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镰刀:黄泥塝生根的野园子,倒着一轮喝醉的“红月亮”
从这家“馆子”的不远处望来,小院中栽植着各类热带绿植,平日里也跟发了失心疯一般肆意地扭摆着身子。
谁也没想到,位于居民楼一层的它曾经是间享尽烟火的足浴坊,而如今,这里有独立电影,有艺术小展,有野院子,有新朋友,有咖啡与酒,还有一个不明所以的名字——粉红镰刀。
但首先,他有罗靖。
┇“粉红镰刀”是一处位于居民社区内的小型改造空间,集合了咖啡馆、酒馆、艺术空间等功能,不定期开展各种小型艺术活动、展览、派对等。馆子的主人希望以此触碰新的社区居民日常,探索可替代场所的开放生活。
71平米的足浴坊,
如何摇身一变秘密花园?
初次看到罗靖的人,多数都会觉得他是个杀血且不易亲近的人。(杀血:重庆话中形容一个人嚣张牛X)
在光鲜的时尚画报和摄影追光中,他仿若静态而平面地被框制在服装设计师的身份里——
顶着个无眉的光头,刺青遍及脖后、臂内、腕间,永远身着黑衣,揣着一副冷淡至丧的面孔。
┇罗靖,曾创立时装品牌LUO JING与镰刀设计事务所。
但倘若你端着酒杯,跟他相处几番便会发现,他话多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街边摆着板凳吹牛牛的婆婆嬢嬢们。
而最让人觉得破功的,莫过于他诚然爱笑,即便那些欣愉都被隐忍地夹藏在他大笑时眼尾长短不齐的褶皱里。
每当喝得高兴的时候,罗靖常常会打趣自己是个被包养的乙方,这里真正的老板其实是自己的妻子小慈。
小慈,是个高挑又温润的重庆妹子,以前曾是模特,但自从前年怀上响响(两人女儿)后就安心在家养胎。
当初她也是无意间在自家楼下看到二栋一楼出售的广告,临时才决定选择这里的。
┇小慈。
┇响响。
房间的面积不大,只有71平米,很难看出其改造前后的变化,但按后期实际动工的量来说,相当于是将房屋平向挪动了180度。
因为空间身在底层,本身较为阴暗,在改造初期两人便将室内可去除的墙体几近推倒,以提高室内的采光性与连通感。
而后为了增补酒吧吧台、储物间等功能区域,在将原卫生间隔断全然打开改为吧台的同时,亦将原生活阳台封合为如今的卫生间。
┇“粉红镰刀”吧台与沙发区改造中。
┇“粉红镰刀”沙发区改造后。
而它的外围之地,其实本是小区内堆放垃圾的死角。
在跟物业多次磨嘴嚼舌后,如今倒也成了由“粉红镰刀”打理,对外与社区共享的开放式花园。
沿着一路铺设的白石子往内渐次深入,便可路及四根枕木随意搭叠的长桌、十来块薄板钉扣的木椅、野郊时从乡里挖来的仙人掌树……
抛去所谓的灵感设计,这里没有规矩得像是一座自然生发的“野园子”。
┇未改造前的空间是需要住户刷卡走入单元楼后才能进入,但经过对外开墙后,可直接经由户外花园一侧前往小馆。
就一定程度上说,空间的气质总会与它的主人存在着某种隐喻的关系——
“锋利而柔软”,或许是对这里最合宜的解说。
非艺术空间+非职业策展人=不可知艺术展
自经手以来,本是负责“划水“的罗靖,发现自己已然无法抽身出局了。
“虽然这家店是随机闯入生活里的,但如果不投入感情,就没法说服自己继续下去,甚至到了后期运营,我还在不断往里面掺入自己的想法。但好在小慈态度就是那种,你行你上啊。”
罗靖喜好的艺术,便变成了“粉红镰刀”的第一个尝试元素,继而也衍生出了后续不定期的“一日艺术家”。
┇“一日艺术家”第一期《直播》中正在表演的现代舞者——张典凌。
┇“一日艺术家”是“粉红镰刀”不定期自省存在的尝试,活动大多是临时起意,没有规律,一些有作者意图的表达能在这里发生几许交互,目的就达成。
第一期展览是出自罗靖朋友大村的《搏斗的痕迹》。
一个非艺术空间、一位非职业策展人,再加上一位只想喝点小酒、画上两笔的临时装修工,怎么想都让人觉得这件事的促成有些“伪科学”。
在“粉红镰刀”出现的一年多前,那时候大村刚刚结束北漂不久,带着在楼下便利店买来解渴的二锅头,第一次走进了罗靖在重庆的服装工作室。
两人闲谈的间隙,大村翻出手机给罗靖看了看他两三年来的画,借着微醺的酒意,罗靖便一口允诺一定帮他办个展。
┇大村作品。
展陈的那天,特意被罗靖安排在了“粉红镰刀”的开业预热期。
两个同样对自己未完全认知的个体,两件同样未完成的作品,都在2017年11月25日的晚上,被真挚地摊摆在所有人的面前。
至今,大村跟旁人回忆起那一次个展,语气依旧会不由地往上挑。
他说,“我特别喜欢喝高度酒,但以前总是我一个人,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大村家里仅一室一厅,挂满了他大大小小的画作。没有独立的创作空间,他就把自家飘窗当作画室,没有专业的画具,他便拿一个月饼盒子盛装颜料和画笔,甚至是当找不到承载的画布时,锯掉的旧木板、作废的打印纸、包装袋的背面……都曾被他用来画画。
随后,在相对密集的时间段里,小馆子里又陆续来了几位客人——
用胶片记录日常的摄影师古力果;
以画笔互相记录对方生活的赖筠、李驰;
热衷临场自由发挥的行为艺术老师胡滔;
以异国者的身份在雾都迷失亲情的影像工作者MANON;
用流动的肢体去探讨“人事物”被误读的舞者张典凌、李静月;
将“施虐”的刺针交由他人之手而反在自己身体实践的纹身师黄莉淞……
┇赖筠、李驰绘画展。
┇古力果《黑眼睛》布展中。
每一期的作品看似毫无关联,但放在同一维度上,更像是一场关于“自我身份不确定”的大群展。
只不过是分了不同时期与主题给到观者,而它们自身也在“粉红镰刀”这同一个场域里被相互叠垒放置着。
但就在几乎所有旁人都觉得小馆子在探索与艺术融合上“顺风顺水”时,近来,罗靖却突然叫停了“一日艺术家”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迷失雾都》影像行为展。
┇黄莉淞《一碗水》。
在网络的各番宣传下,仿若一瞬之间,艺术展览成了外界对“粉红镰刀”的认知主体。
可在罗靖和小慈看来,这些都只是表达自己态度与喜好的一个泄口,抑或说是一种个人化的尝试。
“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能够成为外延进入居民社区的某种存在,这里一直都是家社区里的小馆子。现在所做的东西让我没有鲜活的刺激感,我们更愿意让它冷却下来,再好好沉淀思考一下。”
但“粉红镰刀”所在的上品拾陆小区里,约莫一半以上都是打工租房的过渡居民,剩下多为帮孩子带娃的老年人。
为了吸引到更多婆婆叔叔们与这个空间接触,罗靖两口子甚至想到了在自家店里举办一场免费提供茶水与奖品的象棋比赛。
“我居然都往这方面去想了,太可怕了……”
但这显然不是终结。
暂停“一日艺术家”后不久,“粉红镰刀”为期3个月的独立影像放映特辑——“静观”,几乎同时筹备完毕。
“静观”放映走的是偏门小路,在这些流通性较低的影像作品中,没有为人熟知的著名演员,剧情也不存在过多跌宕起伏,给予观者视觉的主角只有白墙上一闪一动的投影。
在初始的那个月里,这间馆子便已进行了三场放映——张大卫荒诞散漫的“武侠片”《无水之桥》、欧阳杰关于一家江北区养老院的纪录片《骨未成灰》、杜海滨反映90后年轻人身处于焦躁社会的《少年小赵》。
┇“静观”现场观影记录。
而就在七月初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日,“静观”的第四期——柴春芽导演的《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也“悄然”结束了。
或许唯一有些许特别的是,当天午后对重庆夏日的炎燠来说,空气难得沁着一丝清凉。
┇柴春芽的《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是一部现实与幻象频繁交叠的诗电影,零碎的情节对应着佛教中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骨头是“地”,血液是“水”,体温是“火”,呼吸是“风”,它们分解之后,灵魂才得以摆脱肉体。
造个酒馆,收留每日烂醉的自己
但若真正追溯空间的初意,这里实则是一家店主为了满足自己口欲的小馆子。
罗靖喜欢每天上午偷偷潜入店里,用从丹丹(店长兼调酒师)那里学来的小手艺给自己做一杯咖啡,再随意挑个位子看风吹树。
遇到出晴的天气,透过几扇大幅的落地窗玻璃还可以看到,黄泥塝的阳光砸向窗外层层堆叠的团叶,进而在白墙画布上洒下一墨荫凉。
下午2点营业前,他也定会准时离开。
与白日里的悠然自适不同,当夜色渐然变深后,“粉红镰刀”总会以另一种风情迎面——
躲在草丛间的月亮灯开始泛起暧昧的红光,萦绕耳畔的音乐也随之变得迷离松弛起来。
而晚间抵达小馆的客人亦有所不同,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簇拥而来的一群人,抑或是,孑然而往的独身者。
前一类人到店后多会点上一排酒和各类小慈做的下酒菜,如果碰上屋子里人多的时候,他们更喜欢拖几个凳子坐在小院里,这一切就像是领了朋友到自家那般举止自然。
在等待出餐的时候,他们就随意而闲散地聊着天,身旁扫过几声风与树叶的摩擦,嘴边再巴上几口烟的时间,夜里微凉的气氛就活络起来了。
餐点陆续上桌后,他们便更加轻松地大聊起来,甚至到了某个兴头上,还会跟着屋里吟唱的乐调不自主地起身、扬手、旋转......
而后一种人,他们也许家就住在附近,或只是不愿意在下班后那么快回家,过来这里讨杯酒喝。
他们擅长于将自己“隐伏”起来,点上一杯度数不高的莫吉托,随即,把身子蜷窝在店里那张深陷的黑色沙发里。
在立式灯暖橘色的光漫下,他们看着细密堆积的气泡自杯底欢然上升,随后在临近空气的前一秒轻巧炸裂,好似再丧气的日子也没有那么糟糕了。
在这个看似“随意”的空间,实则收藏着不少同类气质的孤独灵魂。
.
.
.
兴许,就在你家楼下不远处,也集纳着这样一间予人惊喜的社区小店。
它们带着自身标志性的符号与不可定义的个性,不顺流于某种所谓的商业模式之中,以不同独立的姿态而努力生根着,仿若野草一般在这座城市中荒芜而立。
可能它们等不来某天会爆红高起,但也绝不会就此凭空消失,因为它们就是藏隐于生活中最真实的那个部分。
后记
“粉红镰刀”的楼上住着一个常忘记带单元门卡的阿姨。
大多数的时候,她都会提着一个菜篮子,径直地穿过院内的石板小路,路过门口摆放着各类周边的百货橱架,找到吧台当天的店员借厨房通道的后门上楼。
但也不是每次都如此,有时她在吧台等候时会盯着调酒师丹丹甩弄晃杯,看到罗响响“哆哆哆”踏步跑过时会不自主地半撅下嘴。
同然,也存在这样少有的时刻,她会在进门后瞥一瞥墙上的画。
“欸,咋个又变了,你们今天晚上又要搞啥子名堂哦?”
.
.
.
END
空间志101档案
拍摄
发布
空间类型
空间面积
空间位置
空间设计
1807
180715
咖啡馆(白天)、酒吧(晚上)
71平米
重庆市渝北区兴盛大道上品拾陆2栋1-4
罗靖
创作团队
主编
编辑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黄曦
黄曦
十三、承徭©ZIPART,或由粉红镰刀提供,或来自网络
空间志/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凡一筑一事刊载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如违反上述声明,一筑一事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