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外军:从训练到装备,全方位解析澳军“掌上明珠”是怎样练成的——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
伊拉克战事结束后,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主要担当搜索遗留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任务
Part.1 在实战中成长为特战专家
澳大利亚特种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一员的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派遣自己的人员参加盟军组织的“联合情报行动局”。但是澳大利亚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则是在1957年7月25日成立的,当时军方出于完善军队建制和任务要求的考虑,命令上校谷克(Major W.Gook)建立一支善于特种作战和小规模敌后行动的突击部队,并且取名为“第一特种空勤连”(the 1st Special Air Service Company),隶属于当时的澳大利亚皇家陆军团。由于条件限制,这支部队建立伊始只有16名军官和168名士兵。到1964年8月20日,澳大利亚军方才在第一特种空勤连的基础上扩充建立了“特种空勤团”(SASR,Australia’s Special Air Service Regiment),在人员编制方面按照团级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军刀”中队,当时整个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由3个“军刀”中队组成,并且有一个专属的训练中队和一个团级指挥机构。在创建和编制以及训练方面,澳大利亚军方充分借鉴了英国特种空勤团(SAS,Special Air Service)的经验。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正在示意远处的澳大利亚第4突击营队员,他们准备互相掩护对一处目标进行搜索
仅在一年之后,这支建立不久的特种空勤团就接受了一次实战任务,被部署到了婆罗洲。当时,英国的特种空勤团在当地已与印尼共产党游击队展开了数年反游击战,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部署在当地主要是为英军提供军事支持,阻止实力正在逐渐扩大的印尼共产党游击队占领整个婆罗洲地区,展开反游击战,以巩固英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外交利益。
婆罗洲位于赤道附近,整个地区由热带雨林覆盖,并且溪流交错、地形复杂,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地域。初来乍到的澳大利亚特种部队人员缺乏相关的作战经验,在持续数月的丛林侦察巡逻期间,在英国特种部队的帮助下,队员们逐渐懂得了如何在热带丛林中生存以及跟踪发现游击队留下的脚印踪迹,同时选择理想的地点对其实施埋伏打击。这为他们日后参加越南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丛林作战经验。1966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第1中队离开了婆罗洲地域,在该地区的作战使得他们几乎一战成名,整个部署期间,仅有3名队员阵亡,且无一人死于和敌方的正面接触作战中。
担任国内反恐任务的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战术攻击组人员进行突入房间的反恐训练
根据一些未完全公开解密的材料:早在1962年,澳大利亚军方就已经开始派遣特种空勤团人员前往越南参与非正规的游击作战,但是真正大规模向越南派遣特种空勤团人员是婆罗洲行动后不到1年的时间里,而派遣的部队则是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第3中队的人员。
越战中,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与包括美国海军特种部队在内的美国多支特种部队密切合作,联合执行任务。行动中,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富有经验的战术使用和科学的生存技巧令美国特种部队人员折服。为此,应美国军方特种作战部门的要求,澳大利亚军方特意开设了一所侦察技术培训学校,对美国派来的受训人员系统传授丛林作战战术和技巧。这些丛林作战战术技巧直到现今仍是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训练的重要内容和依据。1971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全部撤离越南战区回国。在其所参与的越战期间,他们仅牺牲了5名队员,而他们阵亡的人数与消灭敌方人数的比率很可能超过了1∶500。战后他们和英国特种空勤团被称为“丛林游击战专家”。
越战期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进行巡逻警戒
考虑到和平时期的需要,在从越南战场撤回特种空勤团后,澳大利亚军方决定将该团的3个战斗备勤中队减少为2个,不过依旧保留训练中队和一个临时搜索战术单位以应对临时突发情况。而此时关注的焦点也从丛林游击战转移到了新兴的世界话题——恐怖主义。
经典的斯特林4人巡逻搜索模式,这是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的基本行动单位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以远离世界恐怖中心的地域条件而高枕无忧,直到1978年2月13日的悉尼希尔顿酒店爆炸事件发生,政府才如梦方醒地意识到了世界恐怖主义的威胁已经到达了澳洲。起初的反恐行动由警方的情报部门负责,到当年的8月,澳政府要求特种空勤团开始着手进行反恐战术训练和人员培训。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向英国特种空勤团再次虚心求教,此时的英国特种空勤团为了应对突发的恐怖事件已经建立了代号为“宝塔”的反恐中队,也就是对外宣称的“反恐怖战争部(Counter Revolutionary Warfare)”。虽然人们当时对这一部队的存在尚持怀疑态度,但是这支由2个24小时备勤的特种反恐小队组成的专业反恐中队已经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成熟完善的反恐战术。这一点直到1980年5月的伦敦伊朗大使馆解救事件才公知于天下。
战术攻击组无论在战术还是在装备方面,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英国特种空勤团的经验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模仿英国特种空勤团建制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反恐部队,称其为“战术攻击组”(TAG, Tactical Assault Group)。战术攻击组于1978年8月初见雏形,人员和指挥系统均来自于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的内部编制,到1979年3月,澳大利亚政府要求战术攻击组扩大规模,同时在当年8月赋予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更大的权力,负责完善这支部队。
战术攻击组于1980年初开始训练,并在同年5月开始实行正式的战斗值班制度。当时他们主要负责对付恐怖分子制造的劫机、爆炸、暗杀等恐怖活动。1980年8月,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鉴于当时恐怖主义袭击的多样性,决定再成立一个具有海上反恐能力的“海上设施攻击组”(OAG,Offshore Installations Assault Group),主要负责巴斯海峡的钻井平台和过往油轮的海上安全,保护澳大利亚海上资源供给线路的安全。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编制内的战术攻击组人员正在墨尔本上空执勤,他们主要担负国内的反恐任务
进入1990年代,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成员更多的是扮演维和使者的角色,从事世界各地的维和工作。1991年,他们一行8人被派遣到柬埔寨,执行当地的维和工作,负责清除游击队在道路上埋设的地雷,为联合国输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车队提供安全保护,同时,深入当地负责保卫一些古老的纪念碑,这些纪念碑在当时是游击队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除此之外,队员们还为当地平民提供各种帮助,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和机械修理等。1994年,第3中队的人员受命前往饱受战乱纷扰的非洲国家索马里,负责重要人物的安全保护工作,为当地治安提供帮助。1994~1995年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派遣部分医疗专家前往卢旺达执行人道主义救援,负责为当地难民提供医疗帮助,他们的出色表现再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1996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第1中队在执行一次反恐绳索滑降训练过程中,两架满载队员的直升机发生碰撞,先后坠毁。由于训练过于接近实战,人员携有大量实弹,在发生坠毁爆炸后很难逃生,因此有15名队员在此次撞机事件中丧生,这也是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最大的训练事故。
担任海上反恐任务的海上攻击组乘坐快艇前去进行登船搜索,在这方面他们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战术指导
1998年,鉴于当时萨达姆政权的威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均派出自己的特种空勤团部署到了伊拉克附近,准备执行相关任务,但是任务的具体内容至今没有公开。
1999年,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被派遣到东帝汶执行维和工作,他们负责营地哨位、重要人物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对相关地域的侦察和评估工作。这次他们的对手是印尼政府,其中还有很多当年婆罗洲战事中被他们一手训练起来的当地人;另外他们还担负着为维和部队清除海滩水道,保证船只安全靠岸的支援任务。2001年9·11事件以后,超过100人的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被调遣到阿富汗参加美军的联合反恐任务,并担负起阿富汗过渡政府的安全和重建工作。美国打响对伊拉克的战争后,他们又和澳大利亚第4突击营开赴伊拉克,主要担负执勤和地区安全维护工作。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对萨达姆政权留存下的武器进行搜索和检查
Part.2 严苛的训练
严格的训练是提高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素质和作战水平的重要保证,他们的训练和选拔程序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特种空勤团。凡是在澳大利亚军方服役的人员都可以向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提交申请,在得到选拔训练通知后,他们将开始为期6周的选拔淘汰课程,而普通的澳大利亚军方特种部队选拔课程仅为此时间的一半。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狙击手正在通过伪装进行瞄准射击训练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的两名成员相互配合掩护对一处房间进行搜索检查
经过6周选拔后,淘汰了大量应试者,但是剩下的人员还未成为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的正式成员,他们将接受为期1年的延伸训练,同样,在这个训练中选择放弃的人员也视为被淘汰。被淘汰的人员会回到自己先前服役的部队中。接下来面对幸存者的是18个月的训练课程,包括基础伞降、丛林生存和巡逻、通信、舟艇驾驶、轻武器战术和爆破以及反恐战术训练等科目。只有考核全部通过者才能宣告训练选拔成功,其中成绩优异、有领导潜质的人员会被作为后备军官进行进一步的军官定向培养。而其他人员则根据他们在18个月内的训练内容,再次进行专向提升训练,最后顺利完成训练的人员会被正式编入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并且配发象征荣誉和实力的米色贝雷帽,帽上有由金色短匕首和羽翼组成的特种标志。
全地形沙漠车是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进行巡逻的最好交通工具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的摩托分队人员驾驶帕拉丁越野车辆进行巡逻,这是他们进行长距离渗透任务的主要运输平台
Part.3 精良的装备
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作为澳大利亚军方的“掌上明珠”,在装备方面享有很高的自主权和采购权限。在服装方面,他们采用澳大利亚正规部队配发的标准迷彩服,根据地域差异有不同的迷彩纹路和底色可以选择。装具方面则依托澳大利亚和英国战术装具生产公司为其订做采用高韧性、高强度优质尼龙布料的战术挂具,从简单的包具到战术胸挂一应俱全。担任反恐任务的战术攻击组成员,其装具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国同行的选择,如防爆连体服、防毒面具和防弹背心等,成为英国几家著名防务护具研发公司的专业客户。
夜幕下,两名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接受野外战术训练,他们使用了澳大利亚本国生产的F88型突击步枪
轻武器方面,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配发有本国特许生产的奥地利AUG突击步枪,澳大利亚军方的制式编号为F88。不过,由于近年来多次参与国际联合派遣任务,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人员基本以美国生产的M4系卡宾枪作为主要武器。他们配发的狙击步枪是由美国兵工厂生产的SR25和英国制造的AWP。特种空勤团早期配装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近年来已经替换成了德国HK公司生产的USP手枪。班组支援武器方面,他们使用澳大利亚本国制造的F89米尼米机枪。他们还装备有德国HK公司的MP5系列冲锋枪。班组支援的重型装备包括M2改进型机枪和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这些装备都被安装在帕拉丁越野吉普车上。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07年第1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章有删改)
相关好文,点击图片阅读↓↓↓
直击外军:国家制度经历巨变,军队战力如何?装备哪些轻武器?罗马尼亚陆军了解一下
直击外军:爱尔兰陆军篇(上)规模不大,结构及训练如何?
直击外军:爱尔兰陆军篇(下)武器装备及精锐部队
更多绝版书籍/资料,锁定我们的轻兵器淘宝店!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3年第2期(上),公众号文有删改)
编辑:曾振宇 李昊
校对:曾振宇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快手号:QBQ_208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