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武侯吉福社区“共享奶奶”
10月2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以《如何让“老”有所用 就业“适老化”的一次探索》为题报道了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共享奶奶”。
黄奶奶是个大忙人
如果不主动告知年龄,很难看出这位黄美英老人已经有83岁高龄。在成都武侯区的吉福社区,黄奶奶可是一个大忙人,身体不错的她热心于参加社区里的各种大事小情,她也是社区里的义务联络员,是社区和居民之间沟通的纽带。
“比如说办老年证,我把大家的要求登记好了就给社区反映,社区就给大家把老年证办上了,这种时候我就感到自己还有用,还能为大家服务。”
——吉福社区“共享奶奶” 黄美英
在黄奶奶的日历中,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天要做的事,其中有一项是她下午必须参加的社区活动——“共享奶奶”项目,为那些没时间接送孩子的双职工家庭提供子女接送、托管服务。
“我发现大量身体健康的老人退休以后,都会积极融入社会,发挥余热,到社区为居民服务。为此,我们形成‘共享奶奶’项目,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把社区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登记在册,让‘共享奶奶’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没人看护的后顾之忧。”
——吉福社区党委书记 李含荣
参与这个项目的家庭将孩子的信息告知社区,“共享奶奶”们在孩子放学后把他们接到社区活动中心。在这里,奶奶们“大展身手”,与孩子们一起跳舞、唱歌、剪纸等。
退休前,黄奶奶是一名医生。在托管课堂上,她教授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她会把平时看书读报时看到的有用知识抄写到本子上,天文地理、消防安全、人文历史,像这样的本子她已经写满了好几个。
“共享奶奶”很受欢迎
在吉福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4%以上,双职工家庭占总人口的22%以上,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诉求和双职工家庭托管孩子的需求,使得“共享奶奶”在社区内很受欢迎,目前已有40多位奶奶参与,服务了400余户双职工家庭。而且由于是社区帮助对接信息,提供场地,也为双方购买了意外保险,使得接送托管期间的安全有了保障。
“其实我没有怎么担心过安全问题,因为这儿是社区,把孩子放在这里肯定是安全的。”
“这些奶奶很和蔼可亲,也比较负责任,因为之前也参加过社区活动,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吉福社区居民们
“共享奶奶”这个载体搭建好以后,不管是社区里面的老人还是孩子,或者是他们的家人,都能很好地参与社区治理,真正让社区居民能参与到社区的大小事务当中来。“共享奶奶”属于社区志愿者,不拿一分钱报酬,有时为了备课还得自掏腰包,但在“共享奶奶”们看来,收获却远大于付出,那份重新参与社会的成就感十足。
“现在老年人身边,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都呆得比较少,现在小朋友们都喊我张奶奶,喊得你心里甜丝丝的。其实我的付出是举手之劳,并不是难事,但我得到的回报更多。”
——吉福社区“共享奶奶” 张惠英
搭建平台 让“老”有所用
“共享奶奶”项目于2019年创立。当时,针对社区内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及辅导学业等突出问题,吉福社区从“一老一小”保障和双职工家庭需求交汇点切入,建立起居民需求对接机制,搭建“共享奶奶”服务平台。同时,社区依托党群活动中心、体能室、党群小屋等场地,为“共享奶奶”们搭建起了实体活动场所。
从最开始的几位奶奶,到现在的几十位奶奶,建立了3个“吉福社区共享奶奶公益活动群”,服务20余个小区(院落)。
“共享奶奶”们帮助双职工家庭照看孩子、辅导作业,带动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形成社区自主的“老小”志愿者互助模式,实现邻里相融的共治格局。她们和双职工家庭牵手结对,为后者提供学生接送、课后辅导、餐食保障等服务,缓解年轻双职工家庭的焦虑和工作负担,既满足“老有所为”,又实现“幼有所托”。
吉福社区还以“共享奶奶”为班底组建起社区“兴趣班”,不断丰富非学科门类教育,并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互嵌互补。有了“共享奶奶”的存在,社区搭建起一条社会“情感缓冲带”,带动爱心资源不断流动,实现“一老一小”心灵相互治愈,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长者积极向上生活、邻里更加团结和睦。
此外,吉福社区还搭建了“夕阳共伴”便民服务,创建“一公里的幸福、生命关怀、幸福来敲门”等邻里互助模式。到目前为止,吉福社区已开展奶奶陪伴活动上百场,覆盖辖区内500余个家庭,双职工家庭子女为“共享奶奶”日常关爱“反哺”服务300余次。
记者:洪子健
编辑:杜仲影
审核:庞华刚 魏登元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
往期推荐
●2023年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开始啦,武侯请您来“阅卷”!
●芙蓉四十载,全城共绽放!2023天府芙蓉花节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