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行大和尚开示】君子的三个标准

东华禅寺 东华禅寺 2020-08-21
来自专辑
万行开示

刚才大家都谈了印度之行的感想、感受和感悟。我们每经历一件事情,都应该有感受、感想和感悟。如果经历了一件事情,你没有这“三感”,那说明你没有用心投入。


当年佛教在印度那么兴盛,可谓万国来朝,是什么使它如此兴盛?——是人。今天佛教在印度如此衰微,是什么导致了它的衰微?还是人。站在佛法的角度讲,万事万物必然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大学”是多么的辉煌!现在的大学也不过是万来个学生,而2000多年前的“那烂陀大学”就已经有上万名学生了!我们问导游当时这一万多名学生吃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导游说,当时那烂陀大学周边的200多个村庄不用纳税交皇粮,就供养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学生。足见当时佛教在印度多么受尊敬!


佛是人修成的,君王、达官贵人也是人培福积德修成的,教授这个职位也是人努力学习钻研而获得的,人是万事万物的第一因素。


如果我们贫穷愚昧,只能说明我们没有正确的观念和理念,没有学习修炼,没有培福积德,没有用心去面对生活,思考人生,我们缺了很多功课。如果这些功课都学好了,过关了,我们还会贫穷愚昧吗?


什么是福报?福报如何体现出来?(答:通过智慧体现出来)说得很对,智慧就是福报。你想修福报,必须知道如何做才能修福报;你想做功德,也必须知道如何做才能累积功德;你想做一个好人,必须有智慧,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你从来没有做过好事,怎么会是一个好人呢?


人本身是不分好坏的,你做了很多好事,你就是一个好人;你做了很多坏事,你就是一个坏人;你从来没有做过事,你既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定位的人。你说你想做个好人,那么你就去做好事,给自己一个定位:我是一个好人。所以,是好人是坏人,取决于你给自己的定位,取决于你的所作所为。


有的人看到印度的修行人光着脚,身上缠块布,觉得他们修苦行很苦。我们出家人过午不食,世间人也觉得我们很苦,你们觉得自己苦吗?我们觉得什么是苦呢?没有开智慧,没有福报,没有成佛,才是苦。你的心有所求,又求不得,才苦。你没有所求,怎么会苦呢?


要想帮助别人,只能从两处着手:一个是从经济上帮,另一个是从思想上帮,也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上帮。你有物质实力,就从物质上去帮人;你没有物质实力,但有精神财富——有思想、有智慧,你就从精神上去帮人,很难说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要看对方的处境和需求,你们认为这两者哪个重要?(答:都重要!)物质是基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果没有物质作基础,是很难彰显出来的。


世界上的确有安贫乐道不追求物质的人,这本身就是很高的境界。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那么我问你:在你的人生中,你是否拥有过财富?如果没有,你不能说自己安贫乐道,只能说你从来没有机会满足过自己对物质财富的欲望。


一个人没有经历,是很难超越的。只有微乎其微的人不需要经历,也能超越。他超越的方法是,看到身边的人经历了,很痛苦,他以别人为鉴,吃别人一堑,长自己一智,不需要再去经历,不需要跟别人一样受苦,不需要刀子割了自己的手才知道会痛,刀子割了别人的手,他一样会感觉到痛,一样会明白道理,这就是佛门里所说的独觉佛。


看到四季的变化他也会悟道,不需要明师指点,不需要一个具体的修行方法严格地按次第来修,只要他内心平静,身心合一,看到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他自然就悟道了。当然,多数人都必须经历,甚至经历多次之后才会悟道。


身为一个佛弟子,在有机会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去拜一拜老祖宗,所谓的寻根拜祖。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成长、怎么成就的?我们做后代的如果不知道怎么做,也无法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就要追寻历史,寻访过来人。


这次去印度,看到当年我们佛教祖先所做的一切,我是非常震憾、非常佩服的!“五体投地”已不足以形容我对佛祖的敬佩。佛祖也是一个人。


当年佛法能传遍整个印度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当时印度的高僧听了佛的教诲,吃了佛饭,受了佛恩,为了报佛恩所努力的结果,都是人为的。


乃至后来在印度,人人都已经信教,有了信仰,很多高僧又往周边国家去传播佛法,例如斯里兰卡、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才有了印度的和尚到中国来,中国人才有机会听闻佛法。不会无缘无故有一个“那烂陀大学”,不会无缘无故有一个“蓝毗尼园”,不会无缘无故有一个“竹林精舍”……


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人为的,都是人努力的结果。


东华禅寺的初祖智药三藏禅师当年是走水路,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再到广州的。当时的祖先要么是走西北的沙漠丝绸之路,要么是走西南的水路,而我们这次是走空中路线。


当年我们的祖先是去取经,而今天我们是去送经。这次我痴心妄想地发了一个愿,要把大藏经送回印度,翻译成印度文。因为佛经是我们的祖先从印度请回来的,现在我们中国人受益了,就应该把宝贝还给人家,让人家继续受益。但是,这项工作没有几百年、几代人是完不成的。


作为佛弟子,我愿意开这个头。做任何事情总要有人开头,有人先想到,先去做。我相信会有佛弟子继续做这件事。


佛法不属于某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佛教是没有国界的,真理是没有国界的。尽管每一个国家是各自独立的,有国界之分,但是思想、艺术、科学、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共享,而不应该分国界。



修行,不外乎就是修福报、修智慧。作为佛弟子,大家都知道修福报、修智慧的重要性。福慧不具足,你如何解脱?如何转法轮?转法轮靠什么?不就是靠智慧、靠福报吗?


今天你之所以不幸福,之所以被经济所困,只有一个原因,不是没有福报就是没有智慧。可是人很可怜,宁可承认自己没有福报,也不敢承认自己无知、没有智慧。你们谁敢承认自己无知啊?你们都敢承认自己没有福报,但却不敢承认自己无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没有福报吗?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被经济所困吗?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被情感所困、被欲望所困吗?智慧是万法之母。


我们说修行人要有心胸、器量、格局、境界等等,但是如果你没有智慧,你的心胸器量是打不开的,你的境界格局是提升不了的。我们修行人应该用心琢磨如何才能把智慧修出来。


要修智慧、修福报,离不开六个字——面对、接受、承担。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去面对它,怎么接受它呢?你不接受它,怎么承担它呢?你不承担它,怎么超越它呢?


可是现在的人,当事情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去面对、接受、承担。试问,一个人不愿意面对事情,不愿意接受事情,不愿意承担事情,他怎么成长、怎么修智慧、怎么修福报呢?如何让自己福慧具足呢?


任何事情来到我们面前,首先要去面对它。无论你是坦然地面对,还是惶恐地面对,哪怕是吓得直哆嗦,也是一种面对的方式。


由于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智慧不同,胆识气魄不同,面对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是坦然地面对,有的人是心惊胆战地面对,有的人是犹犹豫豫、进一步退二步地面对……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面对了,你就会成长,就会进步。


面对、接受、承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


我曾经说过,凡夫俗子的道德底线是责任心,佛菩萨的道德底线是慈悲心。看凡夫俗子有没有道德底线,就看他有没有责任心。如果一个人说他修行成就了,开悟了,证果了,你就看他有没有慈悲心。



我们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了,想要开悟,想要成佛,想修行证果到哪个层次。我们连一个君子的标准都达不到,又如何成罗汉、成菩萨、成佛呢?你们认为成罗汉、成菩萨、成佛,是不是要经过君子的阶段?(答:是)


那么,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呢?君子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厚道,一个君子首先是一个厚道的人。一个厚道的人,一定是一个心怀仁慈的人。心怀仁慈具体又如何体现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厚道,在理论上不过关,你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如果你想做一个厚道的人,就必须知道如何做才是一个厚道的人。


有一段话是这样形容厚道的人的:厚道的人就如同冬日的阳光、,无论人品还是德行,都能打动人。厚道的人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用。厚道的人不算计你,不欺骗你,不出卖你。与厚道的人打交道,就像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厚道的人在人前不夸夸其谈说奉承的话,在人后也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


      君子的第二条:正直。一个君子一定是一个正直的人。什么是正直的人呢?就是不畏强势,能坚持正道,坚持自己的信念,又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正直的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是有标准和底线的,他不会为了追求私利而丢掉自己的底线,推翻自己的价值观,颠倒黑白、昧着良心说话做事。


      君子的第三条:严谨。一个君子,做事一定是严谨的。严谨的目的,第一自己不犯错误,第二不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如果你做事马马虎虎,自己容易犯错误,也容易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你就是一个小人,而不是一个君子。


君子的这三条——厚道、正直、严谨,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品行。大家看看自己具备了几条?如果这三条你都具备了,你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在没有事情发生,没有事情来检验你的时候,你说你很仁慈厚道、很正直、很谨慎,那是不足为信的。


一个人没有见到钱财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很廉洁;没有见到美色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不好色。其实你好财也不为过,好色也不为过,君子并不是不好财、不好色,而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不会伤害别人。那么君子好色,是不是也应该取之有道呢?


财色名利本身并不分善恶对错,只看你怎么取舍、怎么用,以什么心态去取、去用。



我们在世间,快乐也好,幸福也好,富有也好,自在也好,都是相对的。跟烦恼的人比,我们是快乐的;跟贫穷的人比,我们是富有的;跟富有的人比,我们又是贫穷的。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会经常跟上面的人比一比,这样他就不会狂傲;他也会经常跟下面的人比一比,这样他就会找到了自信,就会知足、感恩。


我们跟比尔盖茨比,都是穷人;跟街上的乞丐比,又是富翁了。如何平衡自己的心,让自己心安、知足、平静呢?就是要和上面的人比一比,也和下面的人比一比。


小时候,我外婆经常说一句话:“人家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步行汉!”驴比马跑得慢,我骑在驴身上抱怨为什么驴跑得这么慢,赶不上马!回头一看,还有汉子光着脚在步行!这样一比,心里马上就平衡了,心就安了。


所以,我特别欣赏祖师说的一句话:做事无非是图个心安,消个念头,了个愿。因为不去做,心不安;做了,心就安了。结果一做,果然念头消了,心也安了。但前提条件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让别人生烦恼。


你追求快乐、幸福、自在,只要不给别人带来烦恼、痛苦,别人就会喜闻乐见,不会反对。但是,如果你的快乐、幸福、自在给别人带来了烦恼、痛苦,别人是不会让你继续快乐、幸福、自在的。


人只要走出自己狭小的心灵空间,就会发现外面世界的广阔;只要走进自己内在广阔的心灵空间,也会发现外面世界的广阔。


身为佛弟子,我们就要以佛为榜样,以祖师为榜样,要跟佛比,跟祖师比,这样你才清楚自己的差距,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如果跟身边的凡夫俗子比,你会觉得自己还在发心,还不错。但是,你是想了生死、想开悟成佛、想弘扬佛法的,你不能跟凡夫比,否则你就是一个凡夫。只有跟佛比,以佛为榜样,朝佛的方向努力,有一天,你才能成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万行大和尚更多开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