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师者 | 邓俊辉:扎根三尺讲台,守护传承初心
早上8点整,一声铿锵有力的“同学们好”,让还没有完全清醒的同学不禁打了个激灵,迷糊中的小宇宙随即被唤醒,迅速切换到上课状态······
课间5分钟,伴着或经典舒缓的钢琴曲,或古风高雅的民乐,跟着滚动播放着上节课的要点和上课在即的提醒,同学们边休息边回味······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打响,“同学们再见”的道别声旋即落下,时间不多一分、不少一秒,刚好······
这位嗓门清亮、品位高雅、精准下课的老师,就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邓俊辉。
邓俊辉,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24年的教学生涯中,已11次被毕业生选为“心目中的好教师”。他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数据结构”,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标杆课”。
邓俊辉现任清华大学写作中心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在新雅书院、未央书院、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担任教学委员会委员,担任校教工书法协会理事,是校教工象棋代表队主力。
24年,授课科目不曾改变
24年,授课内容紧跟前沿
24年,授课对象换了又换
24年,授课热情一如从前
他不是著名的专家学者,却是清华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之一,11次被清华毕业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他是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
他不是爆红的网红明星,却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万人在线修学他的课程,他的教学资源面向全球免费共享;
他的专业与文学艺术关系不大,却参与了清华写作中心的筹建工作,开设的《写作与沟通》、《硬笔书法赏析与实践》也是炙手可热的选修课程;
邓俊辉说,他就是清华大学里的一粒微尘,在历史的洪流里,有幸得以凭着对清华精神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师使命的敬畏,在教书育人之路上,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城”。
不忘来路守传承
1988年初,一个略带青涩的18岁大男孩从江西南昌走进清华校园,彼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从此将与清华结下不解之缘。
1997年秋天,作为全系唯一一名“校级优秀博士毕业生”获得者,他遵从内心,选择留校。一处14平方的小屋与妻子一住就是5年,直至女儿出生。
与妻子合影
与女儿单车游校园
邓俊辉与家人(左右滑动)
选择当老师,意味着你将扛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选择当老师,意味着你将成为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领路人。忆起当年的人生选择,邓俊辉说,“我愿意做清华精神的一个传承者,教书是我最熟悉的传承方式”。
传承,先承而后传。邓俊辉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普通家庭,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特别崇尚知识,认为读书才能有出息。无论经济多么拮据,只要看到好书,父亲都会“狠下心”将其买回来交给他。在父母的影响下,聪明懂事的邓俊辉对知识和读书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向往。
1988年,背负行囊的邓俊辉,走进清华园的那一刻,便被园子里的一切所吸引:折服于先生们为学严谨、为人正直、为事踏实的“行胜于言”,惊叹于同窗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才思敏捷的“出类拔萃”。彼时的邓俊辉下定决心要好好地跟老师和同学们学习、请教,尽快补足自己“只限于读有形之书”的“短板”。得益于先生们的指点和朋辈间的激励,邓俊辉进步迅速,不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成为年级第一批发展的党员,担任年级党支书、系团委书记和政治辅导员,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生和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九年的求学生涯给予邓俊辉的不仅有宝贵的知识财富,更有影响他一生前途命运的精神支柱。回忆青葱岁月,邓俊辉动情地说,“如果说父母为我树立了豁达惜福的人生观,那么清华则帮我树立了务实进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与舍友在一起
紫荆操场上的足球赛
本科毕业留念
大学时代的邓俊辉(左右滑动)
参加工作前,邓俊辉向系里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讲授《计算几何》。感谢恩师唐泽圣教授的信任,邓俊辉“如愿”从唐先生手中接过了《计算几何》的教鞭。“从那时起,每次给新一届同学上课,我都要把满是唐老师手写批注的教案带到教室,给同学传阅”。在邓老师看来,让后辈们切身感受到前辈们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原生学习动力,这种传承直达心底。
与吴文虎老师带领中国代表队征战IOI
在清华学习和工作的33年,邓俊辉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战略的全程亲历者和参与者。清华大学的发展之路是一代代清华人接续探索、接续奋斗的结果,“能够成为铺就这条发展道路的一粒小石子,我感到很自豪!”邓俊辉说,“惟愿我的学生,也能用行动与作为去继续传承清华基因与价值,心中壮志常在,脚下须臾不息!”
与吴文虎老师带领清华大学代表队征战ACM-ICPC
总决赛夺得世界亚军
立德树人身为范
“邓老师平时跟我们在一起,感觉有点内敛,但一站上讲台,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邓老师的学生杨定澄说道:“没上过邓老师课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安静低调的老师,在课堂上竟然能如此侃侃而谈、引入入胜”。
如果说年轻时选择教师职业是源自于“传承”的使命感,那么站上讲台就“兴奋”,对待讲课24年如一日的“新鲜劲儿”,则源自于邓俊辉对教书事业的那份挚爱。谈到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邓俊辉眼里闪烁着亮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教书育人是传递分享真、善、美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是成就自己,这种教学相长,令人痴迷。”
在邓俊辉看来,教师之于学生,正如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的那样:“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将“以身示范”关注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以求对学生施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他勤思考、善总结,教学日志不知记了多少本,还独创了很多颇具“邓氏风格”的教学方法,“使之有情”便是其中一个:“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问题中,有很多知识点单纯依靠机械理解无法理解得很透彻,我就想办法把枯燥的知识点跟一些具有生命力、有感情、有向往的对象或者贴切的经典文字进行关联,使之有情,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更深刻了”。
邓俊辉的教学日志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顺畅地理解那些“难啃”的知识,邓俊辉将他在“科学计算可视化”领域的专业特长运用到教学实践,他把1000页课件中的每一幅图的每一个零件都设计制成动画,从底色到配文,再到图案都经过精心设计,230多个代码案例、上百个教学演示、300多道习题、300多幅彩色插图、扩展阅读二维码、经典学术专著和论文推荐等内容都是“活的”。听课时,你只需要跟随实时的动画和简明的板书,就能理解每一个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邓俊辉制作的课件
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邓俊辉都会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将上千页的讲义进行更新,并编辑成不同的版本供同学预习使用。讲义附有详细的目录,跟线上课程所授内容一一对照,以便于同学们查找。为了让“色障”同学也能有直观感受,邓俊辉运用“多重表达”的方法,在讲义和教材中精心设计了色块关怀,并标明脚注。每一次作业、考试之后,邓俊辉还会做详细的统计分析,尽早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点拨。
邓俊辉教材中的色块关怀
邓俊辉教学上的用心,换来了同学们的真心:“他是我大学期间唯一会逐个逐行查看我们作业代码的老师”,“虽然课程有难度,但得益于他生动的PPT,学习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吃力”,“上他的课能获得无比的满足感,投入越多,收获越多”,“邓老师,上完您的课,感觉很舒服”······
坚守着对教书事业的挚爱,邓老师不辍前行,苦练教学基本功,一步一步将课程讲成了清华大学“首批标杆课程”,课堂教学评估成绩常年保持优秀,2017年被清华大学授予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11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潜心钻研促教学
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的邓俊辉,潜心钻研,为了把课讲好,学生听得懂,他暗自练就了一项独门绝技“左右互易”。稍有计算机专业基础的人都知道,讲解数据结构的运转必然涉及到计算的方向与过程的轨迹。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每次说向左移动的时候,邓俊辉的手都会向右移动,但在学生看来,却正好移向了左侧。他说:“我在脑子中对‘左右、前后、西东、撇捺’都做一次翻转,就可以让孩子们在脑子里少做一次翻转,学起来就会觉得舒畅、省劲儿,就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识本身,提高学习效率。”这个小小的手势,一般人很难觉察,邓俊辉却不知练习了多久。他说“当老师的,要舍得折腾自己,方便学生,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老师如何教,学生才能学得更好。”
肯于吃苦、笃定前行的邓俊辉,在“自我折腾”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他舍得下笨功夫、下苦功夫,虚心向世界各大名校学习,系统而详细分析过百余门同类课程,对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了然于胸。他的课件和讲义与时俱进,24年来的持续更新和积累,才形成了如今“独具匠心”的课程资源体系。
课堂上的邓俊辉
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课后自学,也为了让更多喜爱计算机学习的同学有机会跟清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资源,邓老师很早就开始“折腾”如何将课程搬到线上。2013年整整一个冬天,邓老师自编、自导、自演、自制了500多段教学视频,实现了线上授课。受益于网络课程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给邓老师留言:“很幸运能够在网上学习到清华大学邓俊辉老师的这门课,可以看得出,他很用心,精益求精,质量很高,让我们这些普通学校的学生也能学到高质量的课程,特别感谢邓老师”······
如今,邓老师所授的“数据结构”和“计算几何”已经成为“XuetangX.com”、“EDX.com”、“Coursera.com”等慕课平台上的热门课程,有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万人选修。同时,邓老师把编写、制作的所有教学资源,面向全球免费共享,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坦诚地接受各方人士的检验和指正。
邓俊辉的教学资源专列勘误表并持续更新
亦师亦友领路人
邓俊辉与学生是亲近的,他坦荡、真诚、不做作。他会横穿校园到你的宿舍楼里去做现场答疑;他会跟你在紫荆操场一边散步、一边谈天说地、畅叙理想;他会与你一起品味书法和写作的美;他也会跟着军训中的你冒雨行军、一路高歌。
邓俊辉与学生又是有距离的,他认真、严谨、讲原则。他的课堂,从来都是到点就下课,“精准”控时;他的授课,从来都是再讲一点嫌多,少讲一点嫌少,刚好易于接受和理解;他会为了给学生确定出最佳量级的课后作业,跟同事一起反复测试估算;他会以开放的态度,虚心倾听同学们的建议,不断勘误完善教学材料;他还会要求同学们给编程作业的每道题都签署“诚信代码”(honor code)”,一旦查重出现问题,成绩倒扣100分,绝无商量余地。
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邓俊辉看来,“做老师最美的感觉,就是和学生一起沐浴在知识与真理的春风里。”“在邓老师的课堂上,你能体会到对知识、规则和公平的那份敬畏与尊重,在他身上,你能学到许多课程知识之外的学识”。学生们的评价最是真诚。这份真诚对于邓俊辉来说,弥足珍贵。“他们是我在珍视教育事业、践行教师使命道路上深耕前行的不竭动力······。”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扎根三尺讲台,传承清华基因血脉,坚守立德树人使命,这就是邓俊辉的选择和坚守。
来源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微信公众号
往期报道
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清华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清华学堂班的这一年|数学班:探索本土培养中国数学人才创新之路清华学堂班的这一年|钱学森力学班:探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20211202!你见过这样的清华吗?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