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私企再难出能人,你我皆同孙连城

高庆华 图说6S 2022-07-23



《人民的名义》是近十年来最触动我的电视,宛如1990年的《渴望》。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深刻的东西可以去挖掘,剧中的人物形象真实、接地气,就如生活中的我们。

出于职业使然,在看该剧时,不自觉地将剧中人物与情景联想到工作当中。最为深刻的当属光明新区的信访办窗口矮的问题。于是引发了后面的孙连城与李达康的怒怼


孙连城不是个坏人,李达康也不是坏人。但问题是孙连城为何离职呢!


《人民的名义》反贪剧情与企业现场中的6S推行如出一辙。

我们把李达康设定为生产副总经理,孙连城设定为课长。来演绎一下企业6S推行难以成功的困惑。


1、事前不管,出事问责

丁义珍出问题了,李达康才知道错了。为什么李没有发现丁的腐败行为呢!这么大的腐败不可能不知道,原因只有一个,李要GDP,至于别的,根本管的很少及不管。所以,对于丁的事情也只是睁一只人眼闭一只眼。

在企业6S推行过程中,领导者们很少过问,嘴上说6S很重要,心里只关心产量。(李达康说为人民很重要,实际上只关心GDP)到结果出现问题时,才追问:怎么会这样???


2、流程太长,效率太低

丁义珍本逃不了的,只是季检查长为了怕担责,要走正常流程,结果被祁厅长通风报信。如果丁不跑,后面的事都不会发生了。陈海不会受伤在医院,祁也不会饮弹自尽。

在6S推行过程中,请购一个普通的物料要花费一两个月时间,因为这些物料而浪费大量的时光,这间接的影响推行者及员工的心理情绪。如果这时候有重要客户来参观,某些问题被提出而因物料的问题没有改,这时候挨批的6S专员还会有好心情去干吗?车间管理者还有热情去做吗?

如果管理系统不能提高效率,不要也罢。


3、任务不明确下达,让下属去猜想

因为妹妹杏枝的反映,李达康决定去光明新区信访办找孙连城旁敲侧击窗口矮的问题,孙却没能领悟。

李达康旁敲侧击,硬是没有说出窗口矮的问题,而是要孙去揣测他的想法。孙连城呢因缺少资金,给自己一个理由:反正李达康也没有明说,所以,这件事孙便没放在心上。

在6S推行决策中,领导们总喜欢含蓄,你请示他吧,总不能给你个明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推行者苦脑,也会找借口开脱。某种意义上,是领导的工作风格滋生了下属开脱的罪责。

如果李当时简明说明来意,并协商处理的方案,此事也不会闹至后面。


4、领导不提供资源,逼下属要结果

第三次李到信访办,发现丁还是没有改,于是大怒,要孙按银行要求改。这件事的罪首是丁义珍,现在却要孙连城背黑锅,当然心里有情绪。


由于区里没有资金,窗口问题没能按标求改善,不过,孙连城却自掏腰包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想而知,这个区长混的是啥样子。。。

在心里,孙连城还是想升迁的,也是可以努力的,不然也不会自掏腰包改窗口,也还对窗口问题进行报道,就充分说明他是想做好的。


在企6S推行中,往往出现类同的情形,走正规流程吧,黄花菜都凉了?6S改善的物料还要6S专员及管理者自己掏腰包去买,买了吧还不让报销,你说,这样的6S能做好吗?


5、增加额外工作量,但工资不增加

李达康让孙连城做光明峰项目的总指挥,280亿的项目。一个副市长的工作让一个区长去干,可想而知,干同样的活,工资中是人家的一半,重要的是,人家山水集团多大来头呀。李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孙,给了大棒却没有给胡萝卜。孙对领导失望之情可想而知。用孙的话说:我只是一个区长,而丁不仅是副市长,还是总指挥。

在企6S推行中,如果6S专员能力很强,而领导往他身上增加大的工作量,还要求那么高,重要的是工资还不如别人的。试想,他又怎么可能如此的努力的工作呢?本来大好前途的6S推行工作,却断送在这里...


孙连城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区长,起码不贪,官品不错,能力应该还行。

自从丁义珍逃跑后,光明峰的烂摊子就被李达康压在了孙连城的身上,当时,李为了政治原因,与孙来了一个君子协定:意思是要孙连城不能贪腐。


在这一点上,孙连城是做得很好的。后来有人送礼,他也全都拒绝,并说,我可不是丁义珍。


导致孙与李反目的真正原因是沙瑞金来信访办让李很没有面子,于是拿孙开刀。最终导致孙辞职。


换句话说:孙连城的不作为,是政府激励机制的不公造成的。如果李达康任用孙为副市长,也许是另外一翻结果。


李孙一战,实际上是企业人员劳动价值机制问题的危机。

什么样的下级最难管?有了离职之心的。

因为首先他不怕你,反正老子要走了,你还吼啥。李达康在吃了一记闷棍之后,想挽回一点颜面,逼孙连城把党籍退了,没曾想孙连城主动要求对方开除他的党籍,老子官都不做了,你还拿芝麻绿豆的党籍说事儿,这不是傻么?

其次,有离职之心但还在摇摆的,他最不怕的就是惹毛你,这样自己可以毫无顾虑地走,免得将来后悔。相信李达康如果事先知晓孙连城有离职之心,是万不敢拿他做典型的,这么多人看着,没树立威信,反而使自己在会上颜面尽失。有了这样的苗头,队伍就难带了,因为不好忽悠了。

李达康不傻,除了他口口声声的党和人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官位、自己的进步之路。孙连城也没那么坏,没到要被李达康羞辱的地步。

作为一个没有政治资源的干部,干了十几二十年都没法再进一步,这份工作自然不怎么拥有吸引力。

不是不想为人民服务,而是每份工作的付出和回报都有个对应关系,这份工作在失去了进阶的希望、自己又不愿意贪腐以后,在孙连城眼里,也就只配这么些服务了。

一个领导不能给下级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工作那么作为领导,能力是有欠缺的,因为你的团队肯定不够有战斗力。

对于《人民我名义》,从职业角度,总结一句话:

私企再难出能人,你我皆同孙连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