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疟原虫感染治疗癌症,灵感竟然来源于地图

超图集团 2020-09-15

2月9日,央视一套《新闻30分》节目向全球宣布了陈小平科学研究团队的重大发明《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疟原虫可成为抗癌生力军”迅速占据新闻热搜榜,引发民众热议。


为何引发疟疾带来痛苦的疟原虫可以抗癌?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1985年,在陈小平教授还在中山医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讲疟疾的流行病学时,挂出一张地图,与下图很像——疟疾主要流行在非洲、赤道附近,可以理解为:蚊子多的地方疟疾就多。


2008年全球疟疾发病率(本图来源于世界医疗科技资讯微信公众号)


又过了几个星期,在讲到了肿瘤流行病学时,老师又挂出一张图片,与下图类似。


2008年全球癌症死亡率(本图来源于世界医疗科技资讯微信公众号)


就在陈小平看到这个地图一瞬间,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结论:好像哪里多疟疾,哪里就少肿瘤死亡。


此后,陈小平教授联合美国哈佛大学的统计学教授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这一课题,发现疟疾的发生率跟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他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小鼠模型研究,用了成千上万只小鼠,有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的小鼠,证实疟原虫感染的确显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寿命。他还与钟南山教授经历了14年的机理探讨,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非常强烈的激活天然免疫细胞(NK细胞),这种细胞激活后可以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最终确定疟原虫感染的确对肿瘤有相当好的疗效。


目前,对于这一重大发现人们尚存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地理智慧应用的又一个体现。事实上,历史上相关的应用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如“斯诺的霍乱地图”。

 

1854年伦敦索豪区瘟疫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人闻风丧胆的霍乱被誉为“19世纪的世界病”。1831年,霍乱病第一次传播到英国,致使7.8万人丧生。1854年伦敦第四次爆发霍乱,在名为索豪区的街道上,10天内有500人死去。但比死亡更加让人恐慌的是“未知”,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的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


挽救世界的英雄是内科医生约翰•斯诺,他既不是靠新药物,也不是靠新手术。而是靠一张地图!他试着把霍乱病亡者按居住地标注在街区图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的死者都靠近一口水井。他意识到霍乱可能是通过消化道传染,这口井可能被污染,切断传染途径就应该能控制传染。当地官员在他的游说下将信将疑的取下水井的摇把,仅过三天,霍乱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就迅速下降,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约翰•斯诺通过对地理分布的分析,发现了霍乱的传播方式,并有效控制了霍乱疫情,这是早期的地理智慧的应用。

 

约翰•斯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张地图拯救伦敦(图片来源于网络)


“斯诺的霍乱地图”给了后人很大的利用价值。今天,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研究方法,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2003年SARS期间,卫生部采用SuperMap GIS技术搭建了SARS疫情发布地理信息系统,推进了我国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同年,北京市SARS疫情控制与预警信息系统上线,通过建立北京市空间数据库和疫情动态数据库,开发有关的分析和预警功能,为疾病控制部门、预防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进行疫情的控制与预警决策服务。


此外,GIS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典型应用还有:江苏省疾控免疫规划地理信息平台、青海省地方病防控地理信息系统、广州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信息系统、医疗卫生资源管理与规划信息系统、成都市青羊区公共卫生GIS系统、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仅是医疗卫生领域,GIS还将在更多领域中大展身手,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于智慧的“DIKW模型”以及何谓“地理智慧”,点击地理智慧创新IT价值】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等官方新闻渠道整理)


供稿 | 企划中心


【近期回顾】


 01 好看 | 宋关福总裁四季美图贺新年

 02 2019春运最难抢票的十条航线

 03 正在征稿 | GISer的新年畅想

 04 盘它!新一代三维GIS技术资料集锦来袭

 05 2018年你都去过哪里?快来秀秀你的“年度足迹”

 06 指尖上的城市路况信息“播报”


欢迎转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