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发地在哪里?它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张鸿腾 国家人文历史 2020-08-18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       文     约 473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新发地,一个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耳熟能详的地名,近几日因为疫情引起全国关注。


新发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


红方框内为新发地所在位置


新发地在北京的农产品市场中,绝对是地标式存在:这里的蔬菜占北京全市供应总量约70%,猪肉占全市供应总量约10%,牛羊肉占全市供应总量约3%。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水产1500多吨。可以说,它就是北京大多数市民的“菜篮子”“果篮子”。


那么,新发地是怎样炼成的呢?

 

新发地市场
 


从皇家狩猎区到新坟地


今天的新发地一带,在元代是皇家狩猎区。新发地旁有一处地方叫南海子(它有一个更知名的名字——南苑),这里本没有山,也没有什么高地,除了水泽就是郊原。

元代时,南海子成为皇家狩猎场,为了站高望远、瞭望猎物,这里筑起了一座大土台,这种土台被称为“囿台”。所谓“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畜养禽兽,“因农隙而校田猎”的皇家苑囿。在南海子,这样的囿台,至少有十座,包括西部地域的杀虎台、达摩台和迎凤台,东部地域的双台子、单台子、大土台和马家台,南部地域的青台和晾鹰台等。其中的晾鹰台,是最为著名的一座,后人称之为“热闹三代的晾鹰台”,今天还有遗迹,就在南海子公园内。
 
南海子公园,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
 
晾鹰台在元代早期修筑,元代帝王经常到大都南郊举行鹰猎活动,并开辟了多处“飞放泊”狩猎场,在“飞放泊”狩猎场里,也堆筑有与晾鹰台类似的囿台。这些“飞放泊”多在通州以南的漷县一带。南海子地域的“下马飞放泊”是离元大都最近的一处狩猎场,晾鹰台就堆筑在下马飞放泊的南侧。据传,晾鹰台是由成百上千的士兵用头盔盛土堆筑起来的。对于元代南海子这片平地来说,已经算是“高层建筑”了。

为什么叫“晾鹰台”呢?明人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历史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记载,在帝王放鹰捕猎中,由于猎鹰奋力与飞禽博斗,满身是汗,有时又遇风侵雨淋而羽翅湿透,因此,让猎鹰飞到高处在阳光下晾晒。
 
晾鹰台遗迹
 
靖难之役过去十多年后,王朝内部运作已经回到正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准备迁都北京,他看中了顺天府西南方的“飞放泊”。迁都北京后,他将元代的这片狩猎场扩大了十倍,同时修建了60公里的围墙,用来实现对这块地皮的绝对控制。这一圈围墙被称为“海子墙”,其名字是因猎场内有一处湖泊。海子墙东角在大羊坊,墙南角在回城村,墙西角在黄村,北角达至镇国寺,所占地盘相当大,而它的正北门,就是今天的“大红门”。

南海子公园麋鹿苑。麋鹿曾被保留在南海子皇家猎苑中

海子墙的修建,使得猎物都被围在墙内。当然,皇家狩猎区是普通老百姓都想去见识一下的地方,为了防止老百姓翻墙偷猎,皇帝派人在墙的四角把守,因此,这片昔日的荒地逐渐有了人员流动,慢慢形成村落。

其中,在海子墙的西北角,有一个叫“新坟地”的村子。
 
这个听上怪吓人的名字,就是“新发地”的曾用名。顾名思义,新坟地当然和坟地有关了。明末之际,李自成杀入北京城,帝国的首都陷入一片混乱,皇帝性命尚且不保,何况皇家狩猎场。于是,海子墙周围就成了无人管理的地方,当时,一些在京城郊外居住的看坟人在海子墙东侧故址土坡上自行修建住房,守护连片的坟地。由于这里离坟地和看坟人的居住地不算太远,于是就被命名为“新坟地”。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南苑日趋萧条,苑墙也遭破坏。此后,清宫太监、显贵、地主、商人等在南苑内圈占土地,相继建起数十座庄园,并雇佣临近省份的农民耕种。
 


从新坟地到新发地


新坟地之名沿用了300多年。1958年,坟地被填平为新的农田,新坟地也就势改名为“新发地”,含义一下子就变成了正面。新发地一带也逐渐形成了新的聚落点。这么来看,新发地成为一个正式地名不过六十来年的历史,能与果蔬联系起来,也有历史渊源。

新发地所在的丰台区,有着1700多年的蔬菜生产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为皇宫供给蔬菜。20世纪50年代起,丰台区已成为北京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1983年后,丰台地区城市建设占地迅速扩大,菜地面积及蔬菜上市量呈下降趋势,果蔬种植逐渐让位于果蔬运转——丰台区凭借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优越条件,迅速形成了岳各庄、新发地两个以蔬菜交易为主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新发地成了北京和华北平原各城镇之间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菜蔬公司积极组织南方货源,将十几个品种的新鲜蔬菜运进北京。
 
对北京来说,拥有交通便利的地方多的是,为什么是新发地成为农贸界的“大佬”呢?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真正多了起来。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副产品也大幅度增长。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又指出,“要随着生产和市场供给的改善,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范围。”到1984年底,统派购品种从1980年的183种减少38种(其中24种是中药材)。统购统销逐渐开始瓦解。
 
计划收购,农民交公粮卖余粮
 
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始有了松动,北京也进行了适度放松。为了进一步搞好改革,实行开放政策,搞活流通,1985年5月3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蔬菜工作会议上做出一系列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支持搞活蔬菜市场,便利运菜、卖菜、买菜,特别是为欢迎外地蔬菜进京,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情况下,进一步打开城门,大开绿灯,为菜农进京提供方便。具体来说,就是从当年5月31日起,本市郊区和外地运菜进京的车辆,包括汽车、拖拉机,可以凭菜进京,不再要外地进京证明。
 
20世纪80年代,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的一个“大菜篮子”,每天全国各地蔬菜源源不断送到这里
 
新发地村的菜农们也纷纷在村口的路边摆摊卖菜,一个蔬菜市场就这样渐渐形成,此后,还有一些外省市农民加入进来,由于缺乏管理导致交易秩序混乱、堵塞交通,丰台区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建议新发地村成立批发市场,将这些菜农“请进来”。

真正让新发地成为大型市场的关键因素来自1988年。这一年的5月16日,在丰台区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以张玉玺为首的15名村民在新发地村用铁丝网圈地15亩,利用15万元资金(区、乡、村各出资5万)创办农贸市场。

市场创办初期,缺乏兴办市场经验的张玉玺曾在集宁、张家口、漯河等地亲自销售蔬菜。张玉玺在一次采访时表示,他曾扮成商户,拉着两车西红柿到内蒙古的市场里体验菜商生活,一天,一群态度恶劣的“菜霸”来到他的菜摊前,要强行低价收购,他意识到,要想让商户放心经营,市场治安是第一位;之后,他又扮成采购商,到河南的批发市场购买蔬菜。这一买一卖让他明白,要想留住商户,就要在服务上下功夫。渐渐地,新发地周边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经济圈。由于京开高速穿越而过,新发地的产品从最初只服务周边几个村镇到后来服务北京全市甚至整个京津冀,影响力也在逐步变大。

20世纪90年代初新发地市场
 
新发地吸引着周围地区的人们前来入驻。随着来京务工的商户越来越多,如何安居乐业又成了一个问题。为此,从2001年到2010年,新发地陆续建起了4个社区,提供1200多套房屋供商户租住,商户们在市场旁纷纷有了安稳的居所。2003年,新发地村建成19座居民楼,被命名为“新发地经营者乐园”,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农贸市场来说,新发地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乐园”了。
 

亚洲最大农贸批发市场


1989年,新发地市场用地扩展至25亩,1992年达到100亩,1999年扩至近千亩。新发地的蔬菜交易量和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1996年蔬菜交易超过11亿公斤,占北京市当年蔬菜交易总量的40%,经营范围也扩展为蔬菜、水果、粮食、油类、肉类、水产、禽蛋、调料八大类;2003年的蔬菜交易量占北京全市的60%。

为迎接北京奥运会,2003年前后,北京进行了一番市容市貌的升级。新发地市场以收费低、手续简单、节假日期间免收管理费等特点吸引商户入驻,水果批发等业务也大了起来。
 
新发地市场三农门。像这样的大门,在新发地还有十多个
 
在北京,早市又被称作“晓市”,老北京人喜欢逛早市。然而,许多早市在市区内逐渐消失,而新发地却是北京最早醒来的地方。对很多大爷大妈来说,哪怕往返要花上近一个小时,他们也要与商超采购员们一起抢购刚运来的新鲜蔬菜、肉蛋,图的就是这一口新鲜和逛早市的烟火气。
 
新发地官网上的每日价格行情
 
然而,如果不能将业务拓展到城市居民区,到底还是会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从2008年开始,新发地在北京城区建立便民菜店,并提供蔬菜直通车业务,可以辐射北京上千个小区。

2018年,新发地已经发展成为占地1680亩的亚洲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即使是开车穿过市场也要几分钟。

目前,新发地市场拥有管理人员1500名,固定摊位2000个左右、定点客户4000多家,日吞吐蔬菜1.6万吨、果品1.6万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水产1800多吨。

新发地里,市场过亿以上的商户有32家,年交易额过千万的1000多家,形成了以蔬菜、果品批发为龙头,肉类、粮油、水产、调料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的格局。从来源来看,北京本地的菜只能满足7%的供应量,剩下的93%的蔬菜来自于全国各地,其中河北与山东各占20%,新发地的蔬菜来源也大体如此。

另外,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智利等国都有新发地市场的海外种植基地,主要用于供应新发地的榴莲、香蕉、车厘子、芒果等水果。这还仅仅是海外种植基地,如果看进口来源的话,则包括了36个国家的100多种进口水果。

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家新发地菜篮子直营店
 
随着规模扩大,新发地的销售市场放眼全国。它在全国各地共有10多个分市场,市民可以在新发地的分市场里买到蔬菜。


新发地分市场布局图

当然,新发地的根据地还是在北京,除了本身的农贸批发生意,新发地的辐射作用也超乎想象:在新发地周边,已经兴起数十个楼盘,物流仓储、运输、汽车交易、维修、配件、商务广场等配套设施也逐步跟上,成为人口密集区域。
 
目前,受疫情影响,新发地临时关闭,但市场在其他地点设置了蔬菜、水果交易专区,并在新发地国际水产城和盛芳国际花卉市场开辟了两个临时性市场,其他商超门店也启动了紧急调货准备。

曾经令人羡慕的客流吞吐量,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难点,好在北京乃至全国迅速响应、积极防控,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规模尽快稳定下来。
 
参考资料:
丰台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
北京新发地市场官网:《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简介》
中国新闻网:《新发地的前世今生:从皇家苑囿到坟地,再到北京“菜篮子”》
北京商报:《新发地加速布局海外种植基地》
北京日报:《外地蔬菜进京的前前后后》《新发地记忆》
北京日报客户端:《被误解的“新发地”到底是个什么地?新发地的前世今生》
地球知识局:《什么是新发地?》
瞭望智库:《新发地是个什么“地”》
张友才:《【亦庄记忆】元代晾鹰台》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享89元/年会员续费

168元/年新会员优购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