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解惑】开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问
师父,自古以来,开悟的人比较少,一个人开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我从书里了解到,您每天打坐四次,合计大概六个小时,您每天这么密集地打坐,我真的很敬佩!
万行大和尚
答疑解惑
我作为出家人,这是每天的必修课,随时都要保持身心归零,不能与道脱离。
这种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因为你每天要接触很多人和事,接收到很多信息,当事情过去了,在你心里也不能停留。
例如刚才我在会客,一旦出了会客室,我的身心已经归零了,不能把会客室的信息带到禅堂里来。
如果一个修行人身心不能随时随地清空归零,那就说明他住在某个境界上,被外面的现象所转了,这是非常不好的。
不管哪一种法,最后必须落在心上,心态的认识和转变才是修行的根本。
成就,并非在理论和见地上认识到了就行,而要在心态上达到一种高度。如果仅仅是理论上认识到了,心态却没有转变,证明只是懂得理论,在修证上还没有证悟。
到了一定高度,见地和功夫(即修证)是同步的。现在大家在起步阶段,理论还是理论,功夫还是功夫。大家只是认识到了,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境界呢?还是功夫没有做到,缺少时间的投入。
如果你曾经投入过,功夫上来了,以后你就不会再跌下去了。理论和实践必须同步进行。
禅宗说:理是顿悟,事需渐修。事情和功夫是慢慢修上来的。
只有当你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你的理论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做到理事不二。在这个高度以下,理是理,事是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答疑解惑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