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停止睡眠训练,孩子还能重新信任这个世界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01



睡眠训练出来的孩子

对世界总是报以讨好



孩子入睡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孩子困了。


第二,孩子能够感受跟父母的情感链接——父母没有焦虑地想要孩子快点入睡,父母愿意随顺孩子。这样孩子几分钟内就会入睡,而且睡得很踏实。


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分明已经困了,却哭闹不肯入睡。


在排除生理原因的前提下,如果孩子总是闹着不肯入睡,那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安定平稳的感觉。可能父母自身处在焦虑中或者人在心不在,孩子感觉跟妈妈失去了那种临在的链接感,自然就会很不安,哭闹不肯入睡。这个时候很多大人做的事情是摇晃着孩子或者抱着孩子来回走,结果搞得精疲力竭。


其实,妈妈只需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回归到当下,然后抱着孩子或者握着孩子的手,轻柔地告诉孩子,妈妈在这里,妈妈陪着你。不要去改变孩子的哭泣,孩子自然能够入睡了。


搞睡眠训练的妈妈,最初都是因为自身心神不宁,可能是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是自身在婴儿期的创伤被激发出来了),可能是夫妻或者婆媳不和,内心焦虑,所以无法定下来心来陪伴孩子,导致婴儿闹觉,从而搞得妈妈更心神不宁,婴儿更无法安睡,就这样恶性循环,整得妈妈精神濒临崩溃,于是拿到“睡眠训练”这把宝剑,只要狠下心来照着做,婴儿早晚会对获得妈妈的回应感到绝望,从而自主入睡。

这个时候会妈妈感到巨大的解脱,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然而睡眠训练的博主们不会告诉你:这么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生命力虚弱。不信你去看看那些睡眠训练博主孩子的照片,笑容发自内心吗?眼神凝聚有力吗?

如果妈妈肯勇敢向内看,不去训练婴儿,而是让自己定下心来随顺孩子,孩子睡就一起睡,孩子不睡,就专注的看着孩子,跟孩子一起呼吸,感受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那么困了的孩子,几分钟就会安然入睡,比睡眠训练有效得多,快得多。而且当孩子醒来,你收获的是望向你的,蜜糖一样甜美的笑容,和闪着光的眼神。


睡眠训练出来的孩子,有种弱弱的,向外讨好的感觉,真实自体虚弱,慢慢的形成讨好的假自体。虚弱的程度,取决于睡眠训练的狠度,训练开始的越早,越狠心,孩子越虚弱。最严重的孩子会眼神呆滞、木讷、几乎没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飘忽离散。这是生命最早期就绝望了的孩子。

爱和自由养育出来的孩子,眼神非常凝聚,活力四射,内在扎实有力,不会想要讨好观众,但就像太阳一样,走到哪儿都是受人欢迎的中心,自带明星气场。



02



停止睡眠训练,弥补缺失爱

孩子还能重新信任这个世界



美美的张闪闪:和孩子一起呼吸就能和孩子一起睡着,宝宝一岁多断奶之后,晚上睡觉趴在我身上,我跟随他一起腹式呼吸,不知不觉我两就一起睡着偶尔宝宝也要求抱,我就抱着他睡,入睡也很快。


白玉vivi:那些睡训博主的书我也买过,比如某土,那些睡训博主的孩子们的眼神的确没有光。您说的太对了,没有发自内心的笑,而是拍照迎合大人开心罢了。


李雪爱与自由:妈妈顺应婴儿,孩子真实有力。婴儿顺应妈妈,产生虚假自体,缺乏活力和幸福感。这个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得很清楚了。


瓶子里的麦穗:在孩子5个月大时,我关注了***和***睡眠训练博主,中了魔咒一样开始按照她们的方法调整孩子睡眠。无数次翻看闺女5个月到17个月之间的照片,大多数是涣散空洞的眼神。停止睡眠训练,用爱滋养之后的照片大多数是笑容灿烂。


蛇纹之姬:我的孩子满月就睡眠训练了,只训练了几天,后果就是眼神涣散不会笑,四个月就开始叫妈妈,1岁多才开始爱与自由养育。我的孩子不属于很漂亮可爱型,可是现在走到哪里都像明星一样受人欢迎。



03



妈妈,求求你不要训练我



妈妈,为了体验爱,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感谢你勇敢把我生下来。来到地球上,我最恐惧的事情,是感受不到你的存在;最难受的时候,是当我哭泣着寻求你的怀抱时,你背过脸去;最痛不欲生的体验,是我在这里,你却看不见我。


妈妈,当我哭泣着不肯入睡,因为我好害怕啊,偌大的房间里我无法感受到你的心跟我在一起。我渴望你看见我,跟我一起呼吸,深情凝视我的小脸,当我在妈妈的眼睛里照见自己的那一刻,我确认自己不是孤独的,就可以安然入睡啦。


妈妈,求求你,请不要训练我,请以我本来的样子爱我,允许我以我自己的节奏长大。总有一天,带着你的爱,我会独立入睡,请不要将这一天提前。生而为人最羞耻的体验是“我本来的样子不可以,训练成科学正确的样子你才满意”。


妈妈,为了体验爱,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请原谅幼小的我没有力量照顾好自己,我只能全然仰赖于你。一个人入睡对于大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可是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是最黑暗的体验。


妈妈,求求你不要训练我,请以我本来的样子看看我。当头脑安静的一刻,所有“正确”都消失的一刻,你看见了我,于是生而为人,对得起。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平克弗洛伊德唱片封面









/    延 伸 阅 读    /



《 现在给孩子爱与自由,来得及吗?







读者朋友们,在初心心理社区,您可以直接向李雪提问交流,此外,您还可以在20多位特邀嘉宾中选择一位一对一专业解答。如果您愿意,这是一个善知识平台。




👈 点 击 进 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