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养生建议”,听着合理,做着伤身,坑了不少人!
生活中,流传着不少养生建议,听着挺合理,其实做着很伤身。
1. 血管“垃圾”不清,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真相:根本没有所谓“血管垃圾”
“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这些垃圾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有些人还亲自试过。
不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医师于跃2021年5月在齐鲁壹点刊文指出,血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我们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①
2. 食物一起吃会中毒!
真相:“食物相克论”是错误的!
相信不少人一定听过所谓“食物相克”的组合: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则容易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否则会中毒……
现在告诉你:没有理论解释,没有实验证据,没有临床实验积累,这个东西是不存在,不真实,不可靠的!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2011年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这通常是由于季节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②
像螃蟹和柿子一起吃腹泻,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瘟病学博士谷晓红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因为螃蟹是寒性的,柿子也是寒性的,两个寒性的东西放在一起,正好赶上虚寒体的人,就雪上加霜,腹泻。但这不叫食物相克。②
3. 换季输液通血管
真相: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换季了,又该输输液、通血管了。”每到换季,都有老年人靠输液通血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这种方法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吉训明医生介绍:“输液通血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看似鲜活有道理,实则没有科学依据!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③
4.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真相: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
随着中医热,不少人喜欢用中药养生。而且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媒体报道中,也有服用三个月中药而出现中毒肝衰竭的。
我们在看说明书时,会着重看不良反应一栏,一般西药这一栏篇幅会很长,而中成药一般只有几个字——‘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并不代表无副作用。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天然的,但并不能说天然的就没有副作用,它的副作用相比西药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对于中药应该更加警惕。许多人长期服用中药,一吃就是三五个月,也因此一些中医会建议长期服药的人定期去查肝功能。④
所以,“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的观念得改改了,中药也是药,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5. 经常按摩淋巴,能排毒
真相: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
一些美容养生会所会有“淋巴排毒”的项目,声称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治病的疗效。有些人还觉得按摩下挺舒服。
不过专家认为,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在2013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的卫生监督部门没有审批过一项‘淋巴排毒’的技术。所谓淋巴排毒,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宣传中说的多有堵塞是真的吗?健康状态下,淋巴是不会堵塞的,它们自己就会正常循环,根本无需你去按压排堵。相反,如果你淋巴真的堵塞了,这是疾病,压根不能乱按,反而还会扩散,加重病情。⑤
6. 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
真相:发明人亲口承认是骗局!
“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碱性饮食有益健康!”这些说法你听过没有?
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来自于美国的罗伯特欧阳(Robert O. Young)。据悉,2002年,罗伯特一口气写了 4 本书推广酸碱体质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碱奇迹》系列丛书。
然而“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采用罗伯特欧阳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而这种疗法,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
结果,罗伯特欧阳因此被告上法庭,被判决缴纳1.0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且他当庭承认是骗局!
7.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
真相:会造成营养不良!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不少人觉得是有菜没肉,又或是水煮青菜。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正常人天天只吃水煮菜,也会营养不良,更何况是患者。
实际上,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的来源。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前提是适量。
同时,长年吃素未必就不会得“三高”。如果素菜在烹饪时放了大量油、盐、糖、酱,比如说油炸菜并不能降“三高”。⑥
8. 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真相:最安全的饮酒水平是“0”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说法。然而,这个观点现在被证实也是不对的!
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⑦
同时,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做出了一个统计——大量饮酒的受试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饮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种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⑧
9. 趁热吃,对身体更好
真相:增加食道癌风险!
在吃喝的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吃热的、喝热的有助于保护肠胃。
其实早在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⑨
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杨祖立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是36.5℃~37.2℃,能耐受的高温是50℃~60℃,高温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的过程中,三个部位都很受伤。⑩
10. 内衣内裤用消毒液浸泡更干净
真相:化学残留会引发私处健康问题
不少女性朋友为使内裤洁净,会用消毒液来清洗内裤,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
陕西友谊医院刘丹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用消毒液浸泡内裤,不仅不能完全有效杀灭上面残留的有害细菌,比如真菌,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清洁不到位,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从而引发私处各种问题和病症。
而且,一些强效消毒液,有着很强的刺激性,即使泡过内裤也极容易残留,还有一些以对氯间二甲苯酚为主要原料的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杀菌成分不溶于水的特性,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苯酚,危害身体健康。⑪
编辑:任璇
审稿:杨小明
更多精彩文章:
上海新增3例确诊病例,均接种过2剂疫苗,轨迹涉及厦门、北京、苏州
一人感染,全家都要治!张文宏曾提醒:家里这样吃饭,看到的全是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