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鹿:65w+粉丝、3家网红店...他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个IP?
2014年凭借美食摄影开始引发关注,2017年爆改院落迅速蹿红……从微博65万粉丝,到入云屋的创建,李白鹿三个字已经不仅是一个名字,还是一个品牌,是成都新中式美学潮流里的一个符号。
摄影师 设计师 花艺师……
李白鹿 | 入云屋主理人
对于新中式美学生活的理解,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李白鹿给了其中一种。
这个现在未满30岁的人,一个人就能在摄影、设计、花艺、甜点等领域多方位出击,他的入云屋从内容到传播形式,如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活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李白鹿温故知新又敢于挑战,突破自我的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将自己喜欢的事物以创意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不少年轻人心中引起共鸣。在面对“传统文化”惯有的规则面前,也许他的表达会引起争议,但在这个多元快速的时代,任何一种尝试改变本就有意义。
可以说,李白鹿以及他的入云屋代表了部分年轻人对中式美学的理解和态度。
光是听他讲,
脑海里就自动浮出美妙的画面
刚一打开入云屋的小院门,李白鹿就开始说起里面的植物:“木绣球正在打花苞,去年夏天下雨,秋天一片狼藉,忘了堆肥,今年应该开得不好……”
红枫、结香、姜花、绣球虽然还是半干枯,李白鹿面对我这个“植物盲”,像半个植物学家一样解说它们的长势和种属,以及栽种方式……
· 入云屋
虽然植物们都还处于半枯的状态,但在他的介绍下,它们开花的样子,什么样的光线下会有怎样的情景,开始以美妙的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
如果说园子里的他像个花艺师,那么转入屋内,他立马又“变身”设计师。网络上那些备受追捧的日式器皿、老旧桌椅、中式竹编工具存在于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的空间中。走到某个地方,他会很自然地描述在某个季节将会看到的景象。
“春天你如果坐在书房这个位置,透过窗子刚好可以看到那颗大树,风吹过去,沙沙沙地作响,听着很舒服。”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入云屋
等他坐下来讲起最近研发的甜品时,虽未见实物,你难免不想跃跃欲试。
熟悉李白鹿的人都知道,不仅那些美味令人心生好感,诸如“芭乐琢红琼、荔枝雕白玉”等文字也有韵味。
就连他本人,也是这种韵味的延伸。他的名字让人想到诗仙李白,其实也正源自李白的诗“且放白鹿青崖间”;至于“入云”屋的“入云”二字,也暗合杜甫”半入江风半入云”的诗句。这两个选词虽然源自古诗,但当它们集中体现在一个年轻人身上时,却又不显得古板老套。
· 中式花艺作品
不论李白鹿在多少个领域内“穿行”,有多少种技能,摄影都占据重要的位置。
正是有了摄影的审美锻炼,他才能像刚才那样把事物描绘得令陌生人也能动心。也许正是因为对“美”的不断探索和感知,他才能试着把握不同行业事物的特色。
房屋什么颜色,挑选哪些物品;植物色彩怎么搭配,造型怎么设计;食物怎么摆放,他正是用摄影师的眼睛“观察”不同领域的事物,加上尽可能对该行业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接着“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 食物摄影
而他创造的花艺、设计,还是甜品,以及其他杂货,都被他收入“镜头”和“视频”,以他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们在镜头的“再造”之下,不仅仅是物品,隐约之间试着向人们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和场景。
1800、2500,
第一桶金前的薪水
在中国风刮进音乐、服饰、阅读、摄影等领域之后,传统美学也以更接地气的形式成为引发潮流的生活方式。新中式生活美学领域从来不乏手作达人,也不乏资深学者,更不乏潮人新秀,但恐怕没有多少城市人真的有李子柒回归田园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在这个领域,李白鹿“入云屋”的出圈既有网络流量的助推,更有少年意气之下的勇于挑战。虽然是快速成名但并不仅仅靠运气。如果时间拨回到2012年,刚刚毕业的他还只拿着1800块的薪水。
· 大学时期的李白鹿
李白鹿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高中就玩起了卡片机,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上大学的时候不仅继续拍拍拍,还搞过设计、视频剪辑,他总是在接触新的东西,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和别人分享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卖给喜欢它的人,是提供服务,也很有乐趣。”
卖什么?怎么卖?也许当初只是一个设想,但武汉杂货铺“大水的店”则给了他启发。
杂货铺、创意品的观念现在虽然已经常见,但当年国内的年轻人大多只能接触到廉价的批发品,高品质、有特色的选品店铺还寥寥无几。
不过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试着作出有特色的东西。李白鹿介绍道:“‘大水的店’,老板把老木板门捡来重新装饰,空间布局很特别,他还自己设计具有创意的东西。”
从那时起,21岁的李白鹿打定了主意要开个“杂货铺”。
· 现在的李白鹿。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把“爱好”当作事业听起来很简单,但真的把“爱好”做起来,它就真的首先必须懂得经营。这个自称不敢冒险的金牛座,把未来想干的事通盘想了一遍,“我是得做东西,但怎么设计包装、宣传,这些都得考虑。”而刚刚提到的1800块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平面设计的工资。
离开了第一份枯燥忙碌的工作,他又换到另一家公司做产品修图师,“虽然工资也只有2500,但第二家公司锻炼了我很多能力。我觉得如果在这个阶段它能给到我营养,我就会坚持下去。”
那时候,李白鹿上班修图,下班就拍兼具中式日式风格的美食,继续自己大学时就开始的爱好。
2014年,在国内美食摄影尚属小众玩家的领域,但李白鹿凭借有个人特色的高质量美食摄影作品,恰逢微博快速发展带来的传播助推,很快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 美食摄影
随后,李白鹿在网上开起了摄影美食课,2015年,又开起了淘宝店,学着做手工制品。自己到荷花池买布料,学习使用缝纫机,模仿ins博主,做杯垫、包包、围裙……看似走上正轨,但那个时候反倒是糟糕的时候。
“当时买了房装修,投入了很多钱,还借了朋友们一大笔钱,虽然店铺每个月都有进账,但在激烈的竞争下,创意手工饰品市场抄袭成风,很快饱和,当时的经济状况等于入不敷出。”紧张的压力之下,李白鹿不仅得了胃病,还一把一把掉头发。
又是网络“帮助”了他。李白鹿坚持在网络上开设摄影课,经过不间断的课程,李白鹿不仅提升了拍摄技巧,在网络营销的方式、如何赢得市场认可上也掌握到更多门道。
随着中式日式美食摄影风在国内逐渐被更广泛的受众认可,李白鹿的风格再次引发关注,微博上又积累了一批粉丝。
“但我仍然想开店买杂货,所以不停地接触美食、家居设计,从多个方面想做成生活方式。”
直到“入云屋”的诞生。
· 入云屋·学舍
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团队协作,中间也经历了不少磕磕绊绊,“虽然做杂货面临很多风险,抄袭竞争,不能持久抓住客户,也不知道能不能真正在成都市场最终立足,很想放弃过,但我就是喜欢做,有条件我都会不断尝试,不会等到有了商机才行动。”
除了坚持,不得不说,不断接触新领域让李白鹿能紧跟潮流,抓住商机。但在商场永远不会一劳永逸,所以他既涉猎花艺,也学习茶点,最后入云屋不仅是个杂货铺,还是一个集合了家居、花艺、设计、美食、生活用品等的生活品牌。
中式、日式、欧式、东南亚式……
融合中的创意甜点
中国风、传统、新中式,仅从这多名号来看,就注定了不同的人对“什么是中式”有着不同的理解。坚持传统本色的做法固然无可厚非,但也难免让人心生距离;而另一些大胆前卫的方式也引来非议……
也许没有最佳的标准答案,但这不妨碍像李白鹿这样的年轻人不断尝试。他通过融合中式、欧式、日式、东南亚式的甜点风格,到处走、到处看、到处学,借鉴别人的做法,融会贯通,创作出他所理解的新中式甜点。
· 美食摄影
“【九里雪】混合了雪梨、绿茶、杏仁;【杨柳】混合了凤梨、金橘、绿茶、薄荷,其实红茶跟百香果也很不错” ——听着李白鹿的描述,像是真是啖到了美味。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青黛、妃子等中式茶点
和其他甜品一样,“雪里”研发了无数次才得以敲定。
“最初的样品由奶冻、青稞、雪梨、树莓组成,看起来像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在以色列旅行的时候,刚好看到红色的果汁在冰沙里若隐若现,我就想要是在‘雪里’加入红色,红白交织的情形就可以形成‘梅里藏雪’的图景。”
· 中式甜点:雪里
清新植物亦搭配同风格的器皿,再加上一两句半文半白的句子,他希望更增诗味。
不仅有诗味,还有故事。“红颜”是一道甜品汤圆,外面是糯米皮,里面是草莓和酸奶,汤水由甘蔗汁和腊梅冷萃。它讲述的是:一个粉状黛抹的歌姬,晚上卸下妆容后去沐浴的场景,内心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入云屋还将一款法国传统慕斯进行了调整,弱化了栗子但增加了桂皮的味道,还撒了花生碎在上面,以一块豆腐的形态去呈现。
若要说到传统,可能任何的改动都能招致非议。但在李白鹿看来,传统也是处于变化中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我希望做不一样的东西,跳出框架之外。”
而他也确实一直在这样做着。
· 中式茶点。
不论入云屋怎么跳出框架之外,这背后都有李白鹿自己对美的理解。他一直喜欢传统的东西,广西的老家还保持着不少传统习俗,在武汉上学的时候,他沉浸在当地历史遗迹的氛围中,一来到成都,走遍了成都所有的寺庙、大大小小的古镇,在古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对“传统美”寻踪觅迹。
“我喜欢寺庙的那种简洁的美,还拍过文殊院的烟火和杏树,也很喜欢龙泉的石经寺。既然要做中式甜品,我觉得就不能只知道食物,传统的建筑、人文、历史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
· 花艺作品
李白鹿不仅在甜品上试着融合创意,在花艺上也是如此,在钻研传统之外,又试着创新。
他虽然学习的是日本花道,但却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在那些欧式油画感的作品里,又透露着东方式的韵味。
“西方的花艺讲究形态、结构,东方的讲究味道,讲究的是‘韵’,或者说‘空间’的磁场,没学之前,根本不能理解这些。真的学习之后,我理解了生命,不只是人、动物,植物也是生命。我开始花很多时间去看它的生长、兴衰。”
最后,我们又在入云屋里转了一转,李白鹿又不自觉地讲起那些他熟悉的植物。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希希
撰稿 | 希希
摄影 | 李白鹿、雨婷
校对 | 十一
设计 | 三金
-
延伸阅读
那些活跃在成都的创意人
20200202 20/20 新生“凶猛”
从爱上美食摄影,他再也没有吃过热的食物
成都文艺圈摄影男神,被他拍过的大都爱上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