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其他

攻击嗓子的新病毒来了?喉咙肿、吞刀片……医生:教你4个方法缓解!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甲流、乙流刚好,很多人又“中招”了。和以往感冒症状不同的是,这次很多人都反映嗓子痛、喉咙肿,像嗓子“吞刀片”……不少人疑问,“攻击嗓子的新病毒来了?”攻击嗓子的新病毒来了?“一夜之间嗓子肿了,开始还以为是扁桃体发炎,然后就开始低烧,浑身没力气,嗓子肿得连水都咽不下去。”1月28日,在北京工作的王媛(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起初自己以为是得了新冠或者流感,结果一查全都是“阴性”,嗓子一肿就开始上消炎药,结果消炎药吃了一大堆,嗓子还是不见好。①与王媛情况类似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不在少数,甚至有网友表示,“咽喉炎比新冠难受多了”“躲过新冠,没躲过这次咽喉炎”。还有网友称,“下午嗓子干,晚上就直接‘吞刀片’了,浑身酸痛。”“这是专门攻击嗓子的病毒吗?扁桃体都化脓了,咽口水都疼,这都9天了。”突然出现的咽喉炎,到底是什么病毒?1月28日,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喉咙痛常见于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都可引起喉咙痛。这种痛感多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咽喉肿痛,咽喉部异物感,并伴有吞咽疼痛等,有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①202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发热门诊的患者在等候就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谢晋1月23日在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介绍,有一些急性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甲流、乙流等不同流感病毒,可能会引起同样的症状。也有可能是普通的常见病毒、腺病毒等,普通的病毒做检测有时候是查不出来的。因此会出现有人咽喉痛,去医院查下来不是当下流行的甲流、乙流和支原体肺炎等病毒。②谢晋医生表示,“急性咽喉炎刚开始的时候症状往往是比较急的,咽部干燥灼热的干痛,往往在咽口水的时候比吃饭的时候更加明显,而这种疼痛有时候会放射到耳部,产生反射性的疼痛。”出现这些情况,务必及时去医院!谢晋医生提醒,出现咽喉肿痛得厉害,吃饭都咽不下去的,说话就像含着汤圆言语不清。或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发热、头痛、四肢酸痛这些症状很明显的,要到医院看。另外,咳嗽咳痰很厉害,那么不仅是上呼吸道,可能下呼吸道支气管、肺也有问题,这种情况下要到医院来看,要拍片子。②胡洋医生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发热、咽痛都是新冠、流感所致,大家无需过于紧张。出现上述症状时,一般可以用一些辛凉解表的药物,比如咽炎片、蓝芩口服液等。此外,还应多喝水,尽量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一到两周内还未出现明显缓解,且情况有加重的趋势,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等问题。”①健康时报
1月30日 下午 9:23
其他

过年前不能拔牙?为什么医生不建议你春节前这几天看牙?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本文作者:王竞博,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医师春节就要来了,一大波美食即将到来,你的牙齿准备好了吗?很多人想在春节前把牙“修好”,但看牙的时机并没有那么简单。补牙:提前一到两周小的龋坏是可以一次充填完成的,但是很多人对于牙齿的健康没有那么在意,往往不烂成大洞是不会想起看牙的。所以,当你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从容地在春节前两天来补牙时,可能会被告知,因牙病复杂无法一次搞定,复杂的需要
1月27日 下午 4:44
其他

告诉爸妈!别再这样用保鲜膜了,有毒有害还可能致癌!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审核专家:刘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光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保鲜膜封装食物,减少空气中的氧气与食物的接触,延缓食物的氧化和腐败过程,保持食物的湿度和新鲜度。然而,保鲜膜如果用得不对,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多危害。例如,不是所有的保鲜膜都可以加热,有些保鲜膜加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甚至会产生致癌物。那么,保鲜膜该怎么用、该怎么选?今天一文说清楚,赶紧告诉爸妈!保鲜膜材质有4类,哪些加热后有害?保鲜膜看似都是软软的、透明的,但它们的材质却是不一样的,通常由以下几种塑料材料制成:一、聚乙烯
1月19日 上午 7:31
其他

2024年最佳饮食榜单发布:7年蝉联榜首的饮食方法,记住5多吃3少吃!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人生五件事,“吃穿住用行”,其中吃排在了第一位。老话讲,“民以食为天”,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吃”这件事,而饮食也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不健康的饮食不仅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而且还折寿。2019年4月,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大规模研究,分析了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研究发现:我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竟然比高糖高油饮食的欧美国家还要高出了许多。①最颠覆认识的结论是,我们最大“杀手”不是糖和脂肪,而是:钠摄入量高全谷物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量低换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吃的食物偏咸、全谷物类食物不足、蔬菜水果太少。2024年最佳饮食榜单发布这个饮食方法7年蝉联榜首2024年1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了2024年度最佳饮食榜单。在这份最佳饮食排行榜中,“地中海饮食”仍牢牢稳居榜首,这也是该饮食方法7年蝉联榜首。可见,“地中海饮食”确实在减重、减少“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防癌等方面有突出优势。而“地中海饮食”不仅蝉联7年最佳饮食榜首,还在“最佳糖尿病饮食”“最佳心脏饮食”“最佳健康饮食”“最佳骨骼与关节健康饮食”等多个细分排名中也摘得第一。榜单邀请饮食、营养、肥胖、饮食心理学、糖尿病和心脏病学家等专业从业者组成评审团,对近40种饮食模式进行评比。②地中海饮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传统饮食习惯的总称。营养学家发现生活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摩洛哥等国居民心脏病发病率很低,普遍寿命长,且很少患有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病。最终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有关,这也是地中海饮食的由来。健康时报
1月10日 上午 7:30
其他

为什么能长寿的人,这个地方都很“粗”?60岁后尤其要重视!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不少人以“腿细、腿长”为美,然而最近一些研究发现,有劲、粗壮的大腿才更好,更有助于长寿和心脏健康。或许我们的审美标准需要结合健康重新定义一下~大腿有劲,能保护心脏!保持大腿肌肉力量,对于保护心脏十分有益。2023年12月27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大腿肌肉力量越大,心衰风险越低。《急性冠状动脉患者的腿部力量与心力衰竭发生率》研究截图急性冠脉综合征,也意味着心脏的冠状动脉并不健康,都存在硬化或者斑块等。而这项研究纳入了10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既往无心衰病史或住院期间未合并心衰。研究平均随访了4.4年,最终7.1%的患者因心衰住院。要知道,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那么,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发展为心衰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股四头肌等长力量越大(大腿骨骼肌力量评估指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衰发生风险越低。随访期间,与股四头肌等长力量较小者相比,股四头肌等长力量较大者的心衰风险降低了48%。进一步分析显示,股四头肌等长力量的体重占比每增加5%,心衰风险降低13%。①②研究截图能长寿的人,这个地方都很“粗”《英国医学杂志》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腹部肥胖的人,全因死亡风险较高,而臀部较大、腿粗的人死亡风险较低。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相关;臀围每增加10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相关。③研究截图不仅如此,2020年国际期刊《内分泌连接》
1月9日 上午 7:30
其他

乙流是“王中王”,会疼到骨头缝里?医生告诫:感染后2件事不要拖!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最近感觉身边感染乙流的人多了。”和大家感受一样,近期乙流感染的患者确实多了起来,全国乙型流感占比连续6周上升。1月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12月25日至31日第52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趋势,北方已连续9周上升,从第44周4.2%上升至第52周47.3%;南方已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全国乙型流感占比连续6周上升。①前脚甲流刚好,后脚就感染了乙流。2023年12月,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14岁的乙流患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把支原体肺炎、甲流、乙流都感染“轮了一遍”。②1月4日,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牛波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介绍,“近期,乙流感染的患儿确有增加”③。1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近期甲流病人相对比前段时间有所回落,而乙流有轻度上升。④网上有患者表示,“乙流是王中王,全身疼到骨头缝里都疼”。还有患者表示,“高烧四天才知道是乙流,到现在八天了还没好。每天难受得不要不要的”。网友评论截图乙流是“王中王”?为什么会疼到骨头缝里?乙流是“王中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1月5日在其微信公号刊文介绍,乙流症状主要以发热,全身酸痛,咳嗽、咽痛、流涕、打喷嚏为主。其实乙流分为两个亚型:一个是维多利亚型,一个是雅马哈塔型,前者是主要的感染亚型。通常情况下,乙流感染导致的症状轻一些,主要表现为症状较甲流温和,大部分情况下病程也比较短,但并非所有人感染乙流都如此,也有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也有乙流导致肺炎的病例。⑤为什么感染后会骨头疼?其实不管是此前新冠,还是甲流、乙流都有些人出现骨头疼。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桦曾在有来医生刊文解释,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全身酸痛、乏力等。当致病菌进入机体后会破坏免疫力,同时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环素等,炎症介质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当作用于骨头时,会导致患者出现骨头疼的情况。此外,致病菌可引起骨骼肌痉挛、收缩,如果刺激到周围中枢神经,部分患者也会出现骨头疼的情况,因此会骨头疼。⑥健康时报
1月8日 下午 9:44
其他

它是餐桌上的“小人参”,每天吃癌症风险大大降低!可惜很多人没吃对……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经常会有人问,“吃什么能防癌”“吃什么能滋补”,其实很多号称能防癌的食物很多都没有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不过今天要说的这种食物价格便宜、家家都有,最新研究发现它真的有一定抗癌的作用,但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它就是有着“餐桌上的小人参”之称的胡萝卜。董乃德
1月4日 上午 7:31
其他

医生发现家人身上黑痣不一般,幸好及时手术!3个部位黑痣要当心!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朋友圈晒照片,身上黑痣被朋友圈的皮肤科医生偶然发现,幸好及时手术!日前,上海市同仁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孙旖在朋友圈分享了外婆被偶然发现身上的黑痣,并接受治疗的经过:“和家人出游的一张照片,被皮肤科同事看到提醒,外婆的黑痣要及时手术,幸好发现早,特别感恩医院同事。老妈把这件事分享到她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获得了一千万人观看,很多网友开始注意身上的黑痣。”三部位的黑痣尤其要当心!每个人的身上,都躲不过长几颗甚至几十颗黑痣。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痣都“乖乖”地躺在那儿,最多也就是影响美观。但如果黑痣长在了不该长的地方,突然变得和以前不一样,那就该引起注意了。因为即使是小小的一颗黑痣,也有癌变的风险。①长在以下部位的黑痣,由于经常受到刺激,更容易恶变,需重点留意其形态变化。1.
1月2日 上午 7:30
其他

每周2次这类运动能降三高、防心血管病!效果比跑步和走路更好!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经常有人留言提问“天天跑步能降‘三高’吗?”“什么运动能防心血管病吗?”要知道,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近一半死亡与其有关。所以除了药物,哪些运动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病、降低‘三高’一直是很多专家研究的方向。每周2次这类运动,能降三高、防心血管病!2023年12月《循环》杂志刊发了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研究声明。研究发现: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运动,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安全、有效且重要的运动方式。同时,力量训练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包括降低血压、血糖、血脂、体内脂肪等。①1.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JN.1新冠变异株在多个国家增长迅速!春节会迎来一波小高峰?专家解读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近日,亚洲一些国家新冠疫情数据呈上升趋势引发外界关注,多国政府再次强调防疫措施。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初步风险评估,将JN.1单独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JN.1变异株在亚洲多个国家增长迅速马来西亚自行隔离连日来马来西亚新冠病例增加,马来西亚卫生部12月19日宣布,确诊新冠者需从症状出现的第一天起自行隔离5天,五天后也需要继续采取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马来西亚交通部也鼓励民众搭乘公交系统时佩戴口罩。从12月10日至16日,马来西亚报告超2万例新冠确诊病例,多数症状轻微。CCTV4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这种保温杯会让热水变“毒水”,有些人还在用!买保温杯注意这6点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热水、温水,外出带个保温杯,随时能喝到热水,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市面上的保温杯千千万,如果不小心买到质量差的保温杯,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什么样的保温杯不能用?保温杯大多是不锈钢材质,耐高温且保温性能好。其他材质如玻璃、陶瓷、紫砂等,受保温、防摔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只是保温杯大军中的一小部分。不锈钢材料通常分为三种,“代号”分别是201、304和316。①201不锈钢:新闻里曝光的不合格保温杯,大多是采用201不锈钢作为保温杯内胆。201不锈钢虽然很便宜,但不建议购买。因为这个201不锈钢不是食品级材料,属于工业用品材料,大部分用于制作装饰管、工业管和表带等。201不锈钢的锰含量高,耐腐蚀性差,如果将其作为保温杯的内胆,长时间存放酸性物质就可能导致锰元素析出。金属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锰会伤身,尤其是会伤害神经系统。304不锈钢:不锈钢与食品接触,其安全隐患主要是重金属的迁移问题。因此,与食品接触的不锈钢材质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不锈钢最常使用的是耐腐蚀性较好的304不锈钢。曾有调查发现,市面上某些保温杯存在以次充好的质量问题,写的是304的材质,商家却偷工减料,用的是价格更低廉的201材质。保温差一点勉强忍了,但有重金属超标问题就大了!316不锈钢:304不锈钢比较耐酸,但遇到含氯离子的物质,如盐溶液,还是容易出现点状腐蚀。而316不锈钢就是进阶版了:它在304不锈钢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属钼,得以拥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更加“扛打”。遗憾的是,316不锈钢成本较高,大多用于医疗、化工等高精尖领域。因此,我们在选择保温杯的时候,建议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标注有304、316等级或“食品接触用”的不锈钢,安全性和耐腐蚀性上更有保障。健康时报资料图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嘴上起水泡,这可不是上火!医生: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在作怪!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本文作者:孙小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很多人都经历过一早起来,发现嘴角竟然冒出了几个烦人的小水泡。常见的想法可能是,“这是上火了。”但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健康问题——单纯疱疹病毒(HSV-1)。在生活中,不少人将口腔出现的小泡泡归咎于上火或不当饮食,然而,真相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单纯疱疹,一种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病毒性疾病,其症状和表现远比“上火”复杂。那这些小水泡究竟是怎么回事?单纯疱疹又是什么?它与人们日常所说的“上火”有何不同?健康时报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甘肃6.2级地震已致上百人遇难,突发地震如何避险自救?来不及跑怎么办?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12月18日晚,我国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12月19日我国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据央视新闻微博最新消息,截至12月19日20:00,地震已造成127人遇难,其中甘肃113人遇难,青海14人遇难;12月19日新疆克州党委外宣办微信公众号“克州零距离”发布信息,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地震时如何自救?地震发生时正确地避险?地震时来不及跑怎么办?躲在“黄金三角区”靠谱吗?网传“地震发生前天空有大群黑鸟盘旋”是真的吗?……这一系列疑问困扰不少人。12月1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邀请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副总队长刘向阳,地震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为什么震源其他城市都收到了地震预警,本地市民没收到?刘向阳:这是因为“电磁波跑赢了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会产生2种地震波,其中纵波是非破坏性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携带大量震源信息;而横波是破坏性地震波,传播速度慢。地震预警正是利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进行预警。当地震发生后,地震仪捕捉到纵波,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至预警系统,公众收到预警信息后,可在横波来临前采取一些紧急措施避险逃生。所以一般距离震中越远,提前预警时间越长。越接近震中的地区预警时间越短,有时甚至收不到地震预警信息。🔵网传“地震发生前天空有大群黑鸟盘旋”,是否和地震有关?刘向阳: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目前地震预报仍是全世界正在面临的一项难题。地震可以导致大量野生动物出现异常行为,但野生动物的异常行为并不能说明有地震发生。我们应该依靠科学知识和专业机构的预警做好防范工作。🔵收到地震预警,高层住户如何应对?低层住户可以直接跑吗?刘向阳:高层住户应遵循就地避险震后逃生原则,低层住户要遵循就地逃生的原则。收到地震预警信号,每一秒都很重要。此时不要慌张,更不跳窗、乘电梯等。要根据预警时间到就近安全地点避险。地震发生时除非可以在十几秒钟内迅速跑到户外开阔地带,否则请谨记“就近躲避”原则。12月19日,受伤人员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救治。新华社记者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60-70岁是“长寿关键期”!做好6件事,长寿不请自来!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60-70岁这十年可以说是长寿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这时候开始进入老年期,身体机能下降,有些人还疾病缠身;很多人在60岁左右退休,生活重心出现变化,心态也会有一些变化。这个阶段了解6件事,做好它们,非常重要。健康时报图60-70岁是“长寿关键期”在中医看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写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即六十岁上下,真气衰竭,筋骨退化,这个时期一定要非常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不仅为了安然度过这一多变期,也是为日后老来有一个相对强健的身体打下基础。“人体一直在不断磨损,六十岁上下这个阶段,是身体机能变化较厉害的时期,七十岁以后稳定下来,八十岁后再进入不稳定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苗阳2011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说。①现代研究发现——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点。2019年《自然·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60岁、78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儿,在这个年龄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此外,还有34岁,在这些年龄时,血液中的蛋白都会随之改变,差异巨大。②研究截图做好6件事,长寿不请自来!1.多练肌肉,疾病才能扛得过去“年纪大了以后,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的肌肉含量不下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2017年在一场科普活动上介绍,我们在医院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稍微超重的老人更能扛病,痊愈也更快,相反是那些过于消瘦的老年人,很多时候只要生一次大病就把他的身体压垮了,痊愈之后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差,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样子。③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建议适当多吃蛋、奶和豆制品;适当增加抗阻运动,如使用杠铃、哑铃等器械针对胸、肩、背、腿等大肌肉群的各种训练。也要做做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的各种训练,如各种垫上运动,还有有氧运动,如慢跑或快走等。④2.坚持运动,脏器不衰老的秘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顺霖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适当动起来,让心肺功能不减退,血管畅通,肺脏能够吸入充分的氧,心脏有充分的力量把氧气通过血管,送到全身,满足身体需要,这就是脏器不衰老的秘籍。⑤健康时报图3.少吃剩菜,饮食要营养才健康“老人健康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过度的粗茶淡饭不但没帮助,反会加快老化。”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左晓霞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⑥中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如果饮食太过于简单,易出现营养不良。剩菜不是不能吃,只是难免反复加热营养会打折扣,或者储存不当容易引发肠胃疾病等。肉类是老年人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可以炖着吃,软烂。还有保证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等,每天最好吃够12种、每周吃够25种食物。4.晒晒太阳,身体和心情都更好适当晒晒太阳的好处可太多了,不仅让人感到愉悦感和幸福感,而且还能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助力骨骼健康。另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彭康201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很多老人退休在家,常常有睡眠上的困扰。或睡不着,或容易醒。追溯原因,原来这些老人白天的活动都很少,很少晒太阳,扰乱了正常的节律,从而影响了睡眠。⑦建议老年人遵循日照节律,白天多晒晒太阳。除了中午紫外线强的时候,上下午都可以出来走一走。面部的皮肤比较薄,但手背、胳膊、腿这些地方皮肤厚度是适当的,可以晒晒。5.不要思虑,多多关注身体变化这一时期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等大病开始高发的年龄,所以五十岁后无小病,关注身体变化,定期体检。但也不要因此焦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老年人要追求的是健康:即使检查指标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药控制后可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⑧6.良好情绪,多多参加业余活动50-60岁很多人开始退休,人生面临变动,难免情绪波动。2022年《衰老》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孤独、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衰老具有显著加速作用,可使生理年龄变老近20个月,比抽烟的危害还大。⑨心理上的退休可以提前几年,提早规划自己的生活。退休后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打打牌、一起溜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团队做了一项针对28000多名、平均年龄89岁的中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越频繁,生存时间越长。该项研究发表在2023年的《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上。⑩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精选文章本文综合自:①2011-09-29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这样走路的人,糖尿病风险降39%!可惜不少人没走对!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坚持健走好处不少,但你知道怎么走,可以让健康获益更大化吗?最近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这样走路的人,糖尿病风险降低最大!走路快的人,糖尿病风险降39%11月28日,《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指出,更快步行速度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其中,与休闲散步(6.5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周末补觉危害比熬夜还大?研究发现:周末过度补觉可能易早衰!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终于熬过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周末好好睡两天!不过,周末补觉真的能让人“回血”、恢复精力吗?近日,“周末补觉危害比熬夜还大”话题登上热搜。偶尔一两次熬夜,睡个午觉或许就能缓缓,但经常熬夜,周末补再多觉也没有用,反而会带来不少问题。周末过度补觉反而可能伤身?1.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新冠变异株JN.1增势明显,传染力或更强!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当地时间12月8日,美国疾控中心首次将“新冠变异株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并称JN.1是目前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冠变异株。截至当日,美国疾控中心预估计JN.1占美国流行变异株的15-29%。而在10月底时,JN.1只占美国新冠变异株的不到0.1%,可谓增势明显。数据显示,一周时间(12月2日-8日),美国新冠住院患者人数超过了2万人。截图自美国疾控中心此外,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冰岛等多个国家均有JN.1相关病例报告。健康时报根据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数据查询,今年10月、11月JN.1在上海、福建、中国台湾报告的病例中检出。①截图自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网站JN.1是否会引发“三阳”?逃逸能力更强有研究显示JN.1突变株逃逸能力更强,很多人担心经历了“二阳”后,是否还会经历“三阳”“四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12月12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中介绍,JN.1突变株是新冠病毒BA.2.86突变株的亚分支,其RBD区域具有一个额外的L455S突变。早期的研究表明BA.2.86与XBB系列突变株的免疫逃逸能力相当;而最近的研究发现JN.1突变株的L455S突变进一步增强了其免疫逃避能力,对XBB.1.5突破感染诱导的体液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能力。②从事新发传染病防治研究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鹏飞12月12日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上一波感染后抗体水平下降的情况,加上JN.1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力,可能会在2024年1-3月在国内传播,引发新一轮的感染高峰。但是由于当前人群感染背景复杂,难以判断新一轮的传播强度。③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专家模拟新冠病毒3D图JN.1是否感染后病情更重?致病性没有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认为,没有证据能证明JN.1变异株的出现会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超过其他变异株的风险。卢洪洲也认为,尽管JN.1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加,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JN.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加。②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微生物学家金冬雁12月12日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公众无需担忧JN.1,它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可能造成重大疫情,一个基本的规律是,现在的变异株所产生的变异都是小的变异,并不是发生大的变化。新冠疫情‘大海啸’后,全世界监测比较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它们都已经经历过由好几个不同变异株引起的感染潮,但都没有引发重大的疫情。”金冬雁表示,“新冠病毒会和人类长期共存,肯定会出现传播性强一点的变异株,但是传播性强也没有关系,致病性没有增强。”③面对新毒株该做好哪些准备?接种加强疫苗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昌平实验室曹云龙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揭示新冠病毒免疫印记重塑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冠变异株,应及时接种新的疫苗加强针。即使没有感染过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也应接种两剂更新的疫苗加强针;已经感染一次变异株的人群应再接种含有最新变异株的疫苗。④7月2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指出,当前,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本土疫情主要流行株。“在新冠病毒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最佳“降压运动”是这3个!居然不是跑步和走路,能做到一个也不错!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一到冬天,气温降低,室内外温差加大,血压难免有波动,甚至一不小心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知道,运动能够帮助降压,那么哪些运动更有效呢?研究发现这种运动能降压!11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发表的一项基于我国高血压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在身体活动量一定的前提下,身体活动频率较高、活动时间较短、强度较低时,更能降压!不同形式(职业活动和家务劳动、交通出行活动、休闲活动)和不同强度(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量越高,血压水平(高强度身体活动仅降低舒张压)和高血压风险(交通出行活动除外)越低。①具体来说,“等长运动”是降压好选择。2023年7月,英国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等长运动”是降低血压的最佳选择。②这项研究发现,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助于降低静息收缩压和舒张压,但“等长运动”下降幅度最大。究竟什么是“等长运动”?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剑2023年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表示,等长运动中,肌肉虽然发生了收缩,但是肌肉的长度是不变的。比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臀桥、扎马步、踮脚尖(提踵)等。③最佳的“降压运动”是这3个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医师吴嘉慧2023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中表示,等长运动中,靠墙静蹲和平板支撑,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而站桩,结合了静蹲、提踵动作,相对难度低,更适合老年人。④1.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癌症来时总是“静悄悄”?医生:最怕看到检查报告这几个指标异常!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不少癌症来临时通常都是“静悄悄”的,很多人等到身体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才去检查,而此时可能已经到了癌症晚期。比如我们肺部、肝脏、肾脏……很多器官没有“痛觉神经”或较少,往往癌症早期体感上的异常很难被我们感知到,所以有些癌症来时总是“静悄悄”。癌症来时总是“静悄悄”“我什么症状都没有,怎么一下子就到肝癌晚期了?”近日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讲述了一个案例,今年50岁的徐女士(化名)多年前曾感染过乙肝病毒,10年前徐女士确诊肝硬化早期。“要不是医生查出来,我也不知道自己得了肝硬化。不痛不痒,什么症状都没有。”徐女士说,从2013年到2018年,自己都严格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遵医嘱治疗。5年里每次的检查指标都挺好。慢慢地她也放松下来,觉得肝硬化也不是件大事。从2018年夏天起,徐女士就再没有去医院复查。不久前,徐女士出现腹胀、胃口变差、小便变黄。于是马上前往医院后确诊为:肝癌晚期并有肺转移。①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不吸烟、无遗传,才20岁就患肺癌?医生:或许和她这个习惯有关!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这位20岁的患者是武汉市肺科医院今年接诊的年龄最小的肺癌患者,但是她与吸烟、遗传等肺癌关联的危险因素一个都不沾边。”一周以前,20岁的患者小徐(化名)来到湖北省武汉市肺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肺癌。11月2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肺科医院获悉,小徐已经出院。2023年2月,小徐在体检时被告知右肺有一个结节,被建议进一步复查。一周前,她来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就诊,该院胸外科副主任刘小玉发现其CT片显示右肺有1.5厘米×1.3厘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结节中间实性,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晰。通过切除病灶后快速送检,最终结果显示肺腺癌。由于小徐的肺癌仍属早期,手术切除病灶后几乎可以实现临床治愈。2023年11月,刘小玉(左)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我们发现该患者与吸烟、遗传、肺部慢性病、工业粉尘职业环境等肺癌关联的危险因素一个都不沾边。”刘小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经过问诊,她发现患者并无其他特殊情况,只是最近一年经常熬夜至凌晨才睡,但是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肺癌和熬夜有关。①“这一因素与小徐的肺癌有多少关联,无法精准给出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不凭年轻而肆无忌惮地熬夜,一定可以远离很多疾病。另外,‘肺癌不是一天长成的。’从年轻时就养成肺部体检的好习惯可以在肺结节恶变之初,或肺癌早期及时发现,从而实现临床根治。”刘小玉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说。②熬夜时,身体在经历炎症“风暴”长期睡眠剥夺,会触发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风暴。11月2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的张二荃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长寿饮食来了!最新研究:这么吃或能延长11年寿命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长寿饮食来了!按照这个最新研究结果吃,或者能够延长11年寿命。2023年11月,《自然食物》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40岁时,从不健康的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与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延长10.8和10.4年相关。即使在70岁时,从不健康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与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增加5.4和5.0年相关。①这里提到的长寿饮食包括:·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冬季洗澡“4个最佳时间”出炉!三个习惯加速皮肤老化,很多人做!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一到冬天天气寒冷、出汗减少,不少人洗澡频率也降低了,甚至有的人冬天一个月洗一次澡;但是有些人很享受洗热水澡,几乎每天洗一次澡,一洗半个小时。一天洗一次澡与一个月洗一次澡的人,哪种更健康?冬天洗澡的时间不能太长?冬季洗澡“4个最佳时间”出炉,一定要知道!健康时报图冬季洗澡牢记“4个最佳时间”1.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支原体肺炎是新冠变异?总感冒是新冠导致的“免疫缺陷”?专家回应!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进入今年秋冬季,开始了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流感、合胞病毒、腺病毒……从最开始在儿童中流行到后来很多成年人也开始“中招”。甚至不少人同时感染支原体和流感病毒的“叠加感染”。此外,不少人在感觉自己症状和新冠很像,嗓子疼、咳嗽、咳痰、发烧、全身酸痛、肺炎……对于这些现象网络上开始流传“支原体肺炎是新冠的变异”的说法。甚至有人怀疑,“今年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是因为感染新冠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因此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更易感了。健康时报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生活中有这个特征的人,不显老、不易血压高,免疫力好!让人羡慕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你平时走路快吗?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些人走路特别快?已有多项研究发现,中年时期的步行速度,可作为大脑和身体衰老的指标。而近期的一项研究证实:走路快的人,高血压风险更低!走路快人不显老、不易血压高,免疫力好!1.走路快的人,不易血压高2023年10月发表《高血压研究》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研究提示,对于中国老年人来说,步行速度较快与高血压风险较低有关,在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中尤其明显。研究截图该研究分析了2733名年龄≥60岁的老人,通过客观测量其在2.5米路程中的日常步态来评估步行速度。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66.8岁,其中46.6%为女士,平均步行速度为0.65米/秒。在校正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接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体重指数后,分析显示,步行速度与高血压风险呈负相关,即步行速度越快,高血压风险越低。①②2.走路快的人,心肺/免疫力更好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刚刚!最新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今后看病就医有参考了,收藏!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11月25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2022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透露,本次榜单评选新增疼痛学、运动医学和罕见病学三个学科。与此同时,本年度进入“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小雪来了!小雪后四大禁忌不能碰,养生记住5个秘诀!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11月22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是寒冷开始的标志,小雪节气的到来前后,往往伴随着大规模降温。据中国天气网报道,从11月21日开始,寒潮来袭,我国北方大部降温剧烈、同时部分地区出现降雪,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断崖式降温”。此次寒潮过程中,将有14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降幅可达10℃以上,多地的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①中国天气网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吃核桃补脑?研究发现:爱吃核桃的人,血管和大脑都不一样……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一直都说“吃核桃补脑”,真的能补脑吗?坚持吃核桃,身体会有什么变化?有研究探究了一直坚持吃核桃对血管和大脑的影响,结果发现:爱吃核桃的人,血管和大脑都不一样……吃核桃6个月,大脑有了变化2023年柳叶刀子刊《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的一项研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营养干预试验,评估核桃是否会促进青少年的神经心理和行为发展。研究截图研究对当地12所高中里的771位11~16岁健康青少年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干预组每日摄入30克的核桃。吃核桃6个月后,提高了青少年血液中α-亚麻酸浓度。总的来说,虽然坚持吃核桃6个月并没有明显改善健康青少年的神经心理功能。但在较好地依从核桃干预的青少年中,能观察到持续注意力、流体智力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有所改善,在课堂上更能关注老师。①②吃核桃1个月,血管有了变化2015年《营养生物化学》杂志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久坐“最佳补救方案”出炉:这种运动22分钟,抵消一天久坐伤害!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长时间坐着不动,已经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的一种常态。出门坐车,到办公室电脑前一坐一整天、开会,回家躺着不动……然而长时间久坐与多种疾病以及死亡风险升高有关,经常久坐导致肥胖、颈椎病、便秘、高血压、糖尿病、诱发癌症等等。但很多人每天久坐也是工作需要或不得不久坐,那如何减轻久坐危害?健康时报
2023年11月18日
其他

每天仅1分钟!研究发现:每天拿出1分钟身体就能获得这么多好处!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运动?其实每天1分钟就可以!近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发布的一项研究,为运动打开了新思路:这种运动练1分钟就对身体有益!每天拿出1分钟来运动就可以2023年10月刊发在《柳叶刀·公共卫生》的一项研究,探究了中高强度间歇性生活方式体力活动(MV-ILPA)与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短暂的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即使只有1~10分钟,就可以带来健康益处。研究截图研究人员筛选了2.5万余名佩戴加速计(7×24小时)且不锻炼的成年人,平均跟踪随访时间为7.9年。分析发现,与每天中高强度间歇性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都少于1分钟的人相比:▼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更爱找北方人?这3个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慢病的发生也有“南北差异”?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肥胖等疾病更爱“找上”北方人。高血压、糖尿病更爱找北方人?北方人更易患糖尿病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的一项大规模“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整体患病率,北方显著高于南方。其中,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19.9%),糖尿病患病率最低的地区是贵州(6.2%),前者是后者的3倍。①北方人更易患高血压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容易高血压,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高钠低钾膳食、吸烟、社会心理因素、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高龄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②北方人更易患中风2023年发表在《柳叶刀》旗下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相较于南方人,北方人更易患中风,淮河-秦岭沿线是明显的分界线。北方人中风风险高可能与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饮酒有关。③北方人更易患肥胖根据2017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报告显示:相较于南方,北方肥胖者偏多,超重率排名前10名省份中,9个都是北方省份。④2023年发表在《糖尿病、肥胖与代谢》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三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和河北(36.6%)。另外,超重/肥胖者中脂肪肝、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患病率更高。⑤健康时报图为什么北方人慢性病患病率高?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康志强2023年在其医院公众号刊文中表示,北方人更易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1.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健脾胃、补肾气、活气血,秋季必吃的6种“长寿果”!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滋润皮肤、缓解便秘,还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秋季有这样6个“长寿果”,中老年人适当多吃点,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栗子金秋时节,正是栗子上市的季节。栗子素有“干果之王”“长寿果”的美誉,它营养丰富、味道甘甜,为历代养生家所赞誉。吃栗子的好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大铭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中医认为,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可治反胃、泄泻、腰腿软弱等症。①栗子如何吃:1.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科学家找到癌细胞的“生死开关”?8个有效的抗癌方法,能防很多癌!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癌症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疾病,不少人都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攻克癌症?何时才能“天下无癌”?不过最近《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死亡与分化》杂志公开了一个好消息:科学家或找到了癌细胞的“生死开关”。科学家或找到了癌细胞的生死开关2023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它可以导致癌细胞死亡。这种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新能力或为未来治愈癌症打开了一扇新大门。CD95受体,通常又被称为“死亡受体”,一旦被激活,就会释放出导致细胞自毁的信号。死亡受体的作用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当被定位时,它们会触发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它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癌症治疗办法,可同时杀死肿瘤细胞,并为更有效的免疫疗法铺平道路。①但就目前来说,这条癌症治愈之路还很遥远,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效?是否会产生副作用?这些都还需要继续研究。不过我们如何让自己“不得癌”可能比“患癌后治疗癌症”更重要!我们总结了8个有效的抗癌方法,能防很多癌!金鹏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戴口罩!已出现叠加感染,多地疾控提醒:戴好口罩必不可少!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嗓子疼、咽痛、咳嗽、发烧、感冒……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不少人都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甚至在一些医院儿科已经人满为患。最近一段时间,除了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专家提醒,需要警惕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感染。多地疾控发出提醒,现阶段戴好口罩必不可少!多地疾控提醒:戴好口罩必不可少!“发病大增,即将进入流行期。”截至10月29日,吉林长春、河北邯郸、福建厦门等多地疾控发布流感流行提示。今冬明春,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存在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健康时报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男女各有2个“断崖式衰老”时间点!防衰老,抓好2个关键期!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衰老不可避免,但它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尤其是第一个时间点,要比我们想象得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研究,都有这样的理论或者发现。男性2个“断崖式衰老”时间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彬2023年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介绍,男性在两个时间节点容易出现“断崖式衰老”。25岁:青春活力锐减,疲态渐显随着进入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工作、生活压力增加,运动减少,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男性整体健康状况下降。40岁:肾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男性雄激素水平在40岁后明显下降,会导致多种心理和生理变化,如皮肤松弛、脂肪增加、精力体力下降、进取心减退等,这些变化会影响男性的自信和心理状态。《黄帝内经》记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认为男性到了40岁就开始出现脱发等问题,而肾虚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①女性2个“断崖式衰老”时间点2023年7月《细胞》期刊旗下子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中国女性的衰老时钟。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衰老动力学曲线,发现受试女性在30岁和50岁两个时间点具有明显的衰老变化加剧的动力学特征。其中:30岁左右的衰老变化主要表现为代谢水平的脂质累积和类固醇减少。50岁左右时,女性衰老进程在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均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多种增龄高度相关指标的陡升或陡降。②防衰老,抓好这2个关键期20-30岁:少做7件事,避免加速衰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钟卫红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了常见的加速衰老的生活习惯。③1.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6年3次脑出血、2次脑梗死,年仅44岁!医生:这些坏习惯害了他!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我们常说的脑出血/脑溢血,以及脑梗死,在医学上统称为“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很难想象,如此危急的病情6年内连续5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年仅44岁,3次脑出血、2次脑梗死!10月2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分享了一个病例:来自浙江义乌的易先生(化名)近日第5次因为脑卒中被紧急送入浙大四院。让大家震惊的是,年仅44岁的他在6年内,先后经历了3次脑出血、2次脑梗死、2次心肌梗死。几天前,正在忙碌工作的易先生突然出现“口角歪斜”“口齿不清”等症状。对于这些脑中风的典型症状,家人都已经十分熟悉,于是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救治。易先生的妻子说,夫妻俩从外地来到浙江义乌打拼事业,把工厂办得有声有色。丈夫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生活作息极其不规律,几乎每天晚上加班熬夜,平时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一个不落。”正是这些生活的坏习惯害了他!为易先生检查的医生表示,“易先生的血管条件非常差,大脑内遍布缺血灶和软化灶,就跟破破烂烂的抹布一样。”②秋冬温差大,脑中风进入高发季!“温差的改变是导致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在2023年10月在接受扬子晚报时介绍,寒冷的天气会促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正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卫文2022年11月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中介绍,“气温下降以后,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医生提醒:7类体检指标异常要尽早就诊!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本文作者:钱潇潇、刘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科拿到一份体检报告,对其中的指标异常不以为然,或过度担心都不是正确的态度。指标异常反映出的问题也有“轻重缓急”,一些指标异常可以继续观察,一些指标异常则需要尽早就医。这些指标异常可以再看看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克/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去除病因,往往可以治愈。健康时报图2.肝酶1至2倍轻度升高可能是熬夜、服用药物、疲劳、饮食不当等引起的短期现象,通常能自行恢复,可以定期复查。3.尿蛋白弱阳性2+以下偶尔一次检出并不一定代表肾脏存在问题,可见于剧烈运动、感冒发热、情绪紧张等,建议适当休息、调节情绪,改善饮食后复测。4.肿瘤标志小于正常值2倍稍微高于正常,自身并无异常表现,也没有其他比较严重的异常结果,不要过分担心,可以定期随访。5.空腹血糖稍高于正常值以往不存在血糖高的情况,不必过于担心,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规律生活方式,定期复查。6.肾囊肿、肝囊肿多数为良性,比较小的肝囊肿、肾囊肿可定期复查超声。大多可见于炎症、结核、肿瘤等;比较小、边界清楚,或与以往比较没有变化,定期复查。7.肺结节大多可见于炎症、结核、肿瘤等;比较小、边界清楚,或与以往比较没有变化,定期复查。这些指标异常要早就诊1.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伴头晕、头痛等急性症状,或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心率≥150次/分钟或≤45次/分钟,有严重心律失常,建议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治疗。2.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肝酶升高超过3倍及以上正常值,伴随以往存在脂肪肝、肝炎类疾病者,需到消化内科就诊,及时治疗。3.肿瘤指标大于2倍正常值肿瘤指标异常值明显增高(≥2倍正常值),虽然不一定就是肿瘤,可能因炎症导致,但也不可心存侥幸,为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建议及时到肿瘤内科就诊,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明确病因。4.尿蛋白3+及以上尿蛋白3+及以上和(或)尿素、肌酐、尿酸明显增高,尽快到肾脏内科就诊。5.血常规异常白细胞计数≥20×109/升或计数≤2×109/升,出现异常分类现象;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60到90克/升,尤其是≤60克/升(重度贫血);血小板数量≤60×109/升,尤其是计数≤30×109/升,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计数≥1000×109/升,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6.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明显,尤其是出现尿糖、尿酮体阳性,需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可见于饮食过少、运动量过大。糖尿病患者饮食或用药不当也可见于肝脏疾病、胰岛细胞瘤等,如果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柑橘类水果是凉性还是热性,吃了会不会上火?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本文作者:曹晓菊,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最近又到了柑橘类水果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问,“柑橘类属于凉性还是热性”“吃了会不会上火,会不会拉肚子?”“一次吃多少?”“哪些人不适合吃?”今天把这些问题整理一下,一篇文章看懂!1.什么是柑橘类水果?都包括哪些?柑橘类水果品种很多,最多见的有橘子,橙子,柑子,柠檬,青柠等,在植物学里还有详细的品种区分,桔子、柑子和橙子在形状、大小、颜色、口感和用途等方面也存在着区别。比如橙子有箭叶橙,脐橙,橘子有金钱橘,红橘,蜜橘等,柑子有椪柑,皇帝柑等,还有很多其他叫不上名的柑橘类水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柑橘,是指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植物的果实,它的果实通常为扁圆形,有果皮,颜色为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柑橘的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可以剥皮后生吃,或压榨成汁饮用。柑橘的果皮,核仁,叶均可入药,比如即为“陈皮”,能理气化痰、和胃;比如橘核,有活血散结、消肿的作用。健康时报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过去30年,我们油吃多了,病也多了!这5种油真的要少吃!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30年前大家生活困难,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多少油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之后,一桶油可能就是一家人1-2个月的用量。不过,随着吃得越来越油腻,心血管疾病也多了起来!油吃多了,心血管病也多了!近日,江南大学学者在《营养素》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过去1990~2019年30年间国人中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去30年来,我国的油脂消费量大幅增长,1990年人均消费量为植物油为5.74公斤,动物脂肪8.27公斤,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6万国人研究发现:45岁前有这个“特征”的人,多年后更易得癌!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最近你体检了吗?是否有脂肪肝?生活中不少人在体检中都会查出脂肪肝,而且有些还是年轻人。但查出脂肪肝后,很多人并不重视,认为稍微运动一下,少吃一点脂肪肝就会消失。不过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你在45岁前有脂肪肝,那么多年后患癌概率比其他人要大很多!45岁前有脂肪肝的人多年后更易得癌!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这种病好发于年轻人,18-35岁总出现腰酸背痛一定要重视!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审核专家:张卓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脊柱就像是人体的“承重墙”,支撑并连接全身的器官正常运转。为了提高公众对脊柱健康的认识,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脊柱日。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脊柱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就有一种以年轻群体发病为主的脊柱病——强直性脊柱炎。“强直”在我国并不少见,我国约有500万患者①,但公众对“强直”的了解仍然很少。“强直”好发于年轻人“强直”偏爱男性,男女性的患病比率为2~4:1,发病速度和病情可能男性较女性更快更重。强直发病年龄分布在15~40岁之间,18~35岁为发病年龄高峰①。我国“强直”患病率约为0.3%①,也就是说每一千人中就可能有3个人患病。目前“强直”的病因尚不清楚,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一样,“强直”目前尚无法根治。“强直”病程发展有三个阶段1.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我才31岁,还不吸烟!”33岁网络作家从患癌到去世仅2年!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据红星新闻报道,“90后”知名网络历史小说作家李云帆(笔名:七月新番)于2023年9月27日因肺癌在昆明家中病故,年仅33岁。消息很快引发大家的关注,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2023年10月14日
其他

研究发现:60岁后有这三个特点的人,或最有希望长命百岁!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审核专家:王丽,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健康长寿一直人类追求的“梦想”。可为什么有的人能活到100多岁?有些人不能?这些百岁老人到底有什么“长寿奥秘”?那些百岁老人的身体指标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他们有哪些长寿的生活习惯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这种饮料一杯下肚,除了上瘾还会让你抑郁、焦虑!尤其女性要少喝!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近几年,各类的奶茶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不管是逛街吃饭,还是工作加班,必须手上先捧一杯奶茶。各种奶茶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最近来自清华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奶茶除了会有成瘾的风险,经常喝还会增加抑郁、焦虑的风险。健康时报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6个导致血压升高的坏习惯,你占了几个?现在改掉,或许还来得及!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很多重大疾病都和血压过高有关。其实,早期高血压可能并无症状,让人误以为影响并不大。但久而久之,高血压对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肾脏等将造成严重影响。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高血压了,就已经很难控制和挽回了。周明星/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①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高血压的发生都和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6个导致血压升高的坏习惯,你占了几个?6个导致血压升高的坏习惯1.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这样睡觉的人,比别人提前衰老9个月!不是熬夜!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都说“睡眠好的人不显老”,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关注睡得饱、睡得好,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规律睡眠。你每天入睡的时间点固定吗?你周末会晚睡或者补觉吗?不少人忽视了规律睡眠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与睡眠习惯稳定的人相比,不规律的睡眠或可使生物年龄衰老9个月。这样睡觉提前衰老9个月2023年8月发表在《睡眠健康》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缓生物衰老过程。与睡眠习惯稳定的人相比,入睡时间偏差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老了9个月。研究截图研究分析了6052名成年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0岁,记录了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持续时间、效率等参数,通过血液样本分析了参与者的生物年龄。然后,分析了睡眠模式与生物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参与者平均每天睡眠持续时间差异为60分钟,周末平均睡眠时间多了78分钟。与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的人相比:睡眠持续时间不稳定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63年,补觉较多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52年,入睡时间偏差较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74年,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77年。这意味着,与睡眠习惯稳定的人相比,入睡时间偏差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老9个月。①②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每天都保持差不多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有助于减缓生物衰老过程。“最佳睡眠”建议请查收1.最佳睡眠时长:7-8小时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保证有7-8个小时,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精神状态差等健康问题。2021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期刊上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现“J型关联”——7小时的睡眠时间是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关的最低点;持续的睡眠不足和持续的睡眠过多都会导致死亡率升高。③男性(图左)、女性(图右)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可以说,大数据统计到7小时是一个“最佳睡眠时长”。当然具体时间还要因人而异,只要你睡醒后感觉精神饱满、身体舒服即可。2.最佳入睡时间:晚上10-11点入睡一般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2021年刊发在《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显示,晚上10:00-10:59睡觉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入睡时间在午夜或更晚的人发病率最高。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具体来看,与10:00至10:59入睡相比,晚上11:00-11:59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25%,而晚上10:00之前入睡的人高24%。④3.最佳睡眠习惯:记住3点如何获得高质量睡眠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医生许逸霄2023年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刊文建议⑤:(1)保证规律作息时间:按时上床,按时下床。尽量保证稳定的“生物钟”,即使休息日不需要太早起床,晚上也尽量按平时的时间上床休息。每天午睡或打盹儿最好不要超过20~30分钟,以免对夜晚的睡眠时长产生影响。(2)保证良好睡眠环境:适宜的枕头高度,合理的被子厚度,睡前关灯等等都能一定程度保障睡眠质量。室内环境较差,温度不适宜,光线太强烈,有其他声音嘈杂影响的情况下很难安稳入睡,久而久之睡眠质量也会降低。(3)养成一个锻炼习惯:适宜适度的锻炼会使肌肉疲劳,也抑制大脑分泌兴奋物,促进人在疲劳下睡眠,进而形成睡眠的良性循环,改善睡眠质量。此外,舒适放松的睡姿、每天晒晒太阳、睡前避免刺激性的饮料等都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睡眠质量,睡个好觉。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精选文章本文综合自:①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天天喝酒的人会得什么病?研究发现:经常喝酒最伤这2个器官!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我们总习惯借酒传情,以酒助兴。但总是喝酒可能会“腌”毁掉你的器官,在不断的酒精刺激下产生疾病!经常喝酒最伤这2个器官!2023年9月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大量饮酒和酗酒与异位脂肪堆积有关,与心包和肝脏脂肪堆积的关联最强,其次是肌间、内脏、皮下脂肪堆积。分析显示:▼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这才是正确的洗澡顺序!10个洗澡禁忌要知道,不能乱洗!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很多人洗澡时往往从上到下,从头洗到脚,这样的洗澡顺序科学吗?天气渐冷正确洗澡顺序看这里如今天气渐冷,洗澡要留意。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青芳2022年在其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天冷不要先洗头后洗身体,预防脑部出状况。因为天气寒冷,洗澡前后血压变化大,易引起中风。身体一冷,血管就会收缩,血压会升高,进入浴室开始洗澡,体温快速上升,这时候血压又会更高,等到身体习惯了水温,血压就会开始降低,血压这样忽高忽低,非常容易引发中风。天冷洗澡记几点:1.
2023年10月6日
其他

假期千万别总躺着!5种“性价比”高的运动,最适合假期!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假期真的是“人人人山人人人海”,不少人会选择在家休息,虽然卧床休息可以帮助劳累的身体恢复,但可千万别总是躺着!健康时报微博截图越躺越累,可能躺出一身病1.躺久了,影响心情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2023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有效的休息可以更好地给未来充电,“躺平”刷手机最终可能只会带来无尽的空虚。喜欢宅家的朋友可以利用假期看书、做饭、收拾房间。①2.躺久了,肌肉衰退郑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易善永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郑州市中心医院易善永”刊文介绍,老年人长期卧床会造成人体功能退化,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研究表明,健康人卧床休息1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可减少10%~30%,2个月减少50%。肌力降低速率为每周10%~15%,3~5周肌力下降可达50%。随着卧床时间越来越长,肌力会不断减弱,肌肉会逐步萎缩。②3.躺久了,影响骨骼很多人躺着除了睡觉,就是窝在床上玩手机,这种姿势不利于脊柱健康。而且躺着肌肉活动减少,接触日光的机会减少,也不利于骨骼健康。易善永医生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文介绍,正常5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骨丢失量小于1%,但卧床一周,丢失骨量大于1%。②4.躺久了,当心血栓长期卧床时,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活动减少,加之如果本身喝水减少,容易出现血液运行不畅,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②5.躺久了,影响血糖2023年发表在《临床营养学》上的一项独特研究,找了20名年轻男士连续两个月卧床,结果发现,即使减少食物摄入,长期不运动,也会显著升高血糖水平。研究发现,长期卧床后,白天平均血糖水平增加了约6%,晚上增加了10%。③6.躺久了,影响睡眠经常躺在床上,很容易睡得天昏地暗的,打乱自己的睡眠节律,也弄得自己整天精神不太好。真到了睡觉时间,反而睡不着。资料图。健康时报
2023年10月4日
其他

第六届国之名医榜单发布,305位优秀医生入选!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致敬国之名医,共享医者盛典。9月26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第六届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来自全国130个学科(含亚学科或重大疾病组)的305名优秀医生入选第六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榜单设特别致敬、卓越建树、优秀风范、青年新锐四大类别,展示临床工作突出、患者口碑良好、科研贡献显著的医生群体。第六届国之名医入选榜单共有305位医生,其中特别致敬20人,卓越建树144人,优秀风范117人,青年新锐24人,共分布在130个学科(含亚学科或重大疾病组)。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实行学术委员推举制,来自国家级临床专业协会、学会分会主委、候任主委、副主委等组成126名学术委员会成员和60名主席团成员参与候选推荐,覆盖130个学科(含亚学科或重大广谱疾病组)。经过学术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推举,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公示,候选人所在医院意见征询,主席团成员评议评审,联合主席审定并授权第六届国之名医盛典发布等五大环节,历时近三个月,最终确定榜单。本届榜单推举中,增加了向候选人所在医院的上级管理机关或卫健委的报备函,确保了榜单的公信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院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家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葛均波担任联合主席。赵玉沛院士为本届学会委员会主席团轮值主席。编辑:鲁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10个身体健康的“金标准”,你能做到几个?赶紧对照一下!

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自己的身体好不好?能不能长寿?是很多人最关心的话题。其实,身体健康有“金标准”,有助于判断自己的身体状态。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值,更有机会健康长寿,赶紧来对照一下!资料图
2023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