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闲在·逅舍(中):460天改造后,都江堰“长”出这间5000㎡的院子

UU 一筑一事 2022-03-22


碧绿的江水冲出仰天窝水闸,落下的瞬间翻滚起白沫,我倚在廊桥的柱子上,遥望江畔那颗皂荚树愈发枝繁叶茂了。


初见它,是五月第一次造访“闲在·逅舍”,这间5000平米的民宿,正好与皂荚树隔街对望。


从闲在·逅舍望见的皂荚树。摄影:Icy©ZIPART


彼时,历经了定位设计、原建筑改造、施工、资金等重重困难,“闲在·逅舍”仅仅是“骨骼”成型,开业似乎遥遥无期。点击此处回顾闲在·逅舍第一篇空间志)


5月份的工地。摄影:UU©ZIPART


随后又历经了众筹、家具、软装、导视等方面的种种艰辛,终于进入最后的“上妆”阶段。


8月,“闲在·逅舍”开始试营业,我迫不及待地赶往都江堰,成了第一个入住的客人。



“超过1000万的秒杀和期待”


事实上,早在试营业期开始之前,“闲在·逅舍”就因众筹收获了不少关注。


项目一上线,便吸引千余人预约,路演的三个微信群几乎爆满,“闲在”品牌创始人沫姐,带领着所有团队成员一起上阵,从设计、运营、品牌推广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答疑解惑,和投资人分享心路历程。


众筹页面截图。


随后,众筹通道正式开启仅20秒,200万份额便被一抢而空,当天众筹总额达到1100余万。


这样的“秒杀”让大家都有些意外,随之而来的,是惊喜和感恩。


沫姐朋友圈页面截图。


据说,不少股东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真容”,早早地就预定好了试营业期间的房间,甚至有公司预定了年会。


显然,我抢先了。



“偷闲!住下!”


“闲在·逅舍”所在的青瓦小楼,一面临江,两面临商业街。


一条街有鳞次栉比的商店、餐馆、饰品店、服装店……人潮涌动,交谈声、叫卖声此起彼伏;而直通仰天窝廊桥的另一条“幸福路”却少了些喧嚣,“闲在·逅舍”的大门便开在这里。


在阳光最盛的中午,我沿着在地上斑驳的光影,从街道两边的银杏树中穿过,最后在一片荫凉中驻足。


“闲在·逅舍”位于都江堰廊桥仰天窝的步行街口,到离堆公园和玉垒山风景区步行5分钟,到高铁站步行5分钟。摄影:Icy©ZIPART

空间位于一栋临街小楼的三层,为一个占地5000平米的院子,房顶有四个天台。摄影:Icy©ZIPART


站在门前望去,因市政规划保留的建筑外表与周边建筑并无不同,但再往内数步,见一小门,方才窥见独属于“闲在·逅舍”的一方天地,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之感。


数根木条架构成两面镂空的墙壁,墙壁延伸出一条坡面屋顶,其下一抹黑色门牌镌刻着“闲在·逅舍”四字。


似乎暗合“寻一处偷闲之地,住下”,这恰是沫姐安建“逅舍”的初意。


闲在,取自于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中的那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逅舍,则延续了“逅海·朴语”中不期而遇的温暖韵调。此外,“舍”字由亼(屋顶)、屮(梁柱)、口(基石)组成,意为予人歇息的居所,又给小院平添了几分安谧与宁静。摄影:Icy©ZIPART


或许在这个充斥着物质和感官刺激的世界,我们都需要一处逃离城市的偷闲之地,可以在星空下寻得独属于自己的松弛和安静,可以在江畔与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倾心互诉。


“偷闲,住下”,正是我渴望已久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鸟瞰。“闲在·逅舍”位于成都西北开外56km的都江堰——这座积淀着2000余年历史的城市,亦含蕴着“满城水色半城山”的诗意。摄影:Icy©ZIPART



“蜕变,首先是从无到有”


迈入闲在·逅舍大门口的那刻,我的好奇心在脑子里上蹿下跳。


17种房型——自带天井的星空房、二层错置的亲子套间、临江而居的观景房……有何不同?


汉斯格雅的洁具、杜拉维特的马桶、金可儿的床垫、澳洲顶级护肤精油品牌Appelles......会组成怎样一个房间?


一连串疑问接连蹦出来,催促着我按下电梯。


“闲在·逅舍”的Logo。摄影:Icy©ZIPART


电梯门开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是正对着电梯的前台——曾经,只有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粗糙的墙面和光秃秃的水泥地,让人觉得这俨然是有点狼狈的工地;


而今,一面透亮的玻璃在前,内部横置一方实木前台,上方垂下数个吊灯,明亮的空间在前方的水池里倒映出来,温暖与平和蔓延到我的面前。


惶不论设计效果图还原了几分,光是这从无到有的变化就足够令人眼前一亮。


前台(改造前与2018年3月、5月和8月对比)。整个前台部分的建筑结构完全被改变。摄影:Nemo、十三、UU、Icy©ZIPART


再及内,可以看到整个空间采用极简明快的视觉风格,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色调,大面积的白纱将室外柔和的天然光线引入,绿植的加入如同在浅色画布上加入了一抹清爽的色泽。


继续穿梭在空间内,眼前闪过上次探访的画面,自觉这一切变化早已不言而喻。


走廊(3月和8月对比)。摄影:十三、Icy©ZIPART

同一房间(3月、5月与8月对比)。摄影:十三、UU、Icy©ZIPART


当我遇到“闲在·逅舍”的总设计师Nemo时,他一身轻装,发丝微湿,额上挂着汗滴,刚刚从忙碌中抽身出来,随即便化身为口若悬河的“导游”,带我在空间内逐步探寻——


最让人好奇的是,这从无到有的背后,又历经了如何的考量?



“从无到有的背后”


“最好的设计是什么?”


事实上,所谓的设计风格并未被刻意考虑,Nemo认为,“作为一家民宿,最好的设计便是能够尽可能满足任何角色的需求。”


所以,5000平米的空间被划分为客房和公区,其中公区涵盖了阅读室、会议室、休闲区、餐厅、健身房、楼顶瓦上空间等功能区,与客房通过几条动线达到分离,有序过渡。


阅读室极高的吊顶营造出阅读时的静谧感和庄重感。摄影:Icy©ZIPART

家庭厨房提供简单的食材和齐全的调味品。摄影:Icy©ZIPART

会议室。摄影:Icy©ZIPART


值得一提的是,有意设计的几条动线,无疑拉长了人行走的时间,增加了人与空间的互动。


在不同的动线上,身处不同位置却可以互相看到彼此,但空间尺度的拉伸以及玻璃隔断的设置,又保持了彼此的距离。


从走廊经过之时,恰巧对面另一条走廊也有人在穿行;或是倚在楼顶观景平台,低头便看见休闲区谈天说笑的人们……空间是共有的,也是彼此独立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状态。


用卞之琳的话来说,莫不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走廊。摄影:Icy©ZIPART



“中式基因如何混搭?”


在客房视觉语言的把控上,不但保留原来建筑院落格局带有的中式基因,同时也将其他元素融入。


譬如人字形的坡面吊顶、镂空的木质屏风、百年圆木茶几,富有新中式的意味;纯白色的墙面和床品、极富质感的原木色地板和简约实用的家具,象征着些许北欧风;而角落里茂盛的盆栽还平添了几丝热带风情。


它们在空间里涌动交汇,达成了一种平静的和谐,“混搭”出独属于闲在·逅舍一种空间气质。


房间内部。摄影:Icy©ZIPART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好用,比好看重要?”


“或许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但‘不舒服’都是一样的”,对于做家具出身的Nemo来说,东西得先好用,再考虑好不好看。


因此,空间里所有设施、家具都经他一手测试、决定,譬如在马桶顶上装了两个灯以便阅读、衣柜留出28寸行李箱的放置空间……最让我惊诧的是,他甚至买回20几把椅子只为选出坐起来最舒服的那把。


即便如此,舒服在“闲在·逅舍”只是一种程度,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才称得上是境界。可以看出,客房的一切都被精心布置,细枝末节的考量只为让客人“回家”。


室内细节。客房内使用汉斯格雅的洁具、杜拉维特的马桶、金可儿的床垫、澳洲顶级护肤精油品牌Appelles......同时一切细节都被精心布置,包括:Nemo自己发明组装的智能门牌、可以远程开关的空调、防止误操作的灯光开关、防水雾的镜子、通过按钮调节的花洒……

客房内有简易的厨房用具。摄影:Icy©ZIPART

定制衣柜留有最大能放下28寸行李箱的格子,还贴心地准备了雨伞。摄影:Icy©ZIPART



“一扇门一个世界?”


客房分布大部分在空间的四周,少数在中央,仅35个房间,却拥有17个完全不同的房型。


鲜少有民宿或酒店会大费周章,打破原来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客房,而闲在·逅舍的每间房不仅在内部格局和摆设上存在差异,外部景致也各有特色。


空间导视,由杂社设计。仅仅是呢喃出这些名字,我的眼前仿若便浮现出了苍翠庭院、漫天繁星、滚滚江流……摄影:Icy©ZIPART


正是根据这些不同的景致,房间被赋予了极为写意的名字。树木庇荫的“木下”,以前台为界、可远眺群山的“山前”“山后”,仰望星空的“雨上”“雨下”,两面环水的“岛上”……


没人会不喜欢多变的、有新鲜感的空间,或许一家民宿吸引回头客的原因就在于“历久弥新”。


岛里。摄影:Icy©ZIPART

木下,院内的移栽的枣子树树龄已过百年。摄影:Icy©ZIPART

山前。摄影:Icy©ZIPART

雨下,大开口的天井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仅是开凿天井,便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摄影:Icy©ZIPART



“发现未见之美”


事实上,设计17个景致各异的房型早有先例。


Nemo曾设计的大理海景酒店“逅海·朴语”有12个房间,其房型也是不同的。“制造出不同的风景”始终贯穿于整个空间。


同时,逅海朴语有大面积的公区,而闲在·逅舍的公区甚至占总面积2/3,这是特意留给客人的共享空间,也是极佳的拍照地。


“不管选择什么价位的房间,都能享有所有的景色”,闲在·逅舍希望,任何人都能在这间院子里,去“发现未见之美”。


许多人去到“逅海·朴语”,都不忘留下一组照片,甚至不少人来这里不是为了去大理,而是为了去“逅海·朴语”。以至于逅海朴语的入住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摄影:等风影像馆(逅海朴语的专属旅拍团队,同样的,闲在·逅舍将来也会配备专业的摄影团队提供旅拍服务。)


据说在“逅海·朴语”设有27处拍摄小景,而“闲在·逅舍”也暗藏了不少小景亟待被人发现。


或许是在庭院里,不经意瞥见被屋檐下的莲花柱被射灯敷上一层光辉;或许是在天井下,目光追随那随太阳行踪而变换的光影;或许是在楼顶瓦上空间,远眺方圆十里的山光水色氤氲成画……


未见之美,或许每个人的发现都不一样。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休闲区与餐厅之间的屏风,取周边的山峦为意向,绘出一副水墨山色。

在楼顶天台可远眺玉垒山,也能将都江堰古城景色尽收眼底。从这样的视角看到的风景甚至是都江堰本地人都没见过的。摄影:Icy©ZIPART

庭院的天井让暖溢的阳光可以进驻。摄影:Icy©ZIPART

阳光照射进房间内勾勒出美妙的光影。摄影:Icy©ZIPART

庭院旁的一处小景。摄影:Icy©ZIPART



与群山相偎,与江火对眠


当夜幕慢慢降临,这一天的探访并未结束。


我伫立在顶楼的蝶形观景平台上,望见不远处的山峦在雾气里若隐若现,一轮圆月当头,银色的细流倾洒而下,逐次点亮江畔的灯光,整个古城仿若镀上了一层奇妙的光辉。


就这般将身子倚在栏杆上,看着仰天窝廊桥之处的灯火璀璨,岷江水从水闸泻出时哗哗作响,光影亦在江面上随波浮动,缓缓流向远方。


都江堰的夜景。摄影:Icy©ZIPART


从江面吹过来的湿润空气带着些许寒意,轻轻扑过我的脸,又夹杂着楼下升腾而起的木炭混合羊肉串的香气,一股脑儿冲进鼻腔,直至沉到胃底。

 

诗人川西说,“人间烟火是好闻而令人流泪的”,这句话是真的啊!


楼顶一处下沉式休闲区,四周被水包围。沫姐在其中拍下了这张栏杆在水中的倒影。摄影:沫姐

暖色的灯带依附着栏杆,随着栏杆的走向延伸,勾勒出瓦上空间错落有致的轮廓。摄影:UU©ZIPART

“闲在·逅舍”团队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他们坐在楼顶天台的栏杆上,畅想着明天的“闲在·逅舍”是什么模样。摄影:沫姐


而这一切迷人的味道与声响,都在合上房门的一刹戛然而止。

 

在洗去一身疲惫后,我静静地躺在那张洁白的大床上,漫天的星星在一道玻璃之外守候着,晚风吹动着树枝轻然摆动,但整个世界又安静得仿若独属于我。

 

被窝经由肌肤传来温柔的讯息,心上隐隐一动,念头只有一个:“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

.

.


NOT THE END



后记


第二天清晨,一抹明亮的阳光透进窗帘,我才发现,这间院子早就醒来了。


守夜人付哥推起了楼下的大闸门,管家着手接待新一天的客人,主厨雷师研究起今日的菜单……闲在·逅舍再次进入试营业的“战备状态”。


而这些忙碌的身影,让原本有些清冷的早晨生出几丝暖流。


雷师做的一桌好菜。摄影:Icy©ZIPART


Nemo带我到隔壁的一家米粉店吃早餐,他嗦着他最爱的原汤猪肝粉,突然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我觉得,闲在·逅舍只呈现了一半。”


在他的定义里,闲在·逅舍还是“未完成状态”,这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空间。譬如,将来的瓦上空间会被打造成有茶有酒、有乐队、还有私房菜的文化、美食及休闲空间。


不知下次再见,她又是何种样貌?


Nemo的朋友圈截图。自2017年5月6日第一次看工地,这个如同自己孩子一般的空间,每一天的变化,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空间志099档案 


拍摄

发布

空间类型

空间面积

空间位置

空间设计

  


1803、1805、1808

180818

民宿

5000平米

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幸福路89号3楼

季意设计工作室


 创作团队 


主编

编辑

撰稿

摄影

摄影助理

栏目

  


牧之

黄曦

UU

Icy、十三、UU©ZIPART

小枝©ZIPART

 空间志 /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

延伸阅读

 闲在·逅舍(上)


闲在·逅舍(上):这座岷江畔的院子,盛满了无人的山色与繁星

⚲ 成都 2018/06




 开业优惠 


即日起至8月31日

试营业期间)

入住闲在·逅舍


可享受任一房间

 8.5折 优惠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刻预定 


 

地址 

都江堰灌口街道幸福路89号3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