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龄化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北大光华学者基于83国百万样本的研究 | 学术光华

学术光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1-02-05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呈现老龄化趋势,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人口占比减少,社会用于供养老龄人口所付出的财政支出增加,进而影响或制约经济增长。延长退休年龄是各国普遍采取的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但这样就能解决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吗?

 

对此,携程网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管理实践教授梁建章、北大光华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王辉、以及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Eward Lazear合著的论文Demographics and Entrepreneurship,通过建模及数据分析,建立并识别了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的新渠道,文章发现: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会降低一国创业行为的参与率与活力。这项研究近期发表于经济学五大顶级学术刊物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其发现与结论对全面评估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阻挡效应: 老龄化的人口结构降低了所有年龄段的创业倾向和比例

 

文章作者建立了一个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经济模型。模型认为,一个人的创业行为取决于两类能力:一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另一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前一种能力可以泛称为“年轻优势”,指年轻人在创新性思维,打破陈规,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较老年人所具有的优势。

  • 后一种能力可以泛称为“商业经验”,指人们随着从业经验增加而对商业机会的把握,对上下游产业关系的了解等对于个体创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本的积累。

 

“商业经验”类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与速度取决于个人在工作中被分配的任务的性质,以及个体工作在企业内所在的层级(hierarchy)。长期从事低端、程式化工作的工人很难获得有助于其创业成功的商业能力;相对而言,如果某些员工被委以一定的企业决策权,并且在不同的岗位层级上获得工作经验,他们更易于拥有独自运营企业的能力。

 

经验告诉我们,老龄化国家中的企业更容易具有老龄化的员工结构,即,企业内部高级、重要的岗位往往被资历高的老龄员工占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年轻人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在公司内被晋升到对积累创业所需业界经验有利的职位,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由此可见,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会降低所有年龄段的创业倾向与比例,研究者们称之为“阻挡效应”(The Rank Effect)。这一效应建立了社会人口结构对于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途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基于83个国家的百万级样本数据

学者们的5个主要发现


基于理论模型,梁建章、王辉与Lazear提出了五个主要假说,并利用“全球创业监测”(Global Entrepreneur Monitor, GEM)数据对这五个假说进行了检验。

 

全球创业监测收集了2001年至2010年间,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83个国家,130万15-60 岁间的个体关于创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并在国家层面具有面板结构(注:面板结构在本研究中意味着,同一国家在2001年至2010年间被多次调查;在给定时间点上,由于采用了统一的问卷设计,不通国家间的创业数据是可比的)。“创业活动”的定义则是:管理并拥有一个建立少于42月份的企业,为员工付工资。

 

基于这些创业数据,研究者们得到的五大实证结果如下:

 

第一,创业人口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这一倒U型趋势在图一(a)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很容易理解:年轻人缺乏必须的人力资本,而老年人丧失了“年轻优势”。

 图一(a)

图一(b)

 

第二,在人口跨代际逐渐减少的社会中,任何年龄段上的个体创业几率都会降低。这一规律在图一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图一(a)中列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从低到高分别为美国、英国、日本,可以看到,美国在各个年龄上的创业比例均高于其他两个国家。这一规律在全样本中也是十分稳健:在图一(b)中,按照年龄中位数的高低,样本国家被分为三组,将三个组在各年龄段的平均创业比例进行跨年龄与跨组别比较,可以看到,中位数年龄较低的国家组在任意年龄上都具有更高的创业比例。

 

第三,由于倒U型的存在,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创业高峰的年龄,但这个高峰年龄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被推迟。在图一(a)中,美国的创业高峰出现在30岁左右,而这一高峰年龄在英国被推迟到了30-40岁,在日本被推迟到了40-50岁。这支持了创业所需人力资本在老龄化社会中积累较慢这一模型推论。

 

第四,在计量回归中控制住“阻挡效应”(即低于给定年龄的人口比例)后,年龄与创业比例呈现显著地负相关,这是对模型中“年轻优势”的直接验证;相应的,在计量模型中控制住年龄效果后,低于给定年龄的人口比例对于该年龄的创业比例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是对模型中“阻挡效应”的直接验证。

 

第五,在将所有效果加总到国家层面后,文章的数据分析发现,已过中位数年龄每增加一个样本标准差(约为3.5岁),能够导致改过的创业率减少2.5%,这相当于样本平均创业率的40%。此结果同时在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上显著。

 

作者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检验上述结果的稳健性,包括:(1)加入不同的国家特征,包括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等;(2)控制国家固定效应来解决部分内生性问题;(3)尝试不同的“创业”定义方法,例如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加入“十年以内有打算增加雇员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或者“所从事产品生产或者服务在行业中具有创新性”等条件,以最大程度的剔除普通自雇经营的情况;(4)利用发达国家的子样本;等等。这些方法均得到相类似的结果,从而增强了文章结论的可信性与说服力。

 

为什么要重视“阻挡效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章发现的“老龄化降低创业率”这一现象,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年轻人具有创业优势,因此年轻人比例高的国家创业率就高”。这里需要再次强调模型中包含的“阻挡效应”,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如果没有“阻挡效应”以及商业经验累积对于创业的重要性,创业比例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单调减少,而不会出现样本中极其明显的倒U型趋势。

 

其次,文中讨论了几个创业与年龄倒U关系的其他可能解释,但这些解释均无法说明为什么在每一个年龄段上创业倾向在老龄化严重的国家都较低的事实。这一显著且稳健的结果与年龄间的优势比较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揭示了一国人口结构对于每一个年龄段创业倾向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只能够通过老龄化人口结构制约创业相关的商业经验以及人力资本积累这一渠道来进行解释。


最后,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揭示,跨国间创业比例的不同,主要是因为老龄化国家的人口在每个年龄段上相对其他国家的同龄人都具有更低的创业倾向与比例,而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比例低。这说明“阻挡效应”所导致的差异解释了大部分所观测的跨国比较变化,这也正是这项研究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梁建章,携程旅行网董事会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管理实践教授。


王辉,北大光华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发展经济学,以及应用计量经济学。


Edward Lazear,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戴维斯家族(The Davies Family)讲席教授,胡佛研究所Morris Arnold and Nona Jean Cox高级研究员,知名的劳动经济学专家,是劳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人事管理经济(personnel economics)的创立者。

 

关于政治经济学期刊:


《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PE)创刊于1892年,位居经济学五大顶级期刊,是历史最为悠久、最有名望的经济学期刊之一。该刊作为理论与实证经济学研究的领地,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大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