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营商人谈“流量偷跑”

2015-11-17 看猪飞 科技杂谈

【摘要】从事运营商计费工作的作者,有些话不吐不快。下面就看到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些探讨,观点并不权威,权当给希望了解客观事实的同学作个参考。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看猪飞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近期跟运营商有关的新闻,最火的莫过于"流量偷跑"。看着网站新闻下面评论中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漫骂,从事运营商计费工作的我,有些话不吐不快。下面就看到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些探讨,观点并不权威,权当给希望了解客观事实的同学作个参考。


问题一:4G真有那么快吗?


回答:真有那么快!网上流传着几个案例:3小时23G,2小时27G,1晚50G等。很多人质疑4G的网速有没有那么快?


其实,质疑的人肯定没用过4G。目前FDD-LTE网络的理论下行速率是150 Mbps,实际使用中可以稳定达到30Mbps以上,换算成下载速度,就是每秒钟4M左右。网上案例中描述的22秒下载50M,折合每秒2.27M。每秒2-3M的下载速度,用过4G的同学随时都可以复现,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目前正在宣传的基于载波聚合的4G+,理论下行速率能达到300 Mbps(需手机支持),这是不是惊到某些人了?


问题二:手机上网是怎么计费的?


回答:讲一讲手机上网的计费原理。


为了化繁为简,只讲大部分同学使用的后付费业务。我尽量不说专业术语,简单描述涉及三块:用户手机终端,网络设备,计费系统。


当用户上网时(开机或者打开数据开关),用户手机与运营商的网络设备经过认证后建立会话连接,手机接入互联网。


网络设备记录用户上网行为,生成计费话单,话单内容包括上网时间、流量、位置信息等。3G时代的网络设备,是在用户断网后(关闭数据开关、关机、手机没信号等)产生话单。


4G时代网络设备的话单生成更加灵活,有多种条件可以触发话单的生成,包括时间(上网达到1小时)、流量(达到50M)、无线切换等。


这就是网上案例中,用户短时间出现大量单条流量50M话单的原因。


话单生成后,传递给计费系统,计费系统把话单导入数据库,根据用户的套餐资费进行批价算费,如果用户有免费的流量,扣除免费流量,如果需要收费,则从用户的余额中扣除实时费用。


当用户的流量或者余额不足时,计费系统会向用户发出短信进行提醒。当用户发生欠费时,计费系统向网络设备发出停机指令,用户手机就无法再进行通信。


从网络设备话单生成,到话单进入计费系统算费,再到停机指令发出,中间会有一个数据传递和计算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所以短信提醒和停机都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这也是有时用户停机后仍会产生一些费用的原因。


问题三:"流量偷跑"的原因?


答案:个人理解,所谓的"流量偷跑"就是非用户主观使用产生的流量消耗。通俗点说,就是用户不知道流量怎么产生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产生并不等于没有产生。


我觉得异常流量的发生,可能主要有几种原因:用户使用不当,手机终端软件原因,运营商设备原因,用户使用后不承认。


其中,用户使用后不承认的情况很少,极个别出现的也是因为使用后产生费用太高超出预期用户选择装糊涂。


运营商设备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有人认为流量计费就像出租车计价器,运营商想调快就调快,其实这种想法有点天真。


计量是网络设备的功能,网络设备不是运营商自己生产的。


目前国内LTE设备的提供商前五名是华为、中兴、诺基亚、上海贝尔和爱立信,放眼全世界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主要也是这几家,他们的设备计量是经过各国监管部门的认证和检测的,可以说是符合全球各种标准。


让这么多国际大厂与中国运营商合谋,冒着企业破产的风险调整设备偷用户流量?想想也是醉了。


根据经验,用户使用不当和手机终端软件原因是产生大额流量费用争议的主要原因。智能手机就是个小电脑,很多人电脑都不太会用,对手机上的各种软件的使用就更加难以掌控,误操作和恶意软件是很多此类投诉产生的主因。


佛山龙女士的案例已经证实就是一款儿童视听手机APP在做怪。别说不懂智能手机的小白用户,就是相对专业用户也需要养成好的流量使用习惯。


我身边一位女同事,看到App Store里提示软件有更新,就点了全部更新,结果1G流量没了,一个保卫萝卜就上百M。另一位朋友,出去旅游路上孩子拿他手机看电视剧,等发现时几百块钱也没了。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问题四:怎么证明运营商的流量计费是准确的?


回答:运营商的计费系统由各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定期检测,检测的方法一般是在机房设备上挂接专业仪表,记录通信情况,然后与运营商计费系统中的话单进行比较,检测方法专业而且严格。


当然网民也会质疑通信管理局与运营商是一伙的,说这种检测普通用户无法参与,检测结果也无从查证。


其实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有个验证方法非常简单。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手机卫士、手机管家类的APP都有流量监测的功能。手机卫士类APP与运营商计量原理不同,运营商是在网络设备侧进行计量,而手机卫士们是在手机端监控数据网络上产生的流量,并且能够区分通过数据网络和wifi网络产生的流量。


如果愿意仔细研究,还能看到流量是手机上哪些APP产生的,一目了然。通过手机卫士类APP计量和运营商计费系统展现的使用量相互印证,就能证明运营商到底有没有"偷跑",毕竟像360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会也跟运营商同流合污吧?通过我自己的亲身验证,运营商计费系统中的话单计量,比360卫士的流量统计还略少一点。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问题五:恶意手机APP与运营商有没有关系?


回答:网上有人质疑恶意APP产生大额流量费用的目的,基于无利不起早的推断,认为这些APP肯定跟运营商是一伙的,或者签订了流量分成协议。


作为一个内部人士,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在所有运营商中,针对用户产生的流量费用与APP厂商分成的合作模式都是不存在的。


目前的情况,反而是APP厂商会为用户使用APP产生的流量买单。比如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定向流量业务,都是网站为用户流量买单。


运营商当然希望在互联网上有更多的出色APP,促进用户使用流量,但是对于APP的监管,职能明显不在运营商的权力范围。


各种各样的应用商店五花八门,用户扫个二维码就装个APP,微信归运营商管吗?手机淘宝归运营商管吗?


运营商对APP真是又爱又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监管缺位确实存在,但这事应该赖不上运营商。


可能又会有人问我:你说恶意APP与运营商无关,那恶意APP产生大额流量的目的何在?我只能说,流量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有利益的,可能这个利益是来自风险投资人,而不是来自运营商。


问题六:4G上网比3G消耗流量更快吗?


回答:在用户体验上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比如刷朋友圈,原来用3G时,很多视频没有打开就略过了,现在用4G,一下子就都下载完成了。看视频,只看了前面几分钟,用4G看,APP把整部电影都缓冲了,以前用3G就不会。这样感觉用4G流量消耗肯定比以前多。这方面的比较,网上有很多,就不详细说了。


问题七:流量使用提醒、封顶、断网,运营商是怎么做的?


回答:对于手机上网,当用户免费流量使用量达到80%、100%,超出免费流量收费达到一定数额,以及用户余额不足需要缴费时,运营商计费系统都会发出短信提醒,网上案例中的几位用户都收到多条提醒短信,就是这类提醒,只是用户都是事后才看到,没有起到提醒的作用。


对于上网费用封顶,三家运营商根据不同套餐,有着不同的规定,对于4G套餐,中国移动规定套餐外500元费用封顶,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600元封顶。另外,中国电信对于原有3G套餐,执行的是1000元封顶。


也就是说,当月上网费用超过封顶金额,继续上网就是免费的。


在网上案例中产生了50G流量的那位女士查询话单费用是1万5,实际收费只收1000,就是费用封顶在起作用。


根据封顶的情况看,她应该是使用原有3G套餐开通了4G功能。


网上还有人质疑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流量却没有执行15G断网?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套餐封顶是保护用户的,达量断网的规定实际是保护运营商的。算一下就明白了,以三大运营商的4G套餐为例 ,目前的套餐外流量收费基本上都是30元500M,按600元封顶算,用户产生10G流量以后,上网就是免费的了。


所以超量不断网,吃亏的是运营商,用户是占便宜的。运营商是担心用户达到封顶后继续无限使用才同时规定了15G断网。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用户费用只要有封顶,真的没必要要求运营商断网。


问题八:运营商没偷流量,为什么要给用户退费?


回答:可能大家不相信,运营商内部在用户服务方面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


包括工信部和通信管理局,对于运营商投诉处理方面的要求几近严苛。


在运营商内部,客户服务部门也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部门,这个部门会根据用户投诉,扣罚责任员工和责任部门的工资和绩效,甚至可以把一些用户投诉的录音拿到全公司的大会上播放,以儆效尤。


在这种考核压力下,对于某些用户投诉,运营商会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没有主观过错,也愿意退费了结。然而这种做法往往被媒体和用户认为是心虚理亏的表现,进而引发更多质疑。归根结底,还是考核导向在作怪。


问题九:"流量偷跑"和流量不清零有没有关系?


回答:上面已经讲了流量计费原理。流量不清零是计费系统的改造调整,所谓流量偷跑是对网络设备计量方面的质疑,两者完全没有关系。对于流量不清零,我也有很多话可说,本次限于篇幅所限,待下次专题讲讲。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就此打住,下次再聊。


本月杂谈优秀作者奖品由中兴通讯赞助,一等奖为现金1000元加Axon天机Mini一部。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昨日文章索引】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