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谈|于洁:BIM+GIS是未来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的载体(下)

超图集团 2020-02-04

于洁,中国院·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在上一期的《大咖谈|于洁:BIM+GIS是未来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的载体(上)》中,于洁女士为大家解读了BIM的内涵,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与BIM结缘的故事。今天,她将继续带大家了解BIM与GIS的牵手缘由、BIM+GIS融合与CIM进化、中国BIM行业标准等问题。


BIM+GIS融合与CIM进化


在BIM技术领域浸润良久,于洁和团队发觉,建筑是城市里的一部分,建筑的存量与增量数据一定会对城市产生影响,是建筑乃至城市管理的重要抓手。为了利用好这些庞大的数据,充分发挥其价值,BIM必须与GIS融合发展。“我们认为BIM和GIS始终是要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找到了超图。”


于洁说,细究BIM与GIS的牵手缘由,与两者的本质和市场发展趋势密不可分。


在于洁看来,GIS跟BIM的原理基本一致,其着眼点都是数据,但数据所处的层面不同——GIS是宏观的,BIM是微观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决定了它们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应。“BIM必须得与GIS牵手,将数据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才能在将来的行业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中将其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BIM和GIS的结合可谓是双赢。在对接了BIM之后,GIS实现了从室外走进室内、从宏观走进微观,也丰富了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另一方面,BIM 在结合了GIS之后,更容易涵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既可以用于规划审批及建设期监管,更可以用于建成后的建筑运维管理。工程完结交付的不仅是一个建筑,还有一套完整的数字资产。BIM在建设期间只能用几年,结合了GIS之后,则可以延续使用几十年,大大延长了BIM的生命周期。


“BIM+GIS不等于人工智能,但是可以这么说——BIM+GIS是未来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的载体。”“十九大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BIM+GIS将在这一过程发挥巨大的作用。”于洁说。


于洁表示,BIM+GIS协同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预见未来GIS和BIM在技术上将会互相推进发展,其途径就是BIM和GIS在用户端的无缝连接,“他们是一个耦合的关系。BIM和GIS这个结合体最终要服务给不同层级的‘人’——第一是个体,第二是组织,第三是社会,第四是国家,不同层级的应用目标不同,这时候BIM和GIS最重要的是‘无缝’。”


随着这种无缝融合和应用的不断深入,BIM+GIS的应用范围必将跨专业、跨学科,它是各行各业的底图,有空间定位,带有位置属性。所有的产业都跟空间定位有关系,因此BIM和GIS得以跨界结合,并可以同时跨越很多行业。比如传媒娱乐业、电子商务业,只要跟位置有关的行业,BIM+GIS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于洁说,那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BIM终将成为一个日常必备的工具,不再像今天这样带有新概念的光环,“十年后BIM将成为工程、建筑等行业的一个准入门槛,是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之一,那时我们将不再谈论BIM。”


当BIM牵手GIS后,又出现了一个新词——CIM,即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2015年,在上海数慧举办的规划实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又提出城市智慧模型(City Intelligent Model),进一步拔高对CIM的定义。建筑设计仅是城市建设的一小部分,做大区域管理的时候,不能脱离城市设计,在这个过程中,CIM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其中的字母I指信息还是智慧,CIM这个概念的提出,将把视野从单体建筑拉高到建筑群和城市一级,给予智慧城市更加有力的支撑。

制定中国BIM行业标准势在必行


每一项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有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BIM技术也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和技术热烈碰撞,进而迸发出更具生命力的外延和内涵,促使技术和应用更上一个台阶。但“生长”不可无止境,相关部门要适时推出一系列技术标准,用来规范相关领域,这不仅有利于技术推广,还能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于洁说,缺乏统一的BIM标准是制约BIM在我国建筑行业落地应用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统一的BIM标准,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没有统一的BIM标准,每个施工企业在应用过程中无章可循,软件开发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考,导致大量的重复工作、低水平工作普遍存在。”


经过了摸索和发展的时期,BIM行业迎来了自身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我们把BIM标准编制分为团体标准、城市标准等级别,最后是企业和项目标准。BIM标准应该分不同的层次,不能一概而论。”作为BIM行业的权威专家之一,于洁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中特别重要的三项:《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三维制图标准》。这三个标准定义了BIM行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交什么。在这些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团队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于洁解释到,国家标准是顶层设计,具体工程的落地过程都是对国家标准的解读,比如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标准,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等。这其中也不乏有些城市自创标准,但原则上一定要对标国家标准。此外,这个标准要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同”与“共享”理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家标准编制也会随着市场需求而迭代,“现在我们正在做标准的标准,就是跨行业的通用规范。”这些行业包括铁路工程、通讯工程等,已不仅仅是指建筑工程。于洁说,在标准体系的制定中,对标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逻辑跟数字孪生城市类似,现实中建了一个房子,铺了一条路,修了一条地铁,在数字化的领域中,同样也形成了相应的一套数字资产。这个数字资产可以共同能表达一件事,就像是我们说话的语言体系一样,必须是一致的。这个基础就是标准,这就是标准的意义和重要性。五到十年内,中国的标准将趋于稳定。


QA&

 | 对话于洁

 Q  除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等工程外,还有哪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项目用到了BIM技术?

 

 A  很多工程都用到了BIM技术,比如北京城市副中心。


这个工程就给了我们25天时间做初步设计,一共45万平米。我们成立了一个重点项目组,从学开始,压力非常大。当时我们废寝忘食,真心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最后我们完成了每一天的预期目标,25天提交了初步设计。这个项目从设计到建成共18个月工期,简直就是飞的速度。这就是引入BIM之后的优势:项目数字化后,工程建得更好,综合效率会提高。


 Q  在BIM技术领域,我们还面临着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A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乏对基础软件技术的研究,这是比较薄弱的一环。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还是国外图形等基础工具,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虽然基础研发不是个小工程,开发难度很高,但长期来说,我们必须要去做这一项工作,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Q  目前国内各个地区尤其各个省和各个城市,对BIM的重视程度是怎样的?

 

 A  非常不均衡。除了东部发达城市外,国内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影响较弱地区,真正应用BIM技术与认识BIM价值的企业和人才非常少,大部分都是盲目跟风。其实整个行业用到BIM的也不多,可以说BIM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数据打通到清洗和应用,我认为距离BIM技术成熟和广泛应用还需要十年时间。


  

采访/撰文 | 王静静 吴晓燕

责编 | 王宇卫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