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给孩子爱与自由,来得及吗?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经常有读者问:我的孩子已经××岁了,给爱和自由还来得及吗?


答:来得及。

在读者评论和雪居住客中,都有这样的实例:父母自身转变,于是孩子也发生了巨变。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还有一个雪居住客是大学生,也是童年伤痕累累,她把《当我遇见一个人》给父母看,父母立刻三观重建,跟孩子建立起真正的关系,现在孩子正能量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的理解是,如果孩子还处在跟父母的紧密依恋关系中,那么父母觉醒,孩子的身心健康会自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如果孩子的生活轨迹已经跟父母很少交集,心也对父母基本关闭,那么父母转变,对孩子来说会是一个很正向的影响,但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会仅仅因为父母转变就自动转变,成长还得靠自己修行。

我自身的感觉是,高中的时候,如果妈妈能够看见我,给我未曾品尝过的母爱,我会大口呼吸她的母爱,内化到我心底,我不会再觉得自己好像下水道人见人厌的蛆虫,然后有了这股生能量,童年创伤导致的幻想,会在跟现实的碰触中一点点的纠偏疗愈。因为高中的时候,我的意识还是跟妈妈相当多地共生着。

上大学之后,我的人生轨迹跟妈妈渐行渐远,妈妈一次没有去过我的大学,大一时我依然幻想着寒暑假回家能找回一点点“家的感觉”,然而现实给我更响亮的耳光:我回家只是承受妈妈更深的羞辱与憎恨,一年半载的怨恨一次性买单——我这么令人憎恶的丑恶的孩子,唯有一死才能让妈妈满意。


所以大二时我已经彻底绝望不再回家,毕业之后更没有什么交集,但她的精神状态依然带给我痛苦的影响,我甚至无法想象,她自杀,或是她继续在偏执和无意识中混沌地活下去,哪个对我的影响更负面。

从某个层面来说,或许我还是幸运的。在我每次幻想“家的感觉”时,现实都给我响亮的耳光。如果我是个男孩,或许我在考上重点大学之后,妈妈仿佛抓到了人生希望,变得对我嘘寒问暖,全部注意力扑在我身上,共生吸食我的生能量。我严苛自我要求下取得的成绩,居然被妈妈窃取,成了妈妈的人生希望。在妈妈的精神寄生下,我很可能自杀,或者成为另一个吴谢宇。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成年,还渴望得到你的爱,那么,你的觉醒会带来你和孩子的双双觉醒。

如果你已经成年,那么,放过不肯醒来的父母,放弃对“家的感觉”的幻想,精神上弑父弑母,百分百为自己的幸福负起责任,这是成长最快的路径。

对温暖家庭港湾的期冀,可以自己去实现:自己给自己温暖的家,如果遇到合适的伴侣,体验亲密依恋的关系。——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百分百的自我负责。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两百年人》






/    延 伸 阅 读    /




《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 为什么用「 弑母 」这么凶暴的措辞 》



《 幸福的责任人



《 父 母 宣 言 》



《 李雪到底在谈些什么 》






读者朋友们,在初心心理社区,您可以直接向李雪提问交流,此外,您还可以在20多位特邀嘉宾中选择一位一对一专业解答。如果您愿意,这是一个善知识平台。




👈 点 击 进 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