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徐亚男大使:翻译官不可不知的几件事
2015年11月12日,由中国翻译研究中心、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我要成为翻译官”行业规划主题沙龙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楼成功举办。沙龙特邀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文件司中文处前处长、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徐亚男大使到场,与北外师生分享外交翻译领域的宝贵经验,现场座无虚席。
徐亚男与大家分享了从事外交翻译工作的经历。虽然是译界的神级人物,但徐亚男并不避讳谈及自己在初涉翻译圈时遇到的尴尬场景。由于时代的局限,徐亚男在校期间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纯正的外语教育,进入外交部后的培训和历练让她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专业译员。然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结合初涉翻译阶段的亲身经历,徐亚男提出了几点建议:
1标准诚可贵,口音勿忽视
首次任务便是接待巴基斯坦记者团,巴式英语的口音让只接触过标准英语的徐亚男无措,大部分交谈只能靠猜测,勉强完成了接待任务。自此,徐亚男意识到英语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习惯不同的口音才能胜任各种口译工作。
2能承受压力,会随机应变
徐亚男曾观摩过唐闻生前辈为巴基斯坦总统做翻译的场景。巴总统在演讲过程中突然脱稿,即便如此,唐闻生依然从容、流畅、准确地把总统发言译了出来。徐亚男深受触动,为自己定下目标,决心成为唐闻生那样的“高手”。
3翻译无小事,准备须精心
有一次徐亚男为尼泊尔大使招待会担当翻译,会前被告知“没什么的,你去就行了”,于是就按字面之意理解,未作充分准备。由于参会时并未携带纸笔,加之尼泊尔大使的英语带有口音,导致徐亚男此次翻译并不理想。所以让翻译去一场会议并非邀请你去做嘉宾,而是履行自己身为翻译的本职。翻译无小事,只有充分做好译前准备,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沉着应对各种变数。
4专业知识广,应对方自如
1977年,徐亚男首次被派往国外出差,参加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本次会议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如法律方面的领海和大陆架问题、科技方面的海底矿藏等问题,徐亚男表示自己在这些领域的知识有所欠缺。面对陌生的概念,徐亚男在参会过程中边翻边学,圆满完成了此次工作。翻译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需要译者在平时广泛涉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应对各领域专业词汇的考验。
纵观几十年的外交翻译经历,徐亚男感触颇多。她认为自己日后能有机会接触并胜任各种高规格工作,主要得益于早期的翻译经历,原因如下:
专业知识方面,参加不同领域的会议可以学到相关的词汇与表述;专业技能方面,给领导人做翻译的时候可以学习领导人如何把控一场国际会议或会晤、如何处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和理念交锋、以及如何用外交礼仪的方式解决争端等。
在校学习期间,徐亚男有机会观摩基辛格、黑格访华时外交部接待的现场。虽然未能亲自参与其中,但也是感同身受。在徐亚男看来,外办的接待人员亲身参与了缔造历史的过程,是其中的一部分,相比其他经历来说更重要、更光荣、更自豪。
北京申奥成功背后离不开外交人员的奔波与努力。外交部曾派出两名翻译常驻奥申办,全程参与申奥,到各国进行访问和宣讲。当坐在场馆内欣赏美轮美奂的奥运会开幕式时,这些参与申奥的人员的感受肯定与观众不同,他们是申奥成功的推动者,更是这段不为人知的历程的见证人。
要成为好的翻译,必然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练,让自己在知识面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徐亚男大使现身说法的宝贵经验,让学习翻译的同学们获益匪浅。
接下来徐亚男结合大量实例,为大家讲解了翻译的经验教训,译世界将继续为您呈现,敬请期待!
作者:阿狸
来源: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