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经验谈|兴趣为帆,逐梦远航
编者按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承载着父母的目送,代代清华学子的背影如荷清逸,摇曳水木清华。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家庭的温暖底色,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皆是智慧的长辈亲友,正如每片远洋的风帆背后都有一座坚毅而明亮的灯塔。
“清华招生”正陆续推出“亲友经验谈”专栏,让我们一起分享、学习清华亲友陪伴孩子成长成才的经验心得。今天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是清华大学2021级计算机大类新生李白天的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
我们的孩子李白天是通过信息学竞赛保送清华大学的,孩子的幸运源于他浓厚的兴趣和长期的努力。作为家长,我们的幸运可能在于发现和支持了孩子的兴趣。下面分享我们的孩子成长中的几个故事。
李白天成年留影
01
理解孩子的思维
是学龄前启蒙的前提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拿着一袋小圆饼干坐在沙发上吃,我想逗逗孩子,就对他说“妈妈也想吃饼干,分我一半吧”。“好啊”,孩子愉快地答应了。但接下来的举动有点出乎意料。孩子拿出一块饼干,咬了一半,把剩下的一半递给我;接下来又拿出一块,自己咬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递给我;接下来又是如此……。我开始觉得有点奇怪,连吃了三个半块饼干后才醒悟过来,孩子这个年龄,识数不多,加减乘除更没有接触过,哪里会知道把一袋饼干若干块用除法分成两份呢,他能想到的,就是每一块饼干的一半啊。母子俩愉快地吃完那袋饼干后,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很多大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其实是空白,教孩子任何东西,得从孩子能理解的地方起步,一点一点来。
02
在给予选择和允许失误中
孩子走向自我管理
孩子进入小学了,有段时间我找了不少关于育儿的书来看,感觉所获平平,直到遇到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下子被吸引了,感觉自己零星的不能清晰表达的思路,被这本书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了。后来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体就是按这本书的理念来做的。这里分享一个整理书包的小故事。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就商量好了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孩子开始是每天晚上按第二天的课表准备,但发生几次忘记带某本书或者带错书的情况,就改成把一周的课本都装进书包。小小孩子,背那么重的书包,大人心里很心疼。劝孩子每天按课表带书,孩子不愿意。大人虽然心疼,但是既然整理书包的责任交给了儿子,那么如何整理的选择权也要给他,他宁愿背重的,就让他背吧。不久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孩子有时忘记带写好的作业。当时我们家住得离学校很近,但校规是孩子入校后直到放学才能出校,中间不允许出校。这时候孩子就给我们打电话,让给他送作业。这个时候如果我还在家或者刚出门不远,会折返回去给孩子送一趟,如果我已经到单位了,爸爸也有事送不了,只能告诉孩子送不了,孩子要么跟老师商量第二天交,要么在学校补写一份。我们商量好不管能不能给孩子送作业,都不责怪孩子,一方面忘带作业孩子自己就很难受,另一方面我们也理解,孩子怎么可能不失误呢,人都是这样在不断失误中慢慢成长的呀。果然,一两年之后,孩子忘记带作业的频率越来越低,至于那个沉重的书包,他也找到了优化方案,那就是把几本厚的工具书和回家写作业用不上的课本长期放在学校桌洞里了。
03
兴趣的闪光出现
生命的能量激活
清晰地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傍晚,平常早早到家的小学生,那天进门时已经天色暗淡,但是小学生满脸的兴奋,进门无视飘香的饭桌,而是从书包中掏出一个小电路板,拉着我讲他今天学到的新东西。原来他放学后去了学校的单片机兴趣小组,听了一节单片机课,感觉特别神奇,特别喜欢。接下来一连好几天,他每天放学都去听这个课,回到家都要拉着我把他当天学的内容给我讲一遍。说实话我对内容不大感兴趣,听了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了,但孩子的眼睛都在冒光,他前所未有的兴奋模样深深地触动了我。
回老家探亲时脸上受伤了,依然舍不得放下单片机
我了解我的孩子,他确实好奇心强,但我觉得这次他是真的遇到特别的兴趣了。之后的两年时间,孩子都在参加学校的单片机小组,直到可学的课程全部结束,孩子意犹未尽。我和孩子爸爸商量,单片机是一种简单的编程,指令少,可实现的功能并不多。孩子喜欢单片机,也许会喜欢更复杂一些的编程。当时市面上少儿编程的书很少,提供少儿编程服务的课外机构也很少。寻觅了很久,发现一家Scratch少儿编程的辅导班,马上带着孩子去试听。果然,孩子爱上了Scratch编程,在Scratch创作的快乐中度过了剩下的两年小学时光。再后来,孩子初中时转向C语言的学习和信息学竞赛,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04
妈妈焦虑时
爸爸是“定海神针”
孩子上初中了,学业的负担重了起来。家长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我的内心开始焦虑,因为青春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晚睡损伤身体。我有意观察了一下,觉得作业多是一方面,孩子磨磨蹭蹭占用了不少时间,如果抓紧一些,应该可以早一点睡觉的。到初一学期末,孩子的成绩出来,虽然整体还行,但有一门以往还不错的主课不及格,在年级中是倒数几个。这下我的情绪由焦虑转为崩溃,觉得孩子是因为磨磨蹭蹭浪费时间,导致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还不够。我对孩子发了很大脾气,提出要在孩子书桌前装摄像头,监督孩子管住时间。孩子在我的压力下同意了,但爸爸没有同意。爸爸对我说,这样做与我们家的长期教育理念不符,既然我们早就开始让孩子学着自己管理自己,怎么能倒退,在这个时候给已经上初中的孩子装摄像头呢?爸爸问我,如果孩子就是成绩不好,他还是你的孩子吗,你还爱孩子吗?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我爱我的孩子,与其他无关。有了爸爸这个定海神针,这次波折有惊无险,我们家又回到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继续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着。
05
减轻获奖包袱
感受信息学路上的快乐
孩子初中进了学校的信息学俱乐部,教练是个充满热情的北京大男孩,带领孩子们学习,融入孩子们中间一起打比赛,整个团队的氛围积极又愉快。初一初二的时候,孩子年龄还小,凭着兴趣学习,竞赛成绩不突出,也没有压力,到了初三时,孩子突然进了省队,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刚高兴不久,压力涌了上来了。进省队距离获得国家级奖项很近了。在这样的诱惑下,孩子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孩子选择信息学竞赛是因为小学单片机开始的兴趣,一直学到现在都是很有乐趣的,但如果背负了巨大的获奖压力,还能有乐趣吗。不行,我们得跟孩子一起整理下思路。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现在为什么学信息竞赛?”
“因为有兴趣。”
“将来上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计算机。”
“如果竞赛获奖保送了会怎么样?”
“去清华学计算机。”
“如果不能获奖呢?”
“参加高考,考上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学计算机。”
“将来工作想做什么?”
“计算机方面的。”
“从不同的大学毕业都能从事计算机工作吗?”
“能。”
对话到这儿,孩子清楚了,他喜欢的信息学,他想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愿望,不会因为一次竞赛的成绩改变,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喜欢去做,不刻意追求获奖,才能保有学习路上的快乐心情。
06
竞赛有极限
科学世界无限
孩子连续三年参加信息学国赛,初三拿了银牌,高一和高二两次拿到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在我们家长看来,已经是非常傲人的成绩,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但孩子自己,对于没有最终进入国家队,大抵是有些遗憾的吧。好在孩子比较早就知道,竞赛不是终极目标,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在备战竞赛的同时,孩子高一高二一直跟着班级学完了高中阶段的全科课程,高三又自学了两门大学课程。我们心疼孩子的辛苦,又为他的求知热情所感动。科学世界无极限,孩子可以用他的一生去探索,去体会其中的快乐!
步入清华,孩子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愿孩子在这里继续以兴趣为帆,逐梦远航。
来源|李白天父母
编辑|龚昕冉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