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制造业真的衰败了吗?【二姐夫专栏-9】

2015-09-08 二姐夫 科技杂谈

【摘要】美国的制造业真的在过去的15年中不断的衰败,然后在2010年以来美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推进下逐渐开始复兴吗?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夸大其辞。美国的制造业“衰败”表象的背后其实并不意味着美国制造业实力的急剧下降。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文 / 二姐夫,作者新浪微博:@我是二姐夫


自上个世纪末,中国以"制造大国"的身份崛起,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制造业似乎同步开始"衰败"。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2年数据,2000年以来,美国一共减少了570万个制造业岗位,占全部制造业岗位的33%--这一比例甚至比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还高。


于是,很多专家惊呼,美国制造业衰败了。


直到2012年2月,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和国家科技委员会公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正式将先进制造业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15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ManufacturingInnovationInstitutes),将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技术为核心,重新树立美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随后,苹果、卡特彼勒等制造业企业,开始把海外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看上去,美国制造业似乎经过了15年的"不断衰败",然后重新走上"复兴道路"。


但这真的现实吗?


或许,无论"衰败"还是"复兴",表象其实都是现实放大后的假象。


衰败还是转移


2009年底,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在《美国制造业白皮书》(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20091216-maunfacturing-framework.pdf)中,明确列出了从1987年开始,美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化曲线:





显然,美国制造业的小时生产率,一直以线性趋势稳步提升,包括公众认为制造业衰败最严重的2000年以后。


事实上,小时生产率标示了制造业的产能效率,是制造业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从1987年到2010年,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高达214.8%。尽管同期内制造业岗位减少1/3,但最终的制造业产值仍然增加了45%。




从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美国的制造业并未出现真正的衰退,只是大量低端岗位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美国制造业所减少的岗位处于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下游,创造价值较低并伴随着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种产业内低端岗位的减少与其说是“衰退”,不如说是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另外,保留在美国本土的高端制造业岗位的单位产能一直保持快速增加,使美国制造业在“流失”近1/3的低端制造业岗位后,整体行业生产总值不降反升。


我们再与其他两个G8制造业大国日本和德国比较:




美国先是在1992年超过了德国,又在1997年超过了日本。就算是在公众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衰退、中国制造业崛起的2000年以后,美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于传统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和德国。


所以,从增长速度和产能效率来看,近15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并未落后于任何一个主要工业国,相反部分指标还处于领先位置。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其实并未出现真正衰退,只是大量低端岗位,转移到了人工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制造业减少的岗位,处于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下游,创造价值较低,并伴随着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种产业内低端岗位的减少,与其说是"衰退",不如说是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


而保留在美国本土的高端制造业岗位,单位产能一直保持快速增加,使美国制造业在"流失"近1/3的低端制造业岗位后,整体行业生产总值不降反升。


价值链掌控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转移过程,美国是在充分掌控制造业价值链的基础上主动完成的。


从价值链关系来看,美国的制造业占据了利润最为丰厚的产业;以及切割占据了另一些产业价值链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并把低附加值的环节主动配置到海外。


可以说,美国一直掌控着大部分制造业价值链的产业秩序安排,并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组织全球协作。


2011年,Booz&Company发布的一份制造业分析报告中,包含了一张美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分析图表。


该图表清晰显示,美国在化工、宇航、机械、医疗和半导体等领域,仍然占据着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弱势的制造业只是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和计算机设备等领域。




纺织品、服装和家具,是典型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没有强势品牌支撑下,毛利率非常低。


而家电、电脑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制造行业,其实更应被称为"高科技组装行业",也居于半导体产业下游,竞争超级激烈,且产业附加值整体较低。


以手机行业为例,在2015年,苹果独自赚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92%利润,再加上三星,两者利润之和超过了全球手机市场利润的100%。


换句话说,所有其它手机企业的整体利润总和是负数--其中,包括了年产16.3亿部手机的中国手机制造商。


通过树立高利润制造行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在中低利润制造行业里控制高利润价值链环节,美国制造业获取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持续创新:竞争优势之源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美国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


在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之前,智能手机的标准形象,是由诺基亚、微软和黑莓共同建立的,而美国的手机制造行业,如摩托罗拉,只能在中端市场,以二流销售业绩苦苦挣扎。


但在苹果和谷歌先后发布iOS和Andriod后,美国迅速转变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中心。


另一个体现美国持续创新能力的制造行业,是汽车产业。


当所有传统车厂还按部就班,从汽油动力向混合动力演进,并希望最大化现有技术与专利投资时,特斯拉已经凭借纯电动车形象,掀起了汽车产业的轩然大波。


特斯拉的迅速扩张让传统车厂意识到,未来的竞争领域,除了汽车本身,还包括了充电桩标准制定、充电站网络铺设、电池技术提升等诸多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传统汽车产业没有任何积累和竞争优势。


在特斯拉的颠覆式创新逼迫下,,整个汽车产业快速转向电动车领域。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的另一个创新也悄悄展开。


2012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获得美国内华达州的正式牌照,可以上路行驶,这让传统车厂再一次面临推倒重来威胁。


最近20年来,从ABS、ESP、刹车优先到辅助泊车、驾驶告警等一系列驾驶辅助功能,不断被汽车制造企业推向市场,并获取新技术应有的超额利润。


但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让这些驾驶辅助功能统统变成了鸡肋。


如果有一天,无人驾驶能够正式商用,它不仅能够解放了司机的双手和时间,还将彻底改变汽车的设计思路、道路行驶规则,乃至整个汽车服务产业的运营方式。


在电动汽车面前,再精妙的汽油发动机设计都没有用武之地。面对美国的持续创新,日本和德国等传统汽车制造强国处境尴尬,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


从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汽车产业的秩序和价值链,将会因为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这样划时代的创新分崩离析,并按照对新技术的占有能力大小重新分配。


集中的产学研联动


创新往往不是一个企业独立完成的,尤其是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创新。


美国的特定产业,经常会集中到某一个地区协作共享资源。


比如旧金山硅谷、波士顿的"128公路"高科技园区,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ResearchTrianglePark,RTP),都被称为"经济群落"(EconomicCluster),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创新基地。


三角研究园毗邻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Raleigh)、达勒姆(Durham)和教堂山(ChapelHill),处在三座城市夹成的三角研究区域中。


其中,罗利有北卡罗来纳大学,达勒姆有杜克大学,教堂山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三角研究园内,共有超过130家研发设施,超过39,000名雇员,为157家组织工作。其中的制造业企业,有巴斯夫(BASF)、拜耳(Bayer)、思科(Cisco)、飞思卡尔、国家半导体、爱立信、通用电气、杜邦等众多全球性巨头。


在三角研究园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以及不同领域的协作伙伴,都以高度紧密的方式进行协作,将沟通与整合成本降至最低。园区内,某一家企业的创新突破,都有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跟进与提升。




三角科学园最强大的资产,就是这个地区的三所研究型大学。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科研人员和设备的聚集密度,很少有地方能比得上建立在罗利-达姆勒-教堂山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按照《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确定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制造业创新研究所(TheNextGenerationPowerElectronicManufacturingInnovationInstitute),就宣布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建立,旨在打造更加智能化、可靠安全、低成本且节能环保的21世纪电力网络。


这个研究所由美能源部牵头,并承诺5年出资700万美元,参与者包括近30家企业和大学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等--这些参与者,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三角研究园周围。


成员企业的地理邻近,为他们分享知识、紧密协作、共同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信息产业优势


对现代制造业来说,信息技术已经远不是上个世纪末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MRPII(制造资源计划)那么简单。


从设计、生产、装配到服务,它已经深深嵌入制造业的各个关键环节。


在产品设计方面,利用可视化和仿真软件,制造商的产品设计、测试和优化都得以加速,并获得改善。


飞机无需大规模风洞试验,就可以进行风阻系数优化;只需要在模拟软件帮助,关键零部件就可以测算使用寿命;使用企业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综合成本、交货速度、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能源消耗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整合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制定最优配置产业链资源的生产、制造和销售计划;移动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以前以故障驱动为主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感知、提前预测,降低故障宕机成本的高效服务模式。


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美国一直走在全球的前列。


几十年前,制造业资源管理最为核心的MRPII/ERP理念,就是由美国企业提出的,目前,全球最好的ERP软件,也出自美国及德国。


20年前,波音公司就已经完成全球第一架全电脑设计的大型客机-波音777。


最近10年,影响制造业最大的信息化技术,莫过于供应链协同。它让世界各个国家,彻底成为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不同生产环节。


而美国,正是在全面掌控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制造业的全球化分布,以及与此对应的价值链分配。


以苹果手机为例,美国负责品牌打造和产品整体设计研发,获得最大的利润份额,并掌握整个价值链分配的话语权;日本韩国提供关键芯片和组件,获得次一级利润;台湾负责制造工艺的研发和生产线的组织,获得再次一级利润;大陆负责供应链配套、熟练装配工人和场地的提供,获得最低的利润配给。


而在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如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与可穿戴技术、3D打印,目前也还是在美国最先发明与创立。


比如大数据,事实标准Hadoop就是由美国制定,全球最大的十家SaaS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


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信息技术的领先,还会让美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继续保持。


低廉的能源价格


最近几年,能源领域发生的技术革命,让美国的制造业获得了另一个竞争优势:大量的廉价能源供应。


自从页岩气和相应的水力裂压技术迅速产业化,以前深藏地下的能源,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整个工业体系重新获得大量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在美国,因为水力压裂技术,钢铁、铝、造纸和石油化工等能源密集型产业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被极大地压低。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核算,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现在已比其他出口大国低30-50%。


2014年8月,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制造业成本竞争指数(Global Manufacturing Cost-Competitiveness Index)分析报告指出,美国的制造业成本指数,在全球最大的25个出口经济体中排在较低位置,大部分原因正是低廉的能源价格。


尽管美国的制造业人力成本,仍然是中国的3倍以上,但综合各方面制造业成本因素分析,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只比美国低6%左右。




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全球的主要工业国中,只有美国和墨西哥的成本结构会逐渐向好。


较低的薪资增长率、持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稳定的货币汇率,以及显著的能耗优势,将让美国和墨西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星。


除中国和韩国以外,其它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商品出口国,平均制造业成本均超出美国成本的10%-15%。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会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换升级。


在特斯拉的工厂里,传统汽车制造厂大部分的人力工作,由近200个机器人完成。


这既是成熟的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功劳,也得益于电动汽车技术革命带来的汽车结构复杂度降低。对于这些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来说,低廉能源价格的吸引力,将远远大于低廉的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在最近的15年来,美国的制造业优势并未因为制造业岗位减少而大幅降低。


面对以互联网与信息产业驱动带来的新一代制造业产业升级浪潮,美国政府通过主动引导,进一步强化了本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从2010年制造业振兴方案,到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已经抢先开始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引导社会与企业的研发资源抢占制造业技术创新制高点。


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的中国,有必要研究美国的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自已的未来发展借鉴。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制造业远远不是生产制造一个环节。


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品牌,市场等环节,都是组成制造业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中国能够成为美国以及世界的代工厂,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低廉的制造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原材料成本,甚至是污染治理成本等。


美国改变自身策略,重新将制造业定位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希望将制造工厂重新迁回美国,势必会带来其制造环节的成本上升。


考虑到美国的高福利、工会组织以及其它成本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仍然很难将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尤其是比较低端的制造业迁回本土,以此解决本土的失业率和经济复苏问题。


这些问题,绝对不是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措施甚至直接投资,就能够得到解决或挽回。


未来,美国制造业还是只能集中在高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度的非制造环节。


至于大规模的制造环节回流,或许要等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对制造本身完成重大创新改造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昨日文章索引】

【投稿方式】

邮箱:631255063@qq.com

微信号:sophie0306(长按可复制)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