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间智能闪耀德清,新技术新应用绽放光华




  超图新闻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11月10日,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分论坛在德清举办,多位院士专家就如何把党中央对数字中国建设和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具体实践和实际成效,展开了热烈探讨。自然资源部网信办、信息中心原主任蒋文彪主持会议。

▲蒋文彪主持论坛

嘉宾致辞:地理信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致辞中提到,以GIS为代表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数字化治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GIS等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助力挖掘多元海量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价值,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生态保护与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维森致辞

超图软件集团董事长宋关福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治理手段已难以适应,亟待通过科技创新破解难题、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时空信息和地理信息软件在其中大有可为。
▲宋关福致辞

宋关福介绍,当前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发展有“五化”趋势:即智能化、三维化、遥感GIS一体化、视频空间化和云原生化。他重点和大家分享了遥感GIS一体化、视频空间化和云原生化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遥感GIS一体化技术极大加快美丽中国建设从数据采集到应用的进程,视频空间化将为美丽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更实时的手段,而云原生化则将为美丽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优的算力保障。

重磅报告:分享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智慧国土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军在《实景三维支撑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报告中表示,用时空信息说话,在实景三维空间研判,深化国土空间认知,破解“土地有限、空间无限”难题,支撑国土空间科学规划、高效治理,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他谈到,应准确把握时代需求,加强学科交叉和数智化创新,推动以实景三维为代表的时空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深度融合,支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军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信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郭仁忠在《让理论创新引领技术进步》报告中提出,既往的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支持了我国土地资源领域的系统创新,新时代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信息化的进一步支持。纯粹技术赋能难以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以理论创新引领技术进步应是可行的战略路径。他表示,专业理论与ICT的深度融合将是专业领域未来信息化的重要特征。
▲郭仁忠作报告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原院长、研究员高延利作《国土调查监测技术发展与国土调查云创新应用》主题报告,回顾了我国国土调查监测发展的五大阶段,剖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技术手段发展和管理模式创新情况,详细介绍了“国土调查云”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并展望了新时期国土调查监测发展趋势。

▲高延利作报告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化部主任、研究员姜晓轶在《海洋大数据治理与智慧应用》报告中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和海洋大数据体系架构,介绍了海洋大数据综合感知、通信传输、处理分析、管理服务等工作进展,提出要全面构建海洋大数据应用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海洋环境智能快速预报、海洋综合监管支撑和海洋实景三维建设等方面的智慧应用。
▲姜晓轶作报告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吴洪涛带来《自然资源信息化升维的思考与实践》报告。他结合自然资源部职责新定位的重大需求和国家网络强国战略部署,分析了国土空间治理和自然资源信息化面临提级升维的新挑战,分享了构建数字赋能、模式创新、智慧跃升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思考,提出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与关键实施路径,并分享了数字化思维下国土空间治理和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最新探索与实践。
▲吴洪涛作报告
超图软件集团总工程师屈晓波作《空间智能助力自然资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报告。他认为,自然资源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以数据为根本、智能决策为目标的“自然资源大脑”,空间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全面助力自然资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1.领先的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全面助力自然资源行业管理升维,提升管理底板、底数的精细化,全面提高国土空间的治理能力;
2.AI+RS+GIS技术一体化全面助力自然资智能感知体系建设,提升资源资源调查的效率,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监测监管和严守资源安全底线能力;
3.AI+大模型+GIS的行业解决方案,全面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让自然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智慧,全面提升;
4.大数据和GIS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计算能力,全面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能力,让资源资源管理更广泛和高效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屈晓波作报告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赵鹏军教授作《城市数智化治理的系统模型构建》主题报告。他认为:城市是个复杂生命体,城市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高效的城市治理客观需要同时统筹处理多个城市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城市系统模拟技术是数字化、智慧化治理城市的重要支撑。赵院长介绍了城市系统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讨论如何综合运用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交通工程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量化解析城市运行规律,构建城市全系统计量模型,开展城市系统的精确计量、精准预测和精细模拟,支撑城市数智化治理,为国土空间信息模型体系提供城市模型技术。

空间智能亮相多场分论坛


时空大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空数据治理是整顿数据秩序、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路径。在“时空大数据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分论坛上,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在致辞中就如何利用时空大数据更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发表了三点看法:第一,加强数据要素价值挖掘,促进数据与应用场景相依相伴、融合生长。第二,加强关键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如GIS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地理空间智能,更好地解决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痛点和新需求。第三,加强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底座建设,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宋超智致辞随后,北京超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宁在会上作《基于TIM的城市时空数据治理新模式》报告。他在报告中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成效为导向,以时空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实际案例为素材,系统性地提出和阐述了智慧城市时空数据治理新模式,以此推动城市业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有机结合,打造常态化的智慧城市时空数据治理机制,构筑智慧城市数据资产和时空基础设施,支撑智慧城市的良性建设和运营。▲张宁作报告IT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地理空间智能。同时,地理空间智能也解决了传统IT所无法解决的与位置相关的复杂问题,持续创新着IT价值。超图软件集团首席品牌官刘宏恺在“励精图‘智’  创享未来”分论坛上作《GIS技术引领空间智能创新》报告,详细介绍了超图通过Web3D技术创新、空间数据概念模型的突破,从而保障了三维GIS颜值与实力并举,介绍了视频空间化技术、AR Map的进展,以及“让人人都能玩地图”的地图慧。
▲刘宏恺作报告GIS技术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被视为释放遥感数据价值潜力、提升遥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字时代的智能遥感应用”分论坛上,超图软件集团超图研究院遥感总师卢浩作《遥感GIS一体化,加速从空间数据到空间智能》报告,详细介绍了超图在遥感GIS一体化方面的探索,包含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体系,以及智能化处理算法、国产化环境支持、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卢浩作报告





相关推荐


01GIS会友,德清相会!超图参加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02666!超图获测绘地理信息领域6项大奖


作者 | 王静静

编辑 | 周芯宇
审核 | 吴晓燕

审签 | 刘宏恺

「万亿国债催化下,水利建设站上全新风口。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基于空间智能技术打造的数字孪生水利平台,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管理江河,从治水走向智水。大江大河,岁岁安澜。

超图方言 | 2023 
看更多优质内容  关注超图  星标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