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山记》读懂遵义脱贫攻坚故事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践行“四力”,挖掘脱贫攻坚生动故事,创作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集中反映了贫困地区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的获得感,充分展示了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奋斗精神。
从《出山记》读懂遵义脱贫攻坚故事
邹 杰 刘伊霜
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总是需要真实而感人的记录。
2018年,由贵州省遵义市委宣传部策划、著名导演焦波执导的全国首部反映易地扶贫搬迁的纪录电影《出山记》一经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
一部纪录电影,以一个贵州极贫乡镇的极贫村真实脱贫故事为切入点,没有专业演员,没有提前设定的剧本,没有华丽的特效,经过300多天蹲点拍摄,再现了中国易地扶贫搬迁这一空前的壮阔时代画面,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聚焦最艰苦的地方
这是一个美丽却贫困的地方。云雾缭绕、连绵起伏的青山阻挡了对外沟通的渠道,也遮蔽了逐梦未来的视野。
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大漆村是石朝乡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庄,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为什么选择在大漆村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和《出山记》一样曲折动人。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要用4年时间,完成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当时,遵义市委正在酝酿拍摄一部纪录电影,希望它既能够反映大的时代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深刻变迁,又能反映干部群众的拼搏精神,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一座西部内陆山区城市的奋斗姿态,为这一历史进程留下有价值的影像资料。遵义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业界专业团队,看了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后,有着丰富的纪实摄影创作和纪录片创作经验的导演焦波进入了视野。遵义市委领导和焦波一番交流后,双方决定启动记录易地扶贫搬迁历程的电影拍摄工作。
2016年冬,焦波团队从天南海北汇聚贵州遵义。
为了更好地反映脱贫攻坚实效,必须到最艰苦、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去,拍摄与众不同的作品。在实地走访了遵义的几个县区后,焦波了解到,石朝乡大漆村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具有典型意义,是拍摄纪录片的最合适地点。在拍摄之初,他对团队成员说:“这会是我们这些年拍的最‘大’的一部片子,甚至比《乡村里的中国》还要‘大’,要拿到这个高度上来。”
寻找最曲折的故事
从2016年冬季开始,到2017年底结束,焦波带领他的团队,在大山里一待就是300多天,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大漆村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民组——泉里组坐落在悬崖之上,那里四面环山,从石朝乡到泉里组虽然只有几公里,却是山路陡峭,寸步难行。
团队第一次去实地时,一行人劈开乱枝,在狭窄的“野路”上艰难前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村庄。年近古稀的焦波重重摔了一跤,手擦破了皮,鲜血直流……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曾28次爬上这个危险的悬崖,在陡峭的山路上摔过12个重重的跟头。
环境和地域特点都有了,凭借先前拍纪录片的经验,焦波更重视的是人物和故事。他认为,真实性是纪录片《出山记》的灵魂所在,如果主人公本身有故事性,并且能够毫不拘束地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情绪,影片就成功了一半。
焦波首先想到,他需要一个好的村支书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代表形象。村支书常常走村串户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他身上就能体现出整个村的面貌,生动地展现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寻找影片主人公过程中,焦波在与大漆村党总支书记申修军交谈时,一眼就看中了他。“我特别看重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申修军的谈吐、相貌、声音、作风,眉骨之间的神情以及敢打敢拼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张力和镜头感,特别‘有戏’。”
随后,焦波请申修军为他找一户准备易地扶贫搬迁的家庭,并且提了一个特别要求:这个家庭要有矛盾冲突。就这样,团队来到申周家。30岁还没娶到媳妇的申周几乎是家徒四壁,他渴望去城里生活,解决个人婚姻和事业问题。但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觉得故土难离,到城里就没法生活。
“申周脸上从不带笑,总是皱着眉。”焦波回忆道。一次,申周对他说:“焦老师,我就像走入了困境,我的眼前充满了迷雾,我看不到边。”这句话让焦波受到了极大触动。
当时,大山里正好大雾弥漫,就像申周的真实心境。
出乎焦波意料的是,平凡的申周却有着不平凡的认知。申周说:“我们在外面打工辛辛苦苦,但人家还是说你们的家乡很穷。如果我们都回来,家乡会有很大的发展。”焦波当时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就是他在寻找的人。申家父子的冲突,呈现出生活在农村的两代人思想认知的巨大差异和矛盾。
焦波选中的第三个主人公是申学科。当时是春节过后,摄制组第二次来到泉里组,村民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未来如何发展,性格直率、脾气火暴的申学科一下子就吸引了焦波的注意。申学科在外打工多年,因父亲患有脑瘤回家。他的视野开阔,表达能力很强。申学科常常背着父亲上山下山求医问药的过程,可以充分体现泉里组交通的艰难和村民修路愿望的迫切。
于是,申修军、申周、申学科,3个各有特色的人物形成3条脉络,矛盾交织的情节推动了纪录片的精彩叙事。
记录最真实的乡村
事实证明,焦波的判断没有错。“从银幕效果来看,这3个人的表现非常有镜头感和表达感,他们本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面对镜头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子。甚至他们闹意见不合的时候也根本不看镜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比专业演员好得多。真实的东西,就是最打动人的东西。”焦波说。
为了真实地记录脱贫攻坚历程,摄制组从不回避矛盾。一天,申修军的妻子因为丈夫常年忙于工作“不顾家”十分生气,不让申修军进屋,她一边低头烧着柴火一边责怪丈夫:“我不要你回来了,你该走哪里就走哪里,你为谁负责你就去,我也靠不到你。”申修军倚在黑漆漆的门边,委屈地说:“群众向我发脾气,你也在这里发脾气,我接受得了吗?我好过得很吗?”申修军没想到的是,两口子吵架这一幕,不仅被摄制组原汁原味地拍摄了下来,还被剪辑进了影片中。
焦波认为,这是对事实的忠实记录和还原。他说:“申修军不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了千千万万像他这样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重大的责任压在他们身上,他们要特别能干、特别能吃苦,还要特别能忍受委屈。我想用真实的故事告诉观众,他们到底是怎么来攻坚的……”
焦波认为,3位主人公每个人都具有代表性。他说:“大漆村的这一组人就像一组雕塑,矗立在我们面前,他们既是平民,身上又有可贵品质,焕发着光彩。”
摄制组在大漆村蹲点拍摄了300多天,积累了时长共400多个小时的影像素材,最后浓缩为一部90多分钟的纪录电影,取名《出山记》。
电影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在平视的、拙朴的镜头叙事下,一位嗓门粗犷的村支书、几位性格各异的村民,矛盾、迷茫与喜悦交织在一起,有血有肉地勾画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一线的生动图卷。
几个家庭的生活变迁,以小见大,生动展示了当地以易地扶贫搬迁、大通道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线的脱贫攻坚工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留下了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通过这部电影,人们开始理解贵州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各级党组织带领干部群众到底如何攻坚的。
没有专业演员,没有提前设定的剧本,没有华丽的特效,在冷静叙事中深入挖掘普通群众的内心情感,着实令人感动。
看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新生活越来越好,考虑到儿子的终身大事没有着落,申周的父母终于同意搬迁。可后来又得知让他们搬迁到遵义,他们无法接受。“你喊我搬遵义去,不是拿刀架我脖子上吗?你当什么书记?”明明是好心,却被呛了一鼻子灰,申修军也忍不住有些恼火。
矛盾和冲突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我们看到了老百姓对故土的不舍,也读懂了村干部的辛酸。
秋天到了,大漆村一片金黄,连接山外的公路也打通了。沿着这条世代期盼的公路,很多村民举家搬进了城市,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没有搬出去的村民,细心打理的万亩香榧开始有了收获,以土地入股的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收成……
啃下了全面脱贫攻坚战的“硬骨头”,撕掉了长久以来的贫困标签,村民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2018年1月25日,《出山记》首映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那一天,经历无数个难眠之夜的焦波哽咽地说:“我特别激动,流下几次泪水,我们的电影终于也‘出山’了。”
《出山记》收获颇丰: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第2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十佳作品”、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纪录片、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纪录长片”……
大漆村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遵义贫困大山里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时代画面,为我们讲述了贫困山民翻越脚下大山的曲折动人故事,是易地扶贫搬迁“贵州经验”的生动案例。《出山记》让世人看到了脱贫数字背后那些鲜活的人与事。
“出山”实际上包含了三重意义:村民在谋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地理意义的出山,传统与现代思想交锋碰撞的精神意义的出山,以及本土脱贫攻坚故事的文化输出意义的出山。
“种植”最动人的故事
对准土地、对准村庄、对准亲人、对准乡愁,焦波说:“其实自己一直没有变,一直都是把镜头对准自己最熟悉的土地和农民。在土地上观察,在泥土里‘种植’故事。”
如果说,《出山记》记录的是一个村庄的故事,那么,广袤的黔北大地上,更多的脱贫攻坚故事则是由千千万万个平凡人来书写。
2014年建档立卡时,800万总人口的遵义市,有8个贫困县、871个贫困村、92.22万贫困人口。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市考察,在遵义县(现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与村民座谈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就在这一年,遵义市脱贫攻坚行动全面启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当年,17万多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幅明显。
2016年新年伊始,遵义市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为脱贫攻坚战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
2017年,遵义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四场硬仗”。同年,赤水市首先脱贫摘帽。
2018年,桐梓县、湄潭县、凤冈县、习水县通过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这一年,遵义市10万余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务川、道真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现脱贫。
2020年3月3日,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正安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遵义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在贵州省率先实现整市全员脱贫目标,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几年光阴,遵义干部群众决战贫困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泪水欢笑留在了山坳里弯弯曲曲的通村路、通组路上,留在了老屋的院坝里,留在了新家的窗台上,被太阳烘暖,被时光熨干。
新蒲新区新中街道松源社区,是遵义市唯一的跨县安置点,也是《出山记》中搬迁的大漆村村民的新家园。这里居住着务川、仁怀、桐梓等地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共322户1383人。
城市新居民、来自务川石朝乡的申恒霞说:“我当初一咬牙决心搬出大山,就是为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因为当时孩子在村里上学要走半个多小时山路,整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科目只教语文和数学。
2017年,申恒霞带着4个孩子忐忑地离开了生活多年的老家,成为松源社区首批搬迁入住的居民。
申恒霞没想到,她先前最担心的就业和孩子上学问题这么快就落实了。搬进新家十几天后,社区就为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孩子们也很快就近入了学。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意味着干净明亮的屋子、液晶电视、冰箱、自来水、抽水马桶……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还要确保群众真正“稳得住、能致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顺利走上新生活的幸福路。
出山,进城……遵义决胜全面小康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单位分别为《遵义》杂志社、《遵义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时事报告
监制:徐遥 责编:鸿文 编辑:王凌 制作:志远