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与Hotel:如何在到此一游的解放碑“全身而退”?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特别的存在。
那里见证了城市的发端与变迁,从来不缺乏人气,但在地人却会想尽办法地避而远之。
如同成都和太古里仅1.3公里之隔的春熙路,位于重庆渝中半岛民权路、民族路与邹容路交汇中心的解放碑,每天亦会经历数十万人潮的涌动攻占。
“不到解放碑就算没来过重庆”,似乎已成为外地人无须多言的一种默契。
┇随着网络平台的“助力”,重庆解放碑成了无疑的外地游客打卡第一地,2017年共接待了5.4亿来自五湖四海的涌入者。(图片来自网络)
但总有人欲打破逻辑,立于喧嚣鼎沸之处却要“抽身事外”。文超与他所设计的“扎根山与Hotel”,便是如此。
这家位于解放碑商业圈的设计型酒店,由一层层深浅重叠的灰色晕墨而成。纯粹的混凝土、木材、钢板......即是这个暗调场域的所有。
它以沉默而理智的色质,在咫尺相隔间,利落地与都市中的霓虹闪动划开了一条无形界线。
┇扎根山与Hotel前台。
若仅是看上第一眼,不免会觉得有些疑惑,这类深沉的气质,似与重庆市中心的光怪陆离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在文超的内心深处,重庆原本就是一个性格冷酷的工业城市,而“扎根山与”的一切,亦都源自于他最真实的童年记忆。
山城从来就不“热闹”
山城的冷静,是深入骨子里的。
上学那会儿,文超经常一大清早就要挎着包去学画画,冬天有时会困得上下眼皮打架,但只要出门那档子冷风一过身子,脑壳晃两下,精神一下就来了。
为了缓一下冻,文超每次都会去附近找碗热乎乎的小面吃。
他走在路上时,雾总是很大,岸旁的船鸣着笛子,抬头朦朦胧胧地可以望见江的对面,有一排排灰色筑成的学校、工厂、楼房……
┇美心洋人街的江畔如今依旧停靠着条条巨轮,而江对面是一栋栋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
但近两年城市面貌不断翻新,加之网络媒体的造势,好似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热”,早已变成了重庆的代名词
——不论是高温的天气、翻滚的火锅、泼辣的性情,还是快速流量带来的浮躁之气。
“在这种热闹氛围中,解放碑可能算是最燃火的地方,所以我想做一种反差,而且这种反差它本来就是存在的。像以前很火的十八梯、美院,你在里面慢慢走时,可以感觉到它其实是很静的。”
┇扎根山与Hotel的走廊依旧延续着深邃而冷酷的全灰色调,在一道道线性灯带的围绕间行走,恍然有种穿梭于时空隧道间的既视感。
承载了文超少时记忆的混凝土,顺应地站上了这场设计中无疑的C位。
它的外表看起来冰冷坚硬,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在触碰之下,凝脂般的滑润感在指间拂过,才知晓,它原来如此温柔,只是不愿多语。
而老榆木与棉麻制品的加入,又让空间多了另一番趣意。
这两类不带锋芒的材质,拥有更加细腻的情绪,在亲近肌肤的那一刹,便以退为进地打消掉你心底关于“简单即生活”的所有怀疑。
但混凝土所带来的,不全然是压抑之感。
随着灰色在风声中自然流转,或是被阳光或灯光剪切成段,空间像是得到了某种安抚,变得温顺起来,甚至可以听到它一深一浅的呼吸。
尤其是在橘色光芒的漫射下,光线内敛而炙热,与灰调的墙面形成一道道明与暗的阴影,有点神秘,又有点暧昧......
爬坡下坎,这才是重庆的“烟火”
可如果要将以上对重庆灰冷的记忆具象化,最为直白的,是数不尽的坡坡坎坎。
“扎根山与”的独一之处在于,这些地势意象并不仅是简单体现在视觉表达中。一上一下的高低错落,人在行走其间时,身体便将之默默地记录下了。
且它们都延伸自空间本身的结构关系,而不是某种人为刻板的事前设定。
这里在改造前为一栋写字间,与标准的酒店格局并不相符,但现实的差异化也恰好给了文超更多的灵感余地。
从进入前台开始,踏入的第一步即是梯坎。作为“扎根山与”动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形之间,它似乎也在冲人暗嚷着,“嘿!这儿是重庆哈!”。
再加上,酒店的格局分布上是没有设置真正的大厅与公区的,所有的着力点只能放在房间内部。
┇“扎根山与Hotel”设计平面图。酒店共拥有8个房间——上三间、下五间。
┇扎根山与Hotel前台。
在每个房间中,作为隔断的墙体并未完全封闭,存在大量开孔与“腰斩”的痕迹。
这种半开放式的视线关系,既为居住者留有相对安全的私密性,又在隐隐之中,增添了一丝临界“危险”但不至越矩的趣味感。
与此同时,光被纳入为设计的一部分,不过在这个空间中,即便是最自由的因子也需要爬坡下坎。
那一道道光束透过白色帘幕倾泻而下,散落在直线条与转角绵延于墙身的时间历程上。
走累了,逛乏了,就顺势自然倒下,蜷曲起身子,化作为圆圆点点的光斑。
它们或躺在绵软的地毯上打滚,或偷藏在毛巾的绒毛细缝间,甚至与人一同,钻进温暖的被褥里,想要慵懒地睡一个大觉。
找一个让心“扎根”的地方
“扎根山与”的主理人梁子找到设计师时,已然接近2017年岁尾,多数的公司本是不会接手这类项目的。
但由于两个人聊得较为投机,一拍即合,文超仅用一个月就交出了定稿设计。
其实,过去的一年对于文超而言,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存在。就某种程度上,这个陪同跨年的项目也寓意着他“新一年”的开始。
正如他时常提及的“设计即日常”,这份制造美好的工作确实融入并占据了他生活中的每个细碎时刻
——他每天醒来需要统筹好团队工作,接着跑去工地蹲守,或会见客户,再回到公司查看项目进度,晚上终于可以独处时,又要着手进行自己的创作设计。
随着项目的增加,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就如每周回次家陪孩子这件事,成了某种固定放风的机械式安排,且必须有计划地行事,过期不候。
┇软糯香甜的“桃果”,是文超心里2017年最“烟火气”的设计作品。
┇2017年为S.life完成了两家新店与一家老店的扩充项目。
而“扎根山与”的出现,宛若清晨一道破晓的曦光,轻缓地拨开弥散在水泥森林中的那片浓雾……
酒店调试完毕的当晚,文超在一扇窗前呆望了许久,玻璃之外正是解放碑流光溢彩的夜景。
蓝紫色的幕布中挂着一轮皎月,围裹着一周白玉似的光晕,粼粼的,时不时会被徐徐而过的风撩动几下。
说来也是奇怪,虽然连绵的山与林立的高楼与室内的距离仿若触手可及,但不知为何,却给人一种足以全身而退的安全感。
就如安藤忠雄曾讲过的一句话,“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
但如何惬然地自处于其间,如何在纷扰的生活中为自己留出一片余白......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困难。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心扎根的地方,无关大小,不论安静与喧嚣。
┇白日里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格倒映在墙身、柜面、布帘上,形成一道道平行的斜线阴影。
.
.
.
酒店改造前为一栋空间较为压抑的写字间。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仍采用水泥此类硬性材质,无疑是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
当问及这个问题时,文超忍不住嘴角弯起一丝弧度。
“这确实有一些实验性,但在解放碑这么大的人流量中每天只选8个客人,我们是没有什么担心的。而且,把水泥能用到这个纯粹程度,别人复制的代价自然更高。”
随后,他的背部稍稍往后一靠,徐徐吐出了胸口积着的一小口气,“但如果是80间,我就不敢了。”
.
.
.
END
空间志112档案
拍摄
发布
空间类型
空间面积
空间位置
空间设计
1808
180910
酒店
350平米
重庆市渝中区青年路1号时代豪苑B座16层
文超@简璞设计
创作团队
主编
编辑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黄曦
黄曦
承徭©ZIPART,或由文超、扎根山与、黄曦提供,或来自网络
空间志/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凡一筑一事刊载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如违反上述声明,一筑一事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