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奖故事 | 徐海珂:立志做一名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探路人

清华招生 2022-06-23

编者按

近日,清华大学2021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举行,共15位候选人现场进行答辩。其中,来自交叉信息学院的徐海珂同其余9位同学共同进入了现场投票前10名。徐海珂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跟随文字,走进徐海珂的清华故事。



海珂于清华学堂门前


徐海珂

 HAIKE XU

  • 以一作身份发表论文两篇(COLT 2021,UAI 2021)、共同一作一篇已获接收函(ITCS 2022)

  • 曾获 ICPC 区域赛冠军、CCPC-Final 亚军

  • 清华大学第 20 届跳水比赛男子单人入水项目冠军


“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探索人工智能背后的根本性原理,立志做一名基础研究的探路人。” 徐海珂海将其写在特奖候选海报上醒目的位置,这句话同时也贯穿了他从大二开始的科研路途。


在一次牛津访学中,徐海珂与两位从事物理方面研究的学长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努力打拼、默默钻研艰深学术难题的身影打动了尚在大一的海珂。一颗真正自发地、想要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种子在他心中播下: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想做这样的事情。


海珂大一暑假在牛津大学访学


徐海珂的第一次科研跟随的是交叉信息院的李建老师,研究“在线学习”中的多臂老虎机问题。这是一个前沿的理论问题,该问题的理论突破有助于设计出安全高效的推荐算法,从而维护公平稳定的网络环境。徐海珂的首次科研尝试非常顺利,短短三个月就取得了突破。然而,命运似乎与这名年轻的研究者开了个玩笑,在他们准备投稿之时,该问题已被最新发表的论文解决,并从理论上再无超越的可能。


谈起当时的波折,徐海珂依然有一丝不甘,“虽然这样的事情之前听别人遇到过,但我从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况且还是在我第一次做科研的时候。” 


当时的徐海珂初次上手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非常期待能发表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还未来得及尝到甜头,就遭遇了如此挫折,难过与沮丧的情绪接踵而至。然而,繁忙的课业令徐海珂无暇分出过多的精力在自己的情绪上。只是跟平常的好友们吐槽一番自己的遭遇,再听一听大家分享最近的惨事,觉得自己也没那么可怜了,心情顿时好了大半。同时,内心顽强的意志推动着徐海珂立刻调整好状态,继续前进。“这条路被堵上了,那我只好赶快找下一条路在哪。” 徐海珂笑着说道。



初绽光芒的学者海珂


在老师的鼓励下,徐海珂仔细分析了他们与新发表算法的差异,并逐渐意识到他们的核心思想比想象中更具普遍性。最终他们成功将算法扩展到了另一个场景,并凸显了算法独特的优势,最终被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UAI 2021 所接收。这次的经历使海珂意识到了深入基础、探索问题本源的重要性。


在大二的暑假,徐海珂跟随斯坦福大学马腾宇老师和华盛顿大学杜少雷老师,进行“强化学习理论”的研究。在这段略带传奇色彩的研究经历当中,徐海珂将“在线学习”领域中的“决策消除”技巧开创性地引入了“强化学习理论”领域,并解决了该领域中前人一直无法攻克的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发现令徐海珂自己都十分惊讶,因为其中使用到的技巧来自于他为第一段科研做准备时阅读到的一篇文章。“我当时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动,突然就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海珂说。


在完成严格证明的过程中,徐海珂曾在最后一小步卡了许久。之后的某个深夜,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推翻前面的一切,重新来过。“有的时候,只有你愿意放弃之前的一些错误思路,才有可能开辟新的想法。” 经过这样一番决断,徐海珂果然顺利地完成了证明过程。


徐海珂在 COLT 2021 上展示他的成果


最终徐海珂的成果发表于理论机器学习顶级会议 COLT 2021,并成为了今年该会议收录的我国论文当中唯一的本科生一作。这段偶然的经历也让徐海珂意识到了跨学科广泛探索的意义,理论研究要求的深度也许并不意味着局限在一个细分领域里。



恐高的跳水冠军


清华大学素有“体校”之称,大一时的徐海珂为了防止挂科有意识地花了一些精力在体育锻炼上。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对一些项目的喜爱,远超学校课程对同学们的要求。在他看来,体育不仅能够很好地放松身心,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乐趣。


徐海珂几乎隔天就会跑三千米,并且往往会叫上一名同学同他一起跑。由于其他同学跑三千米的频率并不如他这么高,他一般会轮番叫上不同的同学,与他一起边跑三千米,一边讨论科研等有意思的话题。


海珂获得校跳水比赛男子单人入水项目冠军


徐海珂在校期间还获得了一枚沉甸甸的跳水金牌,提及为何会选择跳水这个项目,他给出了两点原因。一来跳水是清华的特色课程,我觉得我一定要体验一次。二来我比较恐高,现在可能也是。我觉得跳水可能会给我克服恐高带来一点帮助,因为跳水这项运动有一个特点:越是觉得害怕越容易受伤,反之如果按照在陆地上练习的动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话,就会做得很好。”


海珂的同学说,徐海珂是在被他不小心踢伤后坚持练习,最终获得了跳水冠军。对此,徐海珂表示当时是陆地上练习倒立入水动作正常的一环。起初这个动作是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在一次帮助对方倒立的尝试中,可能事先没有做好沟通,导致自己被踢了一脚。如此看来,徐海珂在学术、体育乃至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兼具一股异于常人的韧劲。但凡付出精力的,必是喜爱的,既是喜爱的,便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



集体中的海珂



在同学们眼里,除了“男神”“强”“帅”“大佬”等赞誉外,不乏“腼腆”、“天然呆”、“傻乎乎”等有着鲜明风格的评价。事实上,在多数同学的第一印象中,徐海珂的性格较为文静内向。


然而,徐海珂却是课堂上和课后提问最多的那个人。在他看来,自己沟通交流的需求更像是被学习和科研触发的。上了大学以后,徐海珂逐渐遇到了一些独自一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同学与师长们的帮助,并进一步发现与人沟通是一件能带来快乐的事情。在和马腾宇老师的科研合作经历中,徐海珂对沟通交流重要性的认识也被再一次强化。他意识到,要学会清晰、准确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别人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合作。“我可能和大多数同学相反,我跟老师交流反而不是那么恐惧。这大概是因为我把跟老师交流当成纯学术的探讨。用对待科研的态度去面对,因此不太会在意一些面子上、社交方面的问题。”


在日常的学习中,海珂并不喜欢赶 DDL,而且想要时刻保持作业列表是空的。他认为,这样能在花同样时间的前提下带来不少好处,包括较为轻松的状态和较为自由的时间安排,他还曾真诚地向各位同学安利这种策略。


如今的徐海珂,是计科 80 班的学习委员,也是 IIIS Seminar 的联合主持人。做过听众和演讲者的徐海珂,决定从台前走向幕后,成为一名组织者,从学长的手中拿过接力棒,为交叉信息院学术交流之风的传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同学们想说的话

祝贺祝贺 * n      实至名归 * n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卡了一天的作业,他说半小时就能秒。

                                                                    ——  c s l i m i t 


虽然珂特日常话不多,但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和专业领域,珂特完全是滔滔不绝。我曾经和珂特合作过一次课程 project,每次都是珂特拉着拖延的我,给我讲他的新发现。还记得一次 os 课后,他“缠”着徐葳老师讨论他做的 project 能否应用在实际系统中。珂特看似木讷的外表下是一颗真诚待人、热爱专业的心。 

祝贺珂特~为叉院争了一口气。另外我也想说,无论是否有机会评选特奖,对于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我相信你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小 C



珂宝妈妈爱你!                                           —— 不知道 p


大学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起马杯踢毽的时候,会一起晚上一起练。珂特总会说他拖后腿(明明踢得很好)。然后正式比赛中,我们总能踢得比平常好,而且一年比一年好,他真的非常专注,做什么事情都这样。他一直有一个习惯,喜欢对所有问题追问~

想对珂特说:初中的“数学小王子”终于成了特奖,一直觉得你是一个适合探索人类未知边界的小天才。未来一定会成为计算机领域的国王的!

                                —— 很幸运能成为珂特十年同学的小迷糊


我记得珂特省选的时候 A 了一个全省没人过的数据结构题,还悄悄拿了跳水和毽绳的冠军,实在是太强啦!实至名归~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喵同学


这是对海珂过去多年勤奋踏实、不屈不挠、敢于突破自我的奖赏!记得中学时期的海珂有点不太爱说话也不怎么喜欢运动,但是大学这三年他通过不懈地努力突破了自我,现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答辩,也斩获了多块马杯的奖牌。祝海珂未来能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的领域继续突破自我,打造属于他的传奇。

                                                                —— 匿名室友




本文以一段来自徐海珂的箴言结束:


徐海珂


希望大家专注于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和别人之间的比较。当你把自己做到最好时,会发现别人都已经在你身后了。


希望大家多多开阔自己的眼界。可能很多姚班同学从小就立志做 TCS,或者 AI,其他什么都不考虑。但是,所有的课程都是很重要的。叉院的培养方案非常的精炼,留下的课都是让你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整个学科前沿各个领域的进展。希望大家不要过早地局限自己,可以多看看不同的世界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从中能获得很多启发。



来源|茶园八字班公众号

撰稿、排版  |  毛嘉怡

采访  |  徐海珂 毛嘉怡 谢琴 

审稿  |  姚星丞 徐海珂

图文素材  |  徐海珂 填写问卷的同学们

往期精彩


国家最高科技奖出炉,你还不知道高温气冷堆是咋回事?


亲友经验谈|悠悠如是,自成方圆


清华里有块30亿年的石头?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设为星标吧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