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大和尚开示】何谓东华(觉照)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8129nk4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东华觉照禅”也即“东华禅”是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对佛法真修实证的智慧结晶,历经了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三十余年身心灵的突破和超越,他用一生心血开辟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并形成了万行大和尚“人本佛教”的思想理念。
其实“觉照”二字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在祖师禅里,这是一个核心的话题,因为祖师禅用功的核心手法就是“觉照”。
目前,社会上几个比较受欢迎的修行团体也在讲相似的理念,但他们讲的不是觉照,而是觉知。在这里,我讲一下觉知与觉照的区别。
“觉知”包括觉和知。“觉”又分对内和对外,对内是一个回光返照、观察、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也即身口意造作的过程;对外则是接触、触碰、感触外界事物的过程。虽说是过程,但只是在刹那间。而“知”是感觉、觉察、收受的结果。就如同触电时,“觉”是接触的过程,而“知”是麻木的反应。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感官都是“觉”的感知器官。
而“照”是照顾、降伏、掌控的意思。我们可以把觉照理解为一个人时时刻刻处于警觉的状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也就是所想所说所做,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察、感知都了了分明,而且能把握住。
如果你能觉能知,但不能照,你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身口意,做不了自己的主,这还不是我们佛门修行的最高境界。佛门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能觉能照。
有的修行人既不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也不能照顾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而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应该既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也能照顾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所以说觉照高于觉知。
“东华禅”源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以人为本,众生平等;以做人为基础,以成佛为目标。
为什么说东华禅是以人为本、众生平等呢?这本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思想。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众生平等,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是必须把人排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人都没有保障,说众生平等,要让其他众生得到保障,岂不是笑话?首先要让人得到基本的保障,其次才是其他的众生。
“东华禅”源于祖师禅的手法——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在行住坐卧中培养觉知,运用觉知,成为觉知。
“东华禅”的手法是源于祖师禅的手法,因为祖师禅用功的核心思想就是这句话: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我这里用的是“觉知”,为什么不是用“觉照”呢?
在你把觉照功夫做足之前,先要把觉知的功夫做足。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他的言行举止肯定是无法规范的。要想主宰自己的身口意,首先要能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口意。所以说先觉知,后觉照。
那么,觉知觉照在什么时候用呢?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而不仅是在禅堂里。如果你仅在禅堂里能保持觉知觉照,离开了禅堂就失去了觉知觉照,那不是真功夫。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学会把动中的境界复制到静中,把静中的境界复制到动中。也就是说你动的时候是一个状态,静的时候也是同样一个状态。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静,不喜欢动。在静的时候,他似乎能捕捉到一点道的影子,当你让他做事情的时候,就像要杀了他一样,他会非常痛苦。
因为他认为做事会影响修行,所以不愿意动,一动,他的清净心就没有了,那一点清净的影子都没有了。这更说明了我们要学会把静中的状态复制到动中。
因为真正成就的人是在动中发挥佛法的价值,发挥佛法的用,是与众生一起共乐,一起享受佛法的智慧,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一人独自享受。
“东华禅”以人为本,借事炼心,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目的是落实佛教人间化,开创人间净土,成就人间菩萨。
我们学习东华禅的目的是要落实佛教人间化,开创人间净土,成就人间菩萨。为什么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呢?
必须觉悟的高度达到了,才可能奉献自己的人生。所以说先觉悟人生,后奉献人生。
佛教只有在人间才有它的价值,才有它的意义,才有生命力。试问大家,如果当初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不到人间弘法,一直坐在山上享受他的涅槃,今天我们还会记得他吗?他还会活在我们心中吗?肯定不会。
之所以释迦牟尼佛今天还活在我们心中,是因为他开悟之后,享受了四十九天的大定,就出定,下到凡间弘扬他的思想,为众生服务了。由于无量众生从他这里受益了,所以我们没有忘记佛陀,直到今天还在效仿佛陀,直到今天佛陀还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之所以推崇佛菩萨,是因为佛菩萨有无我的精神。那么,他们无我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就体现在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把自己完全交给了众生,交给了社会,所以社会和众生才不会忘记他们。
真正成就的人是不会去极乐世界的,只有没有成就的人才会去极乐世界。因为真正成就的人已经解脱了,干嘛还要到极乐世界去呢?
只有烦恼的人、没有解脱的人才要到极乐世界去。因为他认为在娑婆世界没有快乐、没有自在,只有到极乐世界才有快乐、才有自在。
试问大家:一个人在娑婆世界都没有快乐、没有自在,到极乐世界会有快乐、会有自在吗?他在娑婆世界都没有解脱,到极乐世界会解脱吗?
一个真正解脱的人,他所到之处都是极乐世界、都是净土,他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他还需要去极乐世界吗?你们想去极乐世界吗?想去的都是凡夫!
“东华禅”将信仰落实于生活中,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入世间,将个人融入大众。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在尽责中修福报,在觉照中修智慧,在奉献中修解脱。
所以上上乘佛法的精神就是当下开悟,当下解脱,当下自在,不是死了之后去极乐、去自在、去解脱。你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开智慧,没有解脱,你临终的时候怎么会开智慧,怎么会解脱呢?
当然,我们的功夫这一世做不足,可以寄托到来世继续做。等到来世你开悟了,你就知道真正的净土就在人间,真正的自在就在人间,真正的菩萨也在人间。
如果你不能把你的信仰落实于生活中,只是在寺庙的时候有信仰,回到社会上,回到工作中就不信仰了,那说明你的信仰是支离破碎的,没有成片成势。
成片成势的信仰就在生活中,就在你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否则你所谓的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把修行落实于当下,而不是寄托在未来。如果当下你都没有修好,没有把握住,你说你未来能修好,能把握住,那是不现实的。
所谓的看你的未来,就是看你的当下。看你的过去,也是看你的当下。当下是过去的当下,也是未来的当下。所以一个成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把握当下,他不会回忆过去,渴望未来,错过当下,空过当下。
佛法离开世间是没有生命力的。佛法要想源远流长,出家人要想活得有价值,就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世间,必须把个人融入大众,把我们这一滴水、这个个体融入整体,去为众生服务。
所以“东华禅”提倡“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你想修福报,首先要有责任心。你连责任心都没有,怎么修得来福报呢?
一个善于修福报的人,一个会修福报的人,首先是一个责任心非常到位的人。从来没听说过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能把福报修到手。
真正的责任心不是让你对别人负责,而是让你对自己负责。你能做到对自己负责,才能做到对他人负责。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说你能对他人负责任,这不过是一句空话。
我们佛教主张自利利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在凡夫位,在凡夫位上首先要能自利,才能利他。只有在圣位的菩萨才能完全做到利他而不自利。
一个人要想开智慧,就要时时刻刻觉知觉照。一个没有觉知觉照的人,哪里来的智慧呢?只有当一个人觉性的力量苏醒了,他才会有智慧。你觉性的力量都没有苏醒,哪儿来的智慧呢?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解脱呢?你没有了欲望,无所求了,你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他人做的,为社会做的,你就解脱了。
为什么你现在解脱不了呢?因为你的欲望太多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需要的,是为你自己做的,所以你就越做越累,解脱不了。
“东华禅”首在发心,重在行愿。发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行十大愿王。虚空有尽,行愿无穷。
凡夫和菩萨的区别,首先是思想境界的区别。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为他的心放在了凡夫位,没有放在菩萨位,没有放在圣人位。
所谓的发心就是把你的心从凡夫位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就相当于世间人说的立了志向。志向立得很高,你自然就解脱了,自然就虚怀若谷了,心胸器量格局自然就有了。
之所以你的心量小,是因为你的心放在凡夫位上,你没有发心,你的菩提心没有生起来,你是以一颗凡夫心在做事,所以你怎么做都是一个凡夫,而且越做越痛苦。
如果你发了菩提心,以一颗菩萨的心在做事,你就会越做越快乐,越做心胸器量越大,智慧自然就开了。至于解脱,那就不在话下了,自然就解脱了。你的心已经放在了菩萨位,难道还没有解脱吗?
所以你要想解脱,要想修行,首先就要发心,把你的心从地上放到一百层楼上,你就超越了财色名利、名闻利养、恩爱情仇……全部都超越了。
因为财色名利、名闻利养、恩爱情仇等等,都是一楼到九十九层楼沿途风光的结果。当你的心从一楼放到了一百层楼,你自然就超越了沿途风光的种种烦恼,你的心自然就是菩萨的心了,与圣人的心没有区别。
当然,你发了心之后还要去做,你所有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要按一百层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例如你是凡夫,现在你想当菩萨,那么你以后的言行举止就要以菩萨的言行举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你想当佛,你的言行举止、心胸器量也要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再也不能说“我是凡夫”,不能再以凡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否则怎么叫发心呢?发心就是你的立足点改变了,不再按过去的标准要求自己了。
什么叫四无量心呢?四无量心指的是“慈悲喜舍”。一个修行人首先发的就是四无量心。因为四无量心是利益众生的:慈能给众生快乐,悲能拔除众生的痛苦,喜能给众生带来喜悦,舍能给众生带来解脱。
而四摄六度是个人的修为,它针对的是自身的习气、毛病和业力。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那么如何利益众生呢?必须修四无量心。但是你想利益众生,也要先把自身的功夫做足。如果四摄六度你做不好,你所谓的发四无量心也是一句空话。
四摄六度的第一个“布施”如果你真做到位了,你就真的解脱了。这个布施并不是单单指钱财,因为人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布施钱财,而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布施自己的面子,布施自己的尊严。
其实一个人宁愿布施钱财,也不愿意布施自己的面子,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尊严。我们佛门里讲的布施,主要就是针对自己的尊严、自己的面子,包括针对自己所有的弱点和习气。
例如一个懒惰的人就要布施自己的勤劳,一个说话尖酸刻薄的人就要布施爱语。爱语就是对人说话要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语、调解语、柔和语,让人听了很舒服、很温暖、很安慰,心开意解,从而对三宝起恭敬之心,绝对不是所谓的阿谀奉承。
四摄当中的第三摄——利行,就是说话、做事、起心动念都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利益众生的事情就去做,有损益众生的事情就不做。
第四摄——同事,就是为了利益大众而让自己的生活和活动同于大众,就如同《观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观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与众生同止同作,同学同修,志同道合,从而帮助众生断恶修缮,成就菩提。作为修行人,我们也应该像观音菩萨那样,与众生同事共事,从而摄受、感化和度化众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同事呢?当同事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伸手相助,而不能借口推脱。平时同事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说:“兄弟,有事叫我啊。”
结果兄弟真的有事叫你了,你却说:“哎呀,我妈有病去不了。”好多“兄弟”都是这样。真正的兄弟应该如同手足一样,守望相助。所以真正能做好四摄的人,接下来才能做好六度。六度做好之后,我们自身的功夫才会扎实。
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呢?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做到位了,就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十大愿王的第一愿是什么?就是礼敬诸佛。礼敬诸佛不是让你礼敬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诸佛菩萨,而是让你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诸佛菩萨来礼敬。
如果你到大殿去礼敬诸佛,从大殿出来后,却把身边的每一个凡夫都当作你的敌人,那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一个真正的学佛人应该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诸佛菩萨来礼敬,乃至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如来来称赞。广修供养也不是让你在佛菩萨身上修供养,而是让你在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修供养。
所以说十大愿王做好了,才配称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就要做到虚空有尽,行愿无穷。虚空有坏的一天,但我们的行愿是无止境的。
这个行愿指的就是我们的努力和奉献,奉献前面所讲的四无量心,奉献自己的人生。如果你的行愿有穷尽的一天,有结束的一天,那说明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东华禅”功法——目前无法意目前,闭目开眼往前看,有眼无珠人不识,一目了然观大千,剔目瞠眉黑变白,绵密不绝,能所脱空知已灭,原来家风依旧,学佛做人,做人学佛。
“东华禅”功法指的是用功的方法。“目前无法意目前”,这个“目”指的不仅是我们外在有形有相的眼睛,更主要是指我们内在的心目心眼。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心目当中没有法,但是你必须守住你的心,守住你的眼睛,不能散乱,不能被外面的财色名利牵着跑,而要做财色名利的主人。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当他外在的眼睛关闭的时候,他的心眼是打开的,对外界的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在用功时候,的确,我们的眼睛是关闭了,但我们心灵的眼睛打开了,在往外看,同时也在往内看,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
一个人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才是修行的开始。如果管不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给你什么法都没有用。
目前社会上传的修行法门有一百多种。无论修哪一种法门,在入门的时候都离不开心意识。刚开始用功的时候,都是从有为法到无为法,从刻意到不作意,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要把心意识抛开了。
“有眼无珠人不识”是佛教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我们眼前的这只慧眼。古人形容慧眼打开之后就是一目了然。社会上的人常用“有眼无珠”来骂人,但实际上在禅宗里、在佛门里,它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的慧眼就是有眼无珠,当你把它打开之后,才是所谓的佛眼、法眼、天眼、慧眼打开了。
在传统的佛教里,尤其是印度教里,那些神像、修行人的眉间画的都是一只竖着的眼睛。但是到了我们中国之后,佛像眉间的眼睛被改成了红痣。这一改,整个意思都变了,害了无数人!
你们可以看印度教的神像,和那些传统的瑜伽士,他们眼前画的都是一只眼睛。它的意思是要我们关闭外面这两只凡夫的眼睛,把内在的这只慧眼打开,把心放在慧眼上看出去。
心不是守在眉间,而是透过眉间往外看。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了,我们的心专注了,我们的眼前就会由黑变白,由白变亮,最后变得金光闪闪,光明洞耀。
之所以我们闭着眼睛,眼前一片漆黑,是因为我们的散乱心比较重,我们的很多执著没有放下。当一个人把执著放下了,清净心生起来了,他一闭眼,眼前就是一片光亮,就像中秋的明月一样,能看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甚至能看到体内的十二经络是怎么运行的。
“绵密不绝”的意思是柔软而又不间断,这是指用功的方式。我们打坐用功的真正核心就是这一句话——柔软而又不间断:用一颗柔软的心、慈悲的心、放松的心,透过眉间往外看。
绵是松的意思,密是不断的意思,不绝也是指用功成片成势,而不是支离破碎,就像一根线一样,是不断的,所以称绵密不绝。
当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也可以说是最后的境界时,就会发现“能所脱空知已灭”。为什么说能所脱空知已灭呢?因为修到最后,能修心的和所修的心都空了,觉知觉照全部超越了,不需要了,没有了。
为什么到最后觉知觉照都没有了呢?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觉照,已经没有能照和被照的了。如果你还有能照和被照的,说明你还在途中,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能修的和所修的,也就是能修的和被降伏的全部都超越了,没有了。
有的人说最后就变成觉知觉照了,那就错了。一个真正成就的人,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没有二元对立了,没有了智慧和烦恼的分别,没有了凡夫和圣人的分别……他只有一没有二,因为他已经融入整体,达到了同一体。这时候烦恼就是智慧,凡夫就是圣人。
如果你的心还是放在一楼和二楼,就有凡夫和圣人的区别。当你的心一下放到一百层楼,你的菩提心生起来了,你看每一个众生都是佛菩萨了。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家风依旧,学佛做人,做人学佛。
你要想学佛,先做一个好人,把人的基本功踏踏实实地做足做到位。那么,怎么做人呢?就拿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把“做人学佛,学佛做人”这八个字的功夫做足了,在你身上才会体现出一点点样子,什么样子啊?——佛弟子的样子!
如果你人都做不好,你说我是学佛的,那不接地气。所谓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大学生也是从幼儿园慢慢开始培养起来的。你的志向可以立在圣人的位置上,你可以说我要成佛,但是具体努力的时候,还是要先从人到贤,再到圣。
人、贤、圣的区别是什么呢?圣人是在果地上,已经到达目的了。在修行途中的人则称为贤人。至于那些还没有开始修行的就叫做人,或者叫做凡夫。但是,凡夫一旦发起了菩提心,就不叫做凡夫,而叫做贤人了,因为他已经在修行途中了。
“东华禅”心法——善护念,清净心,常觉不住。
“善护念,清净心,常觉无住”,这是“东华禅”的“十字真言”。如果你每时每刻都念这十字真言,就会受益终生,你就能解脱,就能成佛,就会开大智慧。
什么是无上咒啊?“善护念,清净心,常觉无住”就是无上咒,就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能灭一切烦恼,能成就一切功德。其实这十个字是《金刚经》的核心。所以在东华禅寺剃度的弟子,他们的字全部是“善护”。
“善”是时时刻刻的意思。时时刻刻干什么呢?时时刻刻护住我们的起心动念,看住我们的言行举止。如果你不能时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你就称不上是一个佛弟子。你不能时刻看住自己的念头,你的清净心就培养不起来。
什么是清净心呢?不染为清,不乱为净,不染不乱的心就是清净心。为什么会染呢?你住在上面就染了,有所留恋就乱了。所以不染不乱就是清净心。当你的心清净了,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最高境界——无所住而生其心。
“常觉无住”是从《金刚经》的“应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演绎而来的。无所住的心就是常觉的心,你有一颗常觉的心,自然就达到了无所住。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先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才能达到清净心。有了清净心,才能达到常觉无住。
无住什么呢?无住烦恼,无住凡圣、功名利禄、财色名利、七情六欲……什么都无住了。为什么无住了?因为你有了常觉的心,你的觉性苏醒了,成片成势了,你能常觉了。
为什么你能常觉呢?因为你有一颗清净的心啊。怎么才能获得清净心呢?你能时刻护住自己的念头,常觉无住,你的心就清净了。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互为因果,一个既是另一个的因,也是另一个的果。
东华禅寺的定位——禅宗道场,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给自足,自食其力。
我们在2000年做东华禅寺规划的时候,定位就是禅宗道场,整个硬件的布局和功能都是按禅宗道场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的。
禅宗祖师的思想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给自足,自食其力。现在社会上的人对我们出家人误解很大,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不劳而获。个别僧人的确是寄生虫,不劳而获。但是我们祖师在创立家风的时候,就是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如果你是真正的佛弟子,就必须继承祖师的思想。祖师制定的规矩就是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吃饭。你只有劳作了,才有资格吃饭。但是现在个别僧人不劳作也吃饭,确实破坏了我们佛教僧人的形象。但那只是个别的僧人、个别的现象。
东华禅寺遵从祖训,农禅并重,要把外在的田地种好,内在的心田也要种好。当我们把外在的田地种好了,内在的心田也种好了。所以我们主张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把我们修行的功夫带到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当中用功。
如果你贪图清净、贪图享受,就不要来东华禅寺常住,更不要来东华禅寺出家。我们东华禅寺的定位就是一个农禅并重的禅宗道场,不可能为了迁就你而把我们的定位改了。你要住在东华禅寺,就必须适应东华禅寺的定位和思想,否则你就走人。你想享清福、享清净,找其他寺庙去。
如果一个人外在的事情把握不住,那说明他的内心没有把握好。一个内心能把握好的人,外在的事情也能把握好。
如何看一个人的内心呢?就在他的工作当中,在他的为人处事、行为举止中。离开了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就看不到我们的心。要想看到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当中。
正所谓作品即人品,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显现,把我们的内心世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素质、品质、品味、性格、能力……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中尽显无遗。
唐宋,人生佛教化,佛教人生化。清末民初,人间佛教化,佛教人间化。现在未来,人本佛教,佛教人本。
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到中国以来,曾经有几个时期非常鼎盛。在鼎盛时期,老祖宗们提倡什么样的思想呢?就是:人生佛教化,佛教人生化。
我们怎么理解古人的这句话呢?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就应该按佛教的理念来生活,佛教的理念应该贯穿我们的一生。就像现在有很多人提倡“佛教家庭化,家庭佛教化”一样,其实它的思想也是源于这三句话。
到了清末明初,又有祖师提倡“人间佛教化,佛教人间化”。这个倡导就像刮起了一股清凉的风,让死水一潭的佛教迅速变得活跃起来,清澈起来。
很多人都认可“人间佛教化,佛教人间化”,佛教从皇宫贵族这个阶层下到了老百姓的阶层,学佛人的数量迅速上升,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今天人人都知道佛教,真正理解佛的思想的人并不多,真正吃透佛的思想的人则少之又少,包括我们出家人在内。
以人为本的佛教,在尊重人、包容人、理解人、服务人的基础上,以提升众生的灵性与生命品质为原则和目标。为众生提供与时俱进、便于践行、便于领悟的开悟途径,带领众生深入践行千年流传下来的佛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基于前面两个时期的状况,所以现在我提倡,包括未来也提倡“人本佛教,佛教人本”。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八个字,怎么理解以人为本呢?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它肯定要有一个体现的方式、一个展现的方式。你说以人为本,我怎么看得到、摸得着呢?世间万物都可以通过一个载体、一个渠道传播给大家。
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就是:
一、在尊重人、理解人、包容人、服务人的基础上,以提升众生的灵性与生命品质为原则和目标。
如果你说你以人为本,但你不尊重人、不理解人、不包容人,不为众生服务,怎么证明你是以人为本呢?真正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确是做到了以人为本,因为菩萨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了众生,他们所想都为众生而想,所做都是为众生而做,真正体现了佛教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为众生提供与时俱进、便于践行、便于领悟的开悟途径,带领众生深入践行千年流传下来的佛的核心思想和理念。佛的思想和理念的最高境界就是菩提心。
一个修行人把自己的身口意净化了,就净化了社会。大家不是想为社会作贡献吗?说小一点,你来到东华禅寺,不是想为东华禅寺作奉献吗?你把你的身口意管住了,把你的身口意净化了,自然就为东华禅寺作贡献了,自然就为社会、为众生作贡献了。
你我他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因素,东华寺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了你我他。没有你我他,怎么会有东华禅寺呢?没有你我他,怎么会有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呢?
所以要想净化社会,先净化你的内心,端正你的思想。你把自己管好了,社会就好了。如果你只把他人管好了,自己没有管好,社会还是不会好。谁是社会?你就是社会。你既是社会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整体。所以看社会就是看社会的公民,抛开了社会的公民,怎么看社会呢?
根据“人本佛教”的思想,我进一步提出“欲修佛道,先行人道,人道修好,佛道自成”的理念。无论是修人道,还是修佛道,都要在人间修炼。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此,“安分守己,各尽其职,以人为本,借事炼心”就成为践行“人本佛教”理念的具体原则与方法。
根据以上理念,我在2000年出关时就提出了“欲修佛道,先行人道,人道修好,佛道自成”的理念。这句话我是在什么时候悟到的呢?是在1999年悟到的。所以2000出关之后,就在《闭关纪实》上写了这句话。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佛教,2002年我又提倡“安分守己,各尽其职,以人为本,借事炼心”的理念。
东华禅寺的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
“东华家风”也是在1999年创立的。有一天我在静坐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三句话。2000年出关之后,我就把它写出来形成了文字,再后来又刻成了碑,贴在我们家风广场的那面墙上。
有人跟我说:“师父啊,我是学佛的,国家跟我没有关系,佛教是没有国界的。”没错,佛教是思想、是艺术、是文化,它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你不仅是一个教徒,你更是一个公民,一个中国公民,你心中必须有祖国,有祖国就有国界,就必须有爱国情怀。
“学佛先做人”,做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遵循我们佛门所说的五戒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一个佛教徒把五戒十善做好了,就说明他把根本抓住了。至于其他的轻戒,它破坏不了我们的菩提心。如果五戒十善你没有守好,它就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看一个修行人,要先看他有没有把五戒十善做到位。如果一个人连五戒十善都做不好,他说他能守其他的轻戒,那是自欺欺人。
“修道先发心”,这个发心指的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的信仰,奉献给自己的祖国,把自己从凡夫位一下拉到了圣位,也就是世间人说的立了志向。
从此以后,表面上看你还是一个凡夫俗子,但你的心已经是一颗菩萨的心。修行必须先发心,只有发了菩提心,以菩萨的标准、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才可能超越,才可能解脱,才可能开智慧,否则你是无法成长的。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多年,始终没有成长呢?因为他没有真正发心,没有把他的心放到一定的高度,他的心整天都放在凡夫的世界里,与烦恼为伍,怎么会成长,怎么会超越烦恼,怎么会解脱呢?你把心一下就提高了,自然就超越烦恼,自然就解脱了。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完整的东华禅法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