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111期】知乎部署系统演进

Iven Hsu 前端早读课 2020-11-08

前言

今日早读文章由知乎@Iven Hsu授权分享。

正文从这开始~~

应用部署是软件开发中重要的一环,保持快速迭代、持续部署,减少变更和试错成本,对于互联网公司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部署系统的角度,介绍知乎应用平台从无到有的演进过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参考和帮助。

知乎部署系统由知乎工程效率团队打造,服务于公司几乎所有业务,每日部署次数在 2000 次左右,在启用蓝绿部署的情况下,大部分业务的生产环境上线时间可以在 10 秒以下(不包含金丝雀灰度验证过程)。

目前知乎部署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 支持容器、物理机部署,支持在线、离线服务、定时任务以及静态文件的部署

  • 支持办公网络预上线

  • 支持金丝雀灰度验证,期间支持故障检测以及自动回滚

  • 支持蓝绿部署,在蓝绿部署情况下,上线和回滚时间均在秒级

  • 支持部署 Merge Request 阶段的代码,用于调试

下文将按时间顺序,对部署系统的功能演进进行介绍。

技术背景

在介绍部署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知乎的相关基础设施和网络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知乎网络情况

知乎的网络如图所示:

知乎网络环境简图

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

  • 生产环境网络:即知乎对外的在线服务器网络,基于安全性考虑,与其他网络环境完全隔离。

  • 测试环境网络:应用在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首先会部署在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网络上与生产环境完全隔离。

  • 办公室网络:即知乎员工内部网络,可以直接访问测试环境,也可以通过跳板机访问生产环境服务器。

流量管理

知乎采用 Nginx + HAProxy 的方式管理应用的流量走向:

知乎在线业务流量架构

应用开发者在 Nginx 平台上配置好 Location 和 HAProxy 的对应关系,再由 HAProxy 将流量分发到 Real Server 上去,同时 HAProxy 承担了负载均衡、限速、熔断等功能。

持续集成

知乎采用 Jenkins + Docker 进行持续集成,详见《知乎容器化构建系统设计和实践》,持续集成完成后,会生成 Artifact,供部署系统以及其他系统使用。

物理机部署

像大多数公司一样,知乎最开始是以物理机部署为主,业务自行编写脚本进行部署,部署时间长、风险大、难以回滚。在这种情况下,大约在 2015 年,初版的部署系统 nami (取名自《海贼王》娜美)诞生了。

最初的部署系统采用 Fabric 作为基础,将 CI 产生的 Artifact 上传到物理机上解压,并使用 Supervisor 进行进程管理,将服务启动起来:

物理机部署

初版的部署系统虽然简单,但是为了之后的改进奠定了基础,很多基础的概念,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应用(App)与服务(Unit)

与 CI 相同,每个应用对应一个 GitLab Repo,这个很好理解。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套代码,往往对应着多个运行时的服务,比如以部署系统 nami 本身为例,虽然是同一套代码,但是在启动的时候,又要分为:

  • API 服务

  • 定时任务

  • Celery 离线队列

这些运行单元的启动命令、参数等各不相同,我们称之为服务(Unit)。用户需要在部署系统的前端界面上,为每个 Unit 进行启动参数、环境变量等设置,整个应用才能正常启动起来。

候选版本(Candidate)

所有的部署都是以 CI 产生 Artifact 作为基础,由于 Artifact 的不可变性,每次部署该 Artifact 的结果都是可预期的。也就是说,每个 Artifact 都是代码的一次快照,我们称之为部署的候选版本( Candidate)。

由于每次 CI 都是由 GitLab 的 Merge Request 产生,候选版本,其实就是一次 MR 的结果,也就是一次代码变更。通常情况下,一个候选版本对应一个 Merge Request:

每个候选版本对应一个 Merge Request

如图所示是某个应用的候选版本列表,每个候选版本,用户都可以将其部署到多个部署阶段(Stage)。

部署阶段(Stage)

上文提到,知乎服务器网络分为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网络之间完全隔离。应用总是先部署测试环境,成功后再部署生产环境。

在部署系统上,我们的做法是,对每个候选版本的部署,拆分成多个阶段(Stage):

构建/部署阶段

图中该应用有 6 个阶段:

  • (B)构建阶段:即 CI 生成 Artifact 的过程。

  • (T)测试环境:网络、数据都与生产环境相隔离。

  • (O)办公室阶段:一个独立的容器,只有办公室网络可以访问,其他与线上环境相同,数据与生产环境共享。

  • (C)金丝雀1:生产环境 1% 的容器,外网可访问。

  • (C)金丝雀2:生产环境 20% 的容器,外网可访问。

  • (P)生产环境:生产环境 100% 容器,外网可访问。

部署阶段从前到后依次进行,每个 Stage 的部署逻辑大致相同。

对于每个部署阶段,用户可以单独设置,是否进行自动部署。如果所有部署阶段都选择自动部署,那么应用就处于一个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的过程。

基于 Consul 和 HAProxy 的服务注册与发现

每次部署物理机时,都会先将机器从 Consul 上摘除,当部署完成后,重新注册到 Consul 上。

上文提到,我们通过 HAProxy 连接到 Real Server,原理就是基于 Consul Template 对 HAProxy 的配置进行更新,使其总是指向所有 RS 列表。

另外,在迁移到微服务架构之后,我们编写了一个称为 diplomat 的基础库,从 Consul 上拉取 RS 列表,用于 RPC 以及其他场景的服务发现。

容器部署

旧版容器系统 Bay

2015 年末,随着容器大潮的袭来,知乎也进入容器时代,我们基于 Mesos 做了初版的容器编排系统(称为 Bay),部署系统也很快支持了容器的部署。

Bay 的部署很简单,每个 Unit 对应一个容器组,用户可以手动设置容器组的数量和其他参数。每次部署的时候,滚动地上线新版本容器,下线旧版本容器,部署完成后所有旧版本容器就都已回收。对于一些拥有数百容器的大容器组,每次部署时间最长最长可以达到 18 分钟。

各项功能完善

在迁移到容器部署的过程中,我们对部署系统也进行了其他方面的完善。

首先是健康检查,所有 HTTP、RPC 服务,都需要实现一个 /check_health 接口,在部署完成后会对其进行检查,当其 HTTP Code 为 200 时,部署才算成功,否则就会报错。

其次是在线/离线服务的拆分,对于 HTTP、RPC 等在线业务,采用滚动部署;对于其他业务,则是先启动全量新版本容器,再下线旧版本容器。

预上线与灰度发布

基于容器,我们可以更灵活地增删 Real Server,这使得我们可以更简单地将流量拆分到不同候选版本的容器组中去,利用这一点,我们实现了办公室网络预上线和金丝雀灰度发布。

办公室网络预上线

为了验证知乎主站的变更,我们决定在办公室网络,提前访问已经合并到主干分支、但还没有上线的代码。我们在 Nginx 层面做了流量拆分,当访问源是办公室网络的时候,流量流向办公室专属的 HAProxy:

办公室流量拆分

对于部署系统来说,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生产环境」这个 Stage 之前,加入一个「办公室」Stage,对于这个 Stage,只部署一个容器,并将这个容器注册到办公室专属的 HAProxy,从外网无法访问此容器。

金丝雀灰度发布

在 2016 年以前,知乎部署都是全量上线,新的变更直接全量上线到外网,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网站宕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办公室」和「生产环境」Stage 之间,加入了「金丝雀1」和「金丝雀2」两个 Stage,用于灰度验证。

原理是,部署一定量额外的新版本容器,通过 HAProxy,随机分发流量到这些新版本容器上,这样如果新版本代码存在问题,可以在指标系统上明显看出问题:

Nginx 指标大盘

其中,「金丝雀1」阶段只启动相当于「生产环境」阶段 1% 的容器,「金丝雀2」阶段则启动 20% 数量的容器。

为了避免每次部署到金丝雀后,都依赖人工去观察指标系统,我们在部署系统上,又开发了「金丝雀自动回滚」功能。主要原理是:

  • 将金丝雀阶段的指标与生产环境的指标分离

  • 金丝雀部署完成后,对指标进行检测,与生产环境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异常,则销毁金丝雀容器,并通知用户

  • 如果在 6 分钟内没有发现指标异常,则认为代码没有明显问题,才允许用户部署「生产环境」Stage

金丝雀出现异常,回滚时会自动通知开发者

金丝雀阶段自动监测的指标包括该应用的错误数、响应时间、数据库慢查询数量、Sentry 报错数量、移动端 App 崩溃数量等等。

新版容器部署

针对旧版容器系统 Bay 部署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我们将容器编排从 Mesos 切换到 Kubernetes,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的容器系统 NewBay。

相应地,部署系统也针对 NewBay 进行了一番改造,使得其在功能、速度上均有明显提升。

蓝绿部署

在旧版 Bay 中,每个 Unit 对应唯一的容器组,新版本容器会覆盖旧版本容器,这会导致:

  • 一旦部署失败,服务将处于中间状态,新旧版本会同时在线

  • 回滚旧版本代码速度较慢,而且有可能会失败

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部署逻辑,实现了蓝绿部署,即新旧版本容器组同时存在,使用 HAProxy 做流量切换:

这使得:

  • 流量的切换原子化,即使部署失败也不会存在新旧版本同时在线的情况

  • 由于旧版本容器组会保留一段时间,这期间回滚代码仅需要将流量切回旧版本,回滚时间可以达到秒级

预部署

使用 NewBay 之后,大型项目的部署时间由原来的 18 分钟降至 3 分钟左右,但这其中仍有优化的空间。

为了加快部署速度,我们会在金丝雀阶段,提前将「生产环境」Stage 所需要的全量容器异步地启动起来,这样在部署「生产环境」Stage 时,仅需要将流量切换为全量即可:

预部署可以有效减少上线时间

通过这方面的优化,在全量上线到生产环境时,上线时间同样可以达到秒级。

分支部署

以上部署均是针对代码合并到主干分支后进行的部署操作,或者可以称之为「上线流程」。

但是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代码在 Merge Request 阶段就需要进行部署,以方便开发者进行自测,或者交由 QA 团队测试。

我们在 CI/CD 层面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支持,主要原理是在 MR 提交或者变更的时候就触发 CI/CD,将其部署到单独的容器上,方便开发者进行访问。

多个 Merge Request 同时部署和调试

分支部署实现细节较多,篇幅所限,在此不进行展开。

部署系统平台化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 CI/CD,管理应用资源,处理排查故障等,我们将整套知乎的开发流程进行了平台化,最终实现了 ZAE(Zhihu App Engine):

ZAE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者平台

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部署进度和日志,并进行一些常规操作:

尾声

知乎部署系统从 2015 年开始开发,到目前为止,功能上已经比较成熟。其实,部署系统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上线这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应用从开发、上线到维护的方方面面。良好的部署系统,可以加快业务迭代速度、规避故障发生,进而影响到一家公司的产品发布节奏。

关于本文 作者:@Iven Hsu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60627311

为你推荐


【开源】知乎视频播放器 Griffith 介绍


【第2108期】开源富文本编辑器技术的演进


欢迎自荐投稿,前端早读课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