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力!致敬50位年度“创作者”
关注 {创作力 }
—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以数字游民为种子人群,用生态思维建设新社区”
呈现时间:2023年6月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天荒坪镇青来集人才社区
在数字游民成为一种热潮并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大理、杭州、海南、安吉等地不断诞生出符合新一代旅居工作与研究的游民社区。用什么样的思维导向和运营方式,才能让这一类型的社区空间持续为数字游民们的新一段生活旅程赋予积极而独特的体验?这正是“DN余村”(余村数字游民公社,“Digital Nomad余村”的缩写)为了让数字游民们软着陆不断实践的问题之一,DN余村于2023年6月18日正式亮相,是依照数字游民的Co-working和Co-living需求建设的一个园区,共有51个房间,可容纳数字游民140人,“以数字游民为种子人群,用生态思维建设新社区。”截至2024年1月,已有超过四百名数字游民在此生活和工作。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工作场景、知识市集、草坪上的乒乓球比赛、舞台上工位、猫女旁边的工位、共享工作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DN余村实景图
“一个具有‘附近感’的社区商业空间,融入真实的日常”
呈现时间:2023年9月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会路236弄
城市更新如何“见缝插针”地融入原本的城市版图与市民生活,一直是这一领域的热门话题。始建于1933年的鸿寿坊目前作为瑞安新天地旗下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保留石库门里弄的历史建筑肌理,在新旧融合中延续了百年长寿路商圈的繁荣烟火气,携手70余个品牌,引入瑞安新天地旗下创新美食文化体验品牌FOODIE SOCIAL 3.0——鸿寿坊食集,更多地将符合基本生活需求的便民业态,包括菜场、茶馆、咖啡、各地街头老号、品质口碑名店等更贴近于邻里生活消费的形态,与精致、时髦的现代生活相结合,呈现了一种符合当代人对“理想的附近”期许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鸿寿坊实景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鸿寿坊食集实景图、圣诞装置“忆烟火”、圣诞装置“淘箩圣诞塔”、兜个好街市-消费者打卡活动、树下夜谈会、万圣节活动“兜兜怪有趣的附近”
“11 座历史建筑的‘重生’,唤起公共生活再现”
呈现时间:2023年9月
(首届外滩建筑节开幕)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源
让建筑活得更久,是城市更新的进程里极其关键的目标和态度之一。2023年,位于摩登与怀旧相融的上海外滩的洛克·外滩源,不仅因为其体量庞大,还因为其对上海公共生活的贡献,而备受关注。耗时18年修缮的洛克·外滩源于2023年9月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回公众眼前,这一百年地标位于外滩北端,由11栋历史保护建筑及6栋新建筑组成,由国际知名的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承担修缮改造的任务,以及众安·美丰大楼进行整体的建筑设计。洛克·外滩源给历史和建筑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因为融合了中西美学的建筑得以保留和延用,还因为其中的广场、街巷都以更加开放的形态催生出包括办公、零售和娱乐等多元公共的城市体验方式。目前,已经入驻的品牌包括naive理想国、BROSHOP、Aesop伊索、观夏、BASAO、ideaPod reserved专注力社区、城市考古图书馆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洛克·外滩源圆明园路鸟瞰;圆明园路街景;洛克·外滩源安仁里北望;博物院广场;RAMA外滩建筑节开幕日现场。照片版权 ©田方方、洛克·外滩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部分历史建筑,依次为:众安·美丰大楼、中实大楼、亚洲文会大楼、兰心大楼、真光大楼、哈密大楼,©ROCKBUND
“孤独的反义词不是热闹,而是连接。创建连接正是四百盒子社区一直在做的事”
呈现时间:2019年12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红枫科技园
D11栋2楼-四百盒子社区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数字游民,从一座城市流动到另一座城市,如何在新城市中建立与他人的连接成了他们最核心的精神需求之一。四百盒子社区让这些新的“连接需求”与社区营造的精神结合,通过将生活、工作和娱乐融合在一起,创造灵活、可移动的混合型共享社区。这种可编辑的组装式移动房屋结构,让盒子社区可以嵌入城市中的空闲区域,以一种U盘的方式重新定义和改造城市空间。2024年,四百盒子社区希望持续创造一个无等级的交流空间,让不同领域的社群主理人灵活地在此建立自己的社群,让社区的居民互相串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四百盒子社区总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深圳快闪项目、戏剧派对、2023WDCC创意社群展
“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创新中心”
呈现时间:2022年8月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建设南路3号
城市里,什么样的空间形态可以承担让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居民日常相互启发,共同创新的责任与作用?于2022年8月15日开放的天府社创中心,由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成华区委社治委指导建设,由「子书老师的社会设计」进行整体策划和空间设计,是一个社会创新支持中心及市民公共空间。天府社创中心涵盖公共图书馆、生活商铺、众创办公空间、协同会议厅、艺术剧场等多种空间形态,并通过更多社会组织的整合和支持,新颖的运营模式,更好地连接社会组织和市民需求,进一步实现社区的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023年的天府社创中心共有29万余市民到访,700+机构共创合作,600+社会创新活动……天府社创中心充分发挥了连接社会各界创新力量的平台的作用,成为连接市民、社会创新机构、群团组织和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的重要公共空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天府社创中心实景图©王宁&子书老师的社会设计”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天府社创沙龙、社创浪潮-成华小区空间盘活支持计划、小区空间盘活支持计划、《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活动、老不下来-代际问答大交换
“从‘书房’到旅居住宅,一个有秩序、多维度、多场景的知识性社区”
呈现时间:2023年7月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
阿那亚社区北岸友谊湾
通过巧妙地融合设计、场景及内容,越来越多社区不再局限于居所价值,而为人们的公共生活提供了更具情感互动和想象力的场景。这样的思考在栩栩华生、友谊万岁携手阿那亚打造的知识型社区实践中得以更精益的呈现。友谊湾(阿那亚)占地13232平方米,通过以社群为核心的城市广场模式,创造了具有层次和活力的社区体验,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神采和文化内核的社区原型。其中包括一栋强调秩序感的公寓、一家俱乐部酒店,一系列复合文化空间、一个围合式商业街廊和一个场景力十足的亲水景观广场,汇集了10个友谊万岁自持品牌和8个生活方式及设计师品牌,这些品牌之间的关系从市场供求转变为共生合作,构建了全新的社区运营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内容体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友谊湾全景、卷宗公寓、mi casa su casa友谊之家俱乐部酒店、卷宗公寓和友谊湾商业街廊、酒店一层、生长杂货铺,©Penn&Wen Studio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Co-made可美展《民物共创》、闪闪发光的日子、缇干画廊新空间启幕、友谊大集、友谊湾启幕《欢迎来到友谊湾》系列大片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一座生长了八年的‘益生菌社区’,在这里找到‘回家的路’”
呈现时间:2023年10月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
北仓文创街区及其周边社区
八年前历经重庆鹅岭二厂的更新后,建筑设计师李传波带领团队走进江北纺织厂的老仓库,这里与周边老旧小区和商圈联结深刻,是他心中一个更能构建“社区理想”的地方。北仓里片区涉及改造房屋44栋、72个单元,改造房屋面积13万平方米,约1487户,先后历经两轮改造。围绕“微更新”理念,改造团队不断深入社区,观察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从被动的技术服务提供者转型成为日常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主动“联结者”,重视对社区力量的培育、对当地居民情感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排斥”现象的改善……同时致力于创业孵化等产业导入,推动大量在地创生的主理人小店在社区中与居民寻找“同频共振”。如今的北仓里,既是城市中舒缓的过渡性空间,也有着内生的生命力,它的八年如同“益生菌”一般生长,演绎着一场兼具“适度干预”和“自然自发”的过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北仓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小美citywalk、CoCo李玟 R.I.P 围唱音乐会、雾鸣室内乐团 烛光音乐会
“一代又一代成都人,都是祠堂街的作者”
呈现时间:2023年6月30日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东路6号
祠堂街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历史古街,其百年历史见证了成都的变迁,曾是文人聚集、书店林立的繁华之地。祠堂街艺术社区目前共保存6栋百年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祠堂街在城市更新中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充分尊重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将过去的“旧祠”转变为“有保护、能感知、可持续”的“新堂”,成为公园城市中的在地共生空间。祠堂街艺术街区一期已于2023年6月30日开街,引进全球首店1家、西南首店10家、城市概念店3家;目前,木木美术馆、Patagonia、观夏、ENG CONCEPT STORE等多元品牌也通过各自的内容与形象表达与成都充分地在地共生;项目二期则计划于2025年呈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祠堂街艺术社区3号楼后院—ENG、祠堂街艺术社区6号楼—patagonia、祠堂街艺术社区7号楼—GOOSE ISLAND TAPROOM、木木美术馆(成都祠堂街馆)©木木美术馆、祠堂街艺术社区5号楼美术社旧址—观夏蜀馆、祠堂街艺术社区3号楼前院—MISBHV、祠堂街艺术社区项目总设计呈现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月21日《ARTnews》封面展览「野望·生长」、2022年12月15日“新声·新生”祠堂街百年影像展、2023年7月1日潮头·潮流——新华日报馆的日常与新事、2023年8月17日木木美术馆(成都祠堂街馆)揭幕、2023年9月22日祠堂街 × 王府井“2023中国设计时尚大秀”、2024年1月7日“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2023年10月17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影视数字化创新沙龙”
“自由鲜活、复合多元、真实原生、有机持续”
呈现时间:2020年8月26日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
与深南大道交汇处
作为深圳的城市原点和城市演变“标本”,近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保留着最在地的深圳市井生活,其未来路径也与城市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南头古城活化与更新项目自(2019年)深圳特区40周年之际启动,于2020年8月开放,秉持有机更新的理念,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城市肌理与原生状态,引入优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多元业态,形成一个以历史为基底,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创意街区,在后续近四年的内容更新和长期运营中,持续营造自由鲜活、复合多元、真实原生、有机持续的社区空间。去年7月21日,国务院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而处在其中的案例城市深圳的南头古城,已经走出了一条从“城”到“村”再到“城村共生”的可实践路径。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南头古城大鸟瞰©ACF、南头古城东街©ACF、南头古城小鸟瞰©张超、南头古城夜景©白羽、南头古城南城门©ACF、南头古城南街@G-WORK、南头古城南街©张超、南头古城夜景小鸟瞰©张超、南头古城街景2张©忧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南山区南头古城分展场©白羽、南头古城源野集、第一届南头古城音乐生活节
“人与自然共同体,‘未来乡村’进行时”
呈现时间:自2016年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余杭区黄湖镇
青山村原是一个因化肥使用过度而水资源污染的乡村,2015年起,通过中国第一个乡村水源地保护项目——青山村的饮用水源龙坞水库的治理,关注公益可持续、艺术设计、传统手工艺的个人和团队等“新村民”陆续落户青山村。龙坞水库保护项目团队自2016年开始驻地,后将废弃的村小重建改造为青山自然学校,在本地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支持、公众参与工作,践行用商业模式推动公益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充分自治、充分开放、充分民主”的机制和氛围让新老村民共建青山,共同构建这里的生活方式。引用青山村志愿者的一段话,“在这个村,我们便在努力画出这样一个具有情感的反思讨论空间:这个空间将是未来与过去之间的唏嘘,在唏嘘中与青山村有关的每个人、村民、访客、政府一同探索自然的成长,探索公平与正义,探索生存、生活与生命。”未来乡村的模样,已然在青山村的实践中渐渐清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新老村民共建:自然好邻居,让村民参与到家乡发展;青山TALK,让村民接触到外部资源;民主协商会,让村民有渠道参政议政;特许经营机制,让村民关注村落发展;端午游龙会,让村民复兴传统文化。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青山自然学校,摄影:康超凡、朱元佳、张宝柱
“优秀历史建筑群落保护和城市更新的一次深度有机融合”
呈现时间:2022年11月27日
(张园西区)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
茂名北路188弄
张园作为上海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从早期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之一,到石库门里弄住宅及花园住宅,再到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商圈商街,张园保护性开发项目是优秀历史建筑群落保护和城市更新的一次深度有机融合。将独属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传承延续。于2022年11月亮相的张园西区在原味传承海派历史特色风貌的基础上,拓展体验式商业、多元式文化的功能空间,展现"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张园不仅是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区,还是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时尚、休闲商业中心,备受期待的张园东区也将在2026年年末呈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张园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保时捷Dream Big、LOUIS VUITTON Objets Nomades 旅行家居空间、兰蔻七夕活动、张园 X 施坦威 春之悦动、THE NORTH FACE URBAN RIDE “街头有噱头”滑雪活动、DIOR迪奥DIORIVIERA、阿斯顿·马丁大道、YSL 斑马快闪活动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一个不被时空限制,不被标签定义的青年文化场”
呈现时间:2022年12月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大业路6号
能把成都乃至全国的年轻品牌和年轻人都装到一起的场域,回顾2023年,非COSMO成都莫属。在空间上,COSMO成都通过INNERCO复合空间的创新设计,打破了传统商场零售的格子间形态,让各种品牌以开放、公共的展位空间呈现。在经营模式上,以运营企划为主,引入寄售、卖货、自营、联营等多种形式,成为多个品牌的运营者和孵化者。将“青年磁场”和“众在参与”作为商业定位的COSMO成都,一经面世,便以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打入对新鲜感和潮流充满热情的城市青年群体中,形成一个不被时空限制,不被标签定义的青年文化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COSMO成都-INNERCO,摄影:贺川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NEED!FLEA、捡相因、MOS风格聚会预热派对、红牛BC ONE、巴塞尔艺术学院设计展、庞凡个展、多元青年文化活动
“我想建造一个梦想社区,这个梦想社区是我自己能够待得住的地方”
呈现时间:2021年9月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嵩江中路1002号
在宁波的公共生活里,少不了DEMOHOOD的影子。通过主理人俏姨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的社区建设模式,DEMOHOOD从一个旧厂房变身青年创意社区,既有策展型的空间设计,又有主理人概念运营,DEMOHOOD提供个性化的店铺体验,举办多元文化活动。项目运营追求的理念是:“不是打造出只让一百万人来访一次的岛屿,而是规划能让1万人造访100次的岛屿。”于是,“DEMO”从一种手工打磨的样板,逐渐聚集形成一种社区生态。2023年,这里就有150+场大大小小的活动,50+场商户自发自主的活动,一个人群、空间、文化可持续的社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DEMOHOOD实景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带梦瓜市、双手做工市集、跨年非遗舞龙、带梦圣诞节、带梦音乐会、跨年如意庙会
“成都城市有机更新的一个新节点”
呈现时间:2022年12月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二环东外侧建设南支路4号
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光电子管厂,东郊记忆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成都城市更新的早期实践和城市时尚创意的著名IP。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东郊记忆也进行了全面焕新和提档升级,通过多个定位不同的组团,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系统,2023全年展演活动数超过1600场次,总客流近1000万人次,媒体曝光量超过70亿次。其中,东山Re°est汇聚了30余家明星主理人品牌,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集合地和艺术商业复合体,围绕新国潮、原创力、青年+,让成都的更新方式一直值得期待。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Oldspeak、8PINTS八品脱、EASYPITH眼镜集合店、F.B.Antique 摄影:邹邹©ZSDC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滑板公园、NEED! FLEA 成都站、2023第四届天府文创市集、24ans时尚潮流秀场、lululemon Align™ 动态剧场
“与社区交融共生,参与城市的渐进式更新”
呈现时间:2021年10月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
武夷路304号&320弄
在上海长宁区历史悠久的武夷路,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和沿线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景观,成为上海城市变迁的缩影。以打造“21小时”休闲娱乐市民街区为目标,武夷MIX320由著名建筑设计师章明教授主持设计,将海派历史文化结合现代工业风格,让曾经的老菜场获得新生,并为洋房和厂房引入符合现代品味的、小众有格调的品牌,吸引到多家首店入驻,如:全国首家露营风格餐厅早安万物生、设计师品牌ATE SIMO上海首店、黑珍珠餐厅seul&SEUL副牌南法面包馆FOURNIL上海首店等,既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又吸引来自城市的潮流年轻人,成为新一代潮乐坐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庭院回望公共通道、菜场-剖面化的立面设计、俯瞰公共通道©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古月复古市集©花青、 武夷MIX320试营业、2023万圣节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创造泉州‘角头’里的当代文化生活”
创立时间:2015年6月22日
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承天巷之沟尾下1号
2021年,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5000多座寺庙的海港城市一夜之间引发无数向往,人们开始重新看待和探索这座小城。在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赤子空间发起了“Zayton Blues”文化艺术周末系列活动,邀请了深圳、厦门、泉州三地文化艺术机构、艺术家、音乐人等共同参与探索泉州海洋文化和城市精神。作为扎根在泉州“角头”(闽南方言,意为角落)的复合空间,赤子空间九年间坚持着属于自己的核心命题:日常生活、在地文化和场所精神——2016年夏天策划首个社区影像项目“阮这个角头”,作为给附近的一份“见面礼”;2017年加入“巴浪鱼咖啡”,同年引入同街街角的理发老店;2018年增加艺术书籍,2023年夏天呈现赤子书店;冬天,巴浪鱼咖啡在泉州新华书店旧址共创地方快闪......主理人夫妇亚三与阿梅生活于泉州,不断从日常与在地汲取养分,创造着当地的“当下”,同时也与周边更多城市联动,不断链接着闽南当代艺术创作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巴浪鱼咖啡&赤子空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ZaytonBlues文化艺术周末、在地行走项目、从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到东京单向街、临海×泉州双城记「栖居地」展览、与abC创办人周玥及单读、瑞士文化基金会举办的不同主题的分享会/读书会
“成都有玉林,玉林有白夜”
创立时间:1998年5月8日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玉林西路85号
(玉林西路店)
四川省成都市芳华街28号
(白夜花神诗空间)
(宽窄巷子店)2008.8.5-2022.7.3
堪称文艺空间“天花板”的白夜,用二十多年的坚韧生命,开拓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成都当代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98年,当代著名诗人翟永明在玉林西路租下了一个铺面,取名为“白夜”,后迁至宽窄巷子。2022年7月,白夜宽窄店迎来了闭店,翟永明邀请朋友们共度告别之夜,大家喝酒谈诗,更像是在庆祝一个文化品牌的新旅程。2021年10月1日,最早位于玉林西路85号的白夜回归原址,同年12月18日开启3.0时代:白夜·花神诗空间,同在玉林的芳华街上,改造自旧办公楼的白夜花神诗空间,以全新姿态融入社区空间。作为独立文化品牌,白夜持续地推动全球范围内优质文学与艺术的交流与传播,举办了文学、戏剧、电影等无数跨领域文化活动,见证了属于中国诗人、作家、艺术家的“黄金时代”,它是中国当代文艺史绕不过去的一个符号,也是刻在成都玉林与少城片区人文肌理中的精神地标。以白夜为坐标,关于文学和艺术的故事还将不断被讲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1990s,老白夜最老的一群朋友们;
1998年秋,作家马原的签名售书会,图为:翟永明、戴红,马原,马原的粉丝,裘山山;
1990s,建筑师余加、刘家琨,诗人翟永明坐在老白夜的吧台旁;
1998年,老白夜举办钟鸣的新书发布会;1998年,艺术家周斌在老白夜门前做的行为艺术装置,摄影:迟阿娟;
2000s,成都艺术家郭伟、师进滇、何多苓、朱成、赵能智、杨冕、符曦在老白夜;
2005年7月,胡续东在老白夜主持诗歌朗诵会,摄影:王寅;
2008年,导演贾樟柯在老白夜拍纪录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2021年10月白夜重回玉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2021年12月白夜花神诗空间开幕
“开在大理的‘小’书店”
创立时间:2012年9月
地址:云南省大理古城苍坪街56号床单厂艺术区D栋2楼(床单厂店)
(人民路店)2012.9-2016.7
(小王子主题书店)2016.4-2019.9
(海舌店)2016.4-2019.9
小白在2012年移民大理,2023年是她在大理开书店的第十一年,从人民路到海舌风景区,历经关停/搬迁,小白的海豚阿德书店最终扎根床单厂艺术区。这里既是画廊、咖啡馆、艺术商店,也是书友们的宝藏书房,作家、音乐人纷纷前来“拜访”,如今的海豚阿德渐入佳境,聚合着大理的文化、艺术、创意......从初期和大理本土手工艺人、旅居大理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合作,到形成了一定平台规模后的自然传播,海豚阿德和更多的艺术平台、事件开启共创,作为一家顾客70%是全球游客的“旅行目的地小书店”,越来越多地以全国甚至全球的艺文活动的「大理站」的身份出现。近十年正处于大理最近一波“移民潮”,作为“新移民”中的“老移民”,小白和她的海豚阿德,有意无意地推动着人与社区、文化的聚合,和许多来来往往的“书友”一起见证着一个创意生长的新大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海豚阿德书店空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伍迪艾伦电影海报展、嬉皮艺术展览、水象杂志书巡展、声音图书馆展览、反诗歌展览、寂地新书分享会、观影等现场
“续写先锋‘海派文化’,百年‘良友’依旧”
创立时间:2006年9月1日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安徽路5号
1926年创刊的《良友》画报,被中国出版史称誉为“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开创了中国画报的新纪元”,它正是“良友书坊”的前身。2006年创办之初,良友书坊就致力于挖掘“青岛海派”文化。两位主理人,冷艳统筹运营良友书坊空间,臧杰任青岛文学馆馆长,他带领良友编辑部开展了大量青岛本土城市历史资源的梳理和研究,专注于地缘文化研究,对青岛文学艺术文献有系统地发掘与整理,积累了文献展览、人文历史丛书丛刊和学术著作等多种成果。他们编辑出版的《青岛美术寻踪》、《青岛艺术史·文学史稿卷》填补了青岛本土文化出版的空白。良友还开设“少年良友俱乐部”“文学馆放映室”“有度读书会”“未时读书会”等公共教育拓展活动,同时延展运营有塔楼1901、青岛文学馆、青岛日报社历史陈列馆等实体空间。从书店到研究、出版、展览、活动等,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政府和公众对青岛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传承近百年前《良友》的先锋出版精神,如今18岁的“良友依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良友书坊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少年良友“悦读悦美”-哈利波特主题沙龙现场、独立电影交流-顾桃展映场、“赠阅青岛”城市新年计划、德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来访、良友文学现场-杨志军新书签售会现场、良友书坊周年庆沙龙现场
“发现书店生命力,为社区‘提案’发光的生活”
创立时间:1995年7月16日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垂虹路27号
取“先驱者”之意,先行书店已在佛山扎根30年,2016年搬迁入驻垂虹路,过去几年持续的内容耕耘与影响力,无形中带动了周边1公里范围生长出几十家多元的小店。在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垂虹社区,新业态的注入衍生出充满生命力的街区文化,年轻人与中老年原住民并行相处,同时得益于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成为禅城独特的人文地标。除了对在地社区的带动,先行书店还将与人的链接扩散到更多地方,其“书店行”项目六年来链接了全国51座城市和地区的171家书店,以书店运营经验支持推动行业新生力量和行业交流。在内容运营上,先行书店以阅读与读者连接,并与佛山在地文化深度融合,持续举办作家分享会、电影放映、唱片市集、电影征集等活动,作为生活方式探索先锋,不断为社区带来新的生活提案。30年间,先行也历经上世纪90年代民营书店黄金期、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和数字阅读冲击、疫情冲击,它的屹立让人们看到,要找到书店的生命力,比起情怀,更在于自身的“先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先行书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周云蓬音乐分享会、陈平原《都市、故乡与大学》座谈会、止庵《如面谈》新书分享会、陈德森《把悲伤留给电影》新书分享会、《误会》主创见面会、吴琦《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新书分享会
—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从小红书到杂志书,关注和记录当下生活的一切”
创立时间:2021年
一个线上社区为什么要做纸质出版物?一个社交平台如何做自己的原创内容?小红书创立的内容品牌“about关于”用系列杂志书,打破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壁垒,用高质量文本和视觉反哺社区。作为一个关注与探讨生活本质的内容品牌,about目前已出版的杂志书分别讨论了不同的话题:《一出门就心情好》提供户外轻松生活指南,从城市到自然,提醒我们关注“出发”本身;而面对互联网中大量的身材和外貌审视,《出发吧!了不起的身体旅行》给出一份健康生活提案,重塑自我探索的新视角。在“多元的内容选择”中,延续小红书理念的about不仅持续输出能够为用户提供真实信息价值的内容,也在思辨中不断探索着当代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bout 关于:《一出门就心情好》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bout 关于:《出发吧!了不起的身体旅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bout 关于:《啊!原来我是这样的自己》
“创造唯一的、不可复制的灵韵”
创刊时间:2022年
AURUA源自德国著名学者瓦尔特·本雅明所提出的美学概念,糖舍AURUA从中获取灵感,在创造独一无二的居住体验的同时,借助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哲学等能量,唤起人们对于身体和心灵的感知,让生活的“灵韵”重新展现。第一期“风土”,引导人们回望乡村、共议乡建;第二期提问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第三期“神采”,关注日常生活中激发感官的灵动时刻。在统一的调性和叙事美学下,诠释对于当代生活的独特理解。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URUA PAPER》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URUA PAPER》风土
“传递HYLLA式的生活哲学,是在地的也是世界的”
创刊时间:2020年
不同于传统酒店刊物提供周边资讯的功能,HYLLA JOURNAL始终作为品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以具有“起源”象征含义的“树”为主题创刊,探寻树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期以“花园”为主题,呈现世界范围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花园,引导读者抵达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复杂地带。发问于自然和日常中常见的事物,HYLLA从艺术、历史、文化等不同视角深入探讨物件、空间、环境之于当代人生活的意义。HYLLA不仅关注以“居”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场景营造,更激发主体性的思考和创造,共筑当代生活美学与意识形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HYLLA JOURNAL 01》 2020.12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HYLLA JOURNAL 02》 2023.01
“在城市山谷,书写快闪时代的慢享生活”
创刊时间:2020年
《TANKO》持续对檀谷生活故事进行真实的记录,传递并以自身有态度的输出表达,践行着品牌“城市山居,学园市镇”的生活方式主张。杂志以高深度、高浓度的观点为特色,追求丰富与活力的兼容,严肃和潮流的对话,通过“卷首语”和“大稿”展示品牌核心观念,通过“专题”呈现人物故事和品牌生活方式,通过“资讯”和“安居”传递品牌信息和活力。《TANKO》杂志已经出版四期,从“新的檀谷,新的世界”到“慢闪公园特辑:创造生活”再到“丰盛的日常”以及最新一期的“山谷小世界,人间烟火气”,每一期都是檀谷品牌观念和生活方式演进的真实见证。从宏观的论述到微观的日常,《TANKO》愈发贴近人们理想家园的居心地;从空间尺度到叙事尺度,檀谷持续创造兼具品质感和烟火气的生活氛围,汇聚潮流先锋的艺文内容和生活达人,一同探索丰盛和活力的当代生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TANKO》
在慢闪公园采访参加“未来古典少年乐队”的檀谷业主小朋友 / 摄影:大治
单向空间檀谷店开业之际,采访单向店长 / 摄影:阿莲
“十年12本杂志,建立品牌与地方共同成长的长期关系”
创刊时间:2013年
2023年11月,一坐一忘出版了第十二期专刊——《还是爱云南》,再次回到始发的土地,为读者呈现更多样的云南和更多元的群体生活。持续将山野用纸质刊物记载和传播,一坐一忘不仅为品牌客户分享和传递更真实的云南风味,也从味觉背后的故事出发,照见更多元的人、物、自然与生活图景。从刊物到餐桌,一坐一忘坚持以亲身探访为基础,建立土地之间的长效连结,激发不同文化人群的交融共通,用持续的内容表达理解地方。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第12期专刊《还是爱云南》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刊物采编途中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用食物连接城市与乡村,让土地和生产者被看见”
创立时间:2013年
从自有农场到“餐饮+新零售”综合空间,再到以“新型菜场”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空间,柴米多用不断更新的场景和迭代的模式,打开小地理产区的更多可能性,为特定消费人群和中小型生产者构建完善的食物供销体系。通过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和柴米多生活学院,将农业与烹饪、手艺、生态修复、自然教育、户外、艺术等多领域结合,引导消费者关心食物的来源,回到生机勃勃的土地,也构建起城乡协作对话的桥梁。
2023举办大理毽子节,用一枚小小的毽子连接了有温度的大理社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柴米多农场
“商业化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可持续才是”
创立时间:2021年
东边野兽既是一个专注中国草本的美肤品牌,也是一个实验性的共益生活方式品牌。做产品,东边野兽坚持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和准则,从原料到包装,不为自然环境增添负担,同时在研发中避免对动物造成伤害。卖产品,东边野兽遵循公平交易原则,不剥削和异化生产端的人与物,用收益回馈当地。从产品再到空间,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让更多的共益计划落地社区,让品牌空间、艺术驻地、图书馆、村民公共活动中心在这里聚合。不仅探索健康与美的东方解法,也在深究商业与社会、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成长的可持续道路。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云南维西塔城驻地计划」展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小朋友穿着回收塑料瓶再造的校服
“慢慢地织出城乡共创的未来”
创立时间:2020年
从独龙乡开始,八年来naze naze与多地村落的织女们建立联系,持续探求手工纺织传统与城市生活连结的可能性,实践和完善从织女手织、产品制作、产品售卖到收益回捐的互惠体系。通过有署名化的生产方式,以及为在地妇女们组织活动,naze naze尊重织女们的主体性创造,鼓励她们发现和感知自我表达的价值。2023年,naze naze带着织女们的作品去到伦敦设计周,向更多人展现传统手工制作的鲜活生命力,也织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相互连接的意义之网。2024年,naze naze将完善独⻰江在地空间的运营,举办四个项目地点联合的织毯大赛,进行海外pop-up,用更多新项目持续共益在地社区和消费者。
大利和独龙江的姐姐在发布会研究俄亚织物 / 摄影:胡焕然
第一届孟连织布大赛 ,106位织女参与 / 供图赵花花
2023第三届独龙江乡织毯大赛 独龙江评选 / 摄影:杨时平
“以猫为先,让猫咪引导我们思考”
创立时间:2016年
在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改造世界的过程中,pidan试图为猫咪创建更好的生活。打造首家自营咖啡馆sorry dog,用室内和室外的空间设计,“让猫咪安心做猫咪,让狗狗轻松做狗狗”,突破性地拓展了“宠物友好”的主流叙事,关注到城市中不同生命的多元需求。今年,pidan Gallery作为abC艺术书展的特别展区,关注动物活动如何在长时段历史中影响人类社会,引导人们用动物的眼睛看世界。pidan还长期投入绒化街区城市宠物友好地图企划,以及pidan Care流浪猫绝育计划,以周为单位思考和行动,无差别地关注城市中的生命体和生命体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sorry dog咖啡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pidan Gallery
“一个小罐子,可以让多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返航”
创立时间:2015年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后疫情时代,“可持续”是一种理念?或是一次行动?截至 2024年1月,78座城市,489个返航点,超过23万返航旅行者,超过3100万个空罐,三顿半用一场持续五年的咖啡空罐回收计划,展现“可持续”实践如何伴随品牌和消费者,一同穿越周期。通过与更多城市空间和品牌携手,三顿半不断升级「返航计划」的价值点,更年轻、更趣味、更有创造力、更具有城市文化的气息,在创造连接的温度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推动了人们思考如何成为具有社会责任的消费者。自 2023 年下半年起,「返航计划」从每年两季升级为每月一次,返航日常化,也带领人们将对可持续的关心融入日常。同时,三顿半还致力于开发AFTERESSO®️ 咖啡渣循环再生系统。在第七季「返航计划」中,收集了214家咖啡馆的咖啡渣并将其制作为延展性丰富的产品,探索 AFTERESSO®️循环材料应用的无限可能。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返航计划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FTERESSO®️ 展览,AFTERESSO®️是三顿半的咖啡渣循环再生系统,将咖啡渣进行回收处理,并制作为可长期使用的产品。
—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从儿童视角出发,同时回归到大人们的思考”
时间:2023年8月26日至11月19日
发起机构:A4美术馆
一个即将步入十周年的儿童艺术节?为儿童与成人创造的共同城市节日?每年与上千位儿童共同创造?若未关注到iSTART儿童艺术节,我们不会发现关注“儿童”其实有那么多议题可以切入,有那么多具体、多样的事可以去做,“儿童”也不止关乎儿童......iSTART儿童艺术节由A4美术馆于2014年发起,十年间,逐步从成都,拓展到来自23个省的34个城市,也从城市家庭,社区,学校拓展到了更多乡村,以及特殊儿童群体中。2023年开启的第九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以“无限游戏家族”为主题,从发掘自身的能量展开,到理解身边的家庭,进而影响更广阔的世界,这不只是孩子们的游戏,也可以让大人们看到各种孩子们的心声和背后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在iSTART的影响下,这种微小的发声、创造与实践,也许会是改变未来的一股大大能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开幕合影,第五届iSTART儿童艺术节,A4美术馆,2019;
开幕现场,第九届iSTART儿童艺术节,A4美术馆,2023;
展览现场亲子互动,第九届iSTART儿童艺术节,A4美术馆,2023;
生活的积木展览现场,没大没小的世界,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A4美术馆,2016;
展览现场,第一届iSTART儿童艺术节,A4美术馆,2014
“地域型艺术节模式基于本地实践的第一次正式落地”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至2023年2月9日(正式展期)
(日常运营目前仍在进行)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瀚和文化
2018年,致力于在国内推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策展人孙倩联合北川富朗共同发起了“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计划”。2023年,南海大地艺术节落地广东,这是地域型艺术节模式基于本地实践和中国创新的第一次正式落地,其以地域型为最大特点,在广东佛山南海区西樵镇全域176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按照三大组团、八个分区进行布局,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组艺术家创作的73个项目分布其中,这也让游客的观览体验更像是以艺术为路标,对这座岭南小镇的一次全域深度游。自开幕之后的94天的活动期内,艺术节为南海西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在结束正式展期后,更是进入了跨越四季的全年日常运营模式,这是对起源于越后妻有的地域型艺术节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大地艺术节中国化、本土化过程中的一次积极尝试。在大地艺术节的场景中,艺术之于游客就像是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新导览形式,而原住民们也收获了对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梳理和保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马岩松《大地之灯》摄影:李均良;诺曼穆尼《蒲公英》摄影:田方方;陈粉丸《阿墙》;太平墟招牌计划,摄影:田方方;刘庆元《海边的餐厅》;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艺术项目《西樵禅钟》,来自艺术家朱哲琴,摄影:田方方;《醒狮操》舞蹈家周星夙带领西樵镇的小学生们共创;2022年5月,孙倩团队带领刘建华在南海考察
“设计日常化,所有人皆可参与其中”
时间:2023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
发起机构:Design360°
Design360°设计节围绕设计展开,是一个传播多元观点,激发创意对话的场域。其邀请国内外设计师、创意人、行业先锋,共同探讨亚洲语境下的设计现状和未来,洞察设计在当今商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价值和影响。设计节以展览、设计大会、设计市集等方式,链接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个体和品牌,并鼓励交流对话,不论初入行或者耕耘多年的设计者、品牌,或者更广泛的大众,皆可参与其中,设计日常化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而这也是设计之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Award360°终评入围作品展、设计大会、品牌/创作者展区
“让独立创作的艺术精神得以被发掘和传播”
时间:2023年8月18日至8月20日
发起机构:奇点计划®
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占据着新生代的审美世界,也记录了我们重要的童年光景,各种绘画制作风格的创作者不断涌现,而他们在这个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里,也应当被看到。抱着让独立创作的艺术精神得以被挖掘与传播的想法,奇点计划®在2017年发起了奇点艺术节,这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插画和漫画的艺术节,并在几年间一直持续不断将国内外优秀的独立艺术创作者介绍给观众,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奇点艺术节2023·成都站于东郊记忆举办,与园区新潮的氛围相融,汇聚了从全国的艺术家征集中甄选出的来自个31城市,共130组优秀的独立艺术家、独立艺术单位。在这个属于独立插画和独立漫画的节日,在这个艺术家们的创作展示平台,文字有了画面,思想有了色彩,丰富多样的潮流玩法塑造了新时代的年轻体验,衍生插画与漫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2023奇点艺术节现场
“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与国内外艺术家共享交流之地”
时间:2023年10月17日至10月19日
发起机构:陶溪川文创街区
陶溪川一直在做着不同的尝试,去培育“文化创造与生长的土壤”,创造一种青年创作者们的理想生活,市集是陶溪川十分重要的链接平台,而春秋大集便是其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春秋大集自2017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年春天和秋天,集市一开,便有来自各国的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画廊、艺术家、设计师来这里摆摊售卖与交流。2023春秋大集以陶瓷为源点,以For Dream为主题,以“民族的,世界的”为背景,进一步聚焦民族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装饰设计、行为艺术、非遗手艺等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呈现,吸引了50余个国家200余名国外艺术家参与,加强了海内外文化交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乐烧;非遗雕刻技艺表演;个人音乐演出;国际艺术家;集市一景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在当下最鲜活的市场需求下,一次顶尖创意与商业的‘交锋’”
活动时间:2023年8月25日至8月27日
发起机构:TOPYS
如何通过一次聚集,精准且全面地连接创意人、品牌、企业和社会?我们在MINDPARK创意大会能够看到答案。“连接万千创造者"是MINDPARK创意大会一直以来的希冀与使命,MINDPARK创意大会始办于2017年,至今已举办4届。4届以来持续邀请全球创意及商业精英,通过创新形式分享商业趋势与方向。2023MINDPARK创意大会以“多重视角 多维创新"为主题,在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现实下,重新梳理创意的愿景与价值观、制定未来行动指南。而其分享嘉宾,也皆面向全球创意人,独家定制了演讲内容,遵循双向research原则,以在当下国内最鲜活的市场需求下,架设交流、碰撞和合作的桥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大会现场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在艺术书籍领域具备前沿视野,并展开持续性的多媒介跨学科探索”
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6月18日
(第八届abC艺术书展·北京)
发起机构:abC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独立出版的?和传统图书市场体系相比,独立出版又“小众”又“野”,但也成为一代代艺术家、少数派社群发声的媒介。abC艺术书展便是这么一个能够给创作者们集中展示和交流推广的平台,以书展的获得受众,更好的维持出版创作的继续。自2015年9月发起以来,abC艺术书展多年来持续关注并参与中国艺术出版的场景发展,与海内外数百个书籍创作者、出版机构开展交流。第八届abC艺术书展先在北京开展,后游牧至杭州,以“钻下去,长出来 DIG IN & GROW UP”为主题,下设九个特别展览项目,展示了诸多独特视角上的艺术书籍文化。其在艺术书籍领域具备的前沿视野、展开的多媒介跨学科探索,使得具有媒介性、材料性、作者性的表达方式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挖掘了独立文化的潜能与价值。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第八届abC艺术书展现场、第七届abC艺术书展现场
“富有探索性与启示性的研究、主张与讨论,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城市”
时间: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3月
主策展人:
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Aric Chen)
关于深港的城市回忆与未来期许,我们能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方方面面中看到。展览由深圳一方于2005年发起,是全球首个以城市和城市化为固定主题的常规设性国际双年展,以双城互动、一展两地的独特形式开办。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场首次来到罗湖——这个改革开放的起点、深圳最早的中心城区,分展场遍布前海合作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历届深双分展场地域版图最为辽阔的一届,15个国家的318位参展人参与,共同呈现208件作品。“生息的城市”是一个共生之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届双年展便以“城市生息”为主题,通过超越人类中心的视角展现城市中的隐藏维度,让观众以万物的视角观察、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和文明,设置“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或许我们能从其中更好地去理解“城市共息”的内涵。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现场,摄影:忧忧(1-7)
“明亮的摄影文化沟通窗口与肥沃的影像艺术创作土壤”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至2024年1月21日
发起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于2015年联合发起,它就像一个明亮的窗口,让我们与世界可以互相看见,亦如一捧肥沃的土壤,将一个个青年影像艺术创作者的梦播种其间,助力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国际舞台发声。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厦门开启,依然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引进海外优秀影像作品,并特别推出“群岛计划”,以“艺术并不孤单”为主题,以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为出发点,辐射和联结多元文化、艺术和生活空间,开启一场城市艺术漫步,联动25个点位呈现“群岛计划平行展”,包括位于厦门市“集美大社”和“思明百家村”两条策展路线,以及在厦门和泉州三个独立展览空间......这是集美·阿尔勒在超越地缘的艺术联结上所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在这个巨大的艺术理想实验场里,我们得以共同找寻生活的答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现场;群岛计划 思明百家村「日常烹调法X百家村」展览现场;群岛计划 集美大社「到此一游.JPG」展览现场;群岛计划 大社夜游活动;群岛计划 集美大社「到此一游.JPG」展览现场
“从不同维度触及伦佐·皮亚诺的建筑之道和人文思考”
时间:2023年9月29日至11月19日
发起机构:天目里
展览落地于杭州天目里,天目里是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在中国的首个标志性项目,由一个苹果构想出的这个绿洲般的“城市客厅”。展览聚焦在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简称RPBW)遍及世界的项目,模型岛屿《亚特兰蒂斯2022》 一次性集中呈现了其迄今为止设计执行的114个项目。5部实地探访拍摄了5座RPBW的纪录影片深入引领观众,通过日常生活将建筑塑造成具有生命力“有机体”。有关伦佐·皮亚诺的访谈短片以及更多项目文献资料更进一步引领观众理解伦佐·皮亚诺以及RPBW的发展愿景。展览从不同维度触及了伦佐·皮亚诺的建筑之道和人文思考,构建起对日常生活和所处环境新的探索、感受、再发现之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模型岛屿《亚特兰蒂斯2022》局部,摄影:66JIANG;展厅外部,摄影:66JIANG;展厅内部,摄影:66JIANG
—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在流动与聚集中,向陌生人解释自己”
城市据点:北京
空间地址:
杭州市玉鸟流苏苑1-101-1
(杭州良渚大谷仓店)
杭州市丽水路远洋国际中心B201号
(杭州乐堤港店 )
北京市京潭中路7号院1号楼檀谷C8区
(北京檀谷店)
北京市东坝镇53号朗园stationD3-1座
(北京郎园Station店 )
河北省秦皇岛二号路
阿那亚南区小镇8号楼
(阿那亚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怡和路与怡兴路
交叉口东80米(顺德 ALSO 店 )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银座1丁目6-1
(东京银座店)
空间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当它真正走近某个地方后,所显现出关于“流动”与“聚集”的力量。单向空间便是一个关于“流动与聚集”的场域。在创立19年间,单向空间从一所独立书店衍生为融合性的综合空间,如今已在国内外城市落地了多所实体空间。在过去的2023年里,单向空间还先后走进了杭州良渚、顺德 ALSO、北京檀谷、日本东京、北京郎园Station。如今的单向空间还在持续探索着文化、出版、文创、影像等不同领域的交融,在流动与扎根地方的过程中,向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解释自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单向空间在宁波甬江天地、开到东京的单向街书店、“偶然与想象”展览现场
“用不断延展的文化界面,走近城市和乡村中具体的样本”
城市据点:西安
空间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路西安大都荟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
城埝街59号Localand·城厢会客馆
从“离乡热”到“返乡潮”,如今的人们不再对大城市盲目崇拜,而是越来越重视“地方”的意义。基于对地方的好奇,Local本地是一个工作边界不断延展的文化机构。2006年起,以文字、影像、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对城市与乡村进行记录和研究。Local本地坚持“长期主义”的方法论,通过观察、记录、研究、实践,从一个计划到一本书,一个空间到一个项目,可以开展很多年。如Local本地曾耗时3年收集西安最具市井气息的集市——有关西仓的一切,并整理出版成《市井西仓》一书。2023年,继《市井西仓》后,Local本地发布了又一本关于西安城的切片式研究作品《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秉持“艺术介入”理念,己形成系列的展览出版/传播体系。多年来持续围绕构建“新本地文化”进行内容生产,更凭借成熟的执行团队与落地执行经验,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领域,累积了一系列具有样本意义的改造项目案例。2024年,新的城市更新项目「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即将开放,在西安老城区极具特色的的区域,激发新旧融合的活力,探索城市市集品牌的可能性,创建城市更新项目新的样本。
《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一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由Local本地出品,对东大街的建筑形态、街巷生活、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记录与系统性呈现。
Local本地发起的城市文化复合空间群Localand
“往往是‘反派’,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线索”
城市据点:厦门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岳路
213号NOA Hotel 3F
一只耳的名字源于《黑猫警长》的同名反派,这个来自闽南的艺术内容组织,关注艺术视野下的地缘性与时代性,并持续制造着空间/杂志/播客/展览/事件等。《啲叻 DEALERS》是一只耳发行的独立杂志,自2020年创刊,以深度对话的形式关注各领域创作者,每期不同主题,曾涉及AI艺术创作、独立策展人、独立出版、漫画、涂鸦、女性主义、变装皇后等。一只耳持续关注着闽南在地文化的发掘与表达,2023年关于一只耳最具瞩目的事件之一,是其联合退化建筑发起的首届赤脚艺术书展。这个书展以艺术书和出版物为共情媒介,串联艺术展、音乐演出、公共教育板块,希望以此重拾城市里必要的公共性。创立至今,一只耳为我们不断提供着认识世界的另一种“线索”:无论是通过《啲叻 DEALERS》杂志让创造力流通;还是通过以艺术书店为核心的复合空间,去关注多元多变的局部文化与艺术创作,扎根在厦门的一只耳,持续为在地青年提供一个个生动开放的交流现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一只耳 Art&Books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首届赤脚艺术书展
“建筑、生活方式及更多……”
城市据点:成都
空间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德必川报易园B120
Z/S STUDIO首先于2014年成都创办了建筑与生活方式新媒体“一筑一事”。作为内容创意机构日益成熟,Z/S随后陆续创办了家居新媒体“宅二三”、出版品牌“四开”、策展式艺术书店“皿口一人”,以及“五造”空间策划中心、ZSDC(Z/S设计中心)等。Z/S基于“内容”与“社群”进行“观察”与“营造实践”,实现了持续的在地探访及田野调查,并对数千位活跃在国内外的创作者(创意人、主理人)访谈及连接,在一系列计划中,以具有生长力和共建属性的策略,为新地产、新文旅、城市更新、乡村建设及生活方式领域的众多品牌/项目提供策划、品牌、内容、推广、竞赛、展览等注重整体性与定制化的全案。多年来的工作,尤其是先后推出的多本“成都城市指南”,也让Z/S成为推广与连接成都创作者的强有力的机构。同时,Z/S开始深入拓展上海、东京等城市,成为积极开拓的中国新生代创作者。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Z/S STUDIO旗下“一筑一事”出版的四本《成都》;旗下“四开”出版的两本系列书《工作,就要不拘一格》与《中古、二手与永续》;旗下“皿口一人”的杂志游牧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Z/S STUDIO举办过多次929周年活动将成都及国内创意力量聚集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在非常非常微小的行动中,理解我们目力所及的城市”
何志森的身份有些难以界定:是不那么常规的策展人、美术馆馆长以及大学副教授。他虽任教于建筑学院,但却不满足于固定的教学地点;虽做着关于建筑设计的事,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造房子的建筑师。事实上,何志森更像是一个不断打破边界的游牧者,在学术和现实、日常与想象间不停游走,“跟踪城市”才是最重要的工作。2013年,他开始在中国建筑院校之间开展Mapping工作坊,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普通人的生活世界里。在过去的一年里,何志森通过Mapping工作坊寻找灵感的方式,还是通过不断关注着城市里具体而微小的细节:如跟着阿婆走盲道,观察她使用城市的路径;在一个广场里,发现由垃圾桶和楼梯构成的“活力”区域;他还发起种种与社区有关的项目,如“布碎花园”社区种植项目,与制衣工人合作完成布碎花……何志森通过不断的好奇、实践与观察,启发着人们关于“具体事物”的力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Mapping工作坊开展至今的“看见最初500米”社区艺术项目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Mapping工作坊开展至今的康乐“布碎花花园”社区参与项目
“从城市到乡村,一个建筑师的‘复得返自然’”
在城市生活变得愈发紧凑焦虑的当下,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回”乡村。建筑师施国平便是这“返乡潮”中的一个,并以其扎根成都铁牛村的规划实践,启迪着建造者们对于乡村的理解与视角。2012年,施国平因负责复建明月窑的工作偶然来到蒲江,2017年,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这里创建了“麦昆塔”未来乡村生态社区。作为麦昆塔社区、成都明月村与铁牛村的总规划师,施国平立足于真实的自然中,不断创造着生活更丰富的样态,并在乡村完成了从一个城市建筑师到乡村规划师的转变。过去三年间,施国平所留下的乡村空间里,逐渐生发更多可能。同铁牛村一起生长的,还有「丑美阿柑」品牌,创立以来,丑美阿柑坚持从土壤改良开始践行生态种植,逐渐成为柑橘产业的先锋潮牌。2023这一年,在丑美阿柑的联动下,有9家企业成为了阿柑生态的共建企业,吸引了超过2000位来自全国各地共建者的参与。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如今的铁牛村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铁牛村新青年
“将‘无用艺术’有用化,为普遍严肃的建筑行业培养幽默感”
在一味强调“进化”的时代,人们所处的城市里的破碎化成分正在不断被吞噬,多样化被消解,标准尺度正在如大雾般慢慢覆盖每条街巷。在这种强烈的、向着单一尺度进化的城市动机下,“退化”表达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立场。“退化建筑”位于厦门市,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尝试将建筑与不同媒介对接、输出城市和建筑观点的开放创作机构。不同于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退化建筑倾向于在工作中寻找艺术观念、视觉语言、空间建筑三者的平衡,破除大众对建筑的既定理解。最近,在厦门老城区的一个6楼屋顶,退化建筑打造了全新的DVLN PaRK退化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屋顶小型生活方式街区,他们希望这里不同于新城中标准化、连锁化的购物中心,而能成为让人停留、与周遭社区建立友好连结的城市新界面。2023年,退化公园迎来了新的事件:这里举办了由一只耳联合DEVOLUTION 退化建筑发起的首届赤脚艺术书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退化城市”展览现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退化建筑在厦门打造的“退化公园”
*点击名称查看更多
“从一家酒馆,成为集聚年轻生活方式的‘共同体’”
在早C晚A逐渐成为多数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当下,酒精这个元素还可以怎么“玩”?从一个酒馆到一个充满年轻力的社群“共同体”,跳海酒馆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跳海是一家年轻的社区酒馆品牌,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目前已经开设了20多家线下酒馆,并拥有200多个高活跃度的酒精社群。不同于纯粹“以酒为生”的酒馆,跳海更像是一片依托酒精这个元素而营造起来的新型“共同体”:在这里,不同背景的人们相聚起来,共同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与活力的青年世界。2023年,跳海共新开8家酒馆:在上海,把新据点推进到城市的梧桐区、菜市场、五角场;在深圳,自建了立体小菜园,摆着露天小桌喝酒;在杭州,守在了滨江路商圈上下班的必经之地;在北京,开在大钟寺互联网大厂楼下。跳海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酷的酒馆,但愿意和朋友们在深夜面对共同的问题,因此与建立起认同感。对跳海来说,在这并不算容易的一年里,最幸运的是,“当人们聚在一起,事情就会发生变化。”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跳海的系列事件,最后一张为团队大合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跳海日历2023
“在中原的城市与乡村,寻找‘诗山河’”
相较于早期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如今的乡村建设者在实践中逐渐明晰了自己在乡村建设中的“可为”与“不可为”。作为最早投入到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人之一,左靖于2007年便开始在皖南的乡村地区进行调研,至今依然和各个行业的人携手,寻找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能性。如今策展人与城乡工作者是左靖的主要身份,2023年,其带领的左靖工作室依然扎根地方,完成了数场事件:在湖北荆门,其策划提升的沙洋油菜博物馆开幕;在河南修武,进行第四年的大南坡计划,举办第三届南坡秋兴 2023: 诗山河;在河南信阳,发起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在河南郑州,策划了“从空间到地方”的大型展览活动……活动与展览以外,出版一直是体现左靖营造精神的重要部分,其自2012年创办的杂志书《碧山》,一直在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并探讨以此为源头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最近这个系列还上新了《碧山14:食物》与《碧山15:食物续》。此外,2023年9月,景迈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左靖及其团队工作七年的成果《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巡礼》也于当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油菜:从全球到地方”展览现场,摄影:张鑫;
大南坡四季美术课,春季,大家用壁画改造校园旱厕;
“南坡秋兴2023:诗山河”活动现场,摄影:谢颖、张鑫;
南坡秋兴2023——“诗山河考:陟北游”展览现场,大南坡美学中心,摄影:凌敏、三金、张韵雪;
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TBB信阳书墟”系列活动;
诗山河·陆之舟 | “从空间到地方”系列活动;
“诗山河:园博生态城城市研究与设计概念展”展览现场,摄影:金玮琦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碧山15:食物续》《碧山14:食物》主编:左靖 执行主编:相欣奕 大象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巡礼》主编:左靖 执行主编:王彦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3年10月出版
“把社会作为方法,设计‘社会空间’”
近年来,国内的城市更新领域逐渐呈现出更加关注“人”的主体性、多面性和社会能动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筑、设计师们开始介入社区空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调整。2015年,周子书成立了地瓜社区,正式把社区作为方法,展开进一步的社区公共空间的行动研究。基于地瓜社区的实践,周子书梳理出“社会设计”的概念,并提倡用社会设计的方法去修复和重构组织创新中的社会关系。发展至今,社会设计对空间的人本思考依然具有启发性,仍在激发着当代更多设计者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生产方式。过去的一年里,周子书的工作重心关于在高校里的教学和田野实践,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他是学校社会设计方向召集人。2021年至2022年,周子书推动开设了「社会设计在中国」系列公开课,用自下而上的、分布式、社会化、跨学科共建的方式探讨对中国“社会设计”的发展与共识;2023年6月,与央美共同发起成立了“社会设计在中国”基金,一次推动和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去观察和了解自己家乡的社会变迁,重新思考自己和家庭、家乡之间的关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周子书将对北京、成都4个地瓜社区背后的动人故事、7年成长历程的全面总结与深刻反思,浓缩在一本《地瓜社区:共享空间营造法》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社会设计在中国课程、地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