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杀:移动联通IT支撑回忆录(八)【宁宇专栏-118】
【摘要】经分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些投资产生了多大效益?意想不到的运营商换帅,却给经分系统带来了一次机遇。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宁宇
作者公众号:尚儒客栈(CMCC-ningyu)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我写的不是小说,而是我的印象和记忆中,移动与联通有关IT支撑的历史往事。
在十数年间,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又相互竞争、相互敌视,在不同的阶段交替领跑。
在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又是哪些偶然的因素,造就两家运营商前台营销竞争激烈,后台支撑相爱相杀?
容我慢慢讲这段IT往事。
经分系统开花结果
经分价值惠誉参半
中国移动的经分系统2001年就开始着手,但真正开始写规范是2003年了,之后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全部完成31+1的经营分析1.0系统的建设。
然而,正当全国的移动IT支撑部门热火朝天搞数据仓库建设的时候,最早做经分系统的山西却以投资大、没效益为由,停止了对经分系统的投入和扩充,甚至连已有的数据和成果都保不住了。
这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在两级法人体系里,总部并没有对省公司的绝对指挥权,只能眼睁睁看着积累起来的数据被扔掉。
样板都如此,搞得"经分无用论"的说法在全国开始蔓延。数据仓库系统持续的、巨大的投入,让土豪动也有些吃不消,而数据分析的价值,也未如最初的预期那么大。到底是不该建数据仓库,还是数据仓库没建好,还是没有把它利用好?
一时间,移动的IT支撑部门陷入了计划建设与业务部门的夹击。
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04年,三家运营商老大换帅,领导轮岗之后企业之间的比较,让经分系统的价值凸显了出来。
那时候,一级经分系统已经建成,每天会以彩信的方式,向公司领导发送前一天的经营汇总数据和部分财务数据。
以前,总部没有具体的经营压力,对数据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像省公司那么高,所以最初的惊喜过去后,领导们对每天看到数据已经习以为常。
但在换帅之后,中国移动的晓初总到了电信,他每天仍希望通过经营数据了解企业的状况。电信却不能像移动那样,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即使拿到的数据也难辨真伪,这让已经习惯收到彩信的晓初总很不适应。
这又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问题,电信那边对移动经分系统的赞誉和羡慕,渐渐传了出来。
而原中国联通的王建宙来到移动,则是另一番新景象。
曾担任过邮电部计划建设司领导的王总,对数据的敏感度很高;而在联通搞的新业务创新,尤其是"世界风"双卡双待手机,也在当时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2004年底,王总来我们部门视察,我们抓住了这次机会,向他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经分系统最光彩的一面。
当时,移动的BOSS已经鼎鼎大名,甚至介绍我们部门的时候都直接说"BOSS部门"。但我们在汇报工作时,着力介绍经分系统,引起了王总的兴趣,最终争取到了给领导们做五个场景演示的机会。
第一个场景,是展示前一天全国的业务量,以及与上周、上月的同期比较。
这是常规演示,既然每天都给总部的业务部门和领导发送汇总数据,这些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操作自然不难。
我们还展示了对竞争对手用户规模的估算,联通用户一旦和移动用户有了通话或短信行为,就会被系统自动抓取,而移动的网络规模大,因此对联通用户数的估算相当准确。
第二个场景,是展示重点业务的警示信息。
当业务变化突破这个数值时,系统自动告警。看似只是给定业务设一个阈值,但这个值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说明移动具备这种能力已经有段时间了。
第三个场景,是做新业务与离网率的关联分析。
这个分析,直接考验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进行交叉分析比较的能力。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使用新业务的用户离网率明显低于单纯的话音用户,而不同的新业务对离网率的影响也不同,比如话音业务性质的彩铃业务,使用和不使用的用户离网差异并不大。
第四个场景,是我们的杀手锏,对手机终端进行分析。
先说下背景情况:2004年的时候,移动已经完成对全网的话单进行升级,移动交换机里吐出的话单带有用户的IMEI信息,也就是手机终端的识别码。
虽然受山寨机IMEI不准,以及IMEI信息库不全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性不能完全保证,但在经分系统的IMEI数据库里,大牌和重要的IMEI信息已经比较全,这足以让我们带来惊喜。
演示的时候,我们大胆地问了王总以及陪同领导一个问题:现在市场上是诺基亚手机占比高,还是摩托罗拉的占比高?
绝大多数人根据自己的感觉,觉得是诺基亚手机更多。
然而,全网的统计结果,摩托罗拉的终端用户已经多于诺基亚。再做细分市场分析,数据显示高端用户诺基亚占比高,摩托罗拉则赢在中低端领域。
这些量化的数据,是基于中国移动数亿客户的统计,由系统自动完成的。这种系统能力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让当时在场的领导们掩饰不住地兴奋起来。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展示了最后一个高潮--"世界风"终端的分析。
大家都知道,"世界风"手机是王总离开联通前的得意之作,一部"世界风"手机能同时插GSM和CDMA两张卡,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不放弃移动号码的情况下体验CDMA网络。为此,联通也做了不少补贴,希望以此吸引高端客户。
而移动的经分系统通过IMEI分析,找到了每一位使用世界风终端的移动客户,对他们使用"世界风"终端前后的业务量、行为方式等进行跟踪。
于是,在总部的一级经分系统里,我们都能看到有多少"世界风"用户,他们分布在哪些地区,其中高端用户有多少,高离网倾向的用户有多少,他们用了多久,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实施策反等。
经分系统使中国移动在信息战方面有了巨大的优势,敌在明我在暗,竞争对手的仗还怎么打?
看完这几个展示后,领导们并没有多说什么,但经分系统给他们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不久之后,在电信高层圈子里就传出这种说法:"中国移动的IT支撑水平,领先竞争对手3-5年。"
当然,这次成功的演示,但也给经分系统带来了一个负面的"经验",就是需要通过"作秀"展示才能体现价值。
另一方面,BOSS系统是企业运营离不开的工具,而似乎经分系统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搞经分的员工和团队容易有自卑感,急于刷存在感体现自我价值,不如传统IT支撑那样踏实务实。
如今,经分系统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时间,几乎每年一期的系统建设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其数据分析和支撑能力,是很多如今的大数据成功案例都无法比拟的。
但对其价值的评估,如今仍存有很大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差的项目,是个投资的无底洞;有人认为,除了作秀评奖之外,系统的实用价值并不高;还有人体验和使用经分系统后,认为数据不全不准或者太慢,难以满足分析要求。
但是,如果没有当年的建设和投入,会是什么样子呢?
另一方面,不仅是海外企业,在经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国内众多的集成商和软件企业也有所收获和成长。
在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的价值没有被充分重视的时候,中国移动投资的经分系统,无疑是这个行业的明星。曾经有一个BBS网站,叫数据仓库之路,汇聚了各个行业做数据仓库的人士,有段时间几乎成了中国移动经分系统的专场。
如今做数据分析的人,有多少人曾和经分系统结缘,又有多少企业和项目受益于当时中国移动的这种前瞻性投入?
我对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有这样一个比喻:这就像淘金,一锹下去可能只是一抔黄土,也有可能挖到一块狗头金,但更多的时候,金子是从矿脉中慢慢淘出来的。不能简单粗暴地对某一次分析挖掘做投入产出分析,不能因为分析没有结果就不认可其工作量和工作价值,也不要以为做出一次有价值的分析就牛得不得了。
做分析,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无聊,用自己的业务经验在茫茫数据中寻找,达到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方能修得正果。
经营分析系统如此,当今时髦的大数据亦是如此。
经过了BOSS的成功,经营分析系统的辉煌,在业务支撑领域移动遥遥领先于竞争伙伴。而联通也没有放弃,咬牙紧跟着领跑的移动,伺机超越。
那么,联通的支撑系统有没有实现弯道超车呢?我们下回再说。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宁宇近期文章索引】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