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备考经验 | 学好语文不再是一门“玄学”
· 编者按 ·
有人曾说:“语文在我眼中是一门玄学,我是分不清它是难还是简单的。”的确,语文常常因其“玄学”的特性成为考生心中的“噩梦”,可如今的大环境驱使着语文的地位不断上升,怎样才能摆脱语文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呢?清小华今天又邀请到了几位学霸,为大家进行分享——
有必要知道的“混元功法”
分享人:桂雨谦
有必要知道的阅读技巧
分享人:杨朔宁
01
论述类文本
02
实用类文本
03
文言文
有必要知道的写作备考经验
分享人:姜丰
01
平时积累
02
考场实战篇
彩
蛋
2021成都一检(转自“金考卷”公众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北宋的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既是重要的政治人物,又是成就极高的文学家。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分歧很大。宋神宗重用主张变法的王安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因此失去宰相职位。后来王安石变法受挫被免职,司马光重新为相。
但他们对对方的评价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
苏轼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强烈反对者,这极大影响了苏轼的政治命运。而在“乌台诗案”发生时,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被贬黄州几年后,苏轼路过江宁拜访早已退居的王安石。二人相聚甚欢,同游数日,共览江山胜迹,尽论文章学术。
班级计划举办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读了上述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士人——共治天下的光
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士人——共治天下的光》。
司马光、王安石、苏轼,人尽皆知。看他们相爱相杀,你可能会艳羡文人同游山水、笑谈天下的浪漫;或许会拜服在他们不计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量下;也不免因他们犀利、优美的文辞叹为观止。可在我看来,身为传颂千古的翩翩君子,他们代表的士人共治天下的精神,才更为深邃、有力。
这种精神,源于他们共有的理想抱负,既是坚守、亦是认同。
王安石不满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厉行变法,决意再造山河;司马光和苏轼则认为王安石大刀阔斧地改革有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还是缓图国家复兴大计更为稳妥可行。可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与攻讦,他们的态度立场始终未曾改变。这正是士人的精神,坚守着自己的治国理念,不因现实的残酷随波逐流,为了心中的理想社会踽踽独行。
他们虽因政见不同有所争执,却并没有互为仇雠。司马光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此言如昨,高士鸿儒间的惺惺相惜不只是对彼此文辞的欣赏,更是彼此间的理解包容。而在我看来,大度的君子之风,除了他们的个人魅力,更是他们作为国家之智力,当以国为先的共识。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朝堂上发出多少不同的声音,大家其实殊途同归。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理想自士人阶层在阡陌中崛起,就成为这个群体共同的信条。从孔子云游列国,宣扬“克己复礼”来结束礼崩乐坏的乱世纷争;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主张“开眼看世界”来告知世人大清帝国承平下的隐忧。基辛格有一句话:“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千古江山,风雨飘摇。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有一批勇敢的人挺身而出。这样的人又往往来源于读书人这个群体,他们可能是游士,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百官,也可以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领袖。他们携手并进,绽放共治天下的光。
放下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利己主义,固然是他们教会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但他们作为政治家,坚定不移的政治理念,心忧天下的共识才更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们眼里的星辰大海,构成一片耀眼的星图,蕴藏着华夏文明几千年存续下,生生不息的力量!
谢谢大家!
往期精彩
亲友经验谈 | 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