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021年市软科学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成都科技、经济、社会和民生重大需求,立足实践,面向决策开展研究。




征集范围和项目要求



(一)主题项目

本类项目申报,课题名称、主要方向须与命题相一致,不得调整(可增加副标题)。


点击小标题展开详情


☞方向一:成都科技创新战略设计

研究目标: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从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主要路径、战略力量、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成都创新发展现状、国际竞争态势,提出提升改进的实施路径、突破点位及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

1.成都建设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和主要路径研究

2. 成都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

3. 成都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研究

4. 成都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路径研究

5. 提高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难点及对策研究

☞方向二:优化创新布局和重大平台建设

研究目标:面向优化成都科技创新布局、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在实验室体系、综合性科学中心、“两区一城”创新主平台、高品质科创空间等方面,在分析现状、找准问题、对标先进基础上,提出深化建设、改进提升的创新思路、重大举措和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

1. 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优化提升研究

2. 天府实验室运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 成都高品质科创空间运营管理研究

4. 数字孪生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对策研究

5. 成都开放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6. 成都国别合作园区开放协同创新提能研究

☞方向三:培育建强多元化创新主体

研究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面向成都创新主体动力活力不足、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全、融合创新模式不优等问题,在成都科技企业培育、高校院所合作、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成都现状、对标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

1. 成都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对策研究

2. 成都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对策研究

3. 成都支持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4. 成都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研究

5. 成都“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引进策略研究

☞方向四: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研究目标:围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谋划布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重大产业技术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突破为牵引,研究提出主要路径、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

1. 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 科技支撑引领成都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对策研究

3. 成都面向2035的未来产业谋划布局研究

4. 科技创新赋能(XXX)产业生态圈研究

5. 成都市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6. 成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方向五: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研究目标: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新高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聚焦一流的城市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对在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创新要素市场建设、创业投融资服务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对策建议。


研究题目:

1. 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创新研究

2. 成渝地区高效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3. 新发展格局下成都开放创新路径研究

4. 成渝地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对策研究

5. 成都技术要素市场创新发展研究

6. 成都科技金融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7. 对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研究

8. 成都建设一流国际人才社区研究

9. 成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研究


(二)自选项目研究目标

围绕成都科技创新战略部署、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布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协同、改革突破重大政策措施、科技创新典型案例等自行选题开展研究,在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自选项目的题目不得与本指南主题项目题目重复。自选项目须符合所列研究方向规定。


研究方向


方向1:
成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突破性政策、创新性举措研究。方向2:
成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重大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企业建设发展研究。方向3:
成都主要领域技术预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技术路线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物流业制造业融合、知识产权布局与风险防控研究。方向4:
成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区域协同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国内外典型科技创新案例研究。




组织方式和项目支持

  



1. 本指南项目(课题)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公开申报、择优立项、前资助方式组织实施。


2. 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1年。拟立项项目做好提前提交研究报告或对策建议的准备。


3. 立项支持后相关研究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对外公开。


4. 主题项目每个命题结合不同研究路线和专家评审情况可支持两个。 


5. 主题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个,自选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个。







申报要求



1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选题须与本指南选题要求一致。自主命题或研究方向与指南征集项目要求不一致的申报项目不予受理。


2

项目研究要根据管理决策需求,以解决问题、应对新情况为目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突出决策参考价值,重视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以发表论文为主要目的。


3

申报单位应为在成都市行政区划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不受理公民个人名义申报。


4

项目申报时应当组建相应的项目研究课题组。鼓励课题组成员由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决策部门管理人员组成,支持开放式创新研究。


5

一个项目只能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项目实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子课题,并由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通过签订子合同方式明确与相关协作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6

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成都市情,原则上应当具有一年以上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开展及组织项目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中担任实质性的研究与组织协调工作。


7

同一申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同一项目负责人)限申报同一子业务类别项目1项,已立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8

已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同一负责人的同一软科学研究项目,原则上3年内不再立项支持。





申报材料



1.项目申报需在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填报《成都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2. 附件材料:

(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登记证(照)复印件;

(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政策咨询



业务处室:政策法规与科技监督处

联系电话:61881738、618817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