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店家”不一般!北大光华志愿者助力中非合作论坛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论坛以“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等齐聚北京,与中国领导人共叙友谊、共谋合作、共话未来。
在本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有一群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他们在北京礼物纪念品展台留下了难忘的身影。从精心布置展台,到热情接待来自非洲各国的贵宾,每一位光华志愿者都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更在中非友谊的桥梁上贡献了青春的力量。今天,我们特别采访了几位志愿者,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志愿经历中的有趣故事吧!
来自科特迪瓦的朋友
——2023级本科生 郭诚,孙牧远
在这次中非论坛期间,我们有幸以销售志愿者的身份,在酒店的“北京礼物”展台前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从晨光初照时的展台布置,到夜幕低垂时的收尾工作,对我们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新体验。
有一天在元首和工作人员入住酒店之后,一位女士走向我们的展台,瞬间点燃了我们的服务热情。尽管此前拥有与外国人交流的经验,但面对这位来自外国的友人,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使得每一次对话都需要耐心细致、反复确认。我们通过沟通才明白,对方来自科特迪瓦,希望我们帮忙寻找一位专业摄影师。这虽非我们直接职责所在,却激起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希望给远道而来的她留下一份对中国人的好印象。
经过一番努力,从尝试联系酒店内部的摄影师,到最终推荐外部专业的摄影服务,我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尽力解决她的难题。尽管过程中遭遇了价格考量与理解偏差的小插曲,但通过不懈的沟通与努力,我们最终见证她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份由衷的欣慰与成就感,难以言表。
这位女士之后对我们的帮助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主动提出合影留念,留下了联系方式。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真诚的服务与不懈的努力,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搭建起心灵的桥梁。临别之际,她的一句“你们英文真好”是对我们努力尝试、积极沟通的最好肯定。几天之后,我们用法语和中文撰写了一封简短的邮件发给这位女士,表达了对中非友谊的美好祝愿,希望这份来自中国的温暖与热情能够成为她此次中国之行难忘的记忆之一。也真心希望中非的友好关系可以持续下去,我们很荣幸可以在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语言不会阻碍一颗想沟通的心
——2023级本科生 罗思薇
在中非论坛此次北京礼物展位当志愿者,我最大的体悟就是要大胆交流,多读世界这本书,了解各国的风土与人情,只要你有一颗想沟通的心,语言永远不会成为交流的阻碍。这次论坛把各国朋友聚集在一起,有的说阿拉伯语,有的说西语,有的说法语,那我们要怎么沟通呢?首先要有勇气主动交流,再用英语和生动的比划,就会收获一次愉快的交谈。我会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会发现,手语才是真正的通用语言。”刚开始上岗时,我们的展位前总是人来人往,但并没有多少人驻足。偶尔有非洲朋友好奇前来,看到我们“驻守”的北京礼物展位的龙墩墩时会惊呼“Dwen Dwen” ,他们还特别喜欢长城,故宫等经典景点。随着我们的主动交流,外国友人得知我们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志愿者,两位加纳的朋友均表示知道北京大学,这也让我们十分惊讶,深刻感受到中非朋友对彼此的了解逐渐深入,中非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中关系逐渐深化和发展。
文化输出也是文化“输入”
——2023级博士生 庞彦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盛会上,我有幸在中外媒体下榻的酒店内展示与推广我国的文创产品。首先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文创产品的玲琅满目,天坛冰箱贴的雅致、故宫笔记本的匠心独运,以及熊猫书包的萌态可掬,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进行产品的介绍与销售,更是化身成为文化大使。我们满怀热忱地向前来参会的国际友人讲述每一件文创背后的故事,它们如何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如何将中国的历史、艺术与生活哲学巧妙地融入日常小物之中。我观察到,随着我的讲解,他们的眼中逐渐亮起了好奇与赞叹的光芒,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桥梁是如何跨越国界、促进心灵的沟通与理解的。这也意外成为我们提高销售的“绝活”,因为每一件精美的展品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将这段故事讲出来不仅能够增强外国友人的兴趣和购买意愿,更能够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我来说,这次经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付出与奉献,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更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默默坚守岗位是如此动人
——2023级博士生 张瑞时
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当中,除了和外国友人接触,我们也有机会与其他在酒店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一场如此庞大的国际盛会需要非常精密的后勤支持,仅志愿者就有69种岗位,而这次会议能够圆满成功更是离不开成千上万兢兢业业的基层工作人员,从后勤,到安保,到酒店的工作人员等,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峰会保驾护航。我们在与特勤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他们来自北京各个地区的不同单位,大家早早就开始为迎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元首和政要加班加点。这让我感触颇深,为能有幸参加如此一场国际盛事感到自豪。当工作人员们了解到我们来自北京大学,也不禁感叹我们中国青年的国际化。这些工作人员朋友们意料之外地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顾客群体,因为大家平时很少有时间外出,在工作结束之时很开心能够买到小纪念品。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对在各个岗位坚守的基层工作者们更多了一份敬畏,我深深感受到,举办如此宏伟的国际交流盛宴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竟然没有机会说英语!
——2022级本科生 谷俊亿
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中,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外国友人,领略了异域风情的文化多样,也能深深感受到中非的深厚友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东北口音的英语,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借助这个机会提升口语水平。一开始,来购买纪念品的顾客都是中国人,我心里默默期待着第一位外国顾客的到来。终于,一位外国面孔的顾客向柜台走来,我正要调整我的语言模式,问出“What can I do for you”,外国友人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猝不及防地说了一句“我来欣赏欣赏”,对,她说的是我们的中文。同时我能感觉到,她成功用中文和我沟通时的喜悦和自豪,之后我们也顺利开始用中文交流了。送走这位外国友人后,我不禁给我的好朋友发了微信:“你相信么,上岗快一天了,我竟然没有机会说英语!”我想,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随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出,我们的语言也被全世界所学习,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我以我的国家为傲!这场论坛也尽显我国的大国风范。这次志愿经历不仅让我得到了锻炼,更让我明白中华文化的磅礴与底蕴深厚!
讲好中国故事
——2022级本科生 侯嘉嵘
很感谢学院给我们这个机会参与中非合作论坛这样的外交盛会,能够让我们身临国家外交最前沿,感受时代的呼吸。在本次志愿活动中,我负责的北京礼物站点接待的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领导人、外交使团与其它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来华的国际友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几位来华友人在路过我们摊位时,对我们摆放的清明上河图丝巾产生了兴趣。在询价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我惊讶地发现这几位友人对于清明上河图、对于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着不俗的理解。尽管在上岗前已经对各个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做了充分的了解,我还是从和他们的对话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自己曾经不知道的东西。这让我意识到,随着祖国的发展,富有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吸引着许多国际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而我们这一代人也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学习如何把中国独特的文化故事、发展故事讲得更好,让更多外国友人看到祖国独特的魅力。临别时,他们亲切地与我们握手拥抱,并竖起了大拇指。在此刻我感受到浓浓的中非友谊,也为自己作为北大学生、光华学子对国际合作交流出了一份力而自豪。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光华志愿者们展示了北大学子的风采,用行动传递了青春的力量,为推进中非友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未来,光华学子们定将继续秉承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在更多舞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 北大光华中非论坛志愿者团队
编辑 | 刘畅
排版 | 李珅
审核 | 奂然、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