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四大运营商”真的来了吗?

2016-05-06 林起劲、王云辉 科技杂谈

【摘要】国网公司与公众理解的“中国第四大运营商”仍有非常远的距离。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中广互联首席内容官 林起劲、谈主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多年纠缠之后,广电终于向"中国第四大运营商"迈出了关键一步。


5月5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国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工信部同时允许国网公司授权其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线")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上述两项基础电信业务。


这可以被视作三网融合政策实施以来,最关键的政策进程之一。



"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在2015年新版电信业务目录中的序号分别是A14-2和A26。


它们都是国网公司在全国开展宽带业务最关键的业务牌照。获得以上两个牌照后,代表广电力量参与三网融合竞争的国网公司,才真正获得了冲击固定宽带市场的核心政策资源。


只有拿到这个A14-2牌照,国网公司才能脱离电信运营商,独立实现互联网数据从用户的"源网络或主机"到"目标网络或主机"的端到端、完整、闭环的传送。


而A26牌照则让国网公司可以不用租用运营商的网络元素,避免在需要涉及网络建设的宽带市场竞争中被"卡脖子"。


至此,国网公司终于集齐了宽带业务资质开展的完整牌照,在宽带业务领域具备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核心权利,向正式参与三网融合双向业务竞争迈出最关键一步。



虽然牌照实现破冰,但国网公司与中国有线的宽带竞争还需要面临巨大挑战,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


此前,在漫长的三网融合博弈中,广电系和电信行业的双向业务进入其实早已开始。根据2016年4月28日,国网公司公布的数据,在第一季度,广电宽带用户规模已达2011万户,占有线电视用户8%。


但这这一数字还远远落后于三大运营商。截止2015年12月,中国联通宽带用户已达7233万户,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更达到1亿1306万户。而在2016年3月,中国移动也首次公布有线宽带用户数称,截止今年2月的数据为5793.1万户。


这意味着,广电系2015年在中国宽带市场上的用户占比仅有7.95%。虽然较2014年的5.37%已经有较大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还缺乏统一整合,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线运营商手中。


显然,广电系的宽带业务规模与其有线网络规模及实力还有巨大落差。


在此背景下,作为行业代表的国网公司,获得宽带业务价值链完整的基础电信牌照后,将成为全国有线运营商业务资源整合的发动机,并在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IDC建设、对外出口与网间结算谈判、ICP内容引入等层面,推动行业规模化运营竞争能力发展。



对广电网络来说,最大的机会在于,如果顺利完成整合,它有望真正打破固定宽带"最后一公里"垄断。


在宽带行业,"最后一公里"指从服务提供商的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驻地网"连接。


由于住宅、办公楼等物业设施预留的管道有限,后期也无法大规模改造扩建,所以一旦用户驻地网被某一家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特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运营商)先入占有,其他运营商(特别是新起的处于弱势地位的运营商)基本无法进入,导致用户只能使用被垄断的服务。


此前,虽然经历多轮电信重组,但电信运营商的"最后一公里"垄断始终无法破解。


而按照法律规定,家家户户都必然敷设到户的广电有线网络,一旦完成双向改造,将具有突破宽带"最后一公里"限制的天然优势。


2015年,在网网公司的带动下,各地广电机构都已经展开大规模的宽带业务拓展。当年广电有线宽带的同比增速为61.48%,远超电信宽带的同比增速为6.24%。虽然有用户基数较小的原因,但广电系的来势凶猛已可见端倪。


不久前,中国移动在各地低价推广宽带接入,曾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颇为头疼,但在2016年,国网公司加入战团之后,中国宽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而一位广电业内人士表示,以户为单位的用户大数据信息,也可以在物流、电商等领域有所作为,在这方面广电也有一定机会。



下一步,国网公司仍然有太多难题需要一步步求解。


比如,如何实现对各地有线网络的资源与力量统合,这一直是广电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宽带牌照有望成为撬动格局变化的支点,但依然需要庞大的资源与魄力强力推进。


比如,如何在融资、人员培养/引入/激励、技术创新、业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公司执行力等环节,全面支撑起一个全国性的宽带网络建设与运维工作。


比如,在IDC建设、出口带宽等方面的软肋,也需要快速补上短板。


比如,在互联互通、网间结算谈判等方面,还需要与运营商甚至工信部进行艰难的拉锯。


比如,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工信部与广电总局都不断通过政策调整,对新业务加强管理(比如今年工信部的电信分类目录调整中,在CDN、IDC、云计算等领域加强了准入资质、业务细分方式及管理举措的卡位,而广电总局在刚刚发布的6号文中,在网络视听业务用户与计费管理掌控权上的发力),在这方面,国网公司未来依然还需要持续获取更多政策资源。


比如,面对各地电信运营商的捆绑电话与宽带的低价竞争,国网公司如何加强竞争,如何在用户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平衡?


此外,由于至今仍未拿到固定或无线通信牌照,所以国网公司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依然只能集中在宽带业务层面。在工信部向其发放相关牌照着,即使手握网络和700M频率,国网公司依然无法向用户放号运营。


这意味着,国网公司与公众理解的"中国第四大运营商"仍有非常远的距离。


当然,最重要的是明确国网公司的自我定位,面对各种阻碍时,市场竞争能不能真正放到第一位上来。


如果没有根本的市场竞争意识,那再多的资源,最后也终究不可能真正落地。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昨日文章索引】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