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九十三期,为“城市中国”做一本杂志
《成都》《厦门》《南京》《武汉》......当不同体量的城市被微缩于一本杂志,什么样的内容能让公众感兴趣并真正认识当下的“中国城市”?
“城市拥挤文化”“超大城市青年人居住”
“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微更新”
“中等城市发展”“中国规划的困惑与憧憬”
......
当城市化进程议题接踵而至,怎样的语言能将它们拆解剖析,揭秘中国城市的发展轨迹与思路?
我们认为,琐碎的城市问题背后往往存在着某种共性,而想要揭开城市背后的谜底,不只需要自上而下的观察,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探索。2005年初创刊的《城市中国》,便是这样一个属于中国城市的“放大镜”。通过它的视野,城市学者、政府官员、不同领域的青年……将重新认识中国城市。
一个将近20年的媒体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如何保持内容的前瞻性?作为连接专业与公众的城市研究杂志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城市研究者将在未来扮演怎样的角色?
今天,以《城市中国》第93期新刊《未来社区》为契机,我们与执行主编崔国聊聊关于城市与杂志之间的故事。
用杂志“微缩”城市
“这十多年我们也亲眼目睹中国直接关注城市的杂志逐渐变少,我们的同路人在变少,我们感到有些孤独,但还在坚持奋斗。”
2020年4月,《城市中国》的前编辑,知乎答主“到里斯本看海”这样写道。
《城市中国》的试刊第1期在2004年底制作完成,封面比较花哨,用不同媒体报刊的logo拼贴出了城市天际线剪影般的形状。
《城市中国》第1期封面 / 图源©城市中国
此后的十多年中,虽然团队人员几经变动,杂志的栏目设置有过五六次比较明显的变更,但也增设了微信、微博、APP电子版等其他新媒体渠道,最重要的是办刊宗旨、创始团队、编辑手法等根本性的东西都维持了下来。
创始团队们的初衷是想通过杂志在政府、专业界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
“作为城市研究员,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问正确的问题。”当聊到《城市中国》的城市研究方法时,崔国这样讲到。“一是问学者值得回答的问题,二是问大家听得懂的问题。”
在第92期中对于儿童友好研究中心专家的采访 / 图源©城市中国
杂志与媒体如果将一个系统事件中最有冲击力的片段性问题单独摘取出来,去采访相关领域的学者,这样没有前因后果的问题就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对于学者的采访应当聚焦于其研究领域,而不是宽泛的概念。
比如“什么样的社区是未来社区?”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学者可以回答,因为未来社区并不是一个专有的学术概念,但各个领域学者的研究方向又一定是面向未来,指向未来的,这时候就需要采访者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研究,得到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城市中国》第93期《未来社区》 / 图源©城市中国
而当问到普通大众“对于未来社区的看法”时,便需要聚焦于大家身边的问题,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中推导出背后的公共议题。
比如商店门口用来吸引顾客的外摆座椅、外摆商牌,有时会占用人行道路,产生安全问题,而这时候就会有城管过来驱赶,这样一来,商家、行人、城管三方便会出现矛盾,也会给出各自的理由。但其实这背后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问题。
城市研究“面面观”
崔国告诉我们,《城市中国》的研究员聚焦的板块各有不同:消费空间、未来社区、城市更新、儿童友好,每位研究员都有自己关心的方向,保证杂志的多元与前瞻性。
在《城市中国》以往出版的90多期杂志中,20年间,有国家战略、重大事件、社会热点,也有对于城市的专题报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中国》往期选题 / 图源©城市中国
在49期《老龄城市》中,城市研究员们访谈了很多不同职业的老人,采访了专门在养老机构工作和研究养老产业的人员,其中也包括了养老地产的专业人士。
他们研究人口红利终结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影响,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对中国社区和家庭的照料方式和财务安排的影响,进而推导出老人与小孩的关系,以及探讨是否应该早点开放二胎政策。
《城市中国》第49期《老龄城市》 / 图源©城市中国
在第59期《工厂城到产城融合》中,城市研究员们从工厂城的具体形态出发,从京杭大运河旁曾经繁华的货运码头到老上海的旧厂房,从国有单位工厂城到民企代工工厂城的中国基因,讨论中国的制造业状况,探寻人们对于工业符号的特殊记忆。
《城市中国》第59期《工厂城到产城融合》 / 图源©城市中国
而在86期《成都览胜》中,则聚焦于成都这座特殊的城市,选择了成都的社区,轨道交通等,通过这些切片剖析成都如何一步步构建新一轮的城市轮廓。
从千秋西岭雪山讲到当代斜杠青年,从川西林盘讲到数字经济,既收录了学者们对于成都的学术研究,也向读者展示出了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中国》对于不同城市的微信专题研究 / 图源©城市中国
从《老龄城市》到《工厂城到产城融合》,从《成都览胜》到《未来社区》,在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对于城市问题研究的关注。
各个问题散布于城市的角落互相割裂,像是各自占据领地的兽群,无从下手,社会需要城市研究者作为上下连接的媒介,找出问题的痛点,才能有效地进行解决。
通过《城市中国》这样的窗口去起到桥梁的作用,将大家身边具有切肤之痛的问题交给学者进行拆解,研究出背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管理者有所启发。
中国式未来社区
的批判性观察
在第93期《未来社区》中,《城市中国》采访了几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90后,聊了聊他们理想的未来社区模式。
周莫是一位由上海来到大理的数字游民,前市场营销从业者。最开始她来到大理只是因为有一个感兴趣的活动在大理举办,而来到大理之后则被这里的人文氛围和气候所打动,把家搬了过来。
《未来社区》中对于周莫的采访 / 图源©城市中国
来到大理后,周莫发现这里在几十年前就盛行嬉皮文化,本地的白族人自给自足,对外地人包容且欢迎。同时大理也会有许多新移民,形成自己的圈子,各种各样的社群,如果只是以游客的身份走马观花来一趟,很难真正了解这些圈子。
玉洱路,大理古城最美的银杏大道 / 摄影:©创想大理
谈到理想的社区模式,周莫表示她不希望在社区中有一种“住酒店”的感觉,在社区中能够看见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将人工具化。
大理具有人文气息的同时,社区活动和人的身份也非常多元,许多活动借助了当地的山水,对于想要体验当地特色的数字游民会更友好。
相比于周莫,韩笃一对于社区生活的愿景则更为特别。作为一位往返于上海、欧洲、洛杉矶的艺术家,同时也是3D数码视觉艺术设计师,韩笃一的美学研究与创作特别关注人的心里感受,在意可达性与可移动性。
《未来社区》中对于韩笃一的采访 / 图源©城市中国
就像是韩笃一在2020年创作的线上艺术作品The Saints Wear White,利用了虚拟和实体两种媒介形式的优点,回应了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共同情绪,致敬了一线医护人员。
“扁平化是我期待的未来社区发展趋势,我希望尽可能节省沟通成本、可达成本,你想联络到什么人、获得什么信息、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很快实现。”就像韩笃一之前在维也纳坐地铁时的感受,出进站没有闸机,没有长长的换乘通道,让人可以很容易到达城市各个各角落。
维也纳地铁站 / 摄影:©Gugerell
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资源的聚集,在韩笃一看来,未来的城市社区可能会拥有元宇宙的特质,让大家更容易地无缝聚集在一起,实现更多有价值的产出。
不同的社会个体与不同的城市,在面对期待中的未来社区时都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城市中国》这类城市研究类杂志便需要对不同领域,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的观点进行梳理呈现,研究其背后的共性问题,给予大家启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问题的探究 / 图源©城市中国
“一个群体共同去执行、去发展的东西才能叫做未来。”谈到“未来”一词,崔国这样讲到。
《未来社区》出版于2023年初,但在2018年末尾,杂志社的城市研究员们已经对此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观察,撰写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文章与批判性的文章。
他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观察未来社区的6个视角:空间的特质、时间的秩序、资本的宰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能同时关注这6个角度的城市社区规划则少之又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空间,时间,资本,组织,技术,自然 / 图源©城市中国
未来社区并非未来小区,人们在谈论它时往往会弱化或缺少时间的概念,比如大家随处可见的“五年发展目标”,“打造100亿的社区”,这些表述事实上是在将时间的问题交给资本去表达,没有说明实现的途径,甚至没有描述实现后的图景。
这样一来就会让公众的理解度有所下降,就像一位强势的家长告诉孩子:“我是为了你好。”却难以说出理由和原因。
这种自上而下的工程会变成强加于市民的生活方式,而市民真正关心的其实是“车不好停”、“晚上回家的路上灯很黑”这类存在于身边的更加急需解决的问题。
居民的“真实”诉求并不是被设计出来的,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样板并不相同。图为2021年深圳龙岗,一中年居民正蹲在地上,从人行道旁的狭小空间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块“自留地”。/ 摄影:©崔国
“未来社区的发展应当有清晰的步骤,比如将五年的计划进行拆分,第一年做什么,第二年做什么事情,而不是一开口就是5年之后我要一个“百亿社区”,然后加上一堆“空间激活”,“文化活力”之类的排比句与关键词。” 崔国解释道。
而中国的各个城市也在对于未来社区做着不同方向的各个尝试,例如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孵化场用1.69万公里的绿道系统串联整个成都,使绿道与大家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关联,产生新的生活方式。
“没有适合所有城市的未来发展理念,不同城市的差异化理念可以帮助每个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崔国表示未来城市的发展理念也应当防止“千城一面”的问题。
“我们并没有将《城市中国》作为一家新闻资讯类媒体,而是一个解读,分析城市问题的观察团。”
-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家并不缺少沟通的渠道和信息获取的方式,而是缺少更加准确的观点,对操作方法的具体落实,对城市的具体影响。
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我们经常说的“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存在,甚至有的时候是为了逃避问题本身,而真正的问题则是具体且尖锐的,它们不是为了给研究者镀金的礼服,而是一场赤裸的考验。
而《城市中国》要做的事情便是将中国的前沿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成为中国最前沿的城市观察团之一。
新刊推荐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城市中国》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于2005年初创刊,中国出版期刊中心每月出版。杂志主张“以公众的视角解读城市,以城市的视角审视中国”,以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每期围绕一个研究性课题展开,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三街
撰稿:三街
摄影:除文中特别标注外,均来自《城市中国》
校对:昨山
设计:阿吉©ZS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