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彭先生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战略家和教育家。先生倾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地图学、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代宗师,先生一生开拓创新、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谦逊正直。他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品格更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先生是新中国地球信息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他经历了我国地图学从传统制图、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到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不断引领国家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先生主持整理和汇集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水利图、地形图及航海图13万多份;他所设计编制的《中国地形鸟瞰图集》、编制和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等大型图集,对促进中国地图学研究、应用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世界地图学界为之震撼。 20世纪70年代起,先生率先倡导与开展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强调,航天遥感将成为地学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指出卫星遥感对认识地球、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生态系统等问题都十分必要,他的论文《航天遥感对地球的宏观分析》一发表就引起广泛关注。先生先后出版的《地学的探索》(四卷)《中国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崛起》《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和《遥感地学分析》等专著,以及其主编的《遥感大辞典》《中国地学大事典》等工具书,都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先生也极其关注空间信息科学的成果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先生带病坚持工作,手绘了汶川地震的机理图,指导相关人员编制和出版了汶川地震图集。
与此同时,先生还十分关切着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他曾指出:“首先,一定要重视科技储备,让科技储备为社会服务。其次,地学界有很多相关研究成果,面对自然灾害,科技界应该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再者,应该加紧预警系统建设,将其与整个社会发展相联系。最后,开展跨学科系统研究,因为灾害本身是不分学科的,而且地理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相关学科领域需要更多努力,把地学真正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发展起来,并在技术上给予充分保证”。 先生直到临终前,还在操心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考虑研究群体的布局,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先生为我国地球信息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凭借着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以及对地球信息科学执着的探索信念,先生总是能站在学科前沿,引导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祖国大地之际,先生率先组织全国力量开展遥感应用研究,为中国遥感科学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更是被学界美誉为“中国遥感的黄埔军校”。1978年召开的中国科学大会,号召“要重视空间科学遥感技术和卫星应用研究,建成现代化空间研究和卫星应用体系”。先生大力建议,遥感应用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筹建成立遥感应用研究所,汇聚起全国遥感人才,为日后国家制订遥感发展规划、组织攻关、人才建设等积蓄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理环境信息系统研究室,率先组建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后,多个大学、研究部门都陆续成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单位,掀起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教学与产业发展的高潮;今天,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发展迅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他还率先提出了“地学信息图谱”“格网地图和网格计算”“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等新概念和新方法。先生十分关注地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他和国内外科学家就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交换意见,并作为主编编辑出版了著作《地球系统科学》。
图片来源:http://dwz.date/aAT8
先生虽然没有身居要职,但是他的战略意识和大局观值得管理者学习。先生对中国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不少战略把握,都源于他时时把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挂在心头,一生孜孜不倦追求创新的学术思想,这些也正是战略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他常用“我60岁又开始了新一轮事业”来勉励他的弟子们,他的门生现在遍布遥感和地理信息事业的各个领域。先生大教无形、公心昭昭、奖掖后学的拳拳之心完全出于自然,所以先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魅力,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先生的弟子,愿意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先生在八十多岁高龄时,策划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生系列讲座,并亲自连续三年授课,该课程自后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学生们常说:“每次聆听先生的讲话都是一种享受。先生清晰的思路、激发人斗志的殷殷期盼,洞察全局的风采,给我们以思维甚至观念上的震动”;正是从聆听和勉励中,深切感受到先生对青年人才的期望、厚爱与关注。先生影响了一个时代,桃李满天下。 先生不仅关注“小字辈”,更关注素不相识的年轻后生。我和先生原本并不相熟,既不是亲授弟子,也不是工作同事。先生是名贯天下的学术泰斗,我只是遥感的初学者,对未来充满期待,跃跃欲试,但尚未入门。只是40岁后,我从国外回来,才逐渐和先生熟悉起来;有时在论证会、学术会上相遇,先生总是不吝指导,他的睿智、敏锐让我十分敬仰。1984年,我这名本不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员工,被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聘为仅有的两项资源环境重大项目之一的主持人,我相信除了主管孙鸿烈[1]副院长、杨生[2]局长决策外,没有先生的首肯是不可能的,我对中国科学院老一辈领导人与专家的开放与包容至今不能忘怀。之后,我和先生接触日益增多,我自认为是先生虔诚的学生,常向先生请教;他广博的知识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他的战略思维方法让我以后作为管理者终生受益。我的性格总体随和,但遇到一些不同的观点时又过于固执,偶尔也对先生有所冒犯,但先生从不计前嫌,沉闷几日后又一切如常,心胸之开阔令我深为感动。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转眼间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2年了,心中倍感怀念。我常常回忆起和先生共处一堂的时光,他神采奕奕、侃侃而谈的形象依旧历历在目,似乎岁月的磨难在他身上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每次请他讲话,他总是谦虚有加,向大家频频致意;他鲜有讲稿,可内容总能引人入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讲话中所表现的对国家和事业的激情,总能激起年轻一代的热烈讨论和强烈反响。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如何纪念先生?我的期待是我们共同以先生为榜样,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下大功夫把青年一代培养起来。
今年是先生百岁诞辰,也是本刊创刊24周年。先生是本刊的创办者,为了表达对先生的敬意和思念,本期以专刊形式,收录了8篇学习先生学术思想的纪念性学术论文和16篇地球信息科学最新的优秀文章,期望对青年人才科学精神的养成和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今年也恰逢本刊第一协办单位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35周年,值此专刊,也表示热烈祝贺!同时衷心感谢各位编委、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对学报多年来的关注和厚爱。展望未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将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秉持公平公正客观、严谨认真的原则,在业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让学报继续成为地球信息科学学术思想交流的优秀平台。
[1]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杨生,时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
国家科技部原部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10年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专家组组长;2011年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