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村歌发布 | 种子的向往


文章来源:公众号“新工人乐团”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478951692225347584







种子的向往

 

词曲:大申庄村民集体创作

协作者:孙恒 吕途

演唱:吕途、段玉、路亮、孙恒

音乐制作:姜杰/大地民谣工作室

 

散落的砖头盖不成房,

空空的房屋不是家乡,

没生命的土壤它不长粮,

看热闹的人啊没有方向。

 

像一粒种子那样顽强,

向往着雨露和阳光,

没有金钱也无妨,

只要扎根心的土壤。

 

麦苗儿青青油菜花儿香,

离乡的人啊回到咱村庄,

老人们歌唱新生活,

孩子们欢笑书声朗朗。



种子的向往: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纪实

 文/吕途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现场)


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参与人员:

申金彩、谢景任、韩兰英、尚连影、闫艳云、刘全影、王超珍、张双芳、张亚平、石广杰、朱何敏、胡玉环、孙丽芳、王影

(参与人员年龄:29岁——81岁)


(视频说明:2019年11月9日孙恒和吕途乘火车从北京奔赴安徽阜阳的途中)

 

奔赴大申庄


2019年11月19日早上7点,我和孙恒从北京平谷营地出发,坐公交、坐地铁,到北京南站的时候11点左右,火车12点多发车。我们坐的软卧,对面席位上下铺是一对老板夫妻。一路上,丈夫一直通过电话指挥各种合同签署、发货、考勤,总体的语气以指责和不满为主。对于货物还没有装上列车很不满,对于有人迟到等现象很不满、对于管理人员没有安排更严格的考勤制度很不满,等等。快到站的时候,得知,她/他们此行要耽搁一天回到家/工厂,因为夫人的血栓疾病需要复查。看着人到中年的这对夫妻,已经谢顶的丈夫,病重却还在吃着垃圾食品的夫人,我心里充满悲哀。


火车行驶10个多小时,晚上10点多,我们到达阜阳火车站。当天在火车站附近的酒店休息一晚。


 (图片说明:20日上午抵达大申庄农家女书社,刘全影和吕途)


为何/为谁写歌?


20日上午10点多,我们来到大申庄,入住刘全影家三楼。今年4月份,孙恒一个人来过一次,和大家一起做音乐工作坊,当时因为对写一首什么内容的歌曲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歌曲没有最后完成,所以,我们此次来“补课”。


吕途:“我们这次确定好要写一首什么样的歌曲了吗?”


全影:“我希望写一首村歌。”


吕途:“我们村有多大?”


全影:“我们行政村叫张老庄,一共5000多人,有20多个自然村;大申庄是其中一个自然村,我们村有500多人。”


吕途:“如果为行政村写村歌,那么,参与者最好来自不同的自然村,村委会的成员如果有人参与就更理想。”


全影:“明天工作坊就开始了,估计召集不了各村代表。”


吕途:“为何不是为我们农家女书社来写歌?”


全影:“如果只是针对农家女书社,范围太窄,无法起到宣传作用。”


吕途:“我们希望宣传什么?”


全影:“希望村民可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吕途:“好的。我们参与创作的人虽然主要是农家女书社的工作人员和骨干志愿者,但是我们歌唱的内容是面向整个村庄。”


(图片说明:20日下午走访大申庄村)

 

村庄行走


下午2点,全影陪着我和孙恒散步,我们把大申庄自然村游览观察了一遍。


和全国很多其他村庄一样,村子里盖了很多新楼房,三层高,甚至四层高,有些带院子,有些为了考虑房屋居住面积,把前后左右都盖满了,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前顶后满的建筑物。大部分新楼房都空无一人,空空荡荡的,大部分都没有做室内装修、没有窗帘。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民家的房屋)

 

展望田野,耕地上长着青青的麦苗,还有油菜苗。我这才知道,油菜和小麦一样,是要在地里过冬的哦。我发现,平平的耕地上会突兀地种着几排果树。全影告诉我:“这些地的主人不想种地了,就栽上了果树,一个是不让地撂荒,还有就是,听说要拆迁,果树的赔偿会高一点儿。”


(图片说明:大申庄桥)


村子里有满多的沟渠,但是沟渠大半干涸。全影告诉我,她丈夫小时候在这些沟渠中戏耍,常年有水,现在是常年无水。全影说,不远处有一条常年有水的河,地处邻村郭庄地界,我们走了过去。问了几个路过的村民这条河叫什么,无人知晓,最后,一位妇女说,好像叫“三八河”。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三八河”)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直到我们在下午5点多拜访村民申金彩的时候才得到答案,他说:“那是70年代,挖渠的劳力主要是女性,所以,河道挖好之后取了这个名字。” 申金彩家门口也有一条小渠道,名字叫“劳动大沟”。沟渠干涸,慢慢失去了灌溉功能,各家各户需要灌溉的时候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也在日益下降,而人们并没有为此做什么,一家一户可能也很难做什么。


(图片说明:20日下午走访大申庄村)

 

远远看到一片碧绿的菜地,我不认识那是什么菜。走近了才知道是西兰花。

 

路过刘全影家的地,她们在地里种上了桃树,又随意播撒了油菜籽和其他蔬菜种子,没有施肥,也没有打药,就让作物自然生长。小白菜有的已经长大了,我们拔了一些,晚上炒盘菜。大自然慷慨地恩赐给我们食物。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养殖大户朱何敏家的羊)


路过一户人家,外面堆积着高高的麦秆,这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养了130多只羊。第二天,这家的主人朱何敏参加了我们的村歌工作坊,她说,她家喂羊不用复合饲料,这样虽然出栏慢,但是,羊肉健康,羊粪也是“干净”的,可以做为农家肥来使用。


(图片说明:走访大申庄村,桑树下散养鸡鸭鹅)


远远看到一户人家掩映在小树林中,原来这户人家种桑养蚕,桑树林下散养鸡鸭鹅。第二天,这户人家的主人胡玉环也来参加了我们的工作坊。她第一天早上送给我们一斤土鸡蛋,第二天早上送给我们二斤咸鸭蛋。我长期吃素之后,已经不习惯鸡蛋的味道了,但是,还是特别感谢村民的热情周到。


(图片说明:走访大申庄村八十一岁韩兰英大娘)

 

(图片说明:张亚平分享生命故事) 


张亚平的故事:要追寻内心的一种宁静


“我1990年出生,娘家在颖西镇的村子里,离大申庄5公里。婆家在程集镇,离大申庄也很近。


“高中毕业,考大学的分数过了专科录取线,既然不是一本或二本,我不想上了,而且当时哥哥刚结婚,我怕上学花钱多。我爸爸鼓励我复读一年,但是我还是决定不再上学。也不是特别遗憾。一个人不论学历多高,主要是保持学习心态。每天坚持学习,每天就在进步。

“不上学之后,先在阜阳市一个花店干了几个月。后来和邻居家三婶去宁波一家扳手厂打工,干了大半年。


“2011年腊月结婚,2012年12月生大儿子,2016年10月份生二儿子。


“大儿子9个月的时候,我在阜阳机场附近的一家营养餐工厂上班,我们生产的餐食提供给阜阳市的小学,是学生的营养午餐。婆婆帮着带孩子。我早上去上班,下午4、5点回家。工资2000元/月。双休,节假日放假,也有工资。寒暑假放假,有工资。没有社保。厂子里40-50多人。后来怀孕二儿子,就辞工了。


“后来,婆婆得了脑血栓,她才50多岁。第一次生病后,经过锻炼能够走路和生活自理了。一年之后又中风了,这次更严重了,现在需要人照顾,不能走路了。已经一年多了。


“2018年4月份,我来大申庄农家女书社拿快递,当时刘姐这里做淘宝,尚连影向我介绍了早教班,还带我参观了三楼的阅读室。我带儿子参加了几个月的亲子早教班, 2018年9月份,我成为了早教班的老师。现在,我们早教班有12对妈妈和孩子。早教班的学习和工作,给我和孩子们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我很喜欢读书,不过,对我来说,听书更有效。我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经常在做家务的时候听书。


吕途:“你在农家女书社工作已经有一年多了。你觉得村庄里的其他人如何看待咱们书社?”


亚平:“办文艺活动的时候很热闹,大家是观众,主要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村里年轻人忙于生计,赚钱。男性看书的很少,女性看书的也很少。看书的需求很少。”


吕途:“你观察到村庄气候的变化吗?比如:降雨之类的。”


亚平:“雨水少了。11月份,有一次人工降雨,晚上下了雨,早上就没有了,雨下得也不是特别大。据说人工降雨也需要有一定的气候条件才能做到。”


吕途:“你说到,你渴望追求人生的意义,你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亚平:“要追寻内心的一种宁静。不论有钱没钱,家里的大人孩子都平平安安,生活在一起。晚上聚在一起吃饭。大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睡前一起阅读。接孩子的路上和孩子聊在学校如何度过的。自己闲暇的时候听书,喜欢朗读文章。


(图片说明:右一/刘全影分享生命故事)

 

刘全影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互帮互助


“我1976年出生。职业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国营纺织厂(后来改制了),在那里工作了11年。在厂期间,参加了成人高考,纺织专业。职高和成人高考所学习的内容跟日常生活和工作基本没有连接,没有什么用处。


“工厂的工作是一种经历,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好,很劳累。让我体会到,在社会上做其他工作比在厂子里面好。在厂子里,不能参加社会上的活动,因为每天上班,经常上夜班,没有周末。


“我从1994年开始读《农家女》杂志。这本杂志伴随着我在工厂的枯燥岁月,是我的精神慰藉。也指引我去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


“2009年,《农家女》杂志社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我去参加了。当时我还在纺织厂上班,没有办法请假,我找了好几个人帮我顶班,我把那几天的工资补给帮助我顶班的工友。那次培训,让我萌生了回到农村的想法。


“2010年,我申请第一批下岗。我跟家人说我不想上班了。家人不同意,因为那份工作有固定收入。我婆婆说,要有一份收入保障。我妈妈也说,好不容易通过上学有了一份工作。我老公也反对,因为下岗了就没有工资了,然后每年还要自己花1万多元交社保。


“2011年1月1日,农家女书社挂牌成立。

“2011年4月,我去梁漱溟乡建中心参加农民合作社培训。

“2011年4月,我联合5户成立了申兴合作社,在阜阳市工商局注册。

“2011年,我们5家合作种红薯,订了苗,相互帮忙种,我家最后种。


我不懂农业,不会种。生态种植的红薯种出来,但是没卖出去。打成红薯粉,也没卖出去。我们是生态种植,虽然没有得到经济收益,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现在农业生产的巨大问题,大多数种红薯的农户使用膨大剂等化学药品。


(图片说明:刘全影在尝试为歌词谱曲)


“2012年,我们做现实版的QQ农场,地没有租出去,一年下来,一共就收入100多元。


“2012年,我种菊花,我自己出成本。但是,没人收菊花。我采了菊花,卖给了烘干厂。


“2012年,我种了不上化肥和除草剂的小麦。在村子里面打面,也没有卖出去多少。我和村民交流,村民说:“小麦种出来反正也是卖给别人,打药了也没有关系。”我问:“那你家吃的面粉是不是从市场上买的呢?那个面粉最终不都是像你一样想的人种出来的吗?”


“2012年底,施永青基金会赞助我们1万元,买了办公用品,到山西永济去学习了一个星期。认识了杨团老师,她推荐我成为八期人才计划的成员,每个月给我600元-800元的补贴,我做为返乡青年参加了学习。后来,施永青基金会赞助我在永济又学习了1个月,包吃住和路费。我也了解到,国家政策规定,有条件的合作社可以办资金互助。


“2013年1月,我开始在村里开动员会。原始股设计了30股,1000元一股。我家投入24000元,其他人有拿几千的,有拿几百的。在村子里做宣传,村子里老年人有人入300元,有人入500元,都是一种尝试心态。我们管理费是零。把盈利都留给大家。一开始的资金规模都没有10万元。我们现在的资金规模大概是700万。


2016年,安徽益和公益服务发展中心赞助我们人员工资3万元/年,合作社的三名工作人员主要靠这个发工资。这是回乡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拿工资。项目只有三年,到年底赞助结束,还不知道到那之后怎么办。


2017年5月份开始做“神奇房子”亲子早教。第一年资助3万元,匹配硬件设施。芳芳和我做老师,我们参加培训,按照教材和大纲开班。今年,我们早教班收费是600元/学期。按照这个收入,如果没有外来赞助,维持不了花销和人员工资,到明年,“神奇房子”也将失去项目赞助,因为赞助方那边也没有申请到足够资金。


吕途:“听你讲了这些经历,困难和失败是主要的部分,你为何可以坚持下来?”


全影:“我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互帮互助。”


吕途:“做了这么多事情,除了互助资金,其他事情从经济收益上说都是不成功的,你觉得这些事情在村里产生了什么效果和影响呢?”


全影:“村民对我们很信任。比如,带孩子们出去玩,家长很放心。妇女有时间愿意来参加活动。我们组团办理樊登读书会卡,招募了20多人,可以挂牌成立分会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如果拿现在和过去比,人们应该觉得幸福,但是,很多人觉得不幸福,因为总是在跟别人比。”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声音训练)

 

音乐工作坊过程


时间:2019年11月20号—22号

地点:安徽省阜阳市程集镇大申庄

协作者:孙恒、吕途

目标:1、发掘社区文化资源;2、提升社区文艺骨干文艺潜能;3、集体参与创作村歌;

参与创作:申金彩、谢景任、韩兰英、尚连影、闫艳云、刘全影、王超珍、张双芳、张亚平、石广杰、朱何敏、胡玉环、孙丽芳、王影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歌词创作)

 

日程:早上 8:30 – 11:30, 下午 1:30 – 4:30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11月20号

走访社区,村民访谈





21号-22号

村歌创作音乐工作坊


21号上午

声音与节奏


08:30 – 08:45

热身游戏:节奏名字,互相认识:15分钟

孙恒

08:45 – 9:00

协作者介绍工作坊

2、了解大家的学习需求与商定纪律

孙恒

09:00 – 09:15

《聆听声音》15分钟:安静下来,用心聆听;

分享你内心听到的声音

孙恒

09:15 – 09:35

气息及声音训练

孙恒

09:35 – 09:45

中场休息:10分钟


09:45 – 10:45

我的一首歌:

每人选一首歌(关于童年的歌、关于故乡的歌、最喜欢的歌、你熟悉会唱的歌)

分享:为什么选这首歌?

孙恒

10:45 – 11:15

大申庄和农家女书屋《大事记》讨论

吕途

11:15 – 11:30

简短总结

孙恒

 

21号下午

我与大申庄/农家女书屋


01:30 – 01:50

热身游戏:

《是谁在唱歌》:体会节奏与合作

孙恒

01:50 – 02:50

生命故事:60分钟

每个人画生命故事线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吕途

02:50 – 03:50

分成2组,创作“生命之歌”,用接龙的方式创作,然后大组分享

吕途

03:50 - 04:00

中场休息:10分钟


04:00 – 04:30

“我心中的大申庄/农家女书屋”词汇收集

吕途

04:30 – 04:40

回顾总结:10分钟



留作业:收集当地的顺口溜、俚语,每个人至少收集一条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分组分享作品)


22号上午

歌词创作


08:30 – 08:40

热身游戏10分钟:吸气与声音

孙恒

08:40 – 09:00

集体讨论10分钟:什么是歌曲?歌曲的功能?歌曲的风格?歌曲的要素和结构?

孙恒

09:00 – 10:30

展示讲解歌词草稿,分两组进行歌词修改

吕途

10:30 – 11:30

曲调试唱和集体创作

孙恒

11:30 – 12:00

回顾总结


 

22号下午和晚上

故乡之歌


02:30 – 03:10

《节奏圈》游戏

通过打鼓,体验节奏与配合

孙恒

03:10 – 04:30

教唱歌曲,排练节目

孙恒

05:00 – 09:00

去南塘村进行村歌表演和文艺交流

杨云标团队

 

歌词释意


生命故事分享之后,两个小组创作了两首接龙诗:

 

(图片说明:村民创作的接龙诗《我的向往》)

 

(图片说明:村民创作的接龙诗《人生就是一个故事》)


(视频说明:村歌音乐工作坊——节奏游戏)

 

21日晚上,我和孙恒根据对村庄的初步了解、访谈素材、和当天工作坊所产出的素材,来构思歌词结构和主题。全影希望我们的村歌可以唤起大家对家乡的热爱,而且希望动员更多的人来建设家乡。现实是,农村在衰败,创办互帮互助的集体事业步履艰难。农业和土地虽然是一切的根基,但是,却是最没有经济收益、深受剥夺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歌唱?我们不想去唱不真实的内容。


孙恒:“大申庄的春天的确很美,正如4月份歌词初稿所唱的:麦苗儿青青油菜花儿香。”


吕途:“我相信那个景色一定很美,不过,那些麦苗很快就会被喷洒除草剂,本质也并不美。村歌又不能唱‘不美’的内容,该咋唱呢?”


孙恒:“我们读了刘全影荣获《农家女》杂志颁发的金种子奖的报道,我们要歌唱种子的精神。”


吕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也就是说,虽然现状并不乐观,但是,我们的精神不倒。”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右一/胡玉环、中间/韩兰英,两位老人家为大家演唱安徽民歌《摘石榴》)


歌词的第一段:展示的是农村的现状,每句歌词后面都有一段段故事,也蕴含着我们对生产、生活和大自然哲理的思考。


歌词的第二段:描述的是农家女书社和很多返乡人的心路历程。


歌词第三段:

第一句描述的是村庄的田野风光,是人们对村庄生态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是大申庄农家女的现实和向往,而且,只有中青年人有这样的选择,农村才有希望。

第三句,动机来自工作坊参与者韩大娘的“生命河”,大家回忆自己生命故事的时候,可以从出生以后开始回忆,讲述几件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而韩大娘其他什么都不想写,只有一件事情 - 就是农家女书社成立合唱团,她很开心,因为每周六下午都可以一起唱一次歌。

第四句,讲的是农家女书社的亲子班,我们在三楼做工作坊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一楼孩子们的读书声、唱歌声和欢笑声。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孙恒和大家一起探讨谱曲)


谱曲的过程


21日晚上7点,相对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歌词的草稿(没有像“鸿雁之歌”创作那次,熬到后半夜三点才形成歌词草稿)。孙恒开始思考曲调。4月份的时候,大家试唱的“麦苗儿青青油菜花儿香”非常好听,孙恒希望在这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孙恒一遍遍读唱歌词的第一段,越读越有感觉,慢慢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民谣曲调。为了不打扰孙恒专心创作,我关上门在另一个房间,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琴声,越听越不像村歌的感觉。等到11点的时候,孙恒叫我去听一下他尝试的曲调,我一听,真好听,很独特,是民谣曲风。他唱第二遍的时候,我跟着唱,我发现,特别难学,也不是说学不会,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调子更适合喜欢民谣的年轻人学唱。我说:“咱们村歌的曲调的重要标准是:朗朗上口,你这个调子就如同你以前的有些歌曲一样,很好听,但是只有你自己能唱出那个味道。这能行吗?”孙恒说:“的确,我非常喜欢这个歌词,陷入到自己的感觉里面去了。”我提醒说:“韩大娘不是唱了安徽民歌吗?咱们听一下吧,也许可以把你从民谣曲风中拔出来。”我们找到韩大娘唱的民歌《摘石榴》,非常好听。孙恒用这个曲调试唱了第一句歌词“散落的砖头盖不成房”,听起来非常好,就势拓展到其他句子,慢慢去找那个调子和歌词的搭配。这个时候已经半夜12点多了。我们决定第二天上午再和大家一起尝试。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集体创作歌曲)


22日上午,分组修改歌词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特别认同歌词草稿,所以最后只修改了一句歌词,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把第三段原来的“农家女回到咱村庄”,修改成“离乡的人啊回到咱村庄”。然后,大家就不自觉地开始试唱。这种情况并不是在每个村都会出现,因为村民往往不好意思去试唱。孙恒又请韩大娘和胡大娘给大家唱了一遍《摘石榴》,然后,带着大家一句句试唱出曲调。半天时间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孙恒告诉大家,如果用盖房子来形容谱曲,我们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但是还没有做内部装修,他中午会把房子装修一下,下午教大家学唱。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同施了魔法一样,词曲产生了。


(图片说明: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集体创作《种子的向往》现场首唱)


(图片说明:22日晚上,大申庄村歌音乐工作坊圆满结束后,大家应邀来到南塘合作社,与南塘-村之声合唱团进行“村歌互访”)


我们来唱自己的歌,村歌点亮生活。



村歌计划简介


“村歌计划”属于“爱故乡”全国系列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既有强大的乡村建设领域专家学者的思想理论指导与专业培训团队,更有全国各地的基层乡村建设团队与带头人作为项目活动支持网络。2018年启动至今,“村歌计划”项目组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南塘村、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郝堂村、安徽阜阳大申庄村、重庆城口县联丰村、云南安宁白甸村、河北青龙石城子村开展了六期村歌音乐工作坊并完成了村歌创作。2020年,“村歌计划”将继续开展,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带头示范作用,为振兴乡村的伟大战略发挥积极的作用。


发起单位


爱故乡艺术团

大地民谣

新工人乐团

中国乡建院

国仁乡建社企联盟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村歌计划”项目组现面向全国各地招募有需求的合作伙伴,举办村歌音乐工作坊,创作我们自己的村歌。


联络事项


报名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月预约

报名条件:1、有在地驻点工作人员专人负责项目跟进;2、能够协助项目组入村走访调研并组织村民参与村歌音乐工作坊;3、能够承担工作坊相关费用;

招募名额:10个

相关费用:3万元(不含交通食宿)

1、交通及食宿费:由邀请方负责承担(工作团队2-3人)

2、工作坊调研及培训费:20000元(含培训师2-3人调研及工作坊培训)

3、村歌作品编曲录音制作费:10000元(含词曲整理、编曲、录音、缩混等后期制作)


联络方式:

手机微信:许多13810851024(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1628137272@qq.com



工作流程


第一步 村庄调研:由“村歌计划”项目组派人到项目点实地走访调研,收集村庄的文化历史人文信息资料,拜访村委、老人、妇女、儿童、文艺骨干、返乡青年、乡贤人物等,做访谈记录。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村歌筹备座谈会”,了解需求,为村歌创作前期准备工作。(2-3天)

 

第二步 村歌音乐工作坊:由“村歌计划”项目组指派专业培训师(2-3名培训师),举办“村歌音乐工作坊”,邀请村民参与集体创作,产出“村歌”词曲初稿,并讨论乡村社区文化活动展望。(3-4天)

 

第三步 村歌音乐制作:由“村歌计划”项目专业团队负责村歌的编曲、录音、缩混及后期制作,完成村歌音乐成品(一个月左右)。


“村歌里面有村庄的生命故事和文化历史,更多的是将个人故事与村庄联系起进行集体创作、集思广益,共同合唱。”

——段玉(九野乐队主创、音乐工作坊协作者)


“希望能唱响我们自己的村歌;希望能更重视传统娱乐资源和文化,新的乡村文艺应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生长发育;希望能把郝堂文化艺术团建成一个真正的自组织,希望能常态化的开展文艺活动。”

——姜佳佳(河南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主任)


“村歌创作出来了,我们就要组织大家传唱,所以要组建南塘村歌合唱团,不仅在本村唱,还要走出去唱,以歌会友,以歌聚人心。”

——杨云标(安徽阜阳南塘兴农合作社创办人)


村歌计划,不是给与而是参与,不是失去自己的文化,而是自己创造自己的文化,又主动传播自己文化的过程。我们来唱自己的歌,希望每个乡村都能唱响自己的村歌。”

——孙恒(村歌计划发起人)





延伸阅读

【重磅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爱故乡 · 大地民谣 · 巴渝文化行

【实践者】崔柯:新工人艺术团:“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

【行动者】孙恒:希望自己永远“为劳动者歌唱”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孙恒:工友与城市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资讯】村歌发布 | 种子的向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