学的一种,平山山歌讲究依曲编词,即兴而歌。对歌时,要做到随问随答,出口成歌。这也是考验一个山歌手水平高低的标准。”秦忠平说着说着,又唱了起来——

唱山歌,万水千山都来和。青山不老春常在,壮乡歌声永不落……

饭养身,歌养心。平山山歌,仿佛融入了平山人的血脉,就这样传唱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载体。在新时代,平山山歌应时而动,与时俱进,从最初的情歌不断拓展到时政山歌,它在抚慰百姓心灵,鼓舞人们斗志,陶冶道德情操,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等,依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7月13日,鹿寨县政协主办的“鹿寨县山歌王擂台赛暨平山镇第11届山歌文化节”在平山镇山歌文化广场举行,并评选了8名县级山歌王。最近平山镇也正在用山歌的形式进行征兵季的宣传,号召广大有志青年投身军营。其实在73年前,同样有一帮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他们是谁?为何会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此?请关注后续报道。

“柳州1号”视频号今日关注↑↑↑懂事的孩子!

阅读推荐

嘭!柳州大客车突然侧翻,场面惊险!这个动作救了一车人…

“草原”变“湖泊”,柳州也有“野生网红景点”!市民讲述历险记

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西 周仟仟 陈粤 李书厚
审核/陈跃文 编辑/王莹 校对/刘慧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0772—2821100;推广合作联系方式:13877213344(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