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优秀毕业生李建文 | 研·毕业谈【5】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季,送别的时刻,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这段时间,我们定期推出了2020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从他们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以榜样为明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01 | 简介
李建文,经济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胡金焱教授。
曾于2014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作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山西灵丘支教一年。于17年由数学学院转入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联合培养一年。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第二作者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6篇。
曾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鲁信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标兵和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等数十项奖励。
02 | 趁年轻,勇试错—过往经历成就如今自己
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到在研究生阶段选择转专业,再到赴新加坡联合培养,李建文的研究生生涯不可谓不精彩。
山西省灵丘县上寨中学支教教师李建文讲授七年级数学公开课
提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参加支教团,建文学长表示原因之一是当时和好友一起的约定,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支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希望自己能够利用这一年的间隔年来静下心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段经历让建文学长结交到了很多的“战友”,同时也是这段看似“艰苦”的经历让学长定下了以后甘坐“冷板凳”的心态。
李建文与硕士导师数学学院吴建良教授
在研究生阶段进行转专业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尤其是跨一级学科的转专业,问及学长当初选择转专业的原因时,他的回答是从事过理论研究后,发现自己更喜欢从事应用方面的研究,而当时经济学院正好有硕博连读的机会,于是他便勇敢尝试了一下,经过两轮面试,成功加入胡金焱教授课题组。就这样博士生期间李建文转到了经济学院,而之前在数学学院吴建良教授课题组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以及Python编程技术,都为其今后在金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生活中的李建文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学习期间,因为导师CHU Junhong教授的严格要求让学长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与此同时学长也更加坚定了要脚踏实地做研究的决心。一年时间里,学长充分利用每次课程项目训练的机会,并从中获得从书本中无法获得的应用性知识,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接触到了学术前沿领域,在此学长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期刊论文由于种种原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获得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的机会。
03 | 不抛弃,不放弃—甘坐冷板凳不写空文章
李建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并作论文汇报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建文学长一直反复强调不论作什么研究都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虽然学长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但是学长坦言在转到经济学院之初自己面临了很多困难,当时他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经济学问题,于是他开始从零开始,翻阅课本,同时通过研读论文和向师兄师姐请教进而掌握不同计量模型的使用方法,在完成这部分知识储备后学长才开始了收集数据、论文写作之路。
学长表示发论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他有篇文章曾被拒四次,从初稿完成到发表用时近两年。学长说论文一定要仔细推敲、反复打磨后再进行会议或期刊投稿。学长的论文在初稿完成后,会与导师进行多次讨论,之后在研讨班进行论文汇报,获得其他教授、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意见后再反复修改。只有当你对自己的论文“不抛弃、不放弃”,反复、认真修改之后,你的论文才有可能成功发表。学长一直强调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
04 | 恩师情,记心间—良师益友亦是引路人
李建文学长在研究生阶段遇见过三位导师,每一位导师都是他的恩师益友更是他科研路上的引路人。硕士导师吴建良教授给予了建文学长诸多提点,还使得学长熟练掌握了Python编程语言的使用技巧;博士导师胡金焱教授教会学长如何进行经济学研究,如何挖掘经济学前言问题;联合培养期间的导师CHU Junhong教授教导学长对研究要精益求精,要有国际视野。
李建文与联合培养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CHU Junhong教授
除了学业上的引领外,三位导师在生活中也给予了建文学长很多的帮助。吴建良教授经常鼓励学长“趁年轻,大胆尝试,勇于试错”,对于学长对未来的众多展望,如出国读博、开公司、转专业,吴教授都鼓励学长去尝试去实践,并提供诸多建议;另一位导师CHU Junhong教授同样用自身精彩的经历激励学长“有梦想就去实践,做自己开心的事情”。两位导师都鼓励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事实也证明,只要你想做,并且全身心去做一件事,这件事通常都能做好,学长研究生的履历和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前两位导师给了学长试错的勇气,而胡金焱教授则是像家长一样,“润物细无声,告诉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者”,学长如是说。胡教授虽然公务繁忙,但仍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并会定期召开研讨班讨论课题进展。此外,胡教授一直教导学生“经济研究要着眼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对社会责任感。
李建文与博士导师经济学院胡金焱教授及课题组部分成员
学长一直很感恩自己的科研路上能遇到这三位导师,他今后也会铭记老师们的教导继续在科研路上探索前行。
05 | 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
李建文获评2019年山东大学校长奖
回顾学长研究生生涯,他既当过学生干部并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学金,好像是一位十项全能选手,但学长却坦言自己并不能同时兼顾,自己之所以都能做好的秘诀在于“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个研究问题”。学长表示在硕士阶段自己非常享受从事学生工作所带来的乐趣,体会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的乐趣,而在博士阶段他也十分享受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的过程,体会科研的魅力和学术的乐趣。正如学长所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许很难做到兼顾,但是全身心投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这是容易的,而这也是把事情做好的最简单的办法。
06 | 结语
“脚踏实地”、“思维活跃”、“跨界融合”是建文学长给自己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点启示,做科研要脚踏实地、同时也要具有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具有跨界意识。建文学长很喜欢《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他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不轻言放弃,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由山东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团工委、研究生学志编辑部共同采访完成。
猜你想看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图:乔忍 商成顺 李建文
文:李建文 王彦文
排版:李蕾
值班栏目主理:程硕
策划 / 责编:韩笑晨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